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学会干好工作的方法与艺术:现代职场人工作必备手册
3017900000006

第6章 完美工作的必要条件——积极建立良性竞争的工作艺术(1)

竞争是社会进步之母,同样,竞争在企业内、企业间是促进生产、工作、学习和经济增长的动力。竞争是博弈,会有失败者,会有士气的衰落,会有生产的消减,然而我们也想知道,我们不能阻止竞争,但我们能不能影响竞争,使竞争对手获取双赢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对竞争对手进行正确的引导,具体的方式、方法,即隐藏在工作的艺术中。

§§§第1节 竞争不必你死我活——共存共赢才是真

竞争,即意味着你已不可能毫无阻碍地去达到你所要达到的目的了。这是多数人都不愿遇到,甚至都不想听到的事情,但竞争就是这样。

你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干的很出色,是部门的骨干,领导一直都很看好你,升职加薪的希望已非你莫属了,但突然有一天,进来了一位新同事,比你有活力,学历又高,人缘也好,工作能力很强,你的目的受到挑战了,此时,你该怎么办呢?

面对比自己年轻、学历又高、工作又出色的同事,一般人的心里都会有一种酸溜溜的感觉,潇洒不起来,内心也暗暗怀揣着妒忌的“盾牌”,甚至有的人还会对新同事设置障碍。

其实,这又何必呢?要想比别人走得高,就要学会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人和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个人若想要成就一番事业,也必须有一颗宽容的心,不要只对比自己差的人显得宽容,而对和自己差不多的人就十分苛刻。作为职场中人,你应该充分相信自己,宽容大度,冷静地看待竞争这件事。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而且这有时也往往是别人所替代不了的,但你包容了一个人,那么,你就多了一个人的优势,当你包容了一个部门的人之后,那么你就多了一个部门的优势,而你作为凝聚这个团体的枢纽,也就有了领导人的气质。因为当领导人重要的不是工作能力有多强,而是能够让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发挥他们的才能。退一步讲,如果你的心胸更加广阔,对于晋升加薪的诱惑也以平常心看待,而且内心之中往往还会升起“能者居之”的想法,那么你的思想便又高出了一个境界。你可以用平常心看待每一个人,客观地判断每一件事,事业也必将会有所成。

美国轻量级拳击手杰克曾获得过世界冠军,他每次比赛前必先安静地祷告一会儿。一个朋友问他:“你在祈祷自己打赢这一场比赛吗?”他摇摇头,说:“不是的,如果我祈祷自己打赢,而我的对手也祈祷打赢,那上帝会很难办的,我只祈求上帝让我们打得漂漂亮亮的!最好让我们谁都不受伤!”

他的朋友又说:“那么,你每次比赛前都不想打败对手赢得冠军吗?”

杰克说:“其实我当然想。竞技比赛只有两个结果——输和赢。但不可能两个人都赢,所以每次我比赛时都放松心态不去做过多的考虑。到了场上我就会全力以赴,从不考虑结果。这样一来,对手也全力投入了。所以每次和我打完比赛的对手都觉得很过瘾,他们似乎受到了极大的尊重。这样,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赢了这场比赛。”

在这个世界上,你总会不可避免地介入竞争之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对手站在我们面前,这时谁也不敢说每次都会双赢,更多的时候是要分出胜负。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双方起码要让对方少受一些伤,或者不受伤。竞争不是你死我活的斗争,而是自己活,也让别人活。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总是见到很多人把对手视为心腹大患,是异己,恨不得马上除之而后快。有的人为了生意红火,残忍地在竞争对手经营的食品上投毒栽赃,有的人为了仕途畅达,买凶杀掉阻挡自己的对手,这些都是心胸狭窄的人的极端“表演”,他们获得的总是害人害己的可悲下场,人们当引以为戒。

其实,只要我们细细想一想,便会发现拥有一个强劲的对手、反倒是一种福分,一种造化。因为一个强劲的对手,会让你时刻有种危机四伏的感觉,它会激发起你更加旺盛的精神和斗志。没有对手,人就会甘于平庸,养成惰性,最终导致自己碌碌无为地走完一生。

现代职场中,竞争日趋激烈,优胜劣汰,势所必然,自己的能力只有不断地提高,才能应付将来道路上的风风雨雨及残酷的竞争。当你面对强劲的对手时,千万不要因为害怕而逃避,那只是掩耳盗铃的做法,不但放弃了提升自我能力的机会,也放弃了你的工作前程。因此,对手的水平越高,能力越强,你就更应该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能力。在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中,你必定能在短时间内获得长足的进步。

