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名家教子书:世界经典
2995300000024

第24章 塞德尔兹:天才教育法(4)

一天,塞德尔兹正在与哈塞先生就孩子爱提问题这个话题进行讨论,哈塞先生说:“小孩子有时真的很烦。他那张嘴整天都没有停过,叽叽喳喳不停地问这问那,我的头都快要被他吵炸了。”

就在此时,小塞德尔兹走了过来。他手里拿了一本达尔文的进化论的少儿读本,书中用生动的笔调描述了生物进化的过程,并且配有非常有意思的插图。

“爸爸,进化论中说人是由猴子变来的,这是对的吗?”儿子问道。

“我不知道是否完全对,但达尔文的理论是有道理的。”塞德尔兹回答说。

“可是既然人是由猴子变的,那么为什么现在人是人,猴子仍然是猴子?”儿子问。

“你没有看见书是这样写的吗?猴子之中的一群进化成了人类,而另一群却没有得到进化,所以它们仍然是猴子。”塞德尔兹说道。

“这恐怕有问题。”儿子怀疑地说。

“什么问题?”

“既然是进化论,那么猴子们都应该进化,而不光是只有一群进化。”

“为什么这样说?”

“我觉得另一群猴子也应该得到进化,变成一群能够上树的人。”

这时候,哈塞先生的脸上流露出极不以为然的神色,他的眼光似乎是在说:“看你到底能有多大的耐心。”

“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事实上是猴子当中的一部分没有得到进化……”塞德尔兹说。

“为什么?”儿子仍然不放过这个问题。

于是,塞德尔兹只能尽自己所知向他讲明其中的原因:“据我所知,一群猴子由于某种原因不得不在地面上生存,它们的攀缘能力逐渐退化,而又学会了直立行走,经过漫长的进化变成了人类;另一群猴子仍然生活在树上,所以没有得到进化。”

“我明白了。可是为什么要进化呢?如果人能够像猴子那样灵活不是更好吗?”儿子又开始了另一个问题。

“虽然在身体和四肢上猴子比人灵活,但人的大脑是最灵活的。”塞德尔兹说道。

“大脑灵活有什么用呢?又不能像猴子那样可以从一棵树上跳到另一棵树上。”儿子说道。

“身体灵活固然好,但只有身体上的优势是远远不够的。大脑的灵活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文明。”

“为什么要创造文明?”儿子问道。

“因为文明代表着人类的进步。”塞德尔兹说道。

……

就这样,儿子的问题一个又一个地如潮水般涌来。他的很多问题在成年人看来非常可笑而毫无根据,但即使这样,塞德尔兹也尽力不让他失望。

“塞德尔兹博士,我真佩服你的耐心。”哈塞先生说道。

塞德尔兹说:“其实也并非我的耐心比其他人好,只不过我认识到认真回答孩子问题的重要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起他的探索精神,而不是将这宝贵的品质抹杀掉。”

不可否认,孩子对各种事物都有浓厚的兴趣,对什么都感到新鲜,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父母应该知道,这些都是孩子的极可宝贵的思维的火花。如果父母认识不到孩子的这种心理特点,以简单粗暴的态度对待孩子提出的问题,就可能让孩子纯真的思维火花渐渐熄灭。

不要在心理上打击孩子

打击孩子只能让他变成一个懦夫,变成一个无能的人。当然,放纵孩子也不明智,但起码能让孩子自由自在。打击却不一样,它能毁掉孩子。

如果说,得不到鼓励的孩子就像遭遇久旱的秧苗,那么那些不但得不到鼓励反而时常受到打击的孩子只会变成要渴死的枯草。

塞德尔兹认为,打击孩子只能让他变成一个懦夫,变成一个无能的人。当然,放纵孩子也不明智,但起码能让孩子自由自在。打击却不一样,它能毁掉孩子。

但哈塞先生对此却不以为然,他说:“打击孩子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或许还会对他们有所帮助呢?有些孩子似乎天生就有一股野气,如果不给他们一点小小的打击,恐怕会翻上天去。”

为了向哈塞先生说明打击孩子的危害性有多么严重,塞德尔兹向哈塞先生讲述了一件令人痛心的事:

我的同事,心理学教授罗塞尔先生曾经做过一件极为愚蠢的事。这位有三个孩子的父亲,这位从事心理学研究的学者,居然采取了极为荒唐的教育方法让自己的儿子遭受了人生最大的不幸。

吉姆是罗塞尔教授的大儿子,从他刚刚出生起,就一直表现出超出常人的才华。3岁的时候,吉姆就已经会阅读和书写了,这一点他和小塞德尔兹几乎一模一样。如果他能够得到正确的指导和合理的教育,他的成就绝不会比小塞德尔兹差。

然而,这个孩子的不幸正是由他的才华引起的。吉姆不但有才华,也是一个开朗的孩子,喜欢把自己的快乐与他人分享。这本来是一件很好的事,但是他的这种快乐性格却引起了父亲的不满。因为吉姆的父亲罗塞尔先生性格内向,不喜欢与人打交道,也不爱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正如他自己所说,一个人应该谦虚,应该稳重,不要总是那么自以为是。

