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走出不幸就是幸福
3003900000012

第12章 走出绝望(5)

1991年9月,名声显赫的台湾海霸王食品公司发生了中毒案,致使该公司的信誉一落千丈,营业额只有原来的10%。然而,在类似的情况下,美国约翰逊药品公司却能平安地渡过危机。事情发生之后,该公司迅速采取了周密的应变策略,全力推行危机管理,制定了“终止死亡,找出原因,解决问题、通告公众”的重要决策。在获悉第一个死亡消息1小时内,公司人员立即对这批药品进行化验,结果表明阴性。但他们还是花费大量经费通知45万个包括医院。医生、批发商在内的用户,请他们停止出售并立即收回该公司的药品。同时撤销所有的电视广告,把事实真相以及公司所采取的对策迅速向公众告知。公司最终消除了公众的误解,仅仅3个月就恢复了生机。

(四)不应为失败找寻籍口

一而再,再而三地遭到失败,容易令人心情黯然。然而有人却说:“这算不了什么!”仍旧继续奋斗。但是一般人往往要为失败找寻种种借口自欺欺人。

秉持这种态度,死不认错的人,周围人们的反应往往会影响他脆弱的心,以致陷入绝望,无法自拔。最美好的品质正是在厄运时最为显露。

失败是人生难免的事,不要惧怕失败,应该勇敢地面对它。只要尽了力,便可问心无愧。

探寻失败的原因,只用正大磊落的心境这种方式不行,换一种方式,只要达到目的,不是一样的吗?尽管大大方方地做。

穆罕默德曾说:“坚定的信念足以移山。”有人刁难他说:“那么现在请您把山移走。”穆罕默德只好应承说:“某月某日,我令山移走。”到了那天,山没有动静。穆罕默德一点也不惊慌,神态自若地说:“山呀,你要移动,你要过来。”说了许多次,山还没有动静。穆罕默德又一点也不惊慌,神态自若地说:“假如山要移动,大家都会被压死。神爱世人,所以不令山来。虽然山不来,我却可接近它。”

令山移动固然如笑话一般,但是由此我们却可以归纳出三个重点:

第一,移山虽属无稽之谈,但是何妨用实践的精神,试一试看呢?

第二,即使失败也不必慌,要磊落自然地说:“山不移动是神的美意,只怕压死无力反击的人民。”这个理由虽然不成道理,但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穆罕默德的宗教哲学,同时隐喻着成功的哲理。

第三,“山不前来,我走近它”,不论山来或我往,结果是一样的。穆罕默德这番积极行动的哲理,运用在工作或人生上,都是成功的要素。

(五)机会就在你的手中

霍华德·舒尔茨是咖啡吧大王,他的公司在全国各地有1500多家分店,雇佣近3万名职工。他谈起自己白手起家的奋斗史时说:

小时候我住在纽约市布鲁克林的房租低廉的住宅区。有一天夜里我躺在床上思量:要是有个水晶球能窥见未来,我会怎么样呢?不过我迅即抛开了这个念头。我明白自己的人生仍然漫无目标,只知道必须设法离开这里,离开布鲁克林。后来我有幸上了大学,却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也没有人为我指点迷津。我的父母都是劳工阶级,每天都必须为生活操劳而无暇顾及我。我发现自己善于推销,便进了一家瑞典人开办的家庭用品公司工作。我表现出色,28岁就晋升为副总裁,薪金优厚。我买了套住宅,又娶了个如花似玉的妻子,生活舒适愉快。

一般人有了如此成就,也许会志得意满,我却还想更上一层楼,决意要主宰自己的命运。就在这时候(80年代初期),一个奇特现象引起了我的注意。西雅图有家从事零售业的小公司向我们大量订购滴滤式咖啡壶。这公司名叫“明星咖啡连锁公司”,虽只有4家小店,但向我们买这种产品的数量却超过百货业巨擘梅西公司。当时美国各地普遍使用电气咖啡壶,何以此器具在西雅图那么受欢迎?

为了查明原委,我前往西雅图。

明星咖啡连锁公司的总店朴实无华,却别具风格。我一推开店门,浓郁醉人的咖啡香气便扑鼻而来。水柜台后面有列箱子,分别装盛从世界各地进口的咖啡。靠着墙的货架上摆满各种咖啡用具,包括我想见的滴滤式咖啡壶。柜台服务员用勺子舀出少许苏门答腊咖啡豆子磨成粉,倒入滴滤式咖啡壶的滤格,浇下热水,冲一杯咖啡供我品尝。他把杯子递过来时,咖啡的香气笼罩了我的脸。我浅尝了一口。

“哇!”我心里赞叹,不由得两眼圆睁。这是我有生以来所喝过的最浓烈的咖啡,以前喝的咖啡相形之下像洗碟水。当晚我跟明星咖啡连锁公司的股东杰里·马登一起吃饭。我以前从未见过有谁像他谈咖啡那样谈论某种产品。巴登不只是努力推销,他和合伙人戈登·博格都相信,他们所卖的都是顾客会喜爱的东西。这样的经商态度令我耳目一新,也为之心折。我想说服巴登雇用我——老实说,此举似乎并不明智。我如果去明星咖啡连锁公司上班,就必须辞去现在的职位。而我妻子也必须放弃现在的工作。我的亲友,尤其是母亲,都认为我的想法没有道理。

