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西部大开发系列丛书:西部生态环境
2897300000012

第12章 西部的动植物(4)

本区地形即属康藏高原的东部,一般地区海拔皆在4000米以上,故森林分布仅限于河谷或较低之处,因此森林都成带状分布,或者因为人类的破坏,多数地区又成小片状分布,连续不断的分布状态在个别地区亦可见到。片状分布则大部存在于山的北坡,以鳞皮冷杉、西康云杉为主要,南坡有时在坡麓稍有森林。本区森林的疏密度极不一致,好的极为郁闭,数量亦颇多,疏稀的则成散生状态,为破坏以后所残留的。昌都以西有大片阔叶林,大部分系漆树,面积甚广,直径在1米以上,尤为难得。

3.康滇边境针阔叶混淆林区。

本林区地形极端复杂,有低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狭谷,有超过6000米的高峰。主要河流有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无量河、雅砻江等,皆为自北向南流。气候变异很大,林相错综复杂,树种极为丰富。主要树种为丽江云杉、乔治冷杉、毛枝冷杉、铁杉、云南铁杉、华山松、油松、波氏落叶松、油杉及云南杉等,高处有松柏,河谷低处则有云南松。落叶松常成小片状的纯林分布于各处。油杉在东部滇黔交界处较多,成小片纯林,生长甚好。本区林木巨大,一般直径60厘米~70厘米,生长地高度在3000米以上。无论就森林所占的面积或林相来说,北坡均较南坡为好,山坡的中部较山的上部及下部为好。南坡为草坡,北坡则多密林,有时南坡为松柏林所占,林相疏密不等,但树高大多不超过15米。本区阔叶树以桦木为主,或与针叶林混生,或成单纯林。尚有一部分山杨及高山栎,大部以纯林状态存在,但为数不多。

4.雅鲁藏布江流域林区。

本区森林分布约可分为三段:

(1)雅鲁藏布江河谷上游林区。这里的树种大都是针叶树,主要是巴氏云杉,分布上限可达4200米,其次为鳞皮冷杉及紫果云杉,都生长在阴坡上,阳坡上则多为冷桧松的纯林区域。阔叶树种中则以四川白桦及山杨较多。

(2)雅鲁藏布江中游林区。西面自囊宗开始,东面可与云南怒江林区相接,树木种类有云南松、四川白桦、青枫、紫果云杉、喜玛拉雅冷杉、华山松及云南落叶松等。

(3)喜玛拉雅南坡林区。包括亚东、珞瑜、白马冈、察隅等地区,海拔2900米以上为针阔叶混淆林,针叶树种有喜玛拉雅冷杉、喜玛拉雅圆柏及云南落叶松,阔叶树种则有粗皮桦等。分布在2900米以下,为阔叶林,树种较复杂。有稠梨、山桃、毛绿杨等。本区的林木有的高达40余厘米,直径在1米以上,不少过老林木枯倒林中,任其腐朽。这里森林情况目前所知不多,有待进一步的了解。

二、四川一带的动物

四川动物也极其丰富,仅脊椎动物即有1100余种之多,占全国的40%。其中,鸟类527种,兽类185种,约占全国的50%。

1.珍稀动物。

珍稀动物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三类动物即有55种,约占全国的50%。属于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的有:大熊猫、牛羚、金丝猴、灰金丝猴、黑金丝猴、白唇鹿、梅花鹿、野牦牛、黑颈鹤等10种。属于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的有:小熊猫、雪豹、藏羚、华南虎、藏雪鸡、天鹅、大鲵等16种。属于国家三类保护动物的有:林麝、水獭、猞猁、穿山甲、血雉等28种,其中70%以上分布于川西和川西北地区。

2.渔猎动物。

在渔猎动物中,四川主要猎用动物约188种,年产肉100万公斤。有资源鱼类200余种,隶属于9目18科。主要经济鱼类近60种。如我国著名的草鱼、青鱼(杠青)、鲢鱼(白鲢、花鲢)、鲤、鲫都较为常见。名贵鱼类中华鲟(大腊子)、达氏鲟(沙腊子)和白鲟(象鱼)。均盛产于四川长江干流。此外,长吻鲍(江团)以肉质细嫩、味鲜美而久负盛名;齐口、重口裂腹鱼(雅鱼)以肉肥美、富含脂肪而著称。四川西部特产的虎加鱼,俗称猫儿鱼,对研究我国鱼类区系的形成和古地理学有重大的科学价值。

