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年鉴:1910
2895000000014

第14章 绘画艺术(1)

反映美国生活的画家霍默去世

7月31日。一位真正的美国画家温斯洛·霍默今天去世,终年74岁。在去世前的几年,他过的是隐居生活,他的作品也反映了这一点。他最后的一些水彩画主要强调大海的广阔无边。画面上如果有人物形象,也几乎难以引起人们的注意。霍默之所以离群索居,可能只是为了把他的精力倾注到他更加热爱的大自然之中去。

霍默于1836年2月24日出生于波士顿。他在那里做过石印工人和杂志的插图画家。1861年《哈泼周刊》派他去内战前线画纪实作品,他的素描赢得了世界范围的赞赏。战争一结束,霍默便前往法国,但他并未被意象派作品所打动,他主张用粗线条和生气勃勃的色彩勾画客观现实。

直到19世纪80年代早期,霍默开始描绘普通的美国景色。《抽鞭子》(1872)画的是一群赤足的孩子正在田野里追逐,这是这个时期人们非常喜爱的一幅作品。

1884年创作的《生命线》向我们展示了来自大海的震撼人心的场面。它表现的凶恶的海水正在威胁一个被水吞没的受难者,他的纤细的生命之线只能借助一条细绳拉住。霍默对自然的爱与他对自然的敬畏融合在一起。

杜瓦尼尔·卢梭再不能绘画了

9月2日。自学成才的法国画家亨利·卢梭,在巴黎去世。在他生活的最后25年中,他成为一名大众喜爱的画家。但是他终生都有一个绰号叫“收税官”,因为他年轻时曾在政府中工作过。事实上,他直到40岁的时候才崭露头角。他的作品非常成功,以致于使他辞去收税工作,将其余生都献给了绘画艺术。他的很多作品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能给人以鼓舞。他那明亮的色彩,似乎源于梦想和现实两个方面。他绘画中那原始的带有异国情调的丛林景色受到了极高的评价。他也喜欢画原始森林。他最好的作品有《睡着的吉普赛女郎》(1897)和《亚狄维亚之梦》。(1910)《卢梭自画像》

康定斯基是抽象艺术之父

12月1日。绘画正处于舍弃主题的过程中吗?这就是44岁的俄国画家沃西利·康定斯基写的一篇新论文《论艺术中的精神因素》中使人震惊的主题。

他不仅对传统主题所起的作用提出质疑,而且提倡通过摈弃形象手段,使一幅画莫名其妙地获得高度集中的表现力。

康定斯基把他的基本理论付诸实践,实际上他已经开始在画人们所说的抽象作品了。这些作品中最有特色的是他的《即兴作品之十》。它描写的是一种由色彩和线条构成的杂乱状态,其中没有任何我们在通常绘画中所熟悉的那些东西。

但是,康定斯基相信色彩有其自身的现实性。他的思想方法在我们一般人看来是难于理解的。他认为色彩的自由运用,能表现存在于艺术家灵魂更深处的真实世界,正如他所写的那样:“形式和色彩的合谐,只遵循一条原理,即要与人类灵魂密切联系。”这的确不错,但是如果我们连画中的梨子和李子都不能分清,那么这种静物画对我们又有什么益处呢?

沃西利·康定斯基《即兴作品之十》(1910年)

纽约美术品拍卖纪录

4月6日。今天在纽约举行的一场拍卖中,约瑟夫·特纳的一张油画《火箭与蓝光》售价最高为12.9万美元。其他几幅贵重作品的销售,使这一次拍卖成为美国单独销售绘画作品中规模最大的一次。43件作品被卖出,成交总额76.92万美元。特纳的这幅画原属芝加哥金融家查尔斯·耶基斯财产的一部分。

大多数作品均为法国大师们的风景画。尤金·德拉克洛瓦、弗朗索瓦·米勒、康斯坦特·脱路瓦甬和琼-安托尼华托是其中的代表。琼—巴普蒂斯·柯罗(1796~1875)画的《捕鱼人》以80500美元卖给了购买特纳画作品的同一匿名买主。《捕鱼人》画的是一条宽广的河流,沿岸是一片雄伟壮观枝叶繁茂的大树。柯罗正是由于善于画这样的大树而闻名的。

威廉·霍尔曼·亨特(1827~1910)

英国画家。拉斐尔前派的主要发起人和重要成员之一。17岁时成为伦敦皇家美术学院年龄最小的正式学生。1848年和罗赛蒂、米莱斯等共同创建了拉斐尔前派兄弟会。曾先后多次去埃及和以色列等圣地,结合当地的风景忠实地表现圣经故事。擅长用非常写实的手法,并按照现实生活的面目去表现这些宗教故事。著名作品《世界之光》描写了在漫长的黑夜之中,基督手提灯笼来到人间,叩着紧闭着的现世的大门,把光明带到了人间的景象。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极为真实的、细腻的描写是拉斐尔前派的艺术特点之一。自传《拉斐尔前派和拉斐尔前派兄弟会》(1905)是研究该运动的重要文献。彼德罗·阿尼戈尼(1910~1988)

意大利画家。因为绘制英国王室成员的肖像而闻名。虽然评论家认为他的作品缺乏趣味,但深受公众欢迎。绘画注重细节的刻画,常用坦培拉材料制作湿壁画。

温斯洛·霍莫(1836~1910)

美国画家。和埃金斯一样是19世纪下半叶美国最有影响力的画家之一。早年以插图为生,记录过美国的南北战争。1875年以后才开始油画创作。19世纪80、90年代以类似印象派的手法变革了美国绘画,主要画海洋捕鱼等题材。作品也受到日本版画风格的影响。

弗朗兹·克兰(1910~1962)

美国画家。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早年的绘画主要表现城市景观,手法写实。40年代末以后转向了抽象艺术。同马瑟韦尔、波洛克以及纽约其他一些先锋派艺术家们一起,在“格林威治村”举行了公开的讨论。画风具有强烈的个性,在油画《纽约》(1953)和《德国传说中的英雄——齐格弗里德》(1958)这样的作品中表现得最为典型。他在白色底子上的不规则格子图形中,构成刚劲有力的,滑动的黑色笔触,有时沿着黑色形状的边部呈现出半含半露的色彩边缘。

德尼斯·马洪爵士(1910~)

英国艺术史家和收藏家。主要研究17世纪意大利艺术,对雷尼、卡拉齐、格尔西诺作品的研究特别深入,建立了这个领域首屈一指的收藏,出版过多部上述大师的素描集、绘画集。他还是一位普桑研究专家。弗朗西斯·培根(1910~1992)

英国画家,生于爱尔兰都柏林。1925年来到伦敦,之后又在柏林和巴黎生活过。起先他是一个室内装饰师,没有接受关于绘画的专门训练,1930年代开始自学画画,但是没有立即获得成功。

1944年《钉刑人物三习作》(Three Studies for Figures at the Base of a Crucifixion)在伦敦首次展出作品,显露出天赋,人们常把他的作品同福塞利和戈雅的奇妙作品相媲美,之后成为了英国绘画界的重要人物。培根作品的巨大情感力量首先来自于他奇特的想像力,喜欢表现那些孤零零的、愤怒的人物形象;其次在绘画的处理上他有意扭曲人物的脸部和身体,使它们变得杂乱无