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黄河北去
2897800000016

第16章 用科学发展观研究解决“三农”问题

(2004年5月)

新形势下,中央下发了促进农民增收、解决“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和对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更加重视。我们要贯彻好执行好中央“一号文件”,用科学发展观研究解决好“三农”问题。

做好新时期新阶段的农业和农村工作,直观地看,是要解决好农产品销售和农民增收这两大问题;本质上看,是要研究和探索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如何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我们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站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坚持以人为本,跳出传统的就农业抓农业、就农村论农村的局限,依据“五个统筹”的观点解决好“三农”问题。

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

统筹城乡发展,是繁荣农村的需要,也是发展城市的需要。我们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考虑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立足全局抓统筹,真正把农业、农村的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统筹考虑,统筹安排。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实行政策倾斜,通过项目建设、财政转移支付、招商引资等措施,从多方面增加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

统筹区域发展,形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

区域经济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要树立区域统筹的观念,重视区域内地方与企业、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灌溉农业与旱作农业、县区与县区之间的协调发展,支持条件优越、发展较快地区优先发展,率先实现小康,同时兼顾条件较差、发展缓慢地区的发展。特别要重视以城市经济带动农村经济,以工业经济带动农业经济,以川水地农业带动旱山区农业。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建设

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发展密切相关,教育、科技、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现阶段农村的落后,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滞后,而且表现在农村社会事业滞后于经济发展需要。必须更加重视增加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逐步改善广大农村的教育、科技、卫生条件,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科技和健康素质,促进农村人群和新一代农民的全面发展。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大计划生育、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力度

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全面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毫不放松地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依法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国土资源,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推动整个农村社会逐步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统筹经济发展与对外开放,努力提高农业的开放水平

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着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双重挑战。特别是面对加入世贸组织对农业提出的新要求,加大农业对外开放的问题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必须尽快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积极引进新技术、引进资金和项目,努力培育和形成一批信息灵通、熟悉市场、能够把农产品打到国内外市场的中介服务组织和龙头企业,拓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空间。

(原载《内部参考》2004年第3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