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李纯草拟关于陕、闽、鄂西停战办法。江苏督军李纯根据南北双方意见草拟停战办法电呈钱能训请示:(一)陕、闽、鄂西双方一律实行停战;(二)援闽、援陕军队准即停进,担任后方剿匪任务,嗣后不再增援;(三)闽省、鄂西、陕南双方将领直接商定停战区域办法,签字后各呈报备案;(四)陕省内部由双方总代表公推德望夙著人员,前往监视区分,以杜纠纷;(五)划定区域,各担任剿匪卫民,毋相侵犯;(六)以上各节一经双方承认宣布,即由苏、鄂、赣三督宣布在南京开议日期,不得再以他事别生异议。并请指定监视陕省划分停战界线之大员一两人,俾可与南方商洽。24日,朱启钤委托王克敏、江绍杰自南京赴上海,将李纯所拟停战办法面交唐绍仪,并以北京政府拟派宋联奎为陕西划界仲裁人征询其意。25日,唐再晤王、江,告以宋联奎与陕督陈树藩关系至深,碍难同意。旋提出停战办法五项:(一)明令停战;(二)取消检查三原电报;(三)须得三原总司令部停战之密电为证据;(四)派员划界;(五)建议派张瑞玑为陕西划界仲裁人。张现在粤,可由陕省议员杨铭源先行代往。并谓钱能训抚陕时张曾任首县,北京政府当可同意。28日,李纯将停战办法电达广州军政府。2月6日,李纯通电南北各方,称所拟陕、闽、鄂西停战办法前五项,业经北京政府与广州军政府多次协商,一致同意,即日双方通令按照实行。8日,朱启钤电钱能训,请照李纯所提停战办法,迅饬前方各军停止前进。12日,李纯为北京迟不宣布陕西停战事致电钱能训。13日,北京政府征得西南同意,始行公布停战五项办法条文,电令陈树藩遵照执行。27日,******电陈树藩,令饬在陕北军遵照13日所颁五项办法即行停战。
广州军政府召开政务会议讨论议和意见伍廷芳提出议和意见:(一)恢复旧国会;(二)决定地方制度;(三)决定军区及裁兵;(四)补充护法各省经费;(五)善后借款由南北共同办理;(六)军政府命令仍有效。
1月15日。外交使团电饬广州领事团促军政府速开南北和议通知军政府如能于本月25日派出代表赴上海正式开议,1918年关税余款1200万元南北双方可照所定用途拨用;否则将自25日起,分批全部交付北京政府。虽经军政府一再反对,并要求延期一月,外交团均置之不理,至期竟按原定方案执行。
南北和议北方代表商谋对策。总代表朱启钤密电代表吴鼎昌,告以唐绍仪在上海声言:开议和会时必先解决国防军问题,以解内外人心之疑。称靳云鹏现长陆军,可否按段祺瑞原意,将国防军归纳部辖。嘱吴与当道密商先发制胜之策。28日,朱启钤接******康在章密电,告以唐绍仪近密致英公使一函,叙述议和意见,计列七款:(一)撤参战处,废国防军;(二)裁减军队;(三)推行警察;(四)去督军制;(五)省长由民选;(六)废厘金;(七)改国会制。并谓总统目前仍受制武人,望协助。
《新青年》第六卷第一号起成立编辑委员会。采用责任编辑制,由陈独秀、钱玄同、高一涵、胡适、李大钊、沈尹默等六人分期轮流担任编辑。陈独秀在本期发表《本志罪案答辩书》,称对《新青年》的非难,“无非是破坏孔教,破坏礼法,破坏国粹,破坏贞节,破坏旧伦理(忠孝节),破坏旧艺术(中国戏),破坏旧宗教(鬼神),破坏旧文学,破坏旧政治(特权人治),这几条罪案”。“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德莫克拉西和赛因思两位先生,才犯下了这几条滔天大罪”。声明:“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1月17日。南方议和代表分赴上海。是日,胡汉民自广州启程。20日,章士钊、彭允彝、郭椿森、王伯群自香港启程。25日,章士钊、王伯群、李述膺、陈策、罗家衡、易次乾、陈强等七人抵达上海。月底,刘光烈、饶鸣銮继到。
