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年鉴之1913
2921500000011

第11章 文学之星(3)

1946年返回当时还从属于法国的马达加斯加加,当选为法国国民议会议员,并作为爱国组织马达加斯加民主革新运动的成员,参加民族解放斗争。1947年被控领导反对殖民主义的起义被捕,判处死刑,虽在各方声援下缓免,仍在监狱和流放中度过于将近10年,1956年大赦时获释,但不准返回马达加斯加。囚禁期间完成他的主要作品,包括长诗《祖国》(1956年发表)。这是一首献给自由的爱国主义赞歌,全长622行,无韵,分成相等的两部分,第一部分歌唱马达加斯加,第二部分向往自由。诗人身陷囹圃,向祖国表白着心意:“在我这饥饿者的肺腑里, /充满了纯洁天真,/我将睡在你胸膛上,/像一个最热爱你的/最忠实的情人那样兴奋,/马达加斯加!”他深信会获得解放:“这里,/狭窄的囚笼/要爆炸。/还有那些墙壁,/所有的障碍和禁止外出的措施/都要爆炸……”诗人幢憬着:“一个字,/岛啊,/只消一个字!/这个字,它不声不响地/切断了紧扣在你颈子上的绳索。”“一只陶醉了的巨鸟/在天顶冲飞,/向着四面八方的耳朵/鸣叫:/自由!自由!自由!自由!”诗人最后放声歌唱:“音节像火焰一样的岛啊,/你的名字在我的灵魂里/从来没有这样可爱!/解放了的幸福的岛啊,/你的名字/在我的心里从来没有这样甜蜜:/自由的,自由的马达加斯加!!!”

其他诗集有《千年来的礼仪》(1955)、《朗巴》(1956)等。他的诗歌颂扬人民争取解放的光荣传统,充满激情,但带有一些神秘色彩。他还著有《马达加斯加的见证和殖民主义》(1946年写成,1956年发表)、《黑肤诗人和他的人民》(1957)、《民族主义和马达加斯加问题》(1958)等论文。

1960年马达加斯加独立后,他返回塔那那利佛,担任国家经济,农业、外交等部门的行政领导工作,外继续从小创作,发表了诗集《解毒剂》(狱中写成,1961年出版),《神意裁判》(1972)、 《黎明前的误用歌;马达加斯加》(1985)等。

拉贝马南雅拉的戏剧作品由三个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历史剧组成。诗剧《马达加斯加的神明》(1947)是马达加斯加岛的第一部法语戏剧作用,写19世纪中斯执政的国王拉达马二世的事迹。《黎明的航海家》(狱中写成,1956年出版)表现一批东方航海家早期来到达达加斯加定居的情景。《诸神会宴》(狱中写成,1962年出版)写一对青年男女的恋爱悲剧,对以女王和太子为代表的宫廷恶势力有所揭露和批判,获1964年马达加斯加文学大奖。

勒蒙尼耶·卡米耶

(1844~1913)比利时小说家、艺术评论家,用法语写作。1844年3月24日生于布鲁塞尔市郊伊克塞尔,1913年6月13日卒于布鲁塞尔。他学习法律,在政府部门工作3年后,退职至那慕尔。外省的田野生活使他能和大自然保持紧密的联系,以后构成了他的全部作品的基础。不过他也常去布鲁塞尔和巴黎居住他最初从事艺术评论,风格遒劲,感情洋溢,被舆论界视为比利时文艺复兴的一位新秀。1869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我们佛兰芒人》,具有乡土气息。1879年的小说《乡村一角》描绘农民的生活,文体清新朴素。

《男人》是勒蒙尼耶的成名作,最初在布鲁塞尔的《欧罗巴》杂志上连载,1881年出版成书,使他跻身大作家的行列。《男人》叙述一个偷猎者在森林中狂热的恋爱故事,最后情敌向警方告发,他遭到围捕,为自卫而杀人,但本人也受伤,像野兽一样在巢穴内死去。这部书得到福楼拜、左拉的赞赏,更增加了作者的荣誉,从此勒蒙尼耶被推崇为比利时自然主义派的领袖。书中景色描写诗意盎然,说明作者对绘画传统的偏爱,使整部长篇小说具有浓厚的比利时民族特色。

