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年鉴之1917
2974900000009

第9章 四月(1)

美国国会投票通过参战决定

4月6日。美国参战。

就在伍瓦德罗·威尔逊总统本周在国会通过的宣战决定上签字使它成为法律之后几分钟,这个消息立刻传遍了全世界。美国对德宣战的确切时间是今天下午1点18分,当时总统坐在白宫入口门廊旁边的一个小房间里,签署了参战文件。

威尔逊总统,在4月2日一次两院的联席会上发表了一篇雄辩的演说,号召美国加入欧洲战争。他说,“为了民主,世界必须安全”。

在讲话中,他还说:“让爱好和平的人民去参加战争,而且是最恐怖的战争,这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但是权力比和平更为珍贵,我们应当为我们一直珍视的东西——为民主而斗争,为小国的独立和权力而斗争,为使支配的权力能为如此众多的自由人们所享有,以致将给所有国京都带来和平和安全,最后使世界本身获得自由而斗争。为了这个任务,我们可以献出我们的生命和财富,献出我们本身的一切,所拥有的一切。美国应当为实现这一切而流血,而献山自己的力量,我们知道实现的日子终将由于美国准备偿还欠法国的债款,陆军元帅霞飞在华盛顿向拉斐特像像致敬到来,我们将为此而感到骄傲。上帝帮助美国,美国从此没有别的选择。

据说刚回到白宫,就听总统说到:“我的咨文是让年轻人去送死,为此而鼓掌看来是多么荒唐可笑。”说着他将头埋在手中,哭了。

参战决定是参以院在两天前争论13小时以后以90:6的选票通过的,而众议院是在今天凌晨经过长达17小时激烈争论盾以373:50的选票通过的。在议会西院,边座上拥挤的人们听到宣布选票结果,无不热烈地欢呼。

投票反对美国参加战争的人中有蒙大拿共和党人珍妮特·兰金,他是被选入国会的唯一女议员,她泪流满面,慢慢站起来说道:“我想站在祖国的一边,但是我却不能投票童子军为庆祝美国参战这

一决定,纷纷走上第五大街进行游行拥护战争,我投反对票。”美国在几星期以前就开始有参战的趋势,当时成尔逊总统已经通知国会说,“德国政府,已经宣布它将击沉靠近大不列颠,爱尔兰或各地中海港口的每一艘船只,总统说,德国以前曾允诺,客船不会遭到袭击,而且在任何潜艇战之前德国都会发出警告,而现在这个立场则是与先前的允诺相违背的,总统说,新政策表明德国“穷凶极恶”,而且说明德国已经“对所有国家宣战”。

美国政府的第一个战争行动是俘获了91艘德国船只,其中27艘是泊在纽约港。今天下午同内阁成员会晤时总统获悉,大约有65名人员据怀疑是德国间谍,现已命令将他们逮捕,海军将接收所有电台。

大卫·劳合一乔治在伦敦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对美国的参战给予称赞。他说:“在某种意义上说,美国已经一跃成为一个世界大国,过去的美国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强大。”

列宁结束逃亡生活回到彼得格勒

4月10日.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这位言辞尖锐的马克思主义者的领袖,已经回到彼得格勒。他有11年没踏上俄国的土地了。德国人安排了他这次从瑞士返回家乡的旅列宁返回混乱中的俄国程,把他秘密藏在一辆火车里,保护这辆火车穿过欧洲战场。德国人以为列宁会使俄国更加不稳定,从而使这个国家就会更容易束手就擒。

列宁于1870年4月22日出生于辛比尔斯克。他是一个学校行政官员的儿子。1893年他加入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但是10年以后,因看不惯党的拖拉作风及调合妥协的作法,将较为激进的成员组织成一个团体,即布尔什维克。这个党在1905年的那次短命的革命中表现了一定的力量。列宁逃往奥匈帝国,在那里一直呆到欧洲战争开始,然后又迁往瑞士。

列宁对于这场正在进行的资本主义战争指出,它的最大目的就是获得足够的原材料和劳动力,以便使得胜的机器(不管是哪个国家)开足马力轰鸣。列宁说他将立即停止战争,要把土地分给农民,废除官僚机构,军队和警察。他计划在几天之后,发表上述和其它一些建议。

这位领袖很快就发现布尔什维克党员人数不幸地减少了许多,他们数月以来一点没有什么政治行动。然而,与列宁一同流亡的同伴利昴·托洛茨基和约瑟夫·斯大林预定将同他会见讨论新的战略计划。

