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学的新解说
2896600000076

第76章 行为的动力系统(8)

仅仅研究哪些因素具有动机效能,以及这些因素为什么会发动行为,在什么条件下被发动,是远远不够的,真正完善的动机理论,必须能够对有关行为运行的全部动力学问题做出解释,如动机的冲突与选择,努力的程度,兴奋度的高低,行为运行的难度,能量投入的大小等等。这是因为,现实生活中,行为决不是某种单一因素的作用,而是多种主客观要素共同参与、综合发挥作用的结果,由此而产生的行为也必然是十分复杂的,其中涉及了一些更为复杂、具体的相互作用机理。任何一个因素,不论它是某种需要,还是别的什么内容,仅仅是影响行为的各种主客观变量中的一部分,必须把它纳入到影响行为的各种主客观因素的系统中,从它的价值、意义以及在整体中的位置、角色来通盘考虑,才能确定它对行为影响的性质及程度。因此,要真正地理解行为,必须把参与影响行为的各种主客观要素都考虑进去,并试图把握它们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才可能解释行为运行的全部动力学数据。

(一)主客体各参与要素的具体状况、彼此的关系对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决定行为,行为的全部运行状况和数据都可以从主客体各自的具体情况以及两者的关系获得解释。因此,各种动机因素对行为的影响,也必须纳入到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范畴内去研究,才可能不偏离根本。

让我们先看一看行为的表征与描述涉及哪些指标和参数。主体任何形式的意识流动以及行为过程,都是一次十分特殊的心路历程,可以说,不存在完全一样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但是,各种不同的心理活动毕竟都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有其发生与产生的共同的内外基础和机制,因而表现出许多共性的特征和特性,相应的也存在着表征和描述它们的共同方式、手段和术语。一般来说,任何行为都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去评估,诸如内容与形式,唤醒水平或激活的等级,费力程度和耗能的多少,活动的复杂程度,活动的速度和节奏,意志力的参与程度,控制的力度,伴随怎样的情绪感受和体验,无用兴奋占据时间的长短,停顿的次数,自然、顺畅的程度,能量是自发的喷涌还是强制的激活,是外界强制还是自觉自愿,以及兴奋度,活跃度,紧张度,焦虑程度、激动水平等术语所表述的方方面面的特征和属性。

显然,人们在具体行为上的特殊性,正是由于上述这些因素或变量上的差异造成的。

关于如何描述与表征行为的特征和特性,历来就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纷争,早期的行为主义主张一切用可客观观察的事实和现象来表征,摒弃通过内省而获得的诸如主观意识、主观感受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研究的客观性。但是,这种极端的理论注定是行不通的,因为,通过个人内省所获得的主体的身心感受等信息,也是行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考察与评价行为运行状况的重要参数。因此,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后来的大多数理论都认为,不能忽视人的主观意识,应该重视人的内部的心理过程,重视包括情绪在内的各种主观体验,经过内省所获得的信息和数据也是研究行为所必不可少的,只有既把握了外显性的行为以及行为可外部观察的数据,又把握了与外部活动共存的各种内部的意识活动,才算掌握了行为的全部信息和数据。

所以,一个好的全面的理论,必须能够说明和解释人全部的心理现象和行为的全部数据:不仅包括外显的行为,也包括内隐的意识,不仅包括认知,也必须包括情感,包括人的各种主观体验,否则,就是不全面的。因此,对于各种表征行为的项目和指标,必须尽可能包括人的全部信息,只有这样,才能为理论上的进一步的梳理、解释铺平道路。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行为的千差万别,以及行为运行状况的千姿百态呢?

