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启迪智慧的金钥匙:逻辑思维方法纵横谈
2898100000033

第33章 谬误与反驳(上)(4)

有一艘船,一启航船长就同大副闹翻了。大副爱喝酒的癖好加剧了二人的对立,因为船长严禁船员喝酒。大副的过失招致船长不断地训斥,而这又使大副喝酒更厉害。数次警告之后,一次大副喝酒比平时还多,船长遂把此事记人航海日志:“大副今天喝醉了。”

后来轮到大副记航海日志,发现船长的记录,担心被船长解雇,于是请求船长把这句话删去,遭到拒绝。大副十分沮丧,想了半天,终于有了主意,于是航海日志中写道:“船长今天没有喝醉。”

逻辑分析 “船长今天没有喝醉。”暗含船长喝酒了,这可能是虚假的。因为船长严令禁酒,自己应当以身作则,不能喝酒。

33.钟会见闻

三国时,大将军钟会去看望当时的名士嵇康。嵇康光着身子正在打铁,不理会钟会。当钟会看了一会儿正要离开时,嵇康问道:“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答道:“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逻辑分析 钟会的回答只是重复了嵇康问话中的预设,信息量几乎为零。在公开场合,对于不便回答或者不好回答的问题,就可以采取这种回避的手法。

34.剐人

春秋战国时的某一天,燕国国王一匹爱马忽然死了,国王十分愤怒,下令把马夫剐死,并说敢进谏者死!大臣们明知国王命令不当,却不敢进谏。勇敢聪明的大臣晏子却站起来对国王说:“由我来剐他。”晏子拿着刀走向马夫,这时晏子忽然问国王:“古圣先王剐人从何剐起?”燕王无言以对,想了一会儿后说:“免了他罢!”

逻辑分析 在这个故事中,晏子巧妙地应用了复杂问话的预设,这个问话预设古圣先王剐人。无论燕王如何回答,他都必须说出或断定古圣先王剐人。由此他意识到古圣先王没有剐人的刑罚,从而进一步意识到他不应当下命令剐人。这说明,“预设”的谬误并不是绝对要不得的,它也有其存在的价值,正确地使用它可以巧妙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35.树叶作证

古时,两个商人模样的人吵吵嚷嚷地来到县衙,甲说乙欠他钱不还,而乙硬是不承认,还说根本不认识甲,更没有同他共过事。

于是,县官问甲:“你在什么地方借钱给乙?”

答:“在离城很远的一棵大树下。”

县官说:“你去把那棵树上的叶子带两片回来,我要以此为据,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甲无奈,只得去城外摘树叶子去了。县官派人暗中跟着,注视甲的行动。

甲走了一会儿,县官突然问乙:“甲现在走到那棵树了没有?”

乙慌忙答道:“没有,估计刚走了一半的路。”

县官又问:“那棵树在什么地方?”

乙答:“在城东南方向。”

不一会儿,跟踪甲的人回来了,报告说甲出城后一直在往东南方向走,在一棵大树上摘了两片叶子便往回赶。县官当即责令把乙拿下,大板侍候。乙低头认罪,愿偿还甲的钱。

逻辑分析 县官巧妙地利用“预设”侦破了此案。乙为证明自己无罪,说他“根本不认识甲,更没有同甲共过事”。县官设下了圈套对其进行验证,在甲走后不久,突然问乙:“甲走到了没有?那树在什么地方?”——预设了乙知道“在其下进行借款交易的那棵树”的方位和远近——乙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脱口正面答出,这就暴露了他“根本不认识甲、更没共过事”的谎言。见阴谋破产,乙也只有认罪,偿还甲的钱。

(五)“南辕北辙”的谬误

36.前往楚国的人

春秋战国时期,魏国有个叫做季梁的人。有一天,季梁在路上看到一辆马车往北走,车上坐着一位先生。

季梁问道:“请问,您这么匆忙,是要去哪儿呢?”

那位先生回答说:“我要去楚国。”

季梁觉得很奇怪,因为去楚国应该往南方走,而这位先生却往北方走!

