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国人的自信与自卑
2904200000011

第11章 苹果的道歉与微信的收费

苹果公司在承受了中国官方媒体长达半个月的集团式攻击之后,终于在中国时间的4月1日在其网站上发布了有CEO签名的道歉信,表示重视中国市场之余,也宣布将更改在华的售后服务策略。看上去这事儿很像是一场中国消费者与媒体的完胜,只是这个道歉信发布的时间很有趣,正好是“愚人节”的时间。当然,有人说苹果公司就是1976年4月1日成立,其中可能并没有什么奥妙,只是一个巧合而已。

苹果的售后服务到底如何,恐怕很多人并不知道,苹果自己说90%的用户都满意,对此我倒是不知道真假,因为我所有的苹果产品到目前为止还没坏过,没有体验苹果售后服务的荣幸。但就所谓换手机不换后盖的政策来说,虽说有规避维修后延长一年保质期的问题,但比我曾经拥有过的其他手机品牌,售后的质量还是要高多了。至于今后是不是还能享受到苹果这方面的售后条款,这事儿我们走着瞧吧。

这事儿我并不关注到底苹果有多歧视中国消费者,我关注的重点在于“为什么是苹果”。这两年3·15晚会集中打击的都是著名外资公司,而且比起中国那些公司的问题来,外资公司被曝光的问题真算不上多大。而中国的官方媒体蜂拥而上的状态,在我们这里的媒体环境来说,基本上属于必有“幕后”。联系到中美之间的贸易对抗,以及最近美方的一些涉华贸易方面的动作,“为什么是苹果”的问题大致就可以理解了。

如果是单纯的对等报复,倒是也无可厚非,可这么动用媒体力量集中打击一家问题微乎其微的公司,直接就演变成一场闹剧了。

但事情总是有另外一面。

微信这种东西很多人在用,一直以来都是走手机数据流量的。前段时间移动运营商出来说微信对他们的系统造成了危害,没过几天就不说对于系统的危害了,开始说微信应该收费的事儿。而最为有趣的是,工信部的人也出来说话,要协调微信的收费问题。

这个事情一出来,我这下巴差点儿砸在键盘上。我还真从来没见过一个政府部门对一个民营公司的项目这么关心,以至于到了必须关心其是否收费的问题。其实这其中的奥妙很简单,就是微信的使用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移动运营商的业务,比如说短信的使用。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短信基本没有什么运营成本,而其收入又相当的高。这块业务被抢占,对于移动运营商来说属于割肉之痛。

这也就是为什么连工信部的人都出面关心微信收费问题的原因,而这种近似于直接用行政之脚踩住市场之手的行为,在咱们这里总是不断地发生着。

苹果与微信这两件事体现了我们这里两面性。一方面是貌似为消费者说话的市场行为,背后却似乎是贸易对抗的政治性行动;一方面看着是行政手段,实际上背后却是垄断企业的市场需求,说的与做的往往是两回事。虽说这种手段很多地方都在用,像我们这里运用到这么纯熟的地方不多。

其实这还都不是重点,重点在于最后受伤的是谁。微信走数据流量,如果还要收费的话就等于是双重收费,倒霉的自然是使用者,而苹果这次道歉之后更改了自己的售后服务策略,原本直接换机变成了有换有维修,消费者浪费了更多的时间、苹果增加了人工成本,这个双输的事实估计很多人不知道。大家都输了的话,到底谁赢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