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学的新解说
2896600000036

第36章 主体结构对行为的决定作用(9)

以最基本的无条件反射来说,如眨眼反射,吸吮反射等,也是离不开对刺激的觉知的,只有遇到相匹配的刺激作用时,才会引起相应的反射活动,而是否相匹配,则是需要辨别和觉知的,尽管这种觉知是无师自通、不学而能的。当然,无条件反射只能对固定的刺激做出固定的反应,相应的,它所能识别的刺激也是非常固定和单一的,远不能适应生存的需要。为了适应生存发展的需要,人必须进一步开拓、强化感知功能,同时形成更加多样、更加灵活的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作用在于,主体不仅能够对与生存直接相关的刺激物有所觉知并产生相应的反应,而且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直接刺激物与无关刺激物之间关系的觉知,对无关刺激物作出从前只有直接刺激物才能产生的反应,这一点对主体的生存适应意义是十分重大的。第一,说明主体能够感知并识别无条件刺激物之外的对象,扩大了感知的范围和功能;第二,说明主体洞察了直接刺激物与无关刺激物之间的特殊关系和联系,使无关刺激物负载了某种特殊的意义,同时形成了因果关系的知觉,拓展了认知的深度;第三,能够对无关刺激物产生反应,说明了某种特殊联结的形成,这意味着记忆功能开始发挥作用;第四,能够从无关刺激物产生直接刺激物才有的效应,也说明了联想机制的形成。所有这些都说明,哪怕是简单的条件反射,认知因素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没有认知因素的参与,就不能形成各种类型的条件反射,没有对自我及客观现状的觉知和识别作为基础,就不能产生进一步的反应,就无法进行更复杂、更高级的身心活动。当然,认知能力在这种参与和影响行为的过程中,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总之,以感知觉和条件反射为基本形式的认知活动的产生和运作,是意识产生的标志,也是心理发生的基础。此后,在与环境不断的相互作用中,人的意识活动越发的丰富发达,心理也越加蓬蓬勃勃的发展起来。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认知活动越发的复杂多样化,不仅局限于基本的感知觉,更拓展为概念、判断、推理、决策、问题解决等更为复杂的认知活动,不仅涉及对个别事物、对物体外表形态的认识,更涉及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另一方面,以认知为基础和前提的各种心理功能和心理活动也都随之产生并活跃起来,如人的情感、态度,都是以认知为前提的,各种复杂的追求目标的行为也都是以认知来确定行动方案的,执行操作的过程中也是依靠认知来调节的,在与他人的交往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无不是借助于认知来实现的。也就是说,人的行为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就是认知活动本身,即通过信息的输入、编码、组织等加工程序,以实现的对信息的识别、解释,实现对事物意义和真相的认识;另一类就是以认知为基础和中介的各种行为,在这一类行为中,认知仅仅是活动的一个部分或一个阶段,认知在行为中只是发挥导向、调节等工具、手段的作用,行为的其他部分或方面都要依赖认知的帮助才能顺利进行。因此,人的任何行为都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任何客观影响都是通过主体的折射作用来实现的,任何行为也无不打上主体结构的烙印,但是,无论哪种因素对行为的影响,大都是建立在认知的基础上,都是以对参与因素的知觉和识别为中介的,否则,这些因素便无法发挥它们对行为的影响。

认知最基本的功能和特点就是把握客观之真实状况,这种功能使得主体能够相对准确地了解自我及周围世界:知道自己都有哪些功能和特性,如记忆力好,口才一般,缺乏恒心,没有魄力,情绪急躁,睡眠不好,容易疲劳,等;知道自己的需要和价值体系,如喜欢富有挑战性的工作,爱好旅游,把事业看得高于一切,既重名又重利,等;知道自己的情绪状态,是高兴、愉快,还是沮丧、烦恼,是心平气和还是心乱如麻;知道自己的生理状况,是冷是热,是痛是痒,是饿是渴,是头不舒服还是肚子发胀等等。这些有关自我各方面状况的信息,在主体相关的行为选择和行为运作中,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有关客体方面的认知在主体的行为中更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目标任务的明确,有关工作、活动的知识和规律,有关情境或条件的数据,行动方案的制订,解决办法的选择,工作进展状况的评估,偏差原因的分析等等,所有这些,在主体的行为活动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具体来说,认知在行为中具有如下功能和作用:

第一,目标确立的作用。主体现实中会面临许许多多的内部的冲动和外部的诱惑,这些内容都是什么,选择哪些内容作为我们现实的目标,这就需要主体具有自我认知和客观认知的功能,需要主体根据这些对象及目标的性质并考虑主体的需要、价值体系以及两者的关系,以便从主观上确立是否选择和取用这些对象或目标。而这一方面需要对自我结构及客体目标进行认知表征,以明确自我真实的现状和要求以及客体目标的特征和属性,另一方面就是进行相关的意义分析和价值判断,以便真正确立能够满足自己需要,迎合自我价值体系的目标。

第二,可行性的判定及具体策略的制定。在从主观上初步选择并确立了行动的目标和任务之后,接下去就是进行可行性分析以及具体行动策略的制定。对主体有价值、有吸引力的目标是很多的,但是仅仅具有诱因价值是不够的,要确实的产生行为,主体还必须对目标实现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和评估,只有那些可能成功和实现的目标才会真正激发主体的实际行动,而这种可行性分析就需要主体借助于相关的知识经验,通过对主客观条件的分析,才能具体确定。另外,与这种可行性分析紧密相关的就是具体的行动方案和解决策略的选择与确定,判断某一目标是否能够有效地达到,往往与我们所选择的策略和办法直接相关,不能撇开具体的解决办法空洞地去谈目标是否可行,只能在具体分析、寻找并论证解决办法的过程中才能真正确认目标是否可行。

第三,行为运行中的调节控制作用。仅仅有完备的计划策略仍是不够的,目标决不会因为制订了行动的方案和策略就能顺利的实现,在通向目标的过程中,还必须不断地施加各种形式的调节和控制,才能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而这种调节与控制的实施,必须借助于认知的帮助才可能实现。首先是对目标的清晰的表征,这是引导行为最重要的条件,其次是对行为运行状况的感知和评估,在此基础上才能制订出有效的调节策略,用于对行为后续的引导。只有对行为运行中的主客观状况有准确的觉知,才能正确地把握行为的进程,应对行为中不可避免的各种干扰和偏差,以使行为始终在正确的道路上行进直至达到目标。

上面所谈的认知三个方面的作用,其实表征的是认知在一个完整的追求目标的意志行动中所具有的全部功能和作用。任何一个完整的意志活动通常都是经过了上述三个方面的工作才得以顺利的实施,而其中无不体现了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规律。一项工作或目标只有能够满足主体的欲望需要、迎合了主体的价值取向时,才能构成对主体的吸引力,才有诱因价值,只有真正具有价值和意义的东西,才能引起主体对它的向往和追求;另一方面,再有吸引力的目标,只有在有可能成功的前提下,才会激起主体实际的追求和探索行为,一个不能实现的目标,哪怕价值再高再大,对主体也是没有意义的。

因此,主体在产生真正的追求目标的行为时,必须对上述两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以确定是否具有价值,是否值得追求,以及是否可行,成功率如何等等,而这就必须依赖于认知功能的帮助才能实现。而进一步的具体方案的制订和实施同样离不开认知因素的帮助——没有认知,行动方案就不可能制定,没有认知,行为的运行状况和进展情况也不能把握,也就不能实施有效的调节和控制,行为也就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两种重要的认知行为

所谓的归因,就是人们对他人或自己行为的原因进行推断和解释的过程,是知觉者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分析和解释。

归因,是认知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一种常见的形式。现实生活中,人们每时每刻都在有意无意地进行着各种形式的归因活动,通过归因,使得人们对他人或自我行为的原因和来龙去脉能够有一个基本的理解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和行动。