在竞争的擂台上,难免会有失败。但是,纵然失败了,在这次磨炼中你仍然是得大于失,因为它能使你在以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看到对方的综合素质超过了你,难免会有些伤感,但换一种角度,从容地接受事实,重新认识一下自己,并去接纳竞争对手,以求超越自我,这是一个优秀的职业人不可缺少的素质。

一个优秀的职业人与一个职场平庸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无论做什么,都力求达到最佳境界,丝毫不会放松,他无论做什么职业,都不会轻率疏忽。面对竞争对手,放下得失心,不心怀嫉妒,不自甘沉沦,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尽心做好本职工作,给双方创造一个公平竞争、充分发展的环境,无论是竞争胜利和竞争失败都让自己能从中得到提高和受益。

§§§第2节 勇士的角斗场——合理的竞争平台

员工要想不断进步和得到提升,只有一条路可以走,这条路就是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在经济飞速发展,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不但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而且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竞争也异常激烈。为此,做为员工要正确理解和对待竞争,如果是领导者还要善于引导员工进行良性的竞争,通过这样引导让自己的员工的能力有个整体提高。

日本索尼公司的领导人盛田昭夫,比较注重和员工沟通,经常去职工餐厅就餐就是其与员工沟通的一种方式。

一天中午,盛田昭夫像往常一样在职工餐厅吃饭。他边吃边环顾四周,扫视一圈过后,他看到了一位精神沮丧的年轻职工。盛田昭夫端着饭盒便走了过去,与这位员工攀谈起来。 盛田昭夫的一脸诚意打动了这位职工,他向盛田昭夫吐露了真言。

原来,这位年轻职工是一个大学生,他毕业于日本有名的东京大学。本来他有一份很好的工作,不过他异常向往索尼公司。后来,他终于如愿以偿,进人了索尼。起初,他感到非常的骄傲和自豪。可是,没干多久,他的那种自豪感已经荡然无存。

因为,他认为自己所在部门的那位科长很平庸,不仅自己没有能力,而且还不断压制下属,在压制的过程中还带有人身攻击。这位年轻职工对他的科长失去了信心,也对他心目中的索尼失去了信心。听了这位职工的肺腑之言后,盛田昭夫顿时陷入了沉思。他认为,既然公司中有这种现象存在,就绝对不会仅有这一例,这种压制人才的做法无疑会束缚索尼的发展。

盛田昭夫非常重视这件事,随后他便在人事制度上作了一些改革。

他的改革策略如下:在公司内部发行小报,各部门可以在小报上刊登招聘广告;公司中的员工可以量力而行,去需要招聘人才的部门面试,自己所在部门的上司无权干涉自己的“内部跳槽”。

除此之外,索尼还规定,员工每隔两年可以调换一次工作。有了这些制度之后,索尼的员工激情高涨,因为他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了。

索尼公司的用人原则很好的体现了现代企业的管理艺术和领导者的工作艺术它的待征在于:

它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当员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后,才干被埋没的现象便很少发生,员工的埋怨声会因此大减,从而制造了和谐的工作环境。而且,员工能够从体制中看到提拔的希望,从而努力工作,尽量发挥自己的才能。

其次,它可以减少公司的支出费用。有了这样的体制,员工容易产生归宿感,不会轻易跳槽。这样一来,公司不会因人才流失而大量地招聘一些生手,从而节省了一大笔培训费。 另外,它能够促进良性竞争。这种管理制度能够促进良性竞争,因为员工要想不断进步和得到提升,只有一条路可以走,这条路就是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索尼公司的这种用人体制并不适合小公司或小型企业。因为小公司或小型企业内部的工种比较少,绝大多数的员工都在做同一样工作,即使能够调换工作,也只是搞特殊,不能够大众化。这样落实起来会有些困难,或者根本无法落实。

其实,善于依据条件和环境,设计和规划自己的行动,正体现着现代职场中的工作艺术。

§§§第3节 纪律如山——执行力决定战斗力

每一位员工在进入企业之后,都要把遵守纪律作为加强自身修养的最基本要求,把纪律这个“印记”烙在脑中,才能顺利开创工作的新局面。无论是军队、企业还是任何一个组织团体,拥有严格的纪律并且使其下属毫不懈怠地遵守它,才能达到令行禁止凝结成一股强大的战斗力。每个人都会有其自身的个性,若是仅仅凭借着个人兴趣独断专行,则不可能发挥出团队共同合作的最大威力。执行力的散失也意味着失败的开始。

在实践中体现竞争力有许多方面:

2008年5月的一天中午,有两个解放军战士走进了四川彭州的一家饭馆。从他们脸上露出的疲惫和满身的灰土来看,他们是经过长途跋涉的,而且水米未进。两个人点了简单的饭菜,坐在那里吃。

