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功五步曲
3021000000016

第16章 第三步 为行动争速度(5)

斯太菲克知道许多洗衣店都把刚熨好的衬衣折叠在一块硬纸板上,以保持衬衣的硬度,避免褶皱。这种硬纸板,正是他所要求的广告载体。于是,他给洗衣店写了几封信,获悉这种衬衣纸板每千张要花费4美元。他立刻有了一个想法,以每千张1美元的价格出售这些纸板,并在每张纸板上登一则广告。这样他就可轻松地硬纸板推销出去,从而得到一大笔广告收入。

斯太菲克有了这个想法后,就开始想办法去实现它。康复之后,他就投入了行动。由于他在广告领域中是个新手,他遇到了一些问题。经过不断地尝试和探索,斯太菲克最终取得了成功。他继续保持着住院时所养成的习惯:每天花一定时间进行学习、思考和计划。后来他决定提高服务效率,增加业务。他发现衬衣纸板一旦从衬衣上被撤除之后,就不会为洗衣店的顾客所保留。斯太菲克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使家庭在把衬衣从纸板上拿下来之后,继续保留这种登有广告的衬衣纸板呢?”

经过一番思考和比较,一个好的解决方法终于出现在他的心中。斯太菲克在衬衣纸板的一面继续印一则黑白或彩色广告,而在纸板的另一面,他增加了一些新的东西——一个有趣的儿童游戏,一个供主妇用的家用食谱,或者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得到了洗衣店和家庭主妇们的普遍欢迎,而在硬纸板上做广告的价格也随之上涨,使斯太菲克利润大增。

有一次,一位男子抱怨他的二张洗衣店的清单突然莫名其妙地不见了。后来,他发现他的妻子把它连同一些衬衣都送到洗衣店去了,而这些衬衣他本来还可以再穿。他妻子之所以这样做,仅仅是为了多得一些斯太菲克的菜谱。

斯太菲克没有就此停滞不前。他雄心勃勃,他要更进一步扩大业务。他又向自己提出一个问题:“如何扩大目前的业务?”

很快,他找到了办法。

斯太菲克把他从各洗染店所收到的出售衬衣纸板的收入全部捐赠给了美国洗染学会。该学会则以建议每个成员应当让自己以及他的同事购用斯太菲克的衬衣纸板作为回报。精心安排的一段思考时间给斯太菲克带来了可观的财富。而且,多年的成功经验使他发现划出一定的时间,用于思考方法,对于他的成功及创造新的财富是十分必要的。

成功是讲方法的。在生活中,几乎所有人都期望成功,但永远只有少数成功,就是因为只有少数人掌握了成功的方法,掌握了如何将方法在复杂多变的现实中实践的方法。简单地说,实现成功的方法有两个:赢利模式和执行策略。赢利的模式相对简单,而执行的策略则包括运营、管理、人际关系处理、自我控制等综合素质。

总之,有了好的方法,并想方设法实践它,就意味着成功将如期而至。

成功金言:

不假思索地一味按照最原始、最直接的方法去做,其结果不仅劳民伤财,而且最终可能是结果不尽人意。但如果我们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方法,事情可能会豁然开朗,变得简单易行,成绩斐然。

好方法其实很简单

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民谚

人们常说,成败得失一念间。其实,成功或失败有时也很简单,往往就在于一个方法是否得当,一句话是否说得让人心悦诚服,一个习惯是否表现得当,一种品质是否一以贯之。

好的方法不一定是高智商、高学历、高技能人的专利,很多好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做起来也很容易。只是因为我们已经被问题所困,纠缠于问题的末梢细节中,无暇去寻找方法;同时,也觉得问题太严重,或者太复杂,凭自己的能力无法找到好方法,因此失去了信心和动力。

好方法并不神秘,也不复杂,有的时候仅仅是一件小事,一句话,就能让人改变命运。

佟玲毕业那年,经学校推荐,去应聘一家外资企业做翻译工作。

当时,考点设在一家四星级宾馆内,主持考试的是总公司派来的一位美籍华人。这位美籍华人是位风姿绰约的女士,她不仅从总公司带来几名只会说英语的美国人,还带了一位形影相随的摄像师。这位摄像师将会用镜头巨细无遗地把每位考生面试的动作和对话保存下来,带回美国,然后根据摄像机里的资料,由总公司人事部开会讨论敲定正式聘用人选。

