书城励志思路决定出路
3024000000003

第3章 跳出常规思维(3)

狮子的胜利还告诉我们,美丽的语言可能比“利爪”更有力量。很多人不受欢迎正是因为他们只用“利爪”而不会用美丽的语言。他们总是说“你不该这么做”、“那样是错误的”,尽管他们说的句句在理,但受到批评的人总是不愿接受。尽管他们是好心,但换来的可能是对方的怒气。如果像狮子那样先对对方的优点加以赞美,再委婉地指出需要加以改正的地方,就容易让人接受了。“软”批评比“利爪”更容易改变别人的行为。

12让每个人的自我价值都能体现出来

有位心理学家做了这么一个实验。他雇了一名伐木工人,要他用斧头背来砍一根圆木。心理学家告诉伐木工人,干活的时间照旧,但报酬加倍。干了半天之后,伐木工人不干了。

“我要看到木片飞出来。”伐木工人说。

“我要看到木片飞出来。”伐木工人的这个理由似乎有点不可思议——要知道他所放弃的可是双倍的报酬啊。可是细想一想,我们就会恍然大悟:这个简单的要求里蕴含着怎样深刻的道理呀!

没有人会愿意去干看不到成果的工作。如果我们付出了努力,却看不到“飞出的木片”,我们就会感到失望、无聊,进而我们就会放弃这份工作。很多人在面对毫无积极性的组织成员时总感到无能为力——他们不知道员工们到底需要什么。或许绩效下降与薪酬有关,但最根本的却是“飞出的木片”——他们是否看到有“木片飞出”。“飞出的木片”是人们工作的成果,是每个人自我价值的最直接体现。因此让组织成员看到工作成果,是最有效的激励手段。

当然,这首先需要你对那些不可能看到“飞出的木片”的工作进行合理的调整,流水线工人只负责安装几个零件,他们是最难看到自己的工作成果的。但位于得克萨斯州的一家电子器件厂的流水线女工们却对自己的工作非常满意。因为一件产品组装完成之后,所有参与这件产品制作的工人的名字和他们所负责的环节都会被写在一张纸上,装进包装盒内。“那是我们工作的成果。”每个人都会这么说。

你可能会说:“好吧,我马上就对高级人才的工作进行调整,让他们看到‘飞出的木片’。”但不要忘了其他的基层员工。我们总认为对那些基层员工更有效的激励手段是薪酬,但故事中伐木工人的做法已经给了这种观点以重重一击。所有的人都需要“飞出的木片”的激励,不管他的一些浅层次的需要是不是已经得到了满足。

13不要奖励错误的行为

有一天,一个渔夫看到船边有一条蛇,口中正衔着一只青蛙。看到垂死挣扎的青蛙,渔夫觉得它很可怜,便动了恻隐之心,把青蛙从蛇的口中救了出来。但随后,渔夫又开始为那条蛇将要挨饿而感到难过。因为没有什么吃的东西,他便拿出一瓶酒往蛇的口中滴了几滴。

蛇喝了酒后高兴地游走了,青蛙也为重获新生而高兴,渔夫则为自己的善举而感到快乐。渔夫认为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

可是,仅仅过了几分钟,渔夫就听到有东西在叩击他的船板。他低头一看,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看见那条蛇又回来了,而且嘴里咬着两只青蛙——它在等待渔夫给予酒的奖赏!

你肯定会笑着说:“这个渔夫遇上大麻烦了。”是的,渔夫奖励了错误的行为——渔夫对蛇捕捉青蛙的行为给予了蛇几滴酒的奖励,这使得蛇意识到这种行为是有利可图的,于是又“咬着青蛙”回来了。

你奖励了什么行为,就会得到更多这样的行为。这一哲理寓言告诉我们别去奖励那些错误的行为,否则你将难以收场。渔夫的本意是希望蛇不要再去捕捉青蛙,但由于怜悯蛇而给了它几滴酒——是奖励而不是惩罚,结果事与愿违。有些时候我们也会对一些错误的行为给予奖励,比如我们更希望得到员工的忠诚,可是那些威胁要辞职的员工却得到了更高的薪水;我们倡导团队精神,可奖励的却是个人业绩,接着还疑惑为什么员工彼此竞争;我们强调质量的重要性,但对那些生产次品的员工不采取措施,反而惩罚那些专心提高质量而未完成生产目标的员工……不仅在工作中,在生活中这类错误也不鲜见,比如我们更希望孩子乖一点,可只有那些爱哭闹的孩子才能得到糖果。要想减少错误的行为就必须修改不合理的奖励制度,那些错误的行为只应得到惩罚而不是奖励。