3.畜禽品种资源。

四川牧业有悠久的历史,牲畜品种资源丰富。国家标准总局已颁布“内江猪”国家标准。这是我国第一个有国家标准的猪种。“荣昌猪”已推广到全省90多个县和全国20多个省区。“成华猪”,涪陵、德昌的水牛,宣汉、荥经的黄牛,若尔盖、建昌的马,“成都麻羊”,“万县板角山羊”,“建昌鸭”,“峨眉黑鸡”,“彭县黄鸡”等,都为优良畜禽品种,是四川省的宝贵品种资源。

4.其他有益动物。

四川有益脊椎动物计209种。如捕食害虫的大山雀、杜鹃、黄鹂、啄木鸟等鸟类,捕食鼠类的蛇、狐狸等,都有益于人类。无脊椎动物中,有益昆虫资源也很丰富,仅农业害虫天敌即达844种。经济价值很大的资源昆虫如白蜡虫、紫胶虫、九香虫等也不少。

三、云贵一带的植物

云贵高原的自然条件复杂,植被类型多样,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全省植物种类在1万种以上,约占全国植物种类总数的50%,是我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向有“植物王国”的称誉。

该地的植被,大致可以分为亚热带绿阔叶林区,热带雨林、季雨林区和亚高山针叶林区与云南松林区等四个植被区。

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

本区分布地域广阔,大致整个滇东、滇中、滇北和滇西的一部分都包括在内。这一地区开发历史悠久,人口比较稠密,农垦程度较高,因此,原始森林日愈减少,只有部分山地和人烟稀少的地区才保存着。林区内出产优质建筑用材,不少大型林场都在本区。这一地区的植被又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常绿栎林和云南松林。分布在滇东至滇中一带的高原上。目前以松林和松栎混交林占优势。松林中的树种主要为云南松、华山松、云南油杉等。华山松一般生长在土壤深厚、坡向阴湿的地方。与我国华南地区相比,由于本省干湿季节比较明显,林内常混生有热带与温带树种,使植被类型更趋于多样。

常绿栎林的树种由滇锥栎、无江栎、滇黄栎、滇青冈等组成。林下多喜湿植物,如梁王茶、青荚叶等。在原始森林中多滇鸭脚等具有大叶生态的树种,显示出本类植被的“祖先”起源于热带。

松栎林被人为破坏后,长成为各式各样的灌木丛,大多数由松栎林的下木和幼树组成。如果继续被砍伐和火烧,最后只能剩下少数耐烧、分蘖力强的阳性植物,如禾草和莎草科植物。在没有森林的地方全为次生草被,以扭黄芽、兰香草、旱芽、双花草等为主。

本植被区的农作物,在坝区大春为水稻,小春种植小麦或蚕豆、油菜等;在山区和半山区缺水的地方,大春种马铃薯、玉米、烤烟、豆类、荞麦、燕麦等,小春休耕;在海拔较高的高寒山区,则以种植马铃薯、油料作物为主。这一地区许多丘陵型阶地适宜于种植果树,是云南水果的重要产区,其中,呈贡和大理的梨、核桃,以及昭通的苹果都很有名,尤其是梨。品种近百种,在海拔较低的干热河谷区,柑桔、木瓜、香蕉等均可栽培。

本区有不少淡水湖,湖岸上生长着细叶柳,沿湖及湖中小岛、苇洲的泥岸上生长着芦苇等植物。常常可以看到湖中有不少岛状苇洲,上面生长的植物以芦苇占优势,其次为菖蒲、滇中蝉花、羊胡子草等,在石灰岩区的池沼中,生长的植物以轮藻及梅花藻等为主。

本区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由于气候寒冷,松林中增加了不少落叶树种,出现了冷杉林。山顶为高山草甸,适宜放牧羊群。

这一地区东部石灰岩高原的缓丘上,主要分布着以滇青冈为主的常绿栎林,此外,还有青香木、黄果朴、鹅耳枥等植物。

(2)南亚热带栎林和思茅松林。分布在元江上游、澜沧江中游山地。这里有高达3000米左右的哀牢山和海拔仅380多米的河谷坝子,植被的垂直变化很明显,从下向上可分为三个植被带:

