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汉藏民族关系史
2897700000046

第46章 汉藏关系的春天(7)

2004年,全州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3.8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5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7.9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8.33亿元,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全州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73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433元。

经过多年努力,农牧业生产条件得到很大改善。2004年粮食总产达到98.2万吨,油料总产13.994万吨,药材14.08万吨,水果6920吨,蔬菜1.2348万吨;年末各类牲畜存栏291.73万头(只),各类牲畜出栏91.07万头(只),商品畜75.94万头(只)。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9.03万千瓦,农用拖拉机2400台,化肥施用量6753吨,灌溉面积增加到20万亩。地方工业发展较快,2004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8466万元,实现利润总额13176万元。固定资产投入15.45亿元;实施各类建设项目246个。2004年,完成货运量458万吨,货物周转量7.0541亿公里;客运量212万人次,旅客周转量2.3048亿公里。固定电话用户达2.7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5.93万户。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7亿元;进出口贸易额为1.787亿美元;年内有21项科研成果通过省、州级鉴定,其中国内领先的9项。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州共有各类学校708所,在校学生112719人。全州有文艺表演团体5个,群艺(文化)馆9个,公共图书馆9个,博物馆1个,广播人口覆盖率78.08%,电视人口覆盖率83.23%。有各类卫生机构146个,病床1627张,卫生技术人员2332人。

八、甘孜藏族自治州

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部。1950年11月24日建立西康省藏族自治区,1955年3月改自治州,同年11月改今名。总面积15.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90万人,其中藏族占78.4%。甘孜地区的康东早在汉武帝时就与中央政权有联系。隋代吐蕃势力发展到金沙江以东。唐代一部分依附中央政权,一部分属吐蕃,故设羁縻州。宋继唐制。元代推行土司制。明用元制,明末由青海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统治。清初又恢复土司制。甘孜州系康巴的主体,俗称康区,地处川、滇、藏、青四省交界处,是历史上早期民族频繁迁徙的“民族走廊”腹心地带,也是川西汉藏贸易和“茶马互市”的中心。新中国成立前,全州大部分藏区保持着农奴制度,领主经济占统治地位,经济萧条,生产停滞,各族人民灾难深重。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指引下,在国家、四川省的关心支持和全州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甘孜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4年,全州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2.1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4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5.4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6.19亿元;粮食总产量17.5万吨,油料总产量1207吨,麻类作物产量13吨,水果产量8999吨,蔬菜产量5.1万吨;各类牲畜出栏121.74万头(只),其中出栏肉猪20.26万头;全年肉类总产量8.02万吨,禽蛋产量429吨,牛奶产量11.21万吨,蚕茧产量133吨;各类牲畜存栏508.37万头(只),其中大牲畜存栏330.71万头(只);实现工业增加值5.72亿元,其中国有企业增加值1.04亿元,股份制工业企业增加值3.66亿元;工业经济效益提高,实现净利润1.5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3.29亿元,实施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施工项目603个,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都有较快发展。

2004年,全州公路通车里程达到9758公里;固定电话用户达到8.9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8.27万户;接待境外游客4.81万人,外汇收入1532万美元,接待国内游客179.86万人,国内旅游收入11.65亿元;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42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161元。

当年,全州有各级各类学校1058所,在校学生129572人;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9个,公共图书馆3个,博物馆2个;广播人口覆盖率81.82%,电视人口覆盖率82.63%;全州有卫生机构641个,病床2704张,卫生技术人员3823人。

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青藏高原东隅,紧邻成都平原,地处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隆升的梯级过渡地带。全州总面积8.42万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达到85万人,其中藏族占53.8%。阿坝州境内岷江、大渡河上游河谷地带,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繁衍生息,是蜀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诞生过蚕丛等名人。秦时置湔氐道(治今松潘县元坝乡)。汉代岷江上游形成两大部落联盟,其地有“六夷、七羌、九氐”,孕育了石棺葬文化和“邛笼”(碉)文明。西汉时设汶州郡。唐代设茂州、松州督府,7世纪中叶成为唐王朝和吐蕃王朝的临界地带。宋代置茂州通化、威州维川两郡。元代设茂州、松州总管府及军民安抚司,始行土司制。明用元制。清代从乾隆年间始实行“改土归流”。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在这里爬雪山、过草地,曾在阿坝州境内召开过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央政治局两河口会议、芦花会议、沙窝会议、毛尔盖会议和巴西会议,成为红军长征途中驻留时间最长,留下文物、遗址最多的地方。1950年2月获得解放,1953年1月成立四川藏族自治区,1955年12月改为阿坝藏族自治州。1987年7月更名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1950年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阿坝州进入了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2004年,全州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2.7亿元,固定资产投入达到65.3亿元,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29亿元;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000余公里;全州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634元;国内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财政收入增幅连续三年居四川省各地、市、州前列;旅游业跃升为全州主导产业,以水电为主的工业开发在全州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已经确立;三次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

各项社会事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2004年全州有各类学校1478所,藏汉两种语言文字同步发展,造就了一支新型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科研推广能力不断提高,一些科研成果分别获得省级和国家级奖励;医疗卫生机构遍布城乡,传统的藏医药研究开发应用成果显著。文化艺术事业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十、迪庆藏族自治州

迪庆藏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处川、滇、藏三省区交界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江并流”的腹心地段。迪庆地区东汉为牦牛羌地。三国蜀汉时属云南郡管辖。隋代属南宁州。唐代吐蕃王朝在这里设“神川都督”。元代属吐蕃诸路宣慰司都元帅府管辖。宋代置临西县。清代雍正年间划归云南省。迪庆历史上一直是滇、川、藏“茶马古道”上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中转站和物资集散地。1950年5月获得解放,1957年9月建立自治州。全州总面积2.387万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为35.54万人,其中藏族占32.29%。

建州前,迪庆没有正式公路,运输全靠人背马驮。到2002年,全州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531公里,拥有民用汽车21174辆,其中私人汽车19867辆;建成了迪庆机场,各种现代大桥在大江大河上随处可见。历史上,迪庆设塘、卡、汛、哨等驿站,专司防卫及传递信息,到2002年,全州有固定电话用户2.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12万户。解放前,迪庆的教育文化以寺院为中心,读书只是僧侣、贵族和有钱人的事。到2002年,全州农村牧区基本普及六年制义务教育,城镇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各级各类学校总数达到982所,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7.9%,现有文化事业机构44个,其中藏学院1所、艺术表演团体2个、文化站29个、文化馆3个、公共图书馆3个、博物馆1个,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80.93%。迪庆地区建立自治州前缺医少药,每10年左右发生一次流行性疫病。到2002年,全州拥有卫生机构73个、病床841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238人。

2005年,全州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7.89亿元,三次产业比例为19∶38∶43,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9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425元;接待国内外游客26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20亿元,全州各族人民正在为建设一个团结、民主、文明、富裕的新迪庆而奋斗。

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分体现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共同发展繁荣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国家保证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完全符合中国国情和广大藏区的实际情况,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政府通过在西藏实现和平解放、实行民主改革和民族区域自治,坚持中央政府重点扶持,全国各地共同支援,使西藏摆脱了帝国主义的羁绊,跨越了几个社会形态,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实现了西藏和整个藏族聚居地区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空前的历史性飞跃,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时代进步的潮流,代表和体现了藏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历史事实说明,没有国家的统一、强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互助,就不可能有西藏和整个藏区的繁荣发展;同样,没有西藏和整个藏区的繁荣发展,也不可能实现国家的完全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切,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才可能变为现实,汉藏民族关系迎来了其绚丽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