勒蒙尼耶每年冬天在巴黎居住,为法国文学杂志《吉尔·布拉斯》撰稿,并写了一些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强调生理因素和生活环境的支配作用,同时加强了心理分析,如1882年出版的欺死人》,写恐惧感逐渐侵袭两个杀人犯,1899年改编成剧本。在有特色的自然主义作品中,还可以列举《色当》(1871,1881年再版时改名为《尸体堆》),《一对姘头》(1885)、《癔病患者》(1885)。《吕帕夫人》(1888)等,大都暴露资产阶级的腐败和伪善。

勒蒙尼耶有不少作品广泛反映了社会生活,如《肉食者》(1886)。《资产者的末日》(1892)反映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和工人的反抗。《克洛迪娜·拉穆》(1893)叙述歇女的生活,对她们寄予同情。然而由于他描写得过于大胆,有时让舆论接受不无困难,曾数次因为所写的作品而被起诉,如1897年出版的《恋爱中的人》使他在布鲁日受到传讯就是一例。后来勒蒙尼耶的风格有所转变,复归大自然,作品写得更富于诗情画意,如《荒岛》(1897)、《在森林凉爽的中心》(1900)、《风车中的风》(1901)、《潺潺的溪流》(1903)等。

助蒙尼耶的著作丰富,全集约有70卷。艺术评论主要有《居斯塔夫·库尔贝及其作品》(1878)、《比利时美术史》(1887)、《生活的画家》(1888)、《绘画中的比利时派》(1906)和一些画家专沦。此外,还有剧本、游记、回忆录等。他的巨著《比利时》(1888)表达了他对祖国人民的热爱。

勒蒙尼耶影响较大,有不少年轻作家模仿他,诗人乔治·罗登巴赫(1855~1898)曾称他为“比利时文学之帅”。

罗佐夫·维克多·谢尔盖耶维奇

(1913~)前苏联剧作家。1913年8月21日出生在雅罗斯拉夫尔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自幼喜爱戏剧。当过科斯特罗马市青工剧院的业余演员,1938年从莫斯科科革命剧院附属戏剧学校毕业成为专业演员。他曾在卫国战争中负伤,回莫斯科后应邀到中央铁路运输剧院任导演,因与剧院领导在艺术思想上有分岐而被解雇。

人生道路的坎坷使罗佐夫发愤创作。从1949年他的第一个剧本《她的朋友们》问世以后,他的创作成果接连不断,其中有《生活的一页》(1953)、《祝你成功!》(1954)、《永生的人们》(1956)、《追求欢乐》(1957)、《力量悬殊的战斗》(1960)、《婚礼之日》(1964)、《游艺员》(1966)、《校庆日》(1967)等,进入70、80年代以后,罗佐夫还创作了《四滴水》(1974)、《聋人之家》等一系列剧作,几乎无一不引起人们的争论和评论界的关注。

罗佐夫剧作的主人公大都是年青人,但在他的笔下,每个时代的青年都有不同的道德面貌和所面临的问题。《祝你成功!》中的安德烈带着对红色阶层的不信任和对独立生活的渴望,离开了舒适的家庭,告别了纯真的中学生时代,《追求欢乐》中的小男孩奥列格在一个自私、庸俗、追求虚荣的环境中,成除者同情的对象。《力量悬殊的战斗》中两个相爱的年青人斯拉瓦和丽莎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长辈眼里使他们的爱情得到理解与同情,但他们等到的却是一场战斗,在新旧两代人之间造成了对立的局面。对青年人世界奥泌的探索也是罗佐夫的《婚礼之日》、《游艺员》等剧的主题。在罗佐夫的剧作中具有突出的揭露批判性的《四滴水》,有着特珠的位置。它由四个小戏,即《辩护人》《账目两清》、《不能代替的人》、《节日》组成;这些短剧揭露性很强,带有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校庆日》把笔触从现在伸向过去,在人物的性格内容,道德面貌的变化中向人们展示了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以及在此影响下人的变化。在剧中作者出乎人们意料地给产社会地位最低的储蓄所营业员丽达以人格最高分,而菜站主任、甚至化学家、物理学家和文学评论家却都是令人讨厌的,因为社会地位的高低并不决定人的道德品质是否高尚。

