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汉藏民族关系史
2897700000050

第50章 结语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民族问题是一种社会现象。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里,民族关系始终是国家治乱兴衰的重要社会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关系,使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对国家统一、领土完整、社会稳定、国运昌盛、人民安居乐业、富裕幸福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我国是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经济、社会、文化基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安危同体、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结成了血肉相连的兄弟友谊,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共同谱写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

藏族是一个以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著称于世的伟大民族。据考古和史料记载,藏族的历史可上溯到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从1978年西藏昌都卡若遗址出土的大量文物看,距今5000年前,这里已处于农牧社会时期,其文化遗存既有北方草原民族畜牧业、狩猎经济的特点,也有栽培农作物的活动,反映出与中原文化有一定的联系。7世纪以前,在广袤的青藏高原已形成众多部落,建立了一些大小不等的邦国,他们说着共同的古藏语,具有相同的风俗习惯,信仰着原始本教,有着相似而分散的经济生活。

7世纪前叶,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建立了吐蕃王朝。吐蕃王朝建立后,积极吸收中原地区的生产技术,大力支持汉藏两族民间交往,主动与唐王朝加强联系,最终促成了松赞干布和唐朝文成公主联姻,唐蕃结为“舅甥之国”。嗣后,金城公主入蕃成婚,唐蕃间往来不断,多次会盟,进一步密切了双方的关系。从松赞干布到吐蕃王朝最后一代赞普朗达玛的200多年时间,吐蕃称雄青藏高原,其本身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得以快速发展,为促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在藏族历史和中华民族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9世纪中叶吐蕃王朝崩溃,整个藏区分裂割据长达400多年,但中国历史的轨迹不可抗拒地沿着全国统一、多元一体的方向演进。13世纪中叶,中国多元一体的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1247年,元太宗窝阔台的次子阔端同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在凉州(今甘肃武威)举行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谈,正式议定西藏归附蒙古汗国,蒙古汗国开始对藏区行使实际统辖。元朝统一中国后,把加强对整个藏区的治理作为一项重要举措,在中央政权机构中设置宣政院,直接管理藏区军、政、民、财和宗教事务。在藏区清查户口,设置地方各级行政管理机构,建立驿站,联通与祖国内地的交通,推行********的政策,逐步形成了一套具有藏区地方民族特点的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

明清两代和民国时期,藏区仍一直处于中国中央政府的直接治理之下。历代中央政府坚持对整个藏区行使主权,并考虑到藏区地方和民族的特殊性,相继采取了与内地有所不同的统辖管理体制和政策措施,进一步密切了藏区同中央政府的关系,加深了藏族同全国其他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友谊,促进了汉族地区同藏区的经济、文化交流。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外国侵略者千方百计企图否定我国中央政府在西藏地方的主权地位。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分裂行径,包括藏族人民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奋起反抗,浴血奋战,用生命和鲜血维护了国家统一,写下了中华民族抵御外敌入侵、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统一的悲壮史篇。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之后,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省境内的藏族人民很快获得解放,确立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并在这些地区相继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20世纪中叶,西藏发生了3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伟大社会变革。第一次是1951年,西藏实现和平解放,永远摆脱了帝国主义侵略的羁绊,实现了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大团结;第二次是1959年,西藏开始实行民主改革,彻底废除了旧西藏********的封建农奴制度,开创了西藏人民掌握自己命运,实现当家作主的新时代;第三次是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正式确立,西藏社会制度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三次社会变革深刻改变了西藏的前途命运,西藏人民从此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光明大道。

国家在藏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坚持把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不断加大对藏区的支持力度,对西藏自治区实行“中央关心西藏、全国支援西藏”的重点扶持政策。短短20多年来,整个藏区的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和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进步,群众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水平发生了历史性飞跃;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各族人民共同当家作主,管理国家事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完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得到有力保障;藏区社会文化事业显著进步,藏族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古老的藏区文明正以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灿烂的藏民族文化蓬勃发展,大放异彩,中华文明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也谁离不开谁的“三个离不开”思想观念深入人心,全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显示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汉藏关系迎来了绚丽多彩的春天。

祖国统一是各民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历史证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巩固和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也是整个藏区经济社会发展、藏族人民实现富裕幸福的前提。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不断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鼓励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帮助、和谐相处、共同进步。维护各民族人民的利益,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关系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使“三个离不开”思想深深植根于各民族人民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

坚持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势力及其活动,坚决抵制和反对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问题进行的各种渗透破坏活动,********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社会稳定。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原则,体现了民族因素与地区因素、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统一。这一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和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藏区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藏区繁荣富裕的康庄大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藏族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民族区域自治作为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一条基本经验不容置疑,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不容动摇,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一大政治优势不容削弱。

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和各民族紧密团结、亲密交往,各民族之间的共同因素不断增多,但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和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的差距将依然长期存在。我国的民族问题往往表现为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交织在一起、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交织在一起、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国内问题与国际问题交织在一起。由于历史、地理条件制约,藏族地区发展基础薄弱、市场开发条件差、自身发展能力弱,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同沿海内地相比,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因此,必须坚持以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把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藏区工作的第一要务,继续坚持国家帮助、发达地区支援与藏区各族人民自力更生相结合,既要投入更多的资金、物力、人才、技术,又要在投资、财政、税收、金融、产业、对内对外开放等方面实行更多、更彻底可行的优惠政策,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走出一条具有本地区特色的加快发展的新路子,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良好。要大力发展藏区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支持藏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的宗教信仰,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紧紧抓住发展和稳定两件大事,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确保藏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为建设团结、民主、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藏区而努力奋斗。在促进整个藏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伟大实践中,进一步密切汉藏民族关系,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亲和力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