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年鉴之1920
2975200000007

第7章 3月(2)

3月16日南北议和北方总代表王揖唐自上海急电北京政府请指示对南方议和方针称西南内部发生内讧之际,各方面代表均来电与之单独接洽,应否接待,请求指示。4月14日,******以广州内部意见歧殊,通电各省“促进和平”。

财政部与中华汇业银行签订中华汇业息款合同

3月18日财政部与中华汇业银行签订中华汇业息款合同借款加万日元,以盐余或关余为担保,用于林矿及电信两款利息及福建省实业借款利息。

徐世昌下令实施义务教育

3月19日徐世昌下令实施义务教育并着教育部将山西省所定办法通告各省参照,以便逐步推广。4月2日,教育部训令各省分期筹办义务教育,限八年之内全国一律普及。28日,教育部设实施义务教育研究会,并派部员邓萃英、张继煦、覃寿堑等17人为委员。

教育部公布《给予教员许可状规程》

教育部公布《给予教员许可状规程》规定:凡非依照本规程得有许可状者,除有特别规定外,不得充当教员。高等师范学校并其他养成中等教员所设立之官立学校毕业生,及中等教员检定合格者,其教员许可状,由教育总长给予之。师范学校并其他养成初等教员所设立之公立学校毕业生,及小学教员检定合格者,由地方教育行政长官给予之。凡领受教员许可状者,其姓名、年岁、籍贯及检定之种类,许可之学科,以公报宣布之。并对许可状之失效以及褫夺许可状等作了规定。

外交部以旅华外人近在京外各地多设立无线电台,有碍中国主权,特向上海领事团提出抗议。

河南泌阳教堂遭劫,英国传教士孟恩赐被杀。英驻华公使向外交部提出抗议,要求“严予究办”。

福州人力车夫反对增加车辆赁价,全体罢工,要求官厅解散联合车辆公司。

广东商办新宁铁路全线竣工通车

3月20日广东商办新宁铁路全线竣工通车铁路全长145公里,由美国华侨陈宜禧先后招股汇集巨资修建,从申报批准到竣工通车历时14年,历尽曲折艰辛。为纪念陈宜禧修路功勋,在通车之日,家乡人在台城火车站前为其筑铜像。

日商上海第二纱厂女工举行罢工

3月中旬日商上海第二纱厂女工举行罢工数百女工因日人不准携带小孩至厂哺乳罢工,后经调停,厂方允许删除不准小孩入厂之禁规,罢工之日,给予半工,15日工人复工。又有日商上海第三纱厂工人千余名,因工人进厂稍迟,不准吃饭,罚扣工资,工人举行罢工。捕房得报,前往弹压,将工人赵无为拘押。

3月21日驻扎黄河南岸郑州一带之靳云鹤第八旅士兵,因欠饷哗变,四处抢劫,毁去车站票房,砍断电线。

3月24日广东财政厅广三铁路局与华南银行签订15万日元借款合同,以广三铁路局财产为担保。

北京政府接获苏俄政府第一次对华宣言,各界人士深表欢迎

3月26日北京政府接获苏俄政府第一次对华宣言,各界人士深表欢迎苏俄1919年7月25日首次对华宣言当时并未直接通知中国政府,1920年1月,苏俄红军到达伊尔库次克,3月23日,俄方始由伊尔库次克将宣言抄本发至北京,电报号码为三二四号,并已译成法文,上有加拉罕及西伯利亚及远东外务人民委员会全权委员杨森签字。26日,外交部收到宣言抄本,立即翻译,并即向总统府、******请示,徐世昌、靳云鹏召开国务员等会议,庆幸旧失权利忽得返还,但因中国与协约国联盟,未便立即与苏俄单独订约。4月8日,国务会议决定,由外交部密派总领事范其光赴海参崴作非正式接洽,并电令驻丹麦代办曹云祥婉谢苏俄劳农政府,说明不能对俄单独行动之苦衷。29日,******以上海、杭州及全国各地各界联合会等承受苏俄政府对华通牒,致电各省查禁,并诡称“通牒果否可凭,尚属问题”。5月8日,北京政府电曹云祥转告苏俄政府派赴丹麦代表,谓“中华民国对于俄国劳农政府前日提议将各种权利及租借地归还中国,以为承认莫斯科新政府之报酬,此种厚意,实感谢异常。惟中国为协约国之一,所处地位,不能对俄为单独行动,如将来协约国能与俄恢复贸易与邦交,则中国政府对于俄政府此种之提议,自当尊崇,希望劳农政府善体此意”。

苏俄政府第一次对华宣言4月初在《东方杂志》等刊物上发表。8日,全国报界联合会在上海召开特别会议,逐条讨论苏俄政府通牒,决定发表致苏俄人民及苏维埃政府书:我们接受俄国劳农政府公正而有力的通牒,无限欢喜。我们谨代表中国的舆论,对于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苏维埃共和国人民,表示最诚恳的谢意。希望中俄两国人民,在自由平等互助正义下面,以美满的友谊,致力于芟除国际的压迫,国家的种族的阶级的差别。11日,全国学生联合会总会就苏俄政府通牒事发表声明,称:我们自当尽我们所有的能力,在国内一致主张与贵国正式恢复邦交,并敢以热烈的情绪,希望今后中俄两国人民在自由平等互助的正义方面,以美满的友谊戮力于变除国际的压迫,以及国家的种族的阶级的差别,俾造成一个真正平等、自由、博爱的新局面。上海各界联合会就苏俄政府通牒事发表声明,称“吾人谨愿根据此项通牒,正式恢复中俄两国国民之邦交,并声明接受俄国退还之各种权利”。12日,杭州学生联合会就苏俄政府通牒事发表声明,称:顷接劳农政府通告,无限欣喜。俄国此次抛弃从前帝国政府所掠夺的种种特权土地,开历史之纪元,立和平之基础。凡是人类,孰不同情。

