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的智慧
3010800000018

第18章 智巧的危机

智巧过多的人身上必藏有冷箭,那么谁敢与你同行?智巧越用越诡诈,人们离你越来越远,“民之难治,以其智多”就是告诉你越诡诈越孤独,越诡诈越危险。

老子说: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意思是说人民之所以难以统治,是由于他们智巧心机多。

人管理一堆物品容易,因为物品没有心机。你可以随意搬弄它们,甚至摔砸它们,它们毫无怨言。所以人生气的时候往往摔东西,因为东西好欺负。

你心里有气,但你不可能迎面碰上一个人就给他一耳光。

第一,挨打会肉痛;

第二,他有人的尊严;

第三,他没招惹你;

第四,他不知道你心里有气;

第五,即便他知道你心里有气,也不愿做你的出气筒。

五条理由中任意一条都足以使他还你一耳光。

还有一条非常充分的理由:我为什么要给你打,你为什么不可以给我打?

这是被打者还击的理由,也是不算出格的理由。而出格的理由则更多。人可以为自己的各种情绪和行为寻找理由,在这方面他们有无懈可击的智慧。

他心情不愉快,会怪罪于某个事件,但事件不可能对人负责,所以把责任推给事件中的人。

他对生活不满意,但他不会怪自己,会怪罪于上天不公,怪罪于环境。

他兴奋,但兴奋时不会想起赐予他兴奋的人。兴奋之后是空虚,他开始抱怨,抱怨兴奋太短暂,甚至抱怨给他带来兴奋的人,因为没有兴奋,就不会有兴奋之后的落寞。

他悲伤,他愤怒,他会认为是有人伤害了他。

他想逃避,他总能为逃避找到借口。他想犯罪,他总能找到犯罪的理由。

他想勇敢,想为善,理由更光明正大。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就是告诉你人的最大敌人是人。

正人君子尚且好办,宵小之徒不易对付。

齐国大夫夷射,接受君王的宴饮,酒醉而出,倚靠在郎门边。

守门的刖人跪着请问道:“先生能不能赐些剩余的酒呀!”

夷射说:“走开!受过刑的人,怎么敢向长者要酒喝。”

“刖”是指削足之刑。

夷射走开后,刖人跪地泼水在郎门的接水槽中,类似小便的样子。

天明后,君王出来呵斥道:“是谁在此处小便!”

刖人跪着回答:“臣没有看见谁在此小便,只是昨夜中大夫夷射在这地方站立过。”

王因此诛杀了夷射。

小人可恶,在于智多,在于他想方设法置你于死地,而你不知。

小人的害人方法特多,诬馅、造谣、离间、偷听、恫吓、欺诈、出尔反尔、背信弃义、引蛇出洞、声东击西等,令你防不胜防。往往是你认为不需要提防他的时候,他下了手。

小人并不特殊,小人也是人,小人的聪明,人类都具备,只是小人更歹毒,更不顾道义和良知,小人的手腕则是人聪明的反映。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就是告诉你人的手腕是层出不穷的。

管仲辅佐齐桓公时,齐桓公很感动地对他说:“我身边有三个对我最忠心的人,一个为了伺候我而做了太监,把自己阉割了;一个来做我的臣子十五年,没有回家看过父母;另一个更厉害,为了给我滋补身体,居然把自己的儿子杀了做成羹给我吃!”

管仲听后说:“大王,这些人不可亲近,他们的全部作为都违反了人的正

刖人向夷射请求赏酒,夷射不与。刖人诬陷他,夷射被诛。小人可恶,在于智多,设法置你于死地,而你不知.

常情感,他们对儿子对父母尚不能尽情,怎么可能对大王忠心?”

齐桓公听了管仲的话,把三个小人赶出了朝廷。管仲死后,齐桓公仍觉得那三个人好,觉得自己亏待了他们,复又召之入宫。到桓公老之将死,三个小人乘势而起,闹得天翻地覆。将桓公逼进黑屋,不给食物,活活饿死。

三个小人伪装得如此巧妙,几十年如一日,桓公直到将死,才识庐山真面。

人皆有面具,在他人面前很少暴露真实的自我。故俗语说:“画人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民之难治,以其智多”就是告诉你人善于伪装。

秦相李斯与韩非同是法家代表人物,二人是同窗,共同拜于儒学大师荀况门下,习帝王之术。学成之后又同事于秦。师学同源。又是好友,有人说同学感情是最宝贵的,超过亲兄弟之间的情谊。但也有俗语说“同行是冤家”。

韩非因文采和学术而被秦王看重,李斯嫉妒,离间他们之间的关系,将韩非诬陷下狱,狱中以毒药灌之,韩非死。有意思的是李斯被另一个更狠毒的宦官赵高用同样的方法害死,腰斩于咸阳。

智巧是可以效法的,赵高发现李斯治韩非的方法很管用,乃用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可以说,李斯用这种方法害死了自己。

智巧是很有实效的,实用的东西大家都爱用。比如钱实用,人人也都爱钱,谋略也实用,你的那招比我的还灵,我就会偷过来用。凡智巧,越用越多,越用越诡诈。

原始的东西总不先进,被第二次运用乃是一种再创造。

要不被人治,必然要治人,治人就是以智对智。以智对智,智高者胜。如此,智巧将越用越玄,人的危险程度越来越高。故老子说:“智慧出,有大伪。”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就是告诉你智巧在被效法中不断进化。

要不被人治,必然要识人,识其真相方能提防。

与君子行,如沐阳光。

与小人行,如与狼共舞。

周武王曾问姜太公:“君王起兵想选拔英明而有才能的人为将,怎么知道

李斯与韩非本是同窗好友,后来李斯诬谙并害死了韩非。而李斯又被赵高诬陷,腰斩于咸阳。

你用什么方法待人,人必以什么方法待你。

他的才能高下呢?”

姜太公说:“有八种方法可以验证和识别。一是提问题,观察他的才学多寡;二是用疑难问题追问他,观察他应变是否敏锐;三是用间谍来侦察他,观察他是否忠诚;四是明知故问,看他有无隐瞒,观察他的品德;五是让他管理钱财,看他能否廉洁;六是用女色试他,观察他是否好色;七是告诉他危险,观察他是否勇敢;八是使他醉酒,观察他能否保持常态。此八种方法就可以区别将领的贤良与不肖了。”

对大多数人而言,识人不在于用人,而在于与之相处。所以我们不必用这些方法去全面考核一个人,也不可能有条件去全面考核。但你需要学会在生活中去识别。

一个眼神,一句看似无所谓的话,一个看似无意识的动作,都在传达一个人内心世界的讯息。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就是告诉你只有先学会识人,才能避免他人的智巧之箭。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