德国发生大模罢工

4月16日。食品供应状况的严重恶化,导致德国柏林、莱比锡、基尔、汉堡、不来梅和纽伦堡等地区大规模的罢工。

在柏林,有300百多家企业停工,有20多万工人响应了罢工的号召;在莱比锡,企业也同俄国那样组成工人委员会。莱比锡工人在决议中,要求政府改善食品的供应状况,放弃吞并邻国的政策、立刻为实现和平而努力。取消对自由的一切限制、在德国给予自由、秘密、平等和直接的选举权。但由于各工会抵制罢工,罢工在政府威胁要实施“战争法”的情况下失败。

法军的进攻在付出沉重代价后失败

4月20日。曾经给疲乏不堪的法国重新带来希望的尼维尔将军发动新的进攻,结果以惨败告终,尽管声明说德军被俘28万人,但是法军伤亡人数也接近11万人。同时巴黎得到谣传说战斗部队中出现不忠迹象。

尼维尔将军于4月16日在苏瓦松和兰斯之间25英里阵线上发动了重点进攻。可是进攻之前,德军已经从他们的前沿阵地撤走了,隐蔽到一条坚固防线后面,那个地区已经完全布满了地雷和陷阱。

法军初期的进攻最多只前进了600码距离,而尼维尔将军事前保证说要前进6英里。有一个团的塞内加尔士兵,在机枪交叉火力的猛烈扫射下,从战场上大批溃逃。由于缺乏兵力,法国不得不开始从他的殖民地招募当地居民参加欧洲战争。

当法军在步兵进攻之前进行猛烈炮轰时,他们进行战术性突然袭击的一切希望全破灭了。法军占领了一些被毁坏的村庄,俘虏了几千人,但是他们却没能到达德军的主要防御地点。

据前线报道说,法军的陆军已经筋疲力竭,协约国指挥面临的基本问题是在未来的战役中如何以及在什么地方充分有益地部署法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谢有法诞生

谢有法(1917.4~1995.1.9)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生于江西兴国二区秀水村。1932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兴国模范师。曾在红3军团任文书,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1936年2月转人中国共产党。后曾任红军总政治部组织科干事。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总政治部副科长。1939年夏到山东。任八路军第1纵队政治部科长、山东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山东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兼山东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津浦前线指挥部政治部主任、新四军兼山东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政治部主任、第三野战军9兵团政治部主任,参加胶东保卫战和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兵团政治部主任,参加了第二、第五次战役。1955年回国后,任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同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6年人****中央高级党校学习,后任军事工程学院政治委员,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政治部主任,沈阳军区副政治委员,政治学院政治委员。1983~1985年任政治学院顾问。。1995年1月9日在北京逝世。

阿富汗革命委员会主席塔拉基诞生

塔拉基(1917~1979)努尔·穆罕默德·塔拉基,阿富汗民主共和国革命委员会主席,1978年4月30日~1979年9月14日在任,1965年1月1日~1979年9月14日任阿富汗人民民主党第一书记、总书记。作家。1917年生于加兹尼省一个农牧民家庭,普什图族。1932年起在“普什图人”水果公司当差,1935年任该公司驻印度孟买代办处职员。回国后,先后任商业部《经济》杂志编辑和矿产部股长。1942年进入新闻界,曾任新闻总署科员,喀布尔广播电台普什图语部副主任和官方巴赫塔通讯社记者、处长。1948年创建“觉悟青年党”,该党不久即被解散。1952年被派往驻美国使馆任新闻专员。不久被召回国。1958年在美国国际开发署驻阿办事处当翻译。1965年1月1日主持召开人民民主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即建党大会),被选为中央第一书记。1966年4月主持发行《人民》周报,该报共出6期被查封。1967年人民民主党分裂为人民派和旗帜派,他为人民派领导人。1969年秘密创办《指导》和《运动》两份小报。1977年两派重新合并为人民民主党,任总书记。从1976年起开始进行政变准备。1978年4月19日组织大规模示威游行,4月25日被捕。4月27日人民民主党发动政变推翻达乌德政权。4月28日塔宣布将国名改为“阿富汗民主共和国”。4月30日当选为革命委员会主席兼政府总理。5月9日发表施政纲领,声称要在阿富汗进行根本的社会和经济改革,包括社会生活和国家机构民主化,进行土地改革等。同年8月兼任国防部长和武装部队总司令。12月访问苏联,签订《阿苏友好睦邻合作条约》。1979年3月辞去总理、国防部长等兼职。同年9月14日阿明发动政变时受重伤,10月9日去世,著有《斯宾》、《班克游记》、《短工》、《皮鞋匠》等中、短篇小说,还撰写翻译过一些理论作品,如《新生活》等。