“吉姆,你又在嚷嚷什么?”当一天吉姆正在高声欢笑时罗塞尔先生问道。

“爸爸,我又读完了一本书。”吉姆高兴地对父亲说。

“读完一本书是很平常的事,何况任何一本书都是有趣的,你用不着那么高兴。”罗塞尔教授说道。

“可是,这本书的确太令我愉快了。还有,我居然能把这么难懂的书读完,真是感到兴奋。”吉姆说道,似乎正在等待着父亲对他的肯定。

或许是由于吉姆的性格与他不同,或许是他认为受到了儿子的干扰,罗塞尔教授突然发怒:“你吵吵嚷嚷的干什么?你以为只有你才有这个本事吗?我看你就是个骄傲自大的孩子。你是在等待着我的表扬吗?告诉你,我永远也不会表扬你。”

“爸爸,我做错了什么?”受到了责骂的吉姆委屈地说道。

“当然,你没做错什么。但我警告你,不要整天叽叽喳喳的,这让人烦透了。”罗塞尔教授继续训斥儿子,“你不要以为自己是个了不起的天才。我告诉你,你什么都不是。我以后再也不想听到你的那种赞扬自己的声音了。你是个笨蛋,你是在自欺欺人。”说完,罗塞尔教授“砰”地一声关上了房门。

站在门外的吉姆伤心地哭了起来,他不明白父亲为什么这样。他本想和父亲一起来分享自己的快乐,还想向父亲请教一些他不明白的东西。可是现在,他突然发现父亲并不喜欢他这样。

突然之间,他的那种良好的心态消失得无影无踪。一种极坏的感觉涌上了心头,他的快乐和自信被另外一种东西所取代:我是个很糟糕的孩子。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看到吉姆脸上的笑容,他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这个原本极有才华的孩子最终一事无成。

听完塞德尔兹的讲述,哈塞先生默默无语地沉思了很长时间,他心里彻底信服了:一个心理受到打击的孩子必然会成为一个毫无作为的人。

帮孩子摆脱失意的阴影

每个人都有失意的时候,孩子也不例外,因为人都会有自己的心理感受。孩子在失意时也需要帮助,作为父母,应该帮孩子告别失意。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不仅身体在慢慢长大,心理也在一天天变化。遗憾的是,绝大多数父母都把全部的精力放在孩子的身体成长上,而忽略了他成心理的成长。

当孩子告诉父母“我很难受”、“我非常失望”时,粗心的父母一般会一笑了之,心想:“一个小孩子,能有什么失意的感受呢?”“别淘气了,你怎么会有可失望的呢!”

其实,每个人都有失意的时候,孩子也不例外,因为人都会有自己的心理感受。大人在失意的时候需要帮助,同样,孩子在失意时也需要帮助。作为父母,应该帮孩子告别失意。

在不到7岁时,小塞德尔兹就完成了小学教育,这当然让人感到骄傲。然而,他在学校的经历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完美,也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在一次,学校组织体育比赛,小塞德尔兹倒数第一名。

那一次的比赛,是同年级中的比赛,比赛在不同的班之间进行,二、三、四、五年级也是相同的比赛办法。这样一来,小塞德尔兹首先就在年龄上吃了亏。小塞德尔兹报名参加了50米短跑,他当然不是别人的对手。

事后,小塞德尔兹难过极了,他把这件事看得很重很重。一星期后,他仍然闷闷不乐,见他这样,塞德兹认为有必要帮助他摆脱那种失意情绪。“儿子,你还在为那件事难过吗?”塞德尔兹问他。

“我真是太笨了,竟然得了倒数第一名,太丢脸了。”儿子难过地说。“是啊!得最后一名是不怎么光彩,可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塞德尔兹说,“是年龄。你想想看,你的对手都是比你大的孩子,这个很正常……”

“可是我不能因为年龄小就比他们差呀。”儿子不服气他说,“虽然我比他们小,可我的功课比他们都好,只有体育一样不行,这多丢脸呀。”

“不,你这样说并不正确。智力是能通过教育和勤奋得到发展的,但年龄却是任何人也不能改变的。他们跑得比你快完全是因为他们年龄大,个子高。他们的腿都比你的长许多,如果跑得还没有你快,那不是太糟糕了吗?”塞德尔兹说。

“这也有道理,可是我毕竟是最后一名。同学们都在嘲笑我。”他还是很难过。

塞德尔兹知道儿子的性格,他是一个对自己要求极其严格而从不服输的人。正因为如此,他固执地往往去钻牛角尖。于是塞德尔兹进一步对他进行开导:“虽然你现在是最后一名,我想这并不能表明你的体育不行,因为这完全是年龄造成的。我敢肯定,等你长到十一二岁时一定会比那些孩子跑得快。”

“真的吗?“儿子问。

“当然是真的。因为那天我问过你们的体育老师。他说你的失败完全是因为那场比赛对你不公平,他还说你的体育成绩在同龄的孩子中是最好的,他还专门给我看了成绩单,年龄与你相仿的同学无论在哪一方面都比你差。”

小塞德尔兹似乎在眨眼间得到了一个真理,顿时从失意之中走了出来。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使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在孩子失意时,父母应该真正从言语上关心孩子,从行动上爱护孩子,以诚心、童心和爱心为前提,走近他,鼓励他,让失意的他扬起灿烂的笑脸。

对孩子来说,有时候他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父母应该在孩子失意时及时鼓励他,让他敢于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可以对孩子说:“我就不相信你走不出失意的阴影。”让孩子产生释怀心理,从而下定决心改变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