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国人的自信与自卑
2904200000001

第1章 淘宝是人类的希望

淘宝生活栏目上挂出一个“医院挂号”功能,一时间大家都觉得这个功能不错,也有记者按照指示挂上了号。但记者印证此事后发现,被挂号的医院都说这个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淘宝的人说这是一个平台入口,与淘宝也没什么关系。至于到底跟谁有关系,反正新闻上是没看出来,估计是某个平台的应用与淘宝挂钩了。

关于这个挂号平台到底是个什么性质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出现在淘宝上。淘宝上什么都有已经是个共识,但延展到这种生活服务类当中,毕竟还是少见的,尤其是在挂号难、医患矛盾深的时代,淘宝要是真有这么个平台说不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说起来医患矛盾以及挂号难之类的事情,想必很多人都一肚子苦水,而淘宝在这方面的商业逻辑倒是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为什么淘宝会做大,往往有人把这个现象归功于淘宝的宣传或者其他什么因素,忽略了淘宝最为重要的特点,即解决了信用成本的问题。

购物网站早就有之,淘宝兴起之前国外的购物网站也进入过中国,我记得好像叫做“易趣”,记得他们刚开张的时候我还采访过他们的CEO,是个很文静的海归。后来,我还做记者,他们则没什么影响力了。主要的问题只有一个:信用成本太高。我们需要很大的勇气才能在没有见过实物的情况下把钱付给商家,商家也不会做先发货、后收钱的傻事。淘宝或者说利用淘宝的支付宝以及其好评评分体系,使得这种风险降到了我们能够接受的程度。

求医问药当然是有风险的,如果真的按照淘宝的商业逻辑进行操作,倒也不失为一种不错的方式,比如说对于某位大夫的诊疗,无论是态度还是医术都可以在挂号之后进行打分,至少可以让后来者有个参照的价值。当然,我倒不提倡诊疗费通过支付宝,毕竟医疗产品不同于具体的商品,满嘴都是“亲”的客服也确实不够严肃。

其实我们社会的很多问题都可以通过淘宝这种商业模式解决,从而构建一个更为合理的社会结构,可惜的是,淘宝的逻辑还没真正用在更多的地方,只用在了各种小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