我考虑的是失去保障。我不禁想起7岁那年父亲工作时摔断踝骨,在家里困了一个多月的往事。他的职业是开卡车运送尿布,不上班就没有了工资,我们一家人的生活顿时陷入困境。他一腿裹着石膏颓然坐在长沙发上的情景,至今仍深深印在我记忆中。但是,对我来说,明星咖啡连锁公司有不可言喻的吸引力。其后我在一年之内又找借口去了西雅图几趟。1982年春天,巴登和博格邀我去会晤公司董事长史蒂夫·坦南瓦尔德。

会晤时气氛极好。我告诉他们,我曾经用明星咖啡连锁公司的咖啡招待纽约的朋友,尝过的人都赞不绝口。我又指出,这公司其实可以大展宏图,发展成为全国最大企业。

三位股东似乎欣赏我的见解。第二天我回到纽约,急切等候巴登的电话。但是他们决定不雇佣我。巴登说:“你的计划好极了,只可惜不符合我们经营明星咖啡连锁公司的方针。”

我对明星咖啡连锁公司的前途仍深具信心,不想就此罢休。

第二天我又打电话过去。“巴登,”我说,“这不是为我自己想,而是为你们公司……”他倾听着,然后沉默了一阵。“让我再想一晚,”他说,“明天给你回音。”次日早晨,电话铃一响我就拿起听筒。“我们决定雇用你,”巴登说,“什么时候来上班?”许多人一遇到障碍就打退堂鼓,但是我不会这样,我一旦有了目标,就必然楔而不舍,全力以赴。我如此坚毅,一方面是凭着满腔热诚,另一方面是不畏惧失败。我常常想起父亲坎坷的一生。他为人诚恳、工作勤奋、爱护儿女,却一直不能掌握自己的人生方向,抱憾终生。

进明星咖啡连锁公司一年之后,由于另一件事,我的人生又有了大转变。我去意大利米兰参现国际家庭用品展览,第一天早晨便注意到会场里有个小小的蒸馏咖啡吧,柜台后面有个高高瘦瘦的男人在笑吟吟地招呼顾客。

“蒸馏咖啡?”他问,然后递给我一杯。我啜饮三口就喝光了,不过咖啡的香浓温暖我却至今难忘。

那天我见识了意大利咖啡吧的浪漫格调和营业作风,我于是开始动脑筋。其实,我们公司和咖啡爱好者的关系不必局限在他们家里。我们何不开设咖啡吧,论杯卖咖啡,让他们不必自行研磨冲泡也能喝到我们的咖啡?

回到西雅图后,我向老板提出此计划,他们却不以为然,强调明星咖啡连锁公司是零售业者,不是餐厅或酒吧。他们还指出公司很赚钱,何必冒风险另辟蹊径?

我对公司当然应该忠心,可是我对咖啡。巴计划也充满信心,认为值得一试,因此左右为难。之后,我决定实行自己的计划。在妻子的支持下,我于1985年冬天离开明星咖啡连锁公司,创办了“伊尔·乔尔纳莱公司”。

不到半年,我们在西雅图开的小店每天都有1000多位顾客光临。第一家开张6个月后,我们开了第二家,然后在温哥华开了第三家。1987年3月,巴登和博格决定出售明星咖啡连锁公司,我一听到消息,就知道我非承购不可。伊尔·乔尔纳莱公司的股东都表示支持。于是四五个月后,明星咖啡连锁公司便归我所有。我有了实现雄心壮志的机会,也即肩负了将近100人的希望与忧虑,心里既振奋又恐惧不安。也在这时候,我父亲病入膏育。且988年1月,我回家去见他最后一面。那是我生平最悲伤的一天。他没有积蓄,没有养老金,更糟的是,他不曾从工作中体会过尊严和成就感。

我们相信人生中充满机会,但我们往往不懂得把握。我们归功于运气的成就,有许多其实与运气完全无关,应归功于当机立断、敢作敢为,见人之未见,坚持不懈。

电影制片人罗斯·麦克维(RoSSMcElwee)从不知道,一次破裂的爱情会改变他的一生:

我的电影《谢尔曼行军》(Shennan’sMarch,谢尔曼,是美国南北战争著名将领。1864年率领军队进攻佐治亚州,占领亚特兰大,粉碎南方军的攻势——译者注)之所以会成功,是因为某件事出了问题。1981年我获得了一笔基金,要在谢尔曼行军事件发生百年时,拍一部有关这一事件在南方的影响力仍在持续的影片。我为影片作好了一切准备。就在出发南下的前几天,我和纽约的女友分手了。我很难过,也很灰心丧气,但我已经计划要拍这部纪录片,所以还是往南行,来到位于北卡罗莱纳州的老家。带着拍摄器材,拍一些令我感兴趣,却与我原先构想不同的东西。我越操作我的摄影机,就越觉得一个有趣的主题在逐渐成形,这个主题就是家人对我婚事的兴趣。当我从纽约这段致命的爱情关系中觉醒过来后,每个人都建议我去找一个南方好女孩。