人的一切行为,都源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行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就在于主体结构及客体影响要素的复杂多样。因此,构成行为最重要特征的内容与形式,仅从主体角度来说,就依赖于主体内部这些形式多样的结构内存,是这些结构要素的兴奋,才导致了行为的发生与运行,主体结构极其丰富的内部储存是行为多样性的内部原因。但是,对行为仅做这一层面的认识、仅仅知道哪些行为对应着哪些具体的结构倾向,是远远不够的,要完整地理解行为,要进一步回答和解释行为运行的其他方面的数据,还要对这些内存的其他属性予以考虑。

我们知道,主体结构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和网络结构,其内部的组成成分决不是某种独立的、单一的存在,它必置身于其他成分所形成的复杂的网络中。主体某一成分除了自身独到的属性外,也与其他成分保持着这样那样的关系,在系统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因此,主体的各种成分都是以其特有的属性以及与其他成分的关系、在系统中的地位而存在的,而所有这些,在适宜的条件下,都会通过某种方式影响到相关的行为中。

具体来说,主体内部任何一种具体成分,都有它们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内容和形式上,例如,各种不同的观念,不同的习惯,不同的知识,不同的需要等等,这些内容上的差异是一种质上的差异,它们是决定行为特异性的最重要的原因。正是因为主体内部拥有着数量十分巨大的不同质和内容的结构倾向,才使得主体的行为和活动的式样表现得多姿多彩,也才使得人类主体显得如此多能而富于创造性。除了这种质的差异外,主体的各种成分还表现在一些量上的差异,例如,同样是对某一事物的兴趣,就有特别喜欢和比较喜欢的区别;同样是性格外向,有的强一些,有的弱一些;同样是攻击好斗,也有强弱之别;同样是对事业的热情和执著,有的是殉道者的精神,有的则经不起什么风吹草动。另外,同样都有进食的欲望,但有时特别饿,有时则稍微饿;同样是干某件事情,有时积极性特别高,有时则差一些;同样是准备做某件事情,有时决心特别大,不达目的不罢休,有时则抱着随机而动的心理;同样是大脑的精力状态,有时精力充沛,有时则萎靡不振,等等。而所有这些量上的差异,由于影响到对行为有决定作用的主客体变量的具体量值,因而都会对行为产生特殊的影响。事实上,人类不同个体之间的心理与行为差异,以及每一个体千姿百态各不相同的具体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这种量上的差异造成的。而且,不仅是主体内部的成分存在着这种量上的差异,客观环境的各种影响因素也同样存在着量上的差异,如同样是声音刺激,有响度大小的区别;同一样任务,完成的时间可以定为一小时,也可以定为三十分钟;同样是学校管理,有些是松散的走读式,有些是军事化管理等等。当然,在现实中,我们很难一一具体地描述某一结构倾向究竟处于怎样的状态,具有怎样的量值,只能通过比较的方式来笼统地表达这种量上的差异。于是,“强度”的概念自然应运而生。对于不同的主客体状态,对于同一内容而量值不同的影响因素,我们用“强度”来表达这种差异,这时,强度的水平就是该内容特殊性的具体量值,相应的,某种倾向或结构的强度,就成了影响行为运营状况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另外,不仅是处于不同状态的同一因素、同一内容,能够进行量的比较,进而显示出强度的差异,不同的主客观因素、变量,也可以进行不计内容、只注意某些参数、指标的比较,从而显示出强度上的差异。这种强度上的差异,可以是稳定的、静态的,也可以是随机的、动态的。同时,这种强度的差异也可以以其他形式表现出来,如体现为该成分在系统中的地位、重要性、价值等。而所有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到行为的方向、行为的选择以及行为的实际运行状况上。

(二)有关心理倾向和心理活动的强度问题

强度,从字面上来看,就是强烈的程度之意,是可以用数量等级来描述的一种东西,用来表征事物在某方面的程度、水平、差异等现实的存在状况。同时,强度的概念,带有明显的力学特征,与运动和活动有着密切的相关,是用来表征活动运动状态的一个词汇。那么,在我们这个理论体系中,强度都可以表征哪些内容,有哪些具体含义呢?