论英语水平,当时佟玲是班上惟一通过国家六级考核的人。如果发挥正常,争取到翻译这个职位,应该没多大问题。可是让人担心的是,她性格孤僻,不善交际,平时在家里唱卡拉OK都打不开喉咙。如今要面临—场大型演出般的面试,不知结果会怎么样。

佟玲的英语老师知道她心理素质差,面试前几天就给她打过好几次电话,跟她传授面试秘诀。但不知怎么搞的,一进考场,英语老师叮嘱她的那些话全记不起来了。

考生们一批批进去又一批批地出来,眼看轮到佟玲了。佟玲的心急剧冷缩起来。想到前几次面试失败,一种不祥之兆又袭上心头。

就在佟玲将进面试室准备录像的时候,这时,英语老师匆匆赶到现场,从怀里掏出一个信封给她,说这里面装有校长亲笔手书的推荐信。面试前,只要佟玲亲手把这封信交给那位主考的女土带回美国。那么,就算她发挥得不尽如人意,该公司也一定会优先考虑录用我。

佟玲接过信的第一个念头便是学校的校长和该公司的决策人一定交情非同一般。她十分感激英语老师和校长给她的安排。一进门,便恭恭敬敬地用双手把书信递到主考的女士面前。

起初,主考的女士满脸不解地看了看她,最终还是把信接了过去。等她拆开信把信看完,脸上立即露出灿烂的笑容。佟玲心里暗暗在想,这人情关系还真厉害呀。随之,一块莫名的石头悄然落地。主考女士放下信,向摄像师打了个准备拍摄的手势,然后让佟玲面对摄像机用英语进行自我介绍。

这段介绍,佟玲平常需要5分钟才能把它讲完,可实际上她只用了5分半钟就完成了任务。接下来的面试内容就是和那几位美国人轮番进行情景对话,最后用英语回答主考官列出的几个专业提问。一场工程浩大的面试前后不到10分钟,就让佟玲经历过去了。诸多大大小小的应聘考试,让佟玲感到最轻松,发挥得最超常的就是这次。

半个月后,她果然接到这家外资企业的录用通知。

一接到通知,佟玲便跑到英语老师家中,执意要在她面试的那家宾馆宴请他和校长,并恳求他务必要把校长请到。她的英语老师听完,不由放声大笑,佟玲却有点摸不着头脑了。

原来,那信封里装的根本就不是校长的推荐信,而是英语老师自己用英文写的一句话,翻译成中文就是:“愿我的表现令你们的工作有所收获。”仅此而已。

英语老师深知佟玲不善交际、缺乏自信的弱点,但如何解决这样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可能长篇累牍的说教和兴师动众的助阵不一定能管用。于是英语老师“耍了一个小花招”,拿来了一封让佟玲放下包袱,轻松上阵的“推荐信”。深信不疑的佟玲觉得有了后台的支持,自然胸有成竹,发挥出了超常的水平,得到了招聘单位的认可。

好方法其实很简单,简单的方法常常就是好方法。

简单的方法之所以是好方法,这是由人们日常认知和实践行为的简单化决定的。人的大脑,精妙无比,可以储存千千万万细微复杂的海量信息。但是我们日常行动所需要的,或者说我们的大脑平时所遵从的,却只是简单明白的几个甚至一两个指令。这就需要对复杂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概括抽取,将其简单化为一两个明白清楚,可以立即判断遵从的信息。

简单即是美,简单的方法就是好方法。人们都喜欢做简单的事,而复杂的事情也需要简单化,简单的方法才是人们控制的方法,才是人们喜欢的方法。因此,我们在面对问题时有必要将真正有用的、关键的东西提炼出来,变成简单易行的方法。

好方法一定不是最复杂的方法。当我们为问题所困的时候,不要被复杂的问题所吓倒,也不要因为自己的经验不足、水平有限而不敢去开动脑筋,寻找方法。好的方法其实很简单,我们完全可能找一个简单轻松的方法去搞定它,也许就是一句话、一种思考的角度、一种心态。

成功金言:

最优秀的人,往往是最重视找方法的人。他们相信凡事都会有方法解决,如果你认真分析和思考了,总是会有更好的方法。而如果我们找到了正确方法,就离问题的解决和理想的达成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