我开始拍摄人们不经意跟我谈这件事的画面,我甚至还拍下父母亲为我介绍朋友时的镜头,她后来成为影片的第一个画面。这部电影后来有一系列镜头拍的是我在路上与南方妇女相遇的情况,与我的原始初衷是相符的,重走了谢尔曼南方行军的路径。至少在名义上,这部电影讲的是有关谢尔曼对南方的影响——电影中蕴含了谢尔曼的历史资料一一但更像处理我个人的南方旅程。这部电影正如电影的小标题所写,是:“在核武器猖獗的时代,于南方冥思浪漫爱情的可能。”

当我转变电影焦点与主题的时候,我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最后,我拍出来的电影可能比我原先想的还有趣。更令我吃惊的是,这部电影既叫好又叫座。

这过程充满了幸运。先是碰上坏运气,然后是极端好运。遭遇能把电影变成不一样的处境。基金会最初只有少许资金赞助,但当我带回和原先构想完全不同的东西后,他们很喜欢我展示给他们看的作品。

这部电影改变了我的人生,过去我孤独且沉重地拍一些叫好但乏人问津的电影。突然间,我拍了这部这么奇怪、特别,我猜还有点幽默的电影,竟受到一般纪录片少见的关注。电影登上10大好片的排行榜,至少保证其得到了应有瞩目。全国都看到了这部电影,我也赚了钱。我还接到大电影公司的电话,问我要不要帮好莱坞写电影剧本或导演电影。这件事让我得以按照自己的计划,拍想拍的电影。

这些事情会发生,正是因为一件事情弄糟了,它真正帮助我达到了“禅宗”的境界。换句话说,如果你太专注于要完成某件事,有时并不会成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会放弃电影原有的构想,去尝试其他表现方式。但如果我没有和纽约的女友分手的话,这件事就不会发生。我把自己交给不能预期的东西,并且和它一起赛跑。

四、力量发自内心

最伟大的力量,往往源于我们内心。但这股力量似乎始终处于冬眠状态,必须靠着不断的自我提示,才能使它醒来。如果没有你的允许,没有任何人能使你觉得低下。在耻辱面前,更要自尊自爱,拉起心中的最大力量。

我们鼓励心灵,激发勇气,我们更要鼓励头脑,自我检讨,吸取教训,这将是我们更加自信的基础。

一生中最光辉的日子,并非成功那天,而是能从悲叹和绝望中涌出对人生挑战的心情和干劲的日子。

(一)不要让自怜左右心智

身处逆境之中,如果你不停地抱怨命运,认为生活亏欠了你,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那么,你已陷入了自怜情绪。

自怜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却是不健康的,它是人自尊和自爱、自励、自信的对立面。自怜不利于人的振作,是人冲出逆境的绊脚石,甚至可以说,自怜的情绪就像一剂慢性毒药,侵蚀你的勇气、力量和时间。自怜发展下去,将使人失去一切。历史的列车从不因弱者的呼叫而停留。如果你还想有所作为的话,那么你就必须扔掉自怜的抹泪布。

当年,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被当权者驱逐出境,同时又为病魔缠身的时候,他流落到英吉利海峡的泽西岛上,每天都久久地坐在俯瞰海港的一张长椅上,凝视落日,陷入冥思苦想之中。然后,他总是缓缓然而却坚定地站起来,在地上捡起一堆石头,一块块地掷向大海。掷完了,就带着满足的心情和变得开朗的神情离去。

他天天如此,终于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一天,一个大胆的孩子走上前来问他:“为什么你要跑来这里,向海里扔这么多的石头?”雨果沉默了一会儿,然后严肃地说:“孩子,我扔到海里的不是石头,我扔掉的是‘自怜’。”他终于没有让那无益的自怜夺去自己的斗志,而是战胜之。他因而也战胜了逆境,成就了自己的事业。

亲爱的朋友,仔细想想,我们今日的处境难道比雨果还糟吗?如果我们总觉得周围一片黑暗,那是不是因为我们背向太阳,自己挡住了光线的结果呢?又何妨转过身来,面向光明,然后,像扔掉石头那样,扔掉那自怜的抹泪布!这样,你就能睁开昔日泪水模糊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美,去适应它;你就能腾出手来紧握自信的刀剑,披荆斩棘,开拓前行的道路。

(二)摆脱恶性的思维循环

人的思维具有极高的进行速度,一些想法会很快引发另一些想法。当我们的思维恶性下滑时,它会给我们带来灾难。

例如,让我们观察一下,当朋友或恋人没打电话来时,你的思维是如何一步一步滑向绝望的。你的思维过程如下:

他没有打电话。

这是因为他有更好或更有趣的事情要做。

如果他在乎我,他早就打电话过来了。

因此,他并不真的在乎我。

我似乎永远无法找到在乎我的人。

我是怎么了?

或许我非常没有吸引力,令人厌烦。

我永远不可能与人建立一种天长地久的亲密关系。

我将永远被抛弃。

生命完全是空虚无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