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走出不幸就是幸福
3003900000014

第14章 走出绝望(7)

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也说:“耻辱是从我们感觉羞耻的行为产生的一种痛苦。”这种耻辱产生的痛苦便是鲁迅弃医学文的动力。

耻辱和荣誉一样,在一定条件下也能成为一个人进步的动力。1912年,法国人维克多·格林尼亚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但恐怕很少有人知道,他成功的动力正是“耻辱”二字。

格林尼亚出身于有钱人家,自幼生活奢侈,不务正业,人称他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二流子”。在一次盛大的宴会上,格林尼亚意外地受到一位年轻美貌的姑娘的羞辱。姑娘对格林尼亚说:“请站远一点,我最讨厌你这样的花花公子挡住了视线!”骄横的格林尼亚生平第一次遇到别人对他的蔑视和冷遇,他怒不可遏。可是,这令人无地自容的耻辱,并没有使格林尼亚失去理智。他像一个昏睡的人被猛击一掌后突然清醒过来一样,开始对自己的过去产生了悔恨之情。他留下一封家信,悄悄地离开了家乡。信中写道:“请不要探询我的下落,容我刻苦努力地学习。我相信将来会创造出一些成绩来的。”果然,8年以后他成了著名的化学家,不久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当众受辱,自然使人难以忍受。一个人蒙受耻辱,往往会有两种态度:一是不以为耻,更不愿意从自己身上去寻找蒙受耻辱的原因。这种人只能是永远蒙受耻辱,永远不会前进;另一种是产生羞愧之心,于是从自己身上去寻找蒙受耻辱的原因,并由羞愧而产生一股巨大的向上的力量,去战胜和洗刷耻辱,从而获得成功。因而,受一时之辱并不可怕,关键看你如何对待耻辱。

(六)不要忘记时刻反省自我

我们说要自励自信、自尊自爱,但这不是要一味固执地相信自己,盲目行动。固执和盲目只会让我们在失败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因此,除了自励,从我们内心汲取力量,还要鼓励我们的头脑,进行思考,进行检讨,找出失败的原因。自我检讨,正是自尊自爱更好的表现形式。

美国玛丽·凯化妆品公司董事长玛丽·凯在创业之初也历经过失败,走了不少弯路。然而,她不灰心,不泄气,终于成为一名大器晚成的化妆品行业的“皇后”。那是60年代初,人到中年的玛丽·凯退休回家,过分寂寞的退休生活使她突然决定冒一冒险。于是,她把一辈子积蓄下来的5千元钱全部用来投资,创办了玛丽·凯化妆品公司。两个儿子为了支持母亲实现“狂热”的理想,一个毅然辞去一家月薪480美元的人寿保险公司代理商的工作,另一个也辞去了休斯顿月薪750美元的职位,都加入到母亲创办的公司中,宁愿只拿60元的月薪。玛丽,凯深知这是背水一战,是在进行一次大冒险。弄不好,不仅自己一辈子辛辛苦苦的积蓄将付之东流,而且还可能葬送两个儿子的美好前程。在创建公司后的第一次展销会上,她隆重推出了一系列功效奇特的护肤品,原想会引起轰动,大获成功。可是,谁料到整个展销会只卖出1.5元的护肤品。残酷的失败使她控制不住,失声痛哭起来。回到家后,玛丽·凯对着镜子反问自己:“玛丽·凯,你究竟错在哪里?”她检讨到展销前,公司从来没有主动请别人来订货,也没有向外发订单,而是企望女人们自己上门来买东西,难怪展销要失败。商场不相信眼泪,哭是不会哭出成功来的。玛丽擦干眼泪,从第一次失败中站了起来,在抓住生产管理的同时,加强了销售队伍的建设,经过20多年的苦心经营,玛丽·凯化妆品公司由初创时的9位雇员发展到现在的5千多人的国际性公司,并拥有一支20万人的推销队伍,公司年销售超过3亿美元。玛丽·凯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除了决策和行为方式上的自我检讨外,做事态度上,我们也要经常检讨。这一点对于从事公共服务、推销等工作的人来说,尤其重要。

一个年轻的推销员有了一些销售经验之后,就定了一个特殊的目标——获奖。要想做到这一点,他至少要在一周内销售100次。

到那一周星期五的晚上,他已经成功地销售了80次,离要求还差20次。这位年轻人痛下决心:什么也不能阻止他达到目标。他相信他所受到的教育:人的心理所能设想和相信的东西,人就能积极去获得它。虽然他那一组的另一位销售员在星期五就结束了一周的工作,他还是在星期六的早晨回到了工作岗位。

到了下午3点钟,他还没有做成一笔买卖。他受过这样的教育:交易可能发生在销售员的态度上——不在销售员的希望上。

这时,他记起了他的自励警句,热情地把它重复5次:我觉得健康!我觉得愉快!我觉得大有作为!

大约在那天下午5点钟,他作了3次交易,这距他的目标只差了17次了。他记起了:成功是由那些肯努力的人所取得的,并为那些积极而不断努力的人所保持的。他又热情地再重复几次:我觉得健康!我觉得愉快!我觉得大有作为!大约在那天夜里11点钟时,他疲倦了,但他是愉快的:那天他办成了20次交易!