“您走错路了,楚国是在南方,所以您应该要调头往回走才对。”

那位先生却若无其事地回答说:“没有关系啦,我的马匹体格健壮,脚力也非常好,所以一定可以到达楚国的。”

“不,马匹的脚力好有什么用呢?那个方向不是往楚国的方向啊!”

“没有关系,我的马夫很优秀,经验又丰富,所以一定可以到达楚国的。”

季梁说:“马匹的脚力再好,马夫的经验再多,往北走是不可能到达楚国的!”

但是,那位先生把他的话当成耳边风:“不用担心,我有足够的盘缠,所以一定可以到达楚国的,再见!”

说完,就继续往北走了。季梁只好无可奈何地目送他离去。

逻辑分析 那位先生说:我一定能够到达楚国,因为:我的马匹体格健壮,脚力也非常好;我的马夫很优秀,经验又丰富;我有足够的盘缠。但是,这仅仅是辅助条件,而最重要的根据——要往楚国的方向(目标)前进却被忽视了,行为和目标背离了。因此,很难有效地得出一定能够到达楚国的结论。当然,由于地球是圆的,那位先生从理论上讲是可以到达楚国的,但是代价太高,在实践中是很难行得通的。

理论探讨 “南辕北辙”型谬误是指:行为和目标背离,条件再好,也难以到达目标。

37.找戒指

阿毛在屋子里把戒指丢了,找来找去也没有找到。于是,他走出屋子,在门外面东张西望。

邻居见了问道:“你在找什么东西呀?”

阿毛回答说:“我在屋子里把戒指丢了。”

邻居又问:“那你为什么不在屋子里找,却要跑到外面来找呢?”

阿毛说:“屋子里太黑,嫌看不见,所以跑到外面来找。”

逻辑分析 阿毛的行为(在屋外找戒指)和目标(应当在屋子里)背离了,犯了“南辕北辙”的错误。

(六)平均数谬误

38.一则招聘广告中的“陷阱”

一位年轻人想找个工资较高的工作,一天他看到一幅招聘广告:“本公司现有员工23名,现诚聘1名技术工人。本公司人均月薪3000元。”于是,他高兴地去应聘,并很幸运地被录取了,但他第一个月拿到的正常月薪只有1000元。他非常激动,去找经理说怎么回事。总经理说:“平均工资3000元没错。你看,我的月薪24000元,我的女秘书月薪10000元,6个处级干部的月薪各2500元,5个科级干部月薪各2000元,10个技术工人月薪各1000元。总共69000元,付给23人,平均每人3000元,对吧!”“对!不过我辞职。”年轻人回答说。

逻辑分析 年轻人从人均月薪3000元,误以为每人月薪3000元,结果掉进了“平均数陷阱”,犯了“平均数”的谬误。

理论探讨 “平均数”的谬误是指,以平均数的假象为根据而做出一般性结论的错误论证。在统计推理中,“平均数”以及“百分比”是统计的基本度量指标。可是,人们对它们的理解非常狭隘,一般都以为它们公正或确切地代表了总体的基本属性。其实,平均和百分比并不如人们所想象的那么公正和确切。其中,平均就有三种含义:算术绝对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在数值表中,算术绝对平均数是所有数值累加再除以数值个数的数;中位数是按大小顺序排列位于中心位置的数,众数是出现频率最高的数,“平均”的三种含义,反映了三种不同情况。例如在上例中,若把该公司的工资情况列成按大小顺序排列的数值表,就会发现平均的三种截然不同含义。其算术绝对平均数确实是1000元,但其中位数却是2000元,而其众数则只有1000元。实际上,算术绝对平均数和中位数都不足以代表工人工资的实际水平,只有众数才具有真正的普遍意义。因此,面对平均概念,必须弄清其确切的含义和所指,要把握“平均”的背景材料,即它的最大数和最小数的差距以及每个数出现的频率,不可简单地把平均一律视为算术绝对平均数,而忽视了中位数和众数。如果有少数几个很大数字的存在,算术绝对平均数会造成一种假象,它不仅不能反映总体的基本属性,反而与总体的基本属性相差甚远。

(七)莫名其妙的百分比

39.三份统计资料

有三份统计资料都以百分比为结论。其一称:某地治安状况恶化,杀人案件较过去增加了50%;其二称:汽车的气囊装置安全无比,只有0.1%可能出现失灵;其三称:今年,肺结核发病数量增长的比率是去年的4倍。

