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人在轮上飘
29225300000007

第7章 要不我教你们旋转吧(一)

拜师之后没几天,大智就组织了一次训练,所有拜他为师的人都去了。

地点是在人民广场,距离我们学校约莫两个小时车程,这个海边城市其实并不大,但是狭长,所以即便是同一个城市,从一头到另一头也遥远的跟异地似的。正是端午节的最后一天,34路上依然是人满为患,所以我们站了一路过去。

到了之后,发现广场上只有一个小雷,师父还没到。

小雷早就是大智的徒弟,跟着他已经练了快有一年,深得其真传,实力强劲,虽然同样是大一,但是已经有不输于CRC队员的实力,若非燕大轮滑社进入CRC队伍有名额上的限制,恐怕上半年的春季考核他就可以跻身其中。

但是他已经穿着一件红色的CRC队服,就是那个后背上印着疯狂轮滑阵线的那一款。

我有点好奇,就问他:“都给你发队服了?”

“不是发的。”小雷笑着解释道“是一个朋友在麦可店里买来送给我的。”

“原来还可以买,那我也去买一件好了。多钱一件?贵么?”我连珠炮似地发问。

“贵倒是不贵,66一件。只不过,”他顿了一下,然而还是接下去道:“如果玩的不好,穿这件队服可是会被笑话的哦。我劝你还是在练上半年,再买来穿也不迟。”

“哦。”我顿时有点沮丧。

也是哦,CRC是一种荣誉的存在,只是穿上那身皮却没有相应的实力,或许有点不自量力了呢。

不过这话也有点刺激我,不由心里暗自发狠:不就是CRC么,总有一天我会考上的,用实力证明我有资格穿上这件衣服。

又过了约莫半个小时,师父到达,一同来的还有涛哥。

俩人也没说话,换上轮滑鞋就开始拼速桩。

(速度过桩:选手单脚S通过一组桩时间长短的比赛,通常一组桩是20个,桩与桩之间距离是80cm,选手需要从桩前12米的位置起跑,出桩之后还需要一个桩的距离才算是结束。---作者注)

我理所当然地觉得师父会轻松取胜,毕竟腿长有有优势。

只见,12米的距离,涛哥蹬了八步,而师父只蹬了六步,果然师父领先入桩。

可随后的结果就令我们大跌眼镜。

涛哥是唰唰唰,一个没踢。

师父是哗哗哗,没剩几个,那大长腿,犹如秋风扫落叶,把那桩踢得是满场都是。

速桩比赛的规则,同时起跑,谁先出桩谁获胜,同时踢一个桩加罚0.2秒的时间。

出桩倒是师父先出的,但是累计上踢桩数保底加5秒吧。何况踢三个桩,成绩就无效了。

所以,涛哥完虐师父。

小雷则是一副早就了然于心的样子,估计是司空见惯了。

后来才知道,速桩一直是师父的弱项,参赛很多年都没有成绩。而看大智速桩曾经是赛场上一景,速桩的时候报到大智的名字,选手都不顾不上热身,呼啦过去一片抢占前排位置围观,别人都是看踢几个,而师父比完后,都是看还剩几个,嗯,师父最夸张的一次,是20个踢的就剩一个。

所以,很多年后当师父速桩比赛终于有成绩的时候,裁判长大狼都发出了衷心的祝贺。

师父跑了几次,好像是没什么状态,(越踢越多)。终于注意到了一旁观战的我们,于是招手叫我们过来,给我们布置了训练任务。

“今天就练习nelson吧。”师父说。

练习的意思就是纠正。

刚成立社团那会,每次去校外参加高校活动,做的最多的不是学习新动作,而是纠正已经学过的旧动作的错误,就比如一开始我见到小雷的时候,纠正的就是我认为自己会,但是他们却说不标准的正剪。