罗佐夫的创作深受契诃人等俄罗斯古典优秀作家的影响,擅长描写繁琐的日常生活和普通人,在平淡的言淡举止中反映出尖锐的戏剧冲突和人物间的不正常关系,把人物内心世界作为一面镜子,折射出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对现实生活的深剡挖掘和作家所应具有的正义感,使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倾向性和时代感,即使在一些极为平常的对白中也潜藏着十分复杂的人物情绪,因此。人们常将50年代后出现于戏剧创作中的重伦理道德问题、重刻画人物内心世界、重戏剧生活化的创作方式称为阿尔布卓夫和罗佐夫派。

多年的舞台经验使罗佐大能够成功地运用舞台手段来表现生活,也使罗佐夫能寻求到一条通向作者与演员、导演的途径,使舞台演出成为整个集体的创造。他与中央儿童剧院以及1957年由《永生的人们》开始的与现代人剧院的合作都是这方面的成功例子。罗佐夫除了很多剧本布网内外舞台上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外,他的几个剧本正被改编成电影。如《祝你成功!》《追求欢乐》(电影名为《喧嚣的一日》)和《永生的人们》)(电影名为《雁南飞》)。

马尔索·费里西安

(1913~)比利时法浯小说家、剧作家、评论家。1913年生于比利时卢万附近的科坦贝尔。原名路易·卡雷特(LouisCarette)。父亲为职员。马尔索中学毕业后,在卢万学法律,获法学士学位。1936至1942年任比利时广播公司职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去意大利,任图书管理员,后定居法国,故也被认为是法国作家。1948年发表现实与幻想相结合的小说《夏斯纳伊》,获得成功。此后交替写了小说与剧本各十来种,有时同一个故事采用两种形式。如剧本《蛋》(1956)的情节取白小说《肉与皮》(1951),则个《石子》(1962)的情节取自小说《卡普里小岛》(1951)。

马尔索的小说有《做国王的人》(1952),《轻佻的牧羊女》(1953)、《内心的冲动》(1955,获联合文学奖)、《短促的岁月》(1968)。《克蕾齐》(1969,获龚古尔文学奖)、《我的敌人的身体》(1975)等,这些小说力求揭露社会中的欺诈行为和讳莫如深的事。《做国王的人》写主人公思成为政治上的大人物而耍弄阴谋手段往上爬。《卡普里小岛》描绘一个金钱主宰一切的国际性社会,作者同时讲述众多人物的遭遇,其中有一个美国女人在卡普里岛上过着随心所欲的生活,准备钱花光后就自杀。有一个小伙子本足游泳能手,却到舞厅去引诱一个有钱的寡妇,并娶了她。还有年老的瑞士大富豪,年轻的匈牙利秘书、荷兰画家、意大利贵族、有偷窃癖的小姐等等。《克蕾齐》是一部用传统形式与成的小说,作者研究一种新性格。少女克蕾齐的职业是当模特儿,地只顾眼前,既不关心过去也不愿想到未来、她的情人撞见她与别人调情时,她的借口是:“你不在这儿。”作者指出克蕾齐自以为自由,却没有找到幸福,她的结局不佳。《我的敌人的身体》中的男主人公出狱后发现自己是一个阴谋的牺牲品,于是他亲自调查并进行复仇。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描绘了一幅现代社会的错综复杂的图景。马尔索在论文《自由的小说》(1978) 中认为:“小说不是像盖子那样放在现实之上的,它足绕现实运转并照亮它的另一个现实。”他强调作家应起检察官的作用。