1月18日。巴黎和会开幕。27个战胜国在法国巴黎举行第一次全体大会,讨论对德和约及一切善后问题。和会由三部分组成:(一)最高会议,由英、美、法、意、日五强国各派两人参加,每日开会两次,决定全体会议的议题及大致方针,实际操纵和会进行;(二)各种委员会,由五强国各出委员两人,其他各国共选五人组成,审议各种专门问题,审议问题须经最高会议议决,方能提交总会表决;(三)总会,由各国代表全体出席,名义上有议决会议议题权力,实则形式而已。中国代表团由52人组成,外交总长陆征祥为首席代表,军政府外交次长王正廷、驻英公使施肇基、驻美公使顾维钧、驻比公使魏宸组为全权代表。21日,徐世昌特派陆征祥、顾维钧、王正廷、施肇基、魏宸组为出席巴黎和会全权委员。名单直至28日始由和会正式公布。31日,顾维钧、王正廷当选国联选举审查股股员。中国代表团最初向大会提交七项希望条件:(一)废弃势力范围;(二)撤退外国军队、巡警;(三)裁撤外国邮局及有线无线电报机关;(四)撤消领事裁判权;(五)归还租借地;(六)归还租界;(七)关税自主权。在中国留欧学生的强烈要求下,代表团又向和会提出取消“二十一条”及换文的陈述书。两项提案均遭和会最高会议拒绝。故希望集中于解决山东问题。
1月19日。陈独秀、李大钊呼吁除三害兴三利。陈独秀在《每周评论》第五号发表《除三害》,指出中国若不除军阀、官僚、政客这三害,国内政治便永无澄清之日。除三害的条件是:第一,一般国民要有参与政治觉悟,对于三害要有相当的示威运动;第二,社会中坚分子,应该挺身而出,组织有政见的有良心的依赖国民为后援的政党,来扫荡无政见的无良心的依赖特殊势力为后援的狗党。26日,李大钊在《每周评论》第六号发表《兴三利》,指出:第一要多多培养进取、有为、肯牺牲、负责任的少年,专门而博闻的学者;第二是实行科学教育,使人人对于事物都抱着遵守科学法的态度,有大胆地批判和虚心地包容之心;第三要创办真正绝对的民本制度,务令人世的确是人的人世,不再是官僚政客的人世,不再是资本家财主的人世。
1月25日。徐世昌公布一系列战后处理敌国问题法令。有《管理敌国人民财产条例》、《管理敌国人民财产事务局条例》、《管理敌国人民财产事务分局条例》、《遣送敌国人民事务局条例》等。规定管理敌国人民财产事务局“直隶于国务总理,承各主管部总长之指挥,遵照《管理敌国人民财产条例》,办理关于敌国人民财产事宜”。各分局“掌理各该省区关于敌国人民财产事宜”。“于上海地方设遣送敌国人民事务局,直隶于国务总理,办理遣送敌国人民回国事宜。一俟遣送事毕即行裁撤”。28日,徐世昌派卢永祥督办遣送敌侨事务,蔡廷干会办,另派曾彝进为管理敌国人民财产事务局局长。4月15日,遣送敌侨事务局因遣送事毕,即日撤销。
1月26日。国故社正式成立。由北京大学教授刘师培发起组织,成立会选举刘师培、黄侃为《国故》总编辑,原委是“慨然于国学沧夷,欲发起学报,以图挽救”。3月20日,《国故》月刊正式创刊,以“昌明中国固有之学术”为宗旨,内容为通论、专著、前贤遗著、艺文、杂俎、记事等,全部用文言写成,一律直排印刷,不加标点。出至第四号自行停刊。