另一方面,如果你希望得到更多好的行为,那么你就应该对那些好的行为进行奖励。一位聪明的富翁对他的三个儿子说:“只要我活着,每年年末我都给你们每人100万美元。但我去世后,所有的遗产都将捐给慈善机构。”结果原本对父亲漠不关心,甚至一心盼望父亲早点儿去世的儿子们,纷纷竭尽所能地为延长父亲的生命而奔波。瞧,奖励正确的行为,你所收获的也是正确的行为。

请记住,当你希望改变人们的行为时,与其停留在希望和要求上,不如对那些你所提倡的行为做出明明白白的奖励,这样更有效果。

14只要一部分人满意就够了

有一位画家想画一幅人见人爱的画。画完之后,将画拿到市场上去展出,他在画旁放了一支笔,并附上说明:每一位观赏者,如果认为此画有欠佳之笔,均可在画中作记号标出。

晚上,画家取回了画,发现整个画面都涂满了记号,没有一笔一画不被指责。画家十分不快,对这次尝试深感失望。

画家决定换一种方法去试试。他又摹了同样的一幅画拿到市场上去展出。这次,他要求观赏者将最为欣赏的妙笔都标上记号。当画家再取回画时,他发现画面又涂满了记号,一切曾被指责的笔画,都被换上了赞美的标记。“哦!”画家不无感慨地说道,“我现在发现了一个奥妙,那就是:不管干什么,只要使一部分人满意就够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凡事都不要苛求得到所有人的掌声。不管你的工作做得多好,也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同。如果你非要顾及所有人的感受,期望得到所有人的认同的话,你将会感觉无所适从。

一件事情只要尽力去做了,并且让你最在乎的一部分人满意了,这就够了。当你用一种新的工作方法妥善地处理了一项工作之后,只要得到了上司的肯定和大多数同事的认同就够了,根本不必在乎那些心怀怨气者的讽刺和挖苦。同样,当你率领员工成功地开发出一项新产品并且得到了目标消费者、分销商等等人士的认可和拥护时,根本没必要理会目标市场以外的人的指责。

当然,“只要使一部分人满意就够了”,并不是要你对不同的意见不加理会,而是在坚持自己的原则的同时,对不同的意见加以分析和判断,吸收那些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意见,并对不妥的地方加以修改。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更多的人的认同。也只有在坚持自己的原则的前提下,兼收并蓄地做出的决定才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15别把竞争演化成恶性攻击

熊总督命猫头鹰和蛇一起捕鼠,哪个捕的多就奖励哪一个。

猫头鹰和蛇领命而去,开始了捕鼠行动。

一天,鹿在森林里看到蛇正在爬一棵大树,旁边一只老鼠过去,蛇看到了也不去捉。

鹿感到有些奇怪,于是问蛇:“熊总督不是让你捕鼠吗?你怎么见鼠不捉呢?这树上没鼠,你爬上去干什么呢?”

“嘘——小声点,”蛇吐着红红的信子,说,“你没见猫头鹰在树顶上蹲着吗?我得爬上去咬死它。”

鹿十分吃惊:“咬死它?熊总督不是命令你和它一起捕鼠吗?”

“哼!咬死它我捕老鼠才更容易,才能捕得更多,那样得到的奖励也就更多。”

多愚蠢的一条蛇!它把注意力完全放在了自己的伙伴——但在它眼里是敌人的猫头鹰身上,而对最应该注意的老鼠却视而不见。很难想像它能捕到更多的老鼠,即使它咬死了猫头鹰。

你是否也犯过这条蛇所犯的愚蠢的错误呢?当你的上司说:“大家都努一把力,争取在一个月内拿下10家大客户,你们之中谁签下的单子最多——看到那辆白色的‘宝马’了吗?——就把它开回去。”于是为了得到这份大礼,你开始密切地关注你的同事,尤其是那些业绩突出者。你将他们视为你的大敌,你不断地设置障碍、陷阱,阻止他们签下大单子,并且还想方设法抢他们的客户。最后的结果当然是两败俱伤。

尽管我们所处的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但也要注意不要让竞争恶化成互相攻击——这对所有的人都没有好处。在任何时候都要记住,正当的竞争对所有人都有好处。

正当的竞争是什么呢?正当的竞争就是注重事情本身的竞争,而不是攻击别人、拆台或设置障碍等等以人为中心的竞争。只有更加关注你所应做的工作,关注目标本身,你才能真正地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