他达到了目标,赢得了奖品!这就在于他不断检验自己的工作态度,进行调整和自励,最终把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现实。

失败是每个成功者都有的经历,只要你对失败进行认真的自我检讨,吸取教训,积累经验,那么这就是你更加自信的基础和理由,支持你更勇敢的搏击。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化失败为胜利,只要我们去做!失败能把我们能力上的缺点表现出来,引起成功的意识。成功的人都能反省自己的过去,并认为成功是一切失败的连续。

(七)一个女孩子的坚强

美国著名牧师萧律柏在他的书中讲述过关于他女儿坚强自励的故事,那实在是一个可爱而又令人起敬的女孩。

在4年之内,我们目睹女儿嘉露从医院的病床返回滑雪坡之上的全过程。

当我们从韩国回爱荷华州时,嘉露躺在深度治疗病房里。摩托车意外使她的身体受创、变形,但她的心灵仍是健康完整的。

在归国途中,我拼命思索应怎样安慰嘉露,但她解决了我的难题。她一见我就说:“爸爸,我知道为什么这件事会发生,主要是我去帮助那些受伤的人。”

在留院的7个月期间,就是嘉露这种积极的态度和斗志,使她能接受不断的静脉注射和随之而来的血管萎缩。这种积极的态度使她战胜了曾威胁她的生命和断肢的细菌感染。她一直坚持下去,直到一种新的药物被美国联邦药物管理局批准使用为止。这种药物能及时面世,的确是个奇迹。

嘉露的积极态度使她可以以“伤健”人士身份再次投入家庭和学校,这种态度使她觉得自己与常人无异。

她不让她的假肢成为她活跃生活的障碍,她再次回到垒球场上!嘉露是我们家中的运动健将。她双腿还在时,所照的最后一张相片就是穿着垒球制服的。

那次意外之后的夏天,她告诉我:“爸爸,我要再打垒球。”

“好啊!”我不忍心向她泼冷水。

那阵子,嘉露的膝盖以下安装了假肢,她的膝盖变得绷紧,仅可做30度的屈膝。她行动困难,奔跑是无望的了。

不过,我仍然带着嘉露往学校排队报名参加垒球队。嘉露报了名,还领取了制服。

当返回车上时,我对把球衣紧紧抱着不放的嘉露说:“嘉露,你的腿已跑不动了,你怎可以打垒球呢?”她恼怒地回应了我一句:“爸爸,我早就想清楚了,只要我能做全垒打,我就不用跑了!”

我的女儿的确很坚强,那个球季她不知打了多少次全垒打,从而使她可以名正言顺地留在球队里。

嘉露也学了这门功课:逆境不再,强者永在。自从她的脚被切断后,她还接受T6次手术。今天她已实现她的愿望。她不但可以滑雪,还在国际滑雪选拔赛中赢了块金牌,使她可跻身那些冠军赛手之列。1983年3月,嘉露戴上眼罩,以仅18岁的年纪,参加了美国的滑雪冠军大赛。不错,她走路时虽有点拐,陌生人仍会向她投以奇怪的眼光,但她积极的思想使她能泰然处之。

1982年夏天,我们有幸地成为美国夏威夷蒸汽船公司的嘉宾,往夏威夷群岛游玩了一个星期。那次航程实在美不胜收。在船上最后的一晚,有一个公开的天才表演。嘉露当时17岁,她告诉我们说:“我要参加今天晚上的天才表演。”

嘉露的歌喉并不好,也不能跳舞,所以我很奇怪她会表演些什么。嘉露平时也会穿泳衣或短裤,虽然她的假肢刚好装接到臀部以下的地方。但当人们有时以奇怪的眼光望着她,猜测她发生过什么事的时候,她就会有点不自在。

那个星期五晚上,我和妻子与600位来客,在酒吧内观看当晚的天才表演,而表演者都要站在舞台当中表演。你大概可以想像得到,当晚的表演都是一般的业余天才表演。轮到嘉露上台了。

嘉露并没有穿短裤或夏威夷裙,她穿的是一条长裙。她美极了,来到麦克风前,她说:“我实在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天才,但我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向你们作一个解释。我知道整个星期之内,你们都在现察着我,留意着我的假肢,所以我觉得有责任向你们讲述事件的真相。我遇到了摩托车意外,差点死掉,但在紧急的抢救下,我的心跳又恢复过来。他们切掉了我膝盖之下的小腿,其后连膝盖也切掉了。我在医院躺了7个月,接受静脉抗生素注射去对抗感染。”

她顿了一下,又继续说:“如果我有一项天才,这就是:我可以告诉你们在这期间,我的信仰变得异常真实。”

突然间,整个酒吧之内雅雀无声,女侍员不再递送饮品,玻璃杯也停止发声,每个人的眼睛都集中在这个17岁的金发少女身上。

她说:“我看见你们这些不用瘸着腿走路的女孩子,心里实在羡慕不已。但我知道,我是不能再这样走路了。但我希望你会明白:你怎样走路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谁与你同行,和你与谁同走。”

在那一刻,她顿了一顿又说:“我想为大家唱一首关于我的朋友、我的主的歌。”她开始唱:

他与我同行,又与我共话,对我说我是属于他……

每个人的眼睛都湿了。那天晚上,所有人都深受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