逻辑分析 统计推理经常要运用百分比,但百分比却往往不能完整地表现总体。在上例中,从表面看,50%和4倍(即400%)有些骇人,0.1%则值得欣慰。可事实上,百分比自身的大小并不说明问题,关键在于百分比所凭借的绝对数字和所代表的绝对总量,即百分比是在什么样的基础上得出的。若第一份资料凭借的绝对数是2,而第二份资料所凭借的绝对数却是10,000,则它们所代表的绝对总量前者是3,后者是10。可想而知,后者更应予以关注。再如,在第三份资料中,假设去年肺结核发病数量是1000,比前年增长0.1%;今年比去年增长0.4%,则今年发病数量是1004,并未出现异常。由此可见,忽视对百分比基础的分析,会造成错觉。

(八)数据与结论虚假相关的谬误

40.化妆品·酒

一位广告商大力推荐某种化妆品,他说:“在500名买该化妆品的妇女中,只有5名表示不满,也就是说不满意的只占1%,所以,99%的人喜欢这种化妆品,它肯定非常优秀。”

某位酒厂老板对自己厂出的酒赞不绝口,说:“平均每100位消费者中只有3位投诉该酒有质量问题,——投诉率只有3%。这就是说,有97%的消费者对我厂的产品满意,由此可以看出我厂的酒是多么好。建议你们也经常买我们厂的酒喝。”

逻辑分析 广告商和酒厂老板都陷入了“数据与结论虚假相关的谬误”。其实,没有表示不满并不意味着喜欢。3%(或1%)的消费者投诉,只能说明这些消费者对其产品不满意,并不能说明未投诉的消费者就对其产品非常满意,原因是有些人也许嫌麻烦,有些人也许认为不值得投诉,只是再也不打算买该厂的酒(或化妆品)罢了。

理论探讨 数据与结论虚假相关的谬误是指,把统计数据与结论表面相关误认为实质上密切相关而做出的错误论证。

(九)数据之间不可比的谬误

41.一则招兵海报

在美国与西班牙作战期间,美国海军曾经广为散发海报招募兵员,说:“根据统计,现在纽约市民的死亡率是每千人有16人,而尽管是在战时,美国海军士兵的死亡率也不过每千人只有9人。由此可见,美国海军的死亡率比纽约市民的死亡率还要低。”所以,还是去当兵好,生命安全更有保障。

逻辑分析 这则海报有很大的欺骗性。因为,海军士兵是经过严格体检选拔出来的身强力壮的年轻人,而纽约市民中则包含老、幼、弱、病、残,这些人生存能力弱,很容易夭亡,二者有实质的差异,没有共同的基础,所以基于这样的调查对象做出的数据是不可比较的。

理论探讨 数据之间不可比的谬误指的是,由于忽视统计对象和样本的实质差异而将两个百分比进行机械比较的错误论证。

(十)混淆总体的谬误

42.高危人群

假设我们从男子总体中随机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样本,检测出HIV呈阳性的男子中,75%已婚。因此,比起未婚男子来,已婚男子是HIV的高危人群。这个论断对吗?

逻辑分析 错!严重地混淆总体。设讨论的范围是男人,要了解未婚男子(总体)和已婚男子(总体)谁是高危人群,应当比较这两个总体中HIV阳性人数的比例,而不是HIV阳性男子中已婚男子和未婚男子的比例。设男子为1,HIV阳性男子为x,则要比较“75%x/已婚男子”和“25%x/未婚男子”的大小,就必须知道男子中已婚男子和未婚男子的比例,或者要知道男子中有多少比例的人结婚。

43.手机用户易患脑癌?

据国际卫生与保健组织1999年年会“通讯与健康”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68%的脑癌患者都有经常使用移动电话的历史。这充分说明,经常使用移动电话将会极大地增加患脑癌的可能性。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将最严重地削弱上述结论?

(A)有经常使用移动电话的历史的人在1990到1999年超过世界总人口的65%。

(B)1999年全世界经常使用移动电话的人数比1998年增加了68%。

(C)使用普通电话与移动电话通话都有导致脑癌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