(1)从静态的角度看强度。首先,强度可以表征主体需要和价值体系方面的实际状况。我们知道,人的正常的生存和发展是需要特定的主客观条件的,是对这些条件有着特定的依赖性的,缺少了这些条件,或者这些条件提供的不充分,就会影响到主体的生存和发展,就会影响到主体的生命质量和生存状态。相应的,主体内部的各种成分,也都有其相应的功能和用途,都关联着主体的不同方面,对主体的生存与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但是,这些条件和内容虽说都关联着主体的生活,但其功能意义是不一样的,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的。其中,有些关联着主体的生存,有些关联着主体的发展;有些意义重大,有些意义较小;有些一刻也离不开,有些很长时间才会爆发一次;有的依赖性强,有的依赖性弱等等。总之,主体内部不同的结构要素,不同的心理内容具有不同的功能用途,它们对主体也具有不同的价值和意义,价值高的,意义重大的,该内容的强度就高,在主体内部的各成分中所占据的份额越重。因此,强度可以用来标定主体各内部成分的价值和重要性,强度的差异就体现为重要性和价值上的差异。由此也便形成了主体相对稳定的价值体系。这种意义与价值的评估,既有主体内部的自然标准,同时也接纳了某种社会标准,两者有时是统一的,有时则是各自为政、相互冲突的。每一人类个体都是这种既有个人特点又带有群体和社会共性的价值理念和价值取向的综合与统一。例如,生死的问题就重于温饱的问题,个人名誉就重于衣着打扮等等,这是人类共性的价值取向;而把名看得比利重,爱好数学而反感语文,喜欢饮酒而厌恶抽烟,更乐意去工作而不是更乐意享受,则属于个人的价值取向。

这种个人的价值体系,是在认知的参与下对自我及现实中的各种存在的心理意义的一种主观评价,是需要系统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反映了主体内部各种心理倾向真实的存在状态。现实中,这种相对稳定的价值体系,作为影响行为的重要变量,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在各种冲突与选择情境中,都会作为主体选择的参照、标准和背景,参与到相应的行为选择与行为运行中,从而成为主体人格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当然,和主体的其他结构一样,主体的价值体系也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中,例如,我们年轻时很看重的东西,在我们年长时可能就看得很淡。另外,价值体系只是从人格构成的角度所做的一种概率性的简单评估,它所表示的价值等级和重要性的排列,都是相对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总是处于重要地位、具有重要价值的内容,在某些场合和情境下,可能居于劣势,甚至一文不值。因此,所谓的价值的高低,严格意义上来说,只能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很难先入为主的做出一般性的评估,价值体系所表达的只是一般性的价值理念和价值取向,在具体的情境下,只能做一种必要的参考。实际生活中,面对各种客观情境和实际问题,主体的选择和决策只能根据客观要求和主体现状即时地做出。

其次,强度还用来表征主体技术能力方面的水平和等级。高强度的技术结构,等于高水平的能力,表现在主体在从事某种活动或完成某种任务时,其内部的经验储存和技术条件具备的比较完备,与任务的客观要求距离很近,能够比较容易地完成任务,轻松地达到相应的客观要求,这类似于赫尔理论中的习惯强度的概念。而技术上的高强度,又体现在天赋能力上的高强度和后天经验训练的高强度。前者如高智商、高能力、具备某方面的天分等等,这些天分类的资质,不同的个体有着显著的差异。天分高,相当于强度高,能够自然轻松、不费力地达到目标,能够高标准、很少有失误地完成相应的任务,反之,则会困难、吃力,难以符合客观要求。而从主体后天的经验训练上来看,技术结构强的内容,通常是掌握的非常熟练的内容,是达到很高技术水平和境界的内容,是千锤百炼而很少犯错误、很少走样的内容,是联结的稳定性很高、不受干扰、不易偏离、不易被破坏的内容;相反,强度低的内容,则是那些不熟练的、低水平的、易受干扰的、易偏离正确模式、易出错的内容。显然,学习与训练的目的就在于建立和储备各种有效的经验和技能,并尽可能提高它们的强度。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和强化我们的相关能力,这样,我们在从事和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时,就能够处于非常有利的态势,能够更轻松容易地达到目的。

再次,强度还可用来表征主体个性结构的实际状况。主体结构有着极其复杂的内部组织,由此决定着人在现实中复杂多变的功能特性和行为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