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的智慧
3010800000001

第1章 序

这个年代生存压力太大,坐而论道是件奢侈的事情,有不务实之嫌。但说老子,绕不开道,所以文中多次论及道的概念,请谅解。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能够被说出来的道,就不是真正的道,可见道妙之玄,所以在书中我不得不借用宗教的上帝和神的概念作为参照,这与有神论是两回事。正如奥修所言:“天堂和地狱是魔术师口袋的东西,你要可以给你,但你得知道,这是人类意识领域的障眼法。”

但本书目的不在于论道,我真正喜欢的还是《老子》对社会人生的洞察,对人性的严厉拷问,其幽深入微的探索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探讨智慧人生的大门。

老子的思维方式是逆向的,这是他对人类逻辑学的贡献。从众心理是人类思维的最大缺陷,懂得逆向思维是个性张扬时代的一大法宝,这是《老子》对于今人的意义所在。

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必须澄清,人们认为老子太颓废,不合这个激进时代的理念需求。其实不然,老子的“尚柔”和“守弱”不是目的,而是策略,要达到的目的是“以道临天下,其鬼不神。”鬼神也会避之,何况于人。这就是为什么主张积极入世的孔子会求道于老子的原因。站在更高的台阶上看,老子缔造的是一种人生美学——进可攻,退可守,进退自如的道家风骨。

《老子》是生命美学的一场盛宴。

另外,后面附加了老子养心的七大品格。我在其中力图还原对“道”这个概念的理解。对养性者而言,这是重要的滋补。

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Email:ccroom@163.com

2009年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