作为剧作家,马尔索富有独创性。他的剧本中演出最成功的是《蛋》和《美味的汤》(1958)。马尔索创造了一种“第一人称的剧本”。整出戏就像一个讲述生平的人的长篇独白,只不过他的回忆由一些演员形象地表现出来了。主人公自始至终不离开舞台,还时时发丧一些精辟的议论。有时候,代表主人公不同时期的演员还可以同时登台演山,打破了传统的时空观念。《蛋》写一个本来很腼腆的穷学徒渴望爱情的奇遇,几次失望和受骗之后,他进行了思索,认为他面前的世界像一个光滑而密闭的“蛋”。于是他不惜说谎、把罪,这时摒弃他的社会向他开放了:他终于打破了蛋,贪婪地吮吸它。剧终时主人公凝视着脚下蛋壳的碎片。《美味的汤》中的女主人公从小听够母亲的诉苦,为了摆脱贫困,她很早就出卖色相。结婚以后,丈夫给她的生活费不多,地贪图享受,即使已人老珠黄,仍在寻找有钱的情夫。剧本《用四证明》(1964)表现一个工业家对朋友所说的心里话:他发现不能样样求全,必须把事物的不同成分分开,他只有和几个性格迥异的女人相爱才能获得美满的爱情,可他在实际生活中仍然遇到了麻烦。其它剧本,如《卡特莉娜》(1954)写一个女人为了政治上的野心而放弃爱情。《成问题的男人》(1973)写父亲出于嫉妒心把女婿逼死等,都是探讨道德问题的。

评论方面,马尔索对巴尔扎克索有研究,著有《巴尔扎克及其世界》(1955),这是一部分析《人间喜剧》的重要论著。

马尔索还写有中短篇小说集《在秘密的婚礼上》(1953)和《美好的性格》(1957),其中一些作品表现出作者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唯利是图、不讲道德的商人的批判和对下层人民的同情,构思巧妙,耐人寻味。

1975年,马尔索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

柯秋宾斯基·米哈依尔·米哈依洛维奇

(1864~1913)乌克兰作家。1964年9月17日生于文尼察,1913年4月25日死于切尔尼戈夫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1880年毕业于夏尔戈罗德神学校,后来通过刻基自学获得广泛知识。青年时代和民意党人交往密切,1882年因参加民意党为纪念谋杀沙皇亚历由大二世一周年的秘密集会被逮捕,同年获释回到故乡文尼察,靠代人授课艰难度日,继续受到反动当局的暗中监视。1391年他通过考试获得人民教师职位1892年起,在比萨拉比和克里米亚一带工作。1897年到切尔尼戈夫任土地统计员。在实际斗争中逐渐摆脱民意党观点;到19世纪末,他已经是一位坚定的革命民主主义者了。

柯秋宾斯基于1890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最初的短篇小说《小云松》(1891)、《幼年犯》(1893)等,均属儿童读物。90年代中期起,发表《报了仇》和《呵!》(均1894年)、《为了共同的利益》(1895)、《黑色国王的大使》(1897)和《在魔网中》(1899)等中短篇小说,主要反映人民大众的苦难,表现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904~1910年问世的中篇小说《海市蜃楼》是柯秋宾斯基最主要的代表作。全书分两部,生动反映1905年革命前乌克兰农村的阶级分化及革命期间贫雇农和富农间的尖锐矛盾和生死斗争,以及革命工人到农村开展宣传活动和帮助农民斗争的情况。进入20世纪以来,柯秋宾斯基较著名的作品,还有再现当时革命事件和人民群众思想情绪的中篇小说《笑》和《他来了》(均1901年)、《途中》(1907)和短篇小说《高昂的代价》(1902)、《罪恶世界》(1905)和《马是没有罪的》(1912)等。他的这些作品,具体的故事情节各有不同,艺术上既有现实主义的客观细腻描写,又充满热烈的主观激情,还具有较深刻的心理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