所以我已经习惯了。

nelson是F级的基础入门动作,这个动作是我第四次学习。

最开始在外语学院学这个动作的时候,教我的人告诉我这个动作就是正剪切桩,于是我就做成了正剪一个桩抬一下脚。

练了一个礼拜之后,在公园集训的时候羔羊说我顺拐了,他告诉我说,重心放在前面那只剪桩的脚上,我似懂非懂,心想重心不是应该在身体的几何中心么,那应该是在肚脐眼的位置啊,我只好问他这个重心和物理课上讲那个有什么区别,他言简意赅地解释道“哪只脚用劲大就是重心在哪只脚上。”

又这么茫然地练习了两个礼拜,一个叫做冰之泪的广场玩家指出我做这个动作的时候前脚太偏外刃,应该是平刃才对,于是我才知道,根据轮子与地面的角度,压刃还分三种,轮子倒向脚外侧那一面叫做压外刃,轮子倒向脚内侧的那一面叫做压内刃,而垂直于地面叫做平刃。有一个平花高手说,99%的动作都是压外刃的。

经过这三次的洗礼,再提起nelson,我根本就不敢说自己会做。

果不其然,师父扫了一眼我做的nelson之后,立刻叫停,告诉我肩形有问题,让我把双臂平伸着做。

我心里一阵激动,终于不说脚下的问题了。总算前几次没白白纠正。

其实,那会对于动作的正确与否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而我也算是博取百家之长在学习了。嗯,一下午的nelson,其他人纠正的差不多了,我却还不行,始终做的很别扭。事实上,我甚至没明白他说的肩形不对是怎么个意思。

练习期间师父不断地过来纠正,他告诉我肩膀太硬了,让我放松,我一放松,手就耷拉下来了。

“让你肩膀放松,不是手放下来。”师父很无语。“你再看我做一遍,注意看肩形。”

可能因为做了很多遍的缘故,高强度集中性的训练让我对这个动作有了一丝熟悉的感觉,这次我看师父做动作,不再像前几次似的走马观花,他的动作好像是放慢了一些。

而我也终于看到区别在哪里:就是肩膀所对的方向,并不是正对着前方的,而是与桩成45度角斜对着前方,因为这个动作在剪桩的时候,是一个纵向过桩的动作,身体是正对前方,但是切桩的一瞬间如果静止下来,身体是与桩平行的。也就是如果分解这个动作,他其实是一个身体站位在纵向和横向之间切换的动作,这两个方向成90直角,而45度角斜对前方其实一个中间值,作为动态平衡的存在。

想明白这点后,我又试了试,果然,那种别扭的感觉减少了很多。感觉整个身体陷入一个有规律的节奏,身体也随着这个节奏不断地起伏,就像是弹簧的感觉。

我是个理解能力比较差的人,对我来说直接掰我的身形可能学的还快一点。但正因为我学习每一个动作都很慢,这导致了我后来教动作的时候讲解的尤其详细,因为很少有人遇到我那么多理解上的问题。琢磨多了,反而领会的更加深刻。

当师父再次走过来的时候,我满怀期待地看着他,“师父,我这个nelson行了么?”

“行什么行,回去接着练。肩膀太硬,放松懂么,别跟放根扁担似的。”师父毫不客气地点评道。

好吧,刚才都是我的错觉。

又过了一会儿,师父过来说:“差不多了,都集合一下。”

人群于是聚拢过去。这期间,这一批报名拜师的都差不多到了。

燕大的斧头帮小女生和石油学院的土豪13一起来的,后来知道他俩搞上了,这是一个萝莉和大叔的怪组合,轮滑果然是摆脱单身的好项目。

“人都来齐了,教你们点啥呢?”师父用食指在上唇挠了挠,那块并没有胡子,也不知道在挠什么。

那语气就好像是去饭店点菜,拿着菜单在琢磨,吃点啥好呢,那种感觉。

正nelson完了难道是正单脚?或者是师父他们练了一个下午的速桩?我胡乱想着,不管怎么说,只要能学到东西就好。

“要不,我教你们旋转吧!”师父做了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