1月27日。巴黎和会中日代表就山东问题展开激烈争论。是日,五国会议讨论处置德属殖民地问题,首次讨论山东问题,中国代表顾维钧、王正廷应邀临时参加。日本首席代表牧野伸显首先发表声明,提出德国在山东所占一切权利应五条件让与日本,战时日本摧毁德国基地,并一直占领至今,为协约国事业作出较大贡献;中国于1915年《中日关于山东省之条约》中已允诺承认日本战后与德国议定关于山东一切权益的处分,1918年中日关于山东问题换文亦肯定日本在山东的权益;胶州租借地自日本占领后,事实上已归日本所有;山东问题应在中日间以双方商定的条约、协议为基础解决。顾维钧当即声明:关于山东问题,“应由中国陈说理由后,再行讨论”。28日,五国会议继续举行,顾维钧答辩时强调,3600万之山东人民,有史以来为中国民族,用中国语言,信奉中国宗教;胶州为中国北部之门户,亦为沿岸直达国都最捷径路,在国防上具有重要地位;文化上,山东为孔、孟降生,中国文化的发祥地;经济上,山东人口稠密,竞存已属不易,不容他国侵入殖民。指出所谓《中日关于山东省之条约》及换文,由“二十一条”而产生,是在日本最后通牒胁迫下签订,不能视为有效;纵使该约有效,自中国对德宣战后,情况业已大变,根据情势变迁原则,改约已势在必行;再则,中国对德宣战后,中德间一切条约已告作废,胶州租界条约自亦失效;纵令该约不因中国对德宣战而废止,该约亦有明文规定,胶州租借地不得转让,胶济铁路可以由中国收回等。要求“大会应斟酌胶州租借地及其他权利之处置,尊重中国政治独立、领土完整之根本权利。”牧野转称日本愿意将山东交还中国,但须由德国交给日本,再由日本归还中国。顾维钧指出:“归还手续,我中国愿取直接办法,盖此事为一步所能达到,自较分两步为直捷。”会间,美国总统威尔逊询问,双方是否愿将各自所引用的秘密条约公布,以便审查。中国代表当即表示同意,日本代表称须请示政府再作决定。
1月28日。蔡济民被杀害。武昌首义元勋蔡济民在湖北利川为川军旅长方化南所杀。2月28日,孙中山函黄复生嘱查清蔡济民被害经过。4月22日,孙中山函柏文蔚等声讨谋害蔡济民之罪魁。5月31日,孙中山函复朱和中称已着同志讨唐克明、方化南,以报蔡济民之仇,望协力成之。
1月30日。北方总代表朱启钤提出南北议和会议大纲。唐绍仪委托章士钊、胡汉民、彭允彝、王伯群、李述膺、饶鸣銮赴南京,面晤朱启钤,转达对议和会议两点意见:“(一)地点在沪;(二)会议时专由双方总代表发言。”朱启钤提出会议大纲办法四条:“(一)议题由双方总代表协定后列入议案;(二)会议时由双方总代表发言,但得委托分代表陈述;(三)议案总代表认为应准备或审查者,得开准备会或审查会,准备会或审查会得由两方代表联合行之;(四)准备会或审查会拟议事件,仍由双方总代表取决。”当请各代表返沪代达。后以未见唐绍仪回电,2月2日电唐催复。3日,朱启钤派吴鼎昌赴沪,将所提大纲同唐绍仪面商。8日,朱启钤所提大纲经北方代表与唐绍仪面商修改后,取得一致意见。同日,由章士钊、胡汉民、方枢、汪有龄四人共同草就会议细则,并确定于上海开议。
1月31日。北京政府以《尽力中华歌》代国歌北京政府因多方征求国歌未有结果,教育部遂采用赵元任作词曲的《尽力中华歌》代国歌。词为两章,其一为:“听!我们的唱中华中华中华!听!君不闻亚东四万万声中华中华,都同声同气的同调同歌中华中华!”商务印书馆灌成唱片后,开始在许多地区、社会团体中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