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世俗百态
29512700000038

第38章 观海

观海

出差去海滨。

入秋后的海湾仍是迷人的。一个人坐在岸边,看潮起潮涌,看海舒展着身子忘情地与无边的云嬉戏,看海调皮地抽出手来,轻轻地将天际的烟霭涂抹成一种浅浅的蓝色。

第一次看到海也是在这儿,站在岸边,第一个感觉是浩瀚、辽阔。一种一碧万顷的辽阔;一种极目楚天舒的辽阔;一种让你心里发虚的辽阔,甚至那种辽阔让你有些恐惧。

以后看海的机会多了,而且偶尔也去戏海。海浪涌来,像一只大手摩弄你,惬意,舒坦之极,原来海是有灵性,有生命的呀!

于是,更多的时候我喜欢观海。其实观海,海的浩瀚、辽阔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千条江河归大海,而汇入大海的又何止是千条江河?海却从没有拒绝过任何一条江河的归属。尤其是当一条条江河无法承载山洪暴雨的不期而至而爆满,甚至决口成灾时,只有海仍不动声色地承载下比平时多了几千倍几万倍的水量。海何以有如此巨大的容量,或许只能用因为它是海来解释吧。由此便不难想象,人们在形容一个人的宽宏大度,最喜欢用的一个词汇就是海涵。而同海的包容性相比,人们所说的海涵或许永远是一种期盼和愿望。

海的包容性还在于它的不肆张扬。亿万斯年,海将一条又一条大江大河溶于体内,而每天潮起潮落不见它的足迹有任何扩展,即便是一无遮拦的海滩。海甘愿去承受所有的重负。

记得上中学时读杨朔的散文《雪浪花》,第一次知道海水是长了牙齿的。岸边礁石满身的深沟浅窝,坑坑坎坎都是海水一点点咬的。后来看的海多了,知道那是在说海的一种韧性。而真正领略海的这种韧性是在石林。那些几亿年前海底坚硬无比的礁石,奇形怪状,不但身上满是深沟浅窝,有的还如刀削斧劈,有的如怪兽吼天,有的如雄鸡报晓,而这一切都是海的杰作,海的那种坚忍不拔于此展现得淋漓尽致。海的这种坚韧完全是出于一种责任,说不定几十亿年之后,在某个地方还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石林,因为地球上有了海,海便觉得应该,而且必须留下点什么,包括海滩上那大大小小被海水冲刷得光滑圆润的鹅卵石,以向人们昭示一些什么,让你去感悟。

起风了,坐在岸边的礁石上看白花花的浪花儿像一群顽皮的孩子,笑着,跳着,打闹着向岸边奔来。海是有灵性和生命的,你信吗?我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