饭店老板看到这个情景;知道他们一定是赶去抗震救灾的。于是,主动让厨师炒了两个荤菜给两个战士送去,但是解放军一口都没动。

当他找遍整个饭店找不到收款人的情况下,他们只好离开了。服务员在收拾饭桌时,看见碗底压着一张折叠好的纸;她打开一看;里面是20元钱,纸上还写了这么句话:“谢谢!我们是人民解放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是铁的纪律!”服务员的眼泪当时就流了下来,这张纸条在整个饭店传阅着,大家都被这两位解放军战士深深地感动了。

解放军战士的纪律观,比世界上任何一支军队都出色。战场是变化莫测的,任何突发事件都可能发生,任何作战计划都可能更改,如果士兵没有绝对服从的纪律观念,战术就得不到落实,最能体现战场上竞争的胜利就无从谈起。

纪律永远是忠诚、敬业、创造力和团队精神的基础。对于一个组织而言,纪律永远比任何东西都重要,没有了纪律,便没有了一切。当一个组织的所有成员都具有强烈的纪律意识,在不允许妥协的时候绝不妥协,坚决遵守规章制度,组织才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员工的个人素质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在进入著名的国际电话电报公司时詹尼发现这家庞大的电信公司存在着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纪律涣散、各自为政、办事拖拉以致公司濒临破产。认识到这种糟糕的状况后,詹尼决定从整顿纪律入手。在所有分公司负责人参加的会议上,他宣布了三条新的工作纪律,任何人必须遵守,否则将被解雇。

詹尼三条新的工作纪律是:不折不扣地执行总公司的命令;子公司必须定期向总公司报告自己的经营环境、面临的竞争对手和市场情况、子公司必须按月向公司汇报自己的预算、营业收入和支出情况。

经过詹尼的一番纪律整顿,国际电话电报公司迅速走上了正轨,夺回了昔日的市场份额。

任何企业都不能忽略纪律,因为纪律也是一种竞争力,忽视纪律便会遭受损失。因为纪律是企业之本,如果没有了纪律的约束,那么自由就会泛滥成堕落,所有的一切也将成为泡影。每一位员工在进入企业之后,都要把遵守纪律作为加强自身修养的最基本要求,把纪律这个“印记”烙在脑中,才能顺利开创工作的新局面。海尔有今天的成就,与其始终强调纪律是分不开的。

在海尔企业文化中心,保存有一张已经发黄的稿纸,上面写着13项条款,这就是海尔的“13条”,是张瑞敏到海尔后颁布的第一个管理制度文件。海尔的一位高层管理人员在演讲中回忆说:“当年电冰箱厂的管理制度定了13条,今天看来像一个笑话。在工作时间抽烟喝酒、在车间大小便,这叫什么工厂?可当时工厂的情形就是这样。由此可以想象那时海尔员工的整体素质水平。”

张瑞敏就是把那样的人员素质、那样的环境,改造成现在“海尔人”和“海尔现象”。海尔一直强调用严格、严密的纪律对每一个工序、每一个环节予以有效控制;把每一个要求具体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因此,海尔特别强调对人的管理,增强员工的集体事业感。员工很少有迟到的,有的员工未能赶上班车便会毫不犹豫地“打的”赶去;员工认为这很平常,因为如不及时赶到,便是违反了纪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要以为这是对员工自由的限制和剥夺,只有在这样的纪律之下,每一位员工才能获得自己的自由,才不会受到别人的干扰,才能进行那些具有创造性的工作。也只有具备有这样一定高度组织纪律性的团队,才能在现代市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第4节 正确的引导机制——良性竞争的重要性

在管理实践中,只有管理者根据竞争的特点和人、事的具体情况,采取恰当的措施,加以正确启发和引导,这样才能真正引入竞争机制。

在有的企业中,很少看到员工间因利益分配或职位提升而产生矛盾的情况。这并不是说那里没有矛盾,而是管理者争取了艺术性的工作成功地把“内耗”引导为竞争,把员工的着眼点由彼此斗争转移到相互赶超上。这不仅协调了员工间的关系,也提高了企业的效率,也提升了企业文化和对外的竞争力。

有些人简单地认为,只要通过物质利益来刺激员工就算是建立了竞争机制,其实远没有这么简单。在管理实践中,只有管理者根据竞争的特点和人、事的具体情况,采取恰当的措施,加以正确启发和引导,这样才能真正引入竞争机制。良性竞争有助于事业的提高,而恶性竞争却会使能量相互抵消,结果便不言而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