河谷两岸海拔380米~1300米之间为干热河谷植被带。在封闭的谷地内,深受“焚风”的影响,气候干燥炎热,蒸发量大。当地年降水量只有600多毫米,年蒸发量超过年降水量的4倍~5倍。这里的植物有耐旱的特点,生长成为半肉质的或浆质的,一般为小灌丛。在河边、山沟边或阳坡地方,可看见霸王鞭、油芦子、攀枝花、金合欢、小青树等。攀枝花通称木棉,是一种落叶大乔木,最高可达25米,它的果实内的棉毛耐水力强、浮力大,可做救生衣与航空衣,茎皮纤维是造纸原料,根、茎、花可作药材,种子能榨油,用途十分广泛。从河谷向上的山坡地带,“焚风”影响逐渐减小,湿度逐渐增加,生长着不少紫胶虫的寄生树,如牛肋巴、秧青、银合欢、泡火绳、大青树、燕提树等。这些树的树枝比较稀疏和耐旱,适宜于紫胶虫繁殖。紫胶虫的分泌物叫紫胶或虫胶,是制造多种工业用品的重要原料,可以大力发展。这里除了乔木外,还生长着很多草本植物,形成典型的稀树草原景象。

海拔1300米~2700米为松栎林带。这里温度较低,降水随高度升高而增加。植被一般以思芽松为主,其次是常栎树种,如红锥、红木荷、思茅栲、蒺藜栲等。这些树种以红锥用处最大。红锥木材质地坚硬,韧性大,耐湿,不易被白蚂蚁蛀食,可作为水上建设和制造车辆、农具的材料,还可供薪炭用。红锥的果子能食用和酿酒,果壳和树皮可提制烤胶。

海拔2700米以上的地方,由于地势高,从太平洋或印度洋来的暖湿气流受阻力小。首先接触上部地区,所以这里降水丰沛,湿度大,气温较低,形成以滇铁杉为主的高山针叶林带。滇铁杉高达25米,木质优良,对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有重要作用。在山顶分水岭地带,由于风大,铁杉不能成林,矮小的杜鹃则成为大片的灌木林。

(3)山地硬叶常绿栎林和云南松林。分布于金沙江谷地及附近的山地。这个地区因为地形崎岖,海拔高低悬殊,气候的垂直变化十分明显,植被类型由河谷到山顶也成条带状分布:

在峡谷或较开阔的河谷平坝内,是干热河谷植被带。从气候上看,类似元江与澜沧江谷地,由于“焚风”的影响,干季长,雨季短,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形成了干热的自然环境。植被以亚热带、热带的稀树灌丛为主,耐旱植物如霸王鞭、仙人掌、落地生根、牛角瓜、油芦子等在这里生长良好,这些植物在工业和食用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用途。

1800米~3200米的山地或谷坡上分布着云南松林,它是金沙江两岸山地分布最广和最有经济价值的森林植物。云南松喜欢阳光,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山坡上。由于它具有耐旱和抗风的特点,所以在冲刷严重和特别干旱贫瘠的土壤上也能生长。在海拔2100米~2400米的沟谷中,云南松发育最好,树龄可达95年,树干高达33米,每公顷木材蓄积量可达426立方米,个别地方为500立方米。云南松常常发展为大片的纯林。

在3200米~3900米的山地上,冷湿多雾,针叶林发育旺盛。自下而上依次出现云杉林、红杉林和冷杉林。云杉林中的树种以丽江云杉为主。这种树的高度一般为20米~25米,胸径40厘米左右,树龄约100年。少数老树,树干高达35米~40米,有的甚至超过40米,胸径150厘米,树龄在500年上下。中甸一带有些树龄约429年的老树,平均高56米,个别达60米,每公顷木材蓄积量为1000立方米。云杉林的出材率一般很高,可达80%~90%。冷杉林以丽江冷杉、长茎冷杉为主。冷杉能够适应寒冷和潮湿的环境,因此更新良好,往往在同一林内可以看到不同树龄的高矮树木组成多层林。冷杉林内由于腐木影响,木材蓄积量不大,出材率只有77%。

这一带的森林被人为破坏后,形成草地。草地上花草种类极多,每1平方米在25种以上,为良好牧场。有些牧场由于过度放牧,经过牲畜选择,花草种数组成发生变化,一般喜氮植物和粗壮、坚硬、耐践、有气味的植物及一些毒草有时大量发展,原来占优势的植物逐渐被淘汰,特别在放牧宿营地尤其显著。因此,建设放牧制度,合理安排放牧时间和放牧强度是本地区发展畜牧业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海拔再升高,在3900米~5500米之间,植被为高山杜鹘灌木丛、草甸、流石滩及冻原荒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