最早对归因现象进行研究的是美国心理学家海德。海德认为,人们都有一种理解、预测和控制周围环境的需要。为了满足这种需要,人们就根据各种线索对已发生的行为和事件进行原因解释,人们只有了解了事物和行为变化的原因,才能理解这个世界,预测世界的变化,从而达到控制世界的目的。在现实生活中,如果缺乏了对世界的理解、预测和控制感,人们就会感到无所适从。

的确,正如人们面对物理世界所具有的好奇心和认知需要一样,人们对自我及他人的行为也具有天然的认识与理解的需要,寻求因果解释的需要,这一方面是本能的好奇心在作怪,另一方面则是个人生活实践的客观需要,而归因正是这种心理需要的现实反映,也是对自我及周围环境实现认知把握的主要形式之一。通过归因,人们可以了解某一行为的来龙去脉,理解他人所作所为的原因和动机,认识行为发生的机制和条件,进而更好地应对环境,合理地解决现实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但是,要实现正确的归因,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和我们对物理世界的认识一样,原则上必须有相关的理论知识做背景才可能实现。所以,海德才认为,每个人都是一个朴素的心理学家,每个人都有他自己对人性的理解以及对行为因果关系的认识,这些朴素的、非正统的知识经验,构成了人们归因的理论线索和知识背景。现实中,人们就是凭借他所理解和掌握的这些朴素的心理学知识和常规的逻辑方法,对自我及他人的具体行为进行非正规的归因和解释。当然,由于人们有关知识的局限性,加之认知能力的技术性限制和个性因素导致的动机性偏差,这种归因与认知常常是直觉的、简单的和有偏差的,而非深刻的、理性的和科学全面的。正因为如此,才吸引了许多心理学家都来关注人类的归因问题,并对这一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领域进行系统的研究,现在心理学中的各种归因理论,正是这种探索的理论成果。

归因理论是研究人们在归因过程中所遵循和体现出的规律,所出现的问题和误区,以及应该采取的归因策略。其目的在于帮助人们全面了解人类的归因现象,了解和认识人们在归因过程中所依据的原则、遵守的规律,以及所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以便在随后的行为实践中,依据这些原理和规则,采取积极的归因策略,尽可能对自我及他人的行为形成正确的归因,从而实现对自我行为及环境的有效控制。

具体来说,不同的归因理论,都对归因过程的一般规律和原则做了分析和阐释,为我们了解自己的归因特点和规律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还为我们展示了科学而全面的归因应该遵循的逻辑原则和注意事项。其中,具有奠基作用的是海德的归因理论,它为我们确立了解析人类行为的两大范畴——主观内部的影响因素和客观外部的影响因素,其中,内部因素是指个体的人格特质、能力、情绪、心境、动机、努力程度等,外部因素是指环境条件、情境特征、他人的影响等,所有行为,都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加以解释。当然,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在行为中所起的作用是各不相同的,但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制约着人们行为表现的发生和变化。现实中,根据行为的主要原因是外部的还是内部的,产生了外归因和内归因两种形式。如果归于环境,则行动者对其行为不负什么责任;如果归于个人,则行动者就要对其行为结果负责。当然,这种归因判断是主观性的,不一定就是客观真实。此外,还有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断理论,凯利的三度理论,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等等。后面的理论大都是对海德的归因理论的扩充与发展,丰富与具体化,例如,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对影响行为的因素和导致行为的原因分为三个维度来考察,不仅包括内部的和外部的这一维度,还包括稳定的和不稳定的、可控的和不可控的维度,只有同时在这三个方面得到确认,才能做出正确的总结性归因。

从我们的理论视角来看,寻找行为的原因,必须深刻洞察人的心理结构及其特点,全面掌握心理活动的基本原理,了解影响行为的各种主客观要素及其具体的功能作用,如此,我们才可能对人的行为作出合理而全面的解释。而各种归因理论所揭示的归因原则及其注意事项,其实都是本着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并依托一些具体的心理学规律来展开的。当然,各归因理论不是教我们探求现实中最具体的行为原因,而是在阐释行为归因应该遵循的规则和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