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的智慧
3010800000025

第25章 与黑夜一同上路

夜与昼是一个天地,天使和魔鬼是一个天地。你在哪里,你的影子就在哪里,魔鬼和天使同在你身上。所以老子说“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就是告诉你两股矛盾的力量才能使你的灵魂真正得以飞升。

盲诗人周云蓬有一首诗叫《山鬼》

有一个无人居住的老屋,

孤单地卧在荒野上

它还保留着古老的门窗,

却已没有炊烟和灯光。

春草在它身旁长啊长,

那时我还没有离开故乡。

蟋蟀在它的身旁唱啊唱,

那时我刚准备着去远方。

有一个无人祭奠的灵魂,

独自在荒芜山间游荡,

月光是她洁白的衣裳,

却没人为她点一炷香。

夜露是她莹莹的泪光,

那时爱情正栖息在我心上,

辰星是她憔悴的梦想,

那时爱人已长眠在他乡。

上帝坐在空荡荡的天堂。

诗人走在寂寞的世上,

时间慢慢地在水底凝固,

太阳疲倦地在极地驻足。

这时冰山醒来呼唤着生长,

这时巨树展翅渴望着飞翔,

这时我们离家去流浪,

长发宛若战旗在飘扬,

俯看逝去的悲欢和沦桑,

扛着自己的墓碑走遍四方。

这个女鬼,无主之魂,孤独地飘行于长空,只能看见属于别人的灯光和炊烟,只能看到属于他人的温暖和幸福。这些不属于她。属于她的只有泪水和憔悴,因为她无法品尝到生命的甘露。

生命中没有甘露,世界永远是一幅末世的景象。

“上帝坐在空荡荡的天堂中”,这就是世相凋敝的原因,上帝寂寞着,你就无法从他那里获得生命的激情,生命的甘露。

故老子说:天地相合,以降甘露。

天为阳,地为阴,阴阳相合,万物乃生,万物生于何处,生于天地之间。

昼为阳,夜为阴,昼夜相交有黎明,故露水在黎明中形成,而百草无露水不长,百花无露水不开。

“天”和“地”在这里是两个隐形的概念,凡相对相反之物皆构成一个天地,男和女是一个天地,夜与昼是一个天地,你和你的影子是一个天地,天使和魔鬼是一个天地。

所以你自身就是一个天地,因为你包括影子,因为魔鬼和天使同在你身上。

歌德的《浮士德》是这样的:天主和魔鬼靡非斯托因浮士德而争论,浮士德被认为是世人的代表:魔鬼认为他野心勃勃,好高鹜远,永不知足,不会有好下场。天主则相信浮士德在努力追求时难免有迷误,即使暂时坠人魔

生命中没有甘露,永远是一幅末世的景象。

道,但终将走上正途,双方的看法大相径庭,于是打赌,由靡非斯托去引诱浮士德,看他是否会放弃自己高远的追求,弃善从恶,成为魔鬼的俘虏。

对追求知识已厌倦和失望的老博士浮士德以灵魂和魔鬼打赌,如果他感到心满意足,并说出“你真美啊,请停一停!”那么浮士德的灵魂将交付给靡非斯托,并送往地狱。

达成协议后,浮士德在魔鬼的帮助下回返青春,遨游于“小世界”和“大世界”,先后经历了男女之爱,对宫廷中的权势财富,以及对以古希腊艺术为代表的美的追求和享受,结果都未能获得心灵的满足。最后围海造田这一征服自然和替大众谋福利的事业中,百岁高龄且双目失明的主人公找到了“智慧的最后结论”,对眼前的一瞬说出了魔鬼靡非斯托一直期待他说的以决定赌赛胜负的话;“你真美啊,请停一停!”然后心满意足地倒下死了。

然而他的灵魂,并没有如约被魔鬼抓进地狱,而是由天使们护送进了天堂。因为天主说过:“爱能指引道路。”

天主之所以敢和靡非斯托打赌,因为他认为有一个魔鬼在身边作祟,反倒能刺激和推动贪图安逸的世人不懈努力,起到相反相承的作用。

无独有偶,我们看佛陀成佛的故事也是这个道理。

净饭王中年得子,十分珍惜,乃召一大群占卜者为新生儿预测命运,所有占卜者都感到头疼,因为他们发现新生儿有两种命运,这是他们从未遇到过的情况,这个孩子将来要么成为世界之王,要么出家做和尚,成为一个得道的人。

净饭王自然希望孩子能继承自己的事业,做个世界之王,光耀家族,显赫扬名。他问占卜者:“该怎么办才能使孩子不出家?”

占卜者建议:给孩子足够的荣华富贵,使他不能脱离舒适生活,以此拴住他的心。

于是净饭王尽可能地满足佛陀,让他尽享人间最奢华的饮食,他身边也从不缺少女人,当侍女稍老了一点便立即换掉,侍男也同样如此,故佛陀长到二十多岁,竟不知道人会老。

不仅是人,在他生活的领地,就连树叶落地,净饭王也命人在夜间清扫,使佛陀不知叶会枯黄。

二十多岁时,佛陀第一次出宫,看见了一个须发飘飞的长者,惊诧万分,乃问侍从:这是一个怎样的人?

侍从知道情况已不能再隐瞒下去,便实情相告:这是一个老人。

佛陀吃惊不小,问:人会老吗?我也会老吗?

当他得到肯定的答案后,再也无心游逛,回到王宫闭门深思。

第二次出宫,他又看到了一个死者,并得到了一个新的答案:人都会死,我也会死。

他明白了自己活在一种骗局之中,世人皆有老病死之苦,无人幸免,而他却活在一种不明真相且已厌烦的尘网之中,于是他萌生了出家念头,净饭王百般阻挠,并派重兵围住他的住所,但佛陀仍然逃出了王宫,披上了袈裟。

印度智者奥修认为,正是占卜者的建议促成了佛陀的命运。假如佛陀从小就知生老病死,到他成年以后就会习以为常,不会对他形成如此强大的冲击,以至决定要摆脱老病死之苦。假如他身边一直没有女人,长大后他就要去为获取女人而奋斗,假如他从小没有享尽荣华富贵,他就不会对之产生厌倦,想要逃避这一切。

也就是说,佛陀如果像常人一样接受教育,长大后就会如常人一样,为女人,为地位,为财富而生活,这种目标才是他通向世界之王的路。

否则,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不会轻易放弃他在尘世的梦幻,这正是一个打捞梦境的年龄。

而佛陀不需要这些梦,因为他已经经历了别人的梦,而且已经生厌。根据学者钱钟书的理论,“围在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城内的人想冲出去”,佛陀正是想冲出他人梦想的围城。

好比浮士德的经历,正是魔鬼靡非斯托的引诱使他的灵魂趋向天堂。正是天上人间的奢华生活使得佛陀出家。

一个来自天堂,一个来自地狱,两股力量的共同召唤,共同作用,才能使一个人的灵魂得以飞升。这就是“天地相合,以降甘露”。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就是告诉你在两股矛盾的力量的作用下,你才可能获得一种有意义的变化。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