孙中山复函王文华促其奋起讨桂并说明联皖排直之用意

3月27日孙中山复函王文华促其奋起讨桂并说明联皖排直之用意谓:“乱法卖国,直为罪首,皖为附从。”与段接洽,为“临机应变”,“使吾人计划畅行无阻而已”。同日,孙中山函复吕志伊、段雄、李善林等,促团结一致,对付桂系。4月2日,孙中山召******商谈闽粤军事,劝其前往漳州粤军总部协助陈炯明策划作战,并电川籍党人张佐丞等,告以出师计划,指出:“目前之为患者,心腹为大,外敌为小;而吾党现有之力,攻桂为易,攻北为难。”4日,孙中山致电陈炯明,指出不要因李烈钧与桂系调和归省,而放松斗志。6日,孙中山电复李绮庵及广东舰队,指示讨桂方略。5月21日,孙中山批常州姚畏青上书,再说明与段祺瑞联络乃为使真正之共和早日实现于中国。

日军大量增兵中东铁路

日军大量增兵中东铁路日军占满洲里车站。外交部向日驻华公使提出质问。(《东方杂志》,卷十七第八号)5月8日,美驻华公使向外交部质问日军驻扎中东铁路满洲里及检查旅客事。10日,外交部抗议日本在中东铁路沿线增兵。21日,北京政府抗议日军侵犯中东铁路主权。6月23日,日本对中东铁路提出要求:(一)沿线设日本护路军队;(二)沿线附设日警;(三)如有匪警,须调日军会剿。北京政府予以拒绝。7月2日,日本驻华公使小幡酉吉照会外交部,要求准日军驻扎中东铁路哈绥、哈长两段。8月7日,外交部照会日本驻华公使,要求撤去哈绥、哈长路军队,惟为日方所拒。11月19日,北京政府致牒日使署,要求撤退中东铁路一带日兵,谓:其他协约国军队退离西伯利亚,并声明中国政府现准备担负保卫铁路与边界之责任。铁路事务,现正在整顿中,日本已不再有驻扎卫兵于该路之必要。

伍廷芳与林森、吴景濂离粤赴港脱离军政府

3月29日伍廷芳与林森、吴景濂离粤赴港脱离军政府广州军政府政务总裁伍廷芳趁岑春煊赴韶关调停滇桂军冲突,携带财政、外交两部印信及关税余款出走赴港,广州国会参、众两院议长林森、吴景濂偕行。岑春煊闻讯,即于31日赶返广州,遣员携亲笔信函劝伍廷芳回穗,遭到伍拒绝。4月1日,林森安排参、众两院秘书厅将两院卷宗分批运往香港,众议院副议长褚辅成亦出走香港,行前号召国民党议员到港集中。3日,岑春煊派宪兵搜查广州国会两院,发现国会重要文件已被运走,遂派警察严密监视两院。伍、林、吴、褚诸人旋次第离港赴沪。

李大钊等秘密发起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3月31日李大钊等秘密发起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发起人还有邓中夏、高君宇、何孟雄、朱务善、罗章龙、张国焘等19人,会员共60余人,是把“对于马克思派学说有兴味的和愿意研究马氏学说的人”联合起来的尝试,系中国第一个研究与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研究会下设十余个研究组,收集、编辑、刊印有关马克思学说的图书文章,组织专题讨论和演讲。许多会员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或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日本政府发表对西伯利亚撤兵宣言

日本政府发表对西伯利亚撤兵宣言声称日本本因于捷克军队完全退离时调回派遣军队,但日本与西伯利亚地理关系与他国不同,“西伯利亚东部之政局,影响波及满洲朝鲜,加以日人侨寓西伯利亚者,为数甚众,今皆处于不能保全其生命财产之地位”,宣布日不立即实行撤兵。5月17日,外交部以日宣言将满洲与朝鲜并列,向日驻华公使小幡酉吉提出抗议。6月3日,驻华日使答复西伯利亚撤兵宣言之抗议,语多曲解。

广东财政厅、广东地方实业银行分别与

台湾银行签订借款合同

广东财政厅、广东地方实业银行分别与台湾银行签订借款合同广东财政厅借款15万日元,广东地方实业银行借款港币八万元,以南海、番禺两县建筑物全部及财政厅期票为担保,用于水灾借款、留日学费及高师借款应付本息。

俄共代表维经斯基来华活动抵达北京

本月俄共代表维经斯基来华活动抵达北京经共产国际批准,俄共(布)远东局海参崴处派遣维经斯基来华。4月,维经斯基经过北京大学俄籍教员柏烈伟和伊凡诺夫介绍,同李大钊取得联系,并同北京大学的革命分子讨论建立共产党的问题。随后去上海会见陈独秀,具体帮助陈独秀等进行建党的准备工作。11月20日前后,孙中山在上海会见维经斯基,这是孙同共产国际使者的首次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