慈云桂获国防科技成果特等奖

(1917.4.5~1990.7.21)计算机专家。生于安徽桐城。195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毕业干湖南大学电机系,1946年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1946年1~7月在英国访问学习。后任清华大学物理系助教、讲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大连海军学校副教授、系副主任,军事工程学院教授、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哈尔滨工程学院系主任,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1966年曾在英国剑桥大学等校作访问教授。1985年起任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常任委员、顾问。是中国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北京理工大学等校名誉教授。长期从事计算机研究、设计及教学工作,为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84年获国防科技成果特等奖。著有《概率论、信息论基础》、《计算机设计》等书,撰有论文40余篇。1990年7月21日在北京病逝。

张直中著布《微波成像术》等书

(1917.4.1~)中国雷达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生于浙江海宁。197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系。1945~1947年在英国进修。曾任重庆大学副教授、重庆电信厂工程师。1951年以后,历任军委通信部第一电信技术研究所、电子工业部某研究所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科技顾问,北京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兼职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及博土生导师,中国电子学会常务理事。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53年主持试制中国第”一部中程警戒雷达,开创了自行设计和生产雷达的历史。1957年提出降低地杂波强度的两个研究方向,并在此基础上研制成功中国第一部微波动目标显示雷达。1961年开展单脉冲体制的研究,并于1964年研制成功中国第一部单脉冲试验雷达,为研制精密测量雷在奠定了基础。主持对色散延时线和脉冲压缩电路技术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多种雷达。70年代,领导研究单脉叫,多普勒体制。80年代开展多普勒波束锐化、定点照射、逆合成孔径雷达等多项技术的研究,取得成果。1992年获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著有《雷达信号的选择与处理》、《微波成像术》等。

麦卡勒斯·卡森赢得纽约戏剧评论奖

(1917~1967)美国女小说家。

1917年4月19日生于美国佐治亚州的哥伦比亚镇。1967年9月26日死于纽约。麦卡勒斯原名露拉·卡森·史密斯很小就显露出音乐才能,父母对她的艺术追求十分支持。17岁时她离家到纽约学习音乐,梦想着将来成为钢琴家。但她丢失了装有进音乐学院的学费的钱夹,不久后便改到哥伦比亚大学和纽约大学学写作。在此期间,写出了她最初的短篇小说《Wunderkind》(1936)。

1937年,她与里夫斯·麦卡勒斯结婚,迁居北卡罗来纳州。三年后,小说《心灵是一个孤独的猎人》发表,使她立即成名。中心人物是又聋义哑的辛格。小姑螅米克和书中其他人物把他看作智慧和善良的化身,向他倾诉白己的苦恼和愿望,但辛格一心想的是他的朋友,一个对他的爱情表示毫无反应的哑吧。听说那朋友死于梢神病院后,他便开枪自杀。他的死使崇敬他的人深感幻灭。

成名后,麦卡勒斯即迂回纽约居住。不久,她和丈夫的感情出现危机;终于在1941年离婚。同年,发表《金眼中的反映》,写南方一军营中一对夫妇的变态心理及其悲剧。同《心灵是一个孤独的猎人》一样,这本书的主题也是人的异化和心灵的不可沟通感,但作者在探索军营生活的实质时显得力不从心;没能使象征意义与充实的内容相结合。

麦卡勒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她的中篇小说《伤心咖啡馆之歌》(1951),作者借用哥特小说的形式,描写了南方小镇一个怪诞的爱情故事:性格孤僻的女主人公爱上了一个自称为他表哥的罗锅,而罗锅却爱慕被她赶走的美男子丈夫。麦卡勒断用这一奇特的三角关系再次表现了人的心灵无法沟通这一主题。

《婚礼成员》(1946)描写的是南方小镇一个年仅13岁的小姑娘,在哥哥结婚时一心一意要陪他去度蜜月,但最后还是被留了下来。后来,麦卡勒斯将其改编为剧本,1959年上演,获得很大成功,并赢得当年的纽约戏剧评论奖。

1945年麦卡勒斯与丈夫复婚;四年后丈夫自杀。她的身体一直很弱,从1947年起,乳癌和多次中风使她的健康每况愈下。在半身瘫痪的情况下,她仍坚持写作,1961年发表了最后一本小说《没有时针的钟》,探索南方的种族隔离问题。评论家一般认为此书很不成功。

美国批评家沃特·艾伦曾说:“在我看来,除了福克纳,南方所造就的最突出的小说家就是卡森·麦卡勒斯。”她以独特的风格成为美国南方哥特小说的重要代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