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黄河北去
2897800000031

第31章 学习江苏经验努力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突破(1)

(2004年7月)

不久前,我随省党政代表团到江苏学习考察。江苏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干部群众鲜明的支持态度,使我深受启发。学习江苏,发展白银,我们必须以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和加快发展的冲天干劲,努力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突破。

一、进一步加深对新时期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一)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我们党和国家经历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渐进过程。计划经济时代称之为“资本主义尾巴”,改革开放初期认为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十五大提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度,******要求“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今年三月修改后的《宪法》第十一条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实行依法监督和管理”。由此可见,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迅猛发展,全党全国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新的更深刻的认识。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就必须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二)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需要不同市场主体的共同参与,在相互竞争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非公有制经济的基本特征是责、权、利机制健全,管理成本低,市场意识强,能够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具有与生俱来的竞争特性。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缺少了非公有制经济,市场经济体制就缺乏活力。改革开放20多年的实践证明,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培植新的市场主体,改变公有制的一统天下,激活市场竞争机制,推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要充分认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作用,通过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推进市场化进程。

(三)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落实第一要务的根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只有建立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所有制形式,才能推动生产力的更快发展。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相对落后,只有打破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特别是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才能适应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我们西部欠发达地区,生产力水平更为落后,更需要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摆在重要位置。要看到,我们同发达地区的差距关键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潜力主要在非公有制经济,今后经济工作的主攻方向也在非公有制经济。只有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才能更好地落实第一要务,推进全市经济社会的更快发展。

(四)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调整经济结构的必然要求

白银市“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十分明显。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以工业经济带动农业经济,以城市经济带动农村经济,加快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步伐。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能够在白银现有经济结构中注入新的内涵,促进生产要素加速流动,推动区域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在工业和城市经济中,通过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尤其是发展加工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能够推进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促进接续替代产业的形成,改变白银工业初级产品多、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产业链条短、加工制造业不足的现状。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通过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尤其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能够推进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促进农村支柱产业的形成,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解决农产品流通不畅、农村市场化程度不高的问题。近两年白银市招商引资新建的企业,80%以上属非公有制,大多数分布在加工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农产品加工领域。今年第一季度,市及市以下工业增长了39.58%,其中新建工业企业增加值占市及市以下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14%上升为20.9%,初步带动了全市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效益和作用已初步显现。

(五)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解决就业问题的现实要求

实现充分就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白银市目前有4.7万城市人口需要就业和再就业,16户列入国家政策性破产的企业有6.9万人需要分流安置,城镇每年有9000多人的新生劳动力需要就业,农村每年约有10万多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劳动力供需矛盾突出,就业和再就业的压力很大。在当前形势下,安置这支庞大的劳动力队伍,仅靠公有制经济发展远远不够。我们必须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广泛吸纳劳动力的优势,在注重发展高新技术和现代加工制造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城镇个体经营和农村非农产业,广开就业门路,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二、扩大规模,提高档次,努力实现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

对照江苏,思考白银,我们要按照加快速度、壮大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总体思路,以科学的理论和先进的理念指导发展,以灵活的政策和创新的体制激发活力,以改革的举措和务实的作风抓好落实,切实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一)突出项目建设,加快催生非公有制新企业

今年一季度,白银市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73.17亿元。这是一个很可观的数目,如果能把其中一部分通过直接投资转化为产业资本,对全市经济发展将会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从我们与非公有制经济业主座谈了解的情况看,他们许多人都有强烈的投资愿望和现实的投资能力,但大多找不到理想的投资项目。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我们也体会到,能否引来资金,至关重要的还是要有好项目。可见,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首先必须谋划一批好项目。要着眼于市内市外广大市场,立足于市内市外多种资源,从高新技术领域寻找项目,从市场需求选择项目,从经济转型需要确定项目,切实筛选、论证、储备一批对未来发展有影响的好项目。要通过项目发布会、新闻媒体、互联网,经常地向社会推介一批又一批的好项目,起到广泛吸引和融通社会资本的作用,促进资本与项目对接,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尽快兴办一批非公有制企业。

(二)倡导全民创业,积极扩张非公有制经济总量

白银既存在着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又存在着大量闲置资本寻求投资的问题。实现过剩劳动力与闲置资本的结合,主要靠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一要多主体兴办。鼓励支持在职和离退休科技人员发挥专业特长,创办领办民营科技企业;鼓励支持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转变择业观念,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创业;鼓励支持下岗职工和城市无业人员自立自强,积极从事个体经营和其他服务业;鼓励支持农民自主创业,就地转移或进城务工经商;鼓励支持民营业主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加快“二次创业”。二要多领域扩张。既要在经济发展上拓展空间,又要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上寻找机会;既要发展餐饮、商贸、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又要发展中介服务、物流配送、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既要重视城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又要发展农产品加工、搞活农村商贸流通、促进小城镇建设;既要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企业,又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三要多形式发展。既可以发展个体经营,也可以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进行联合经营;既可以搞区域内联合协作,也可以与外商进行合作经营,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既可以发展种植大户、养殖大户、运销大户等家庭经营形式,也可以通过公司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发展壮大养羊、蔬菜、林果和小杂粮等特色支柱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总之,要全民动员,全民创业,大办快上,大干快变,真正形成铺天盖地之势,收到富民兴市之功。

(三)继续深化改革,做大做强非公有制骨干企业

衡量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水平,既要看总量规模,还要看个体实力,既需要“多船”出海,又需要“旗舰”领航。为此,必须坚持择优扶强的原则,对发展势头好、发展潜力大的非公有制企业,鼓励扶持其运用资本和产品优势,通过多种形式,实现低成本扩张,迅速发展壮大,形成一批有支撑作用和带动能力的骨干企业。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实行同行业联合。在水泥、硫酸、硅铁、电石、陶瓷等一些非公有制企业相对聚集的行业,组建企业集团,增强抵御风险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要引导支持非公有制企业与国有企业联合。有竞争优势的国有企业,要放开眼界和胸怀,不计较由谁控股的问题,主动与有发展前景的非公有制企业洽谈合作,组成一批跨地区、跨所有制、跨行业的企业集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要引导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革。非公有制企业要抢抓国企改革的机遇,积极参股、购并、重组国有大中型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国有企业,可分离出有效资产与非公有制企业合作,也可将有效资产以拍卖的方式出让给非公有制企业;城乡集体企业要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界定产权,通过整体出售、非公有制资本控股等方式,加快民营化进程。

(四)依靠科技进步,努力增强非公有制经济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