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功五步曲
3021000000015

第15章 第三步 为行动争速度(4)

有一次,沃尔特·B·皮特金在好莱坞时,一位年轻的支持者向他提出了一项大胆的建设性方案。在场的人全被吸引住了,它显然值得考虑,不过他们可以从容考虑,然后讨论,最后再决定如何去做。但是,当其他人正在琢磨这个方案时,皮特金突然把手伸向电话并立即开始向华尔街拍电报,电文热烈地陈述了这个方案。当然,拍这么长的电报所费不菲,但它转达了皮特金的信念。

出乎意料的是,一千万美元的电影投资立项就因为这个电文而拍板签约。假如他们拖延行动,这方案极可能就在他们小心翼翼的漫谈中自动流产——至少会失去它最初的光泽。然而皮特金立刻付诸行动了。在他一生中,他培养了灵感,信赖它,将它当成他最可靠的心理顾问。

很多人羡慕他办事如此简明,然而事实是,他之所以办事简明,就是因为他在长期训练中养成了“马上行动”的习惯。

世间永远没有绝对完美的事。“万事俱备”只不过是“永远不可能做到”的代名词。一旦延迟,愚蠢地去满足“万事俱备”这一先行条件,不但辛苦加倍,还会使灵感失去应有的乐趣。以周密的思考来掩饰自己的不行动,甚至比一时冲动还要谬误。

很多时候,你若“先斩后奏”,立即进入工作的主题,将会惊讶地发现,如果拿因等待而浪费的时间和潜力去处理手中的工作,往往绰绰有余。而且,许多事情你若立即动手去做,就会感到成功几率加大了。

马上去做,亲自去做是现代成功人士的做事理念,任何规划和蓝图都不能保证你成功,很多企业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不是事先规划出来的,而是在行动中一步一步经过不断调整和实践出来的。因为任何规划都有缺陷,规划的东西是纸上的,与实际总是有距离的,规划可以在执行中修改,但关键还是要马上去做!根据你的目标马上行动,没有行动,再好的计划也是白日梦。

世界上有93%的人都因拖延懒惰而一事无成,对有些人来说时间是金钱,对有些人来说时间是废品,一百次的胡思乱想抵不上一次的行动。聪明人雷厉风行,糊涂蛋拖拖拉拉,一个人应该尽早去做,否则你就会迫于形势而去做某事。聪明人当即就会断定什么该早点干,什么该晚些做,并且干得很开心。立即行动,这种态度还会消减准备工作中一些看似可怕的困难与阻碍,引领你更快地抵达成功的彼岸。

人生就如同一个魔方,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操纵着,翻来覆去,变幻无穷。它每次新的排列组合,都会带来种种不同的结局,使有的人兴奋,而有的人沮丧;有的人可能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而有的人可能顷刻之间一文不名。

但在人生这个魔方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谁都可以去玩,谁也可能被玩,关键是看你曾是否付出过你的不懈努力去把握那只操纵人生魔方的无形的手。把握不住的,就随时可能被人生魔方玩弄,被迷惑。只是在那里哀叹人生的不平等,机遇总是与自己无缘。甚至去求助于神灵的保佑,乞求神运的降临。

“梅花香自苦寒来”,实际上有作为的人,不管在哪里,终究是会有作为的。因为机遇时时处处都有,一个有作为的人就会努力去抓住那稍纵即逝的机遇,演绎出丰富多彩的无悔人生,而不是在苦苦地等待中耗尽了自己的毕生的好时光。

成功金言:

企盼“万事俱备”后再行动,你的工作也许永远没有“开始”。一旦陷入“万事俱备”的泥潭,你将顾虑重重,不知所措,无法定夺何时开始,时间一分一秒地浪费了,最终只有以懊悔面对仍悬而未决的工作。

行动要学会出奇制胜

奇的本意不是歪门邪道,而是别人想象不到。不出声的猫逮大耗子。——******

不出声的猫逮大耗子。确实,大人物做事总能在不经意间轻易取得成功。世事虽然难料,但真正的竞争之道应该是:以正和、以奇胜。

美国第九位总统威廉·享利·哈里森,小时候曾有一段时间被人认为很傻。为什么呢?邻居们做过这样的试验:拿出一个五分的硬币和一个十分的硬币,让小哈里森从里头挑一个,小哈里森每次都拿那个五分的,屡试不爽,大家均以此为乐。

