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国人的自信与自卑
2904200000025

第25章 竭泽而渔的过头税

经济形势不好,各种古怪的事情也就层出不穷。有媒体近期在浙江调研时发现,随着一些地方土地财政能力逐步丧失,对企业征税、罚款就加大了力度,征收“过头税”的现象也开始出现。财政部数据显示,多地“非税收入”出现逆势高增长,有分析认为,这表明“乱收费”、“重复收费”现象有抬头之势。

什么叫做“过头税”?其实就是明年的税今年征收。老辈人还记得当年曾经有过这样的故事:某地军阀把税收征收到了几十年之后,后来这个段子还被用到了电影《让子弹飞》当中。为自己还没做过的生意缴税,大概是任何现代国家所不能想象的。万一要是今年真的是世界末日的话,这税交的还真是够冤枉的。哪怕不是世界末日,这么收税也会让很多企业走向末日。

想必我们都知道这么做的害处。原本就是不景气的经济环境,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更是步履维艰,如果这种收税的方式流行开来,企业的生命怕就会是风中之烛了。有个成语叫做“竭泽而渔”,说的就是这种做法。

按理说税收机构也不是白痴,谁都明白的道理他们也不会不懂,为什么他们还会这么做?很简单,所处的位置不同,他们所关注的东西是现在的政绩、任务,以及地方政府越来越大的财政胃口,对于饥渴的地方财政来说,对于企业竭泽而渔、对于他们则是饮鸩止渴,这些东西都明白,但也都顾不上了。

这些年来,我们的财政收入畸形发展已经使得很多地区严重依赖于土地财政。连续多年的高增长,使得政府通过土地财政汲取了大量的民间财富。如果这些财富被用在了正确的地方,可能会产生很多收益,但我们也看到了,这些被汲取的民脂民膏大部分被用在了各种政绩工程、膨胀的公务员队伍、腐败等事项上,并没有真正产生多少社会效益。等到土地财政开始显示出颓势之后,政府并不能从历年的聚敛当中拿出钱来支撑自己以及企业渡过难关,而是要对企业收取“过头税”,让自己渡过难关。

其实在这个情况下不是没有正确选择的,比如说降低三公消费、削减公务员队伍、降低政府开支、减少税收,甚至开放国家垄断的领域,让民间资本活跃起来,进而刺激经济尽快复苏。其中以减少政府开支与降低税收最为重要,也最为立竿见影。

但这些手段必然只能在一个条件下才能实现,即政府自觉地进行。就目前而言,毫无约束力的权力,只有收钱的欲望,并无改善的决心,其胃口之贪婪几乎到了并世无双的地步,在我们这里,很多事情并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想不想的问题。如果不想改变的话,那是说什么都没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