一个外地人路过此地,听说这件事后,感到很奇怪,于是亲自试验了一回,果然和大家说的一样。外地人仔细观察小哈里森的言行后,拍拍他的肩膀笑着说:“小朋友,你一点也不傻,你很聪明。”小哈里森也笑了。外地人没有再说什么就走了,邻居们都感到有些纳闷。

后来,终于有人想明白了为什么:如果小哈里森拿了十分的硬币,下次就不会有人去做这样试验了,他每次五分的收入就将终止。小哈里森原来是弃眼前的小利来保留长远的利益,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长远眼光,可真了不起!邻居们都赞叹不已。

成功离不开隐藏,会隐藏才能达到自己心中的大目标。

钓过螃蟹的人或许都知道,篓子中放了一群螃蟹,不必盖上盖子,螃蟹是爬不出去的,因为只要有一只想往上爬,其他螃蟹便会纷纷攀附在它的身上,结果是把它拉下来,最后没有一只出得去。

动物界如此,人类又何尝不是呢?如果你下决心要做一件事,是不是要让别人知道呢?如果你不是未成年人,也不是极贫极弱,那么千万不要。亲友们要是知道了,会把他们的经验、想法甚至是想象的东西统统给你,让你无法分辨、无所适从。“小马过河”就是一个最贴切的例子。你的对手或者敌人要是知道了,便会千方百计地给你出难题设障碍,即使最终你的目的达到了,也是疲累欲死,满身伤痕。

曾国藩练兵时,每天午饭后总是邀幕僚们下围棋。一天,忽然有一个人向他告密,说某统领要叛变了,告密人就是这个统领的部下。曾国藩大怒,立即命令手下将告密者杀了示众。一会儿,被告密要叛变的统领前来给曾国藩谢恩。曾国藩脸色一变,阴沉着脸,命令左右马上将叛变统领捆绑拿下。

幕僚们都不知为什么,曾国藩笑着说:“这就不是你们所能明白的了。”说罢,把叛变统领斩首了。他又对幕僚们说:“告密者说的是真实的,我如果不杀他,这位统领知道自己被告发了,势必立刻叛变,由于我杀了告密的人,就把统领骗来了。”

日本前围棋高手高小秀格,曾以“流水不争先”为座右铭。他在和别人对弈时,常把阵式布置得如同缓缓的流水一样悠闲散漫,让对手掉以轻心,丝毫不加戒备。但一经发动,自己的阵势却能在瞬间聚涌流水,波澜中所蕴藏着的无限能量,往往使对手在惊慌失措中迅速被击溃,投子认输。

这种“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做法,无论是在战场、官场还是商场中,屡见不鲜,而且往往能够出奇制胜,收到奇效。

成功金言:

不管是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或是别人的经验教训,还是自己观察实践得来的信息、心得,只有将它们总结归纳后,加以创新运用才能产生“知识的力量”,否则人只是“两脚书橱”。

方法一对,成功迅速就来

没有不好的土地,只有不好的耕作方法。——民谚

有了好的方法就等于成功的一半,另一半就在于对方法的认真执行和灵活应对,并让方法落实。也就是说,如果有了对方法的正确选择和执行,成功往往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我们都知道,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利润。在一个通讯发达、信息传播速度极快的现在,如果我们能找一个能满足某种人群需要的市场,就能让自己创下一番事业,打下一片天地。有了方法,我们可以小本起家,甚至白手创业。

斯太菲克在美国伊利诺伊州亨斯城退役军人管理医院疗养。在康复期间,他就在为以后的生计做打算。他很快想到了报纸:“报纸价格都很低,报纸的售价甚至还不够印刷费,而报社的赢利途径是通过刊登广告赚钱。”

那么,什么东西成本低廉却流传广泛,而且现在还没有被人用来赚钱呢?斯太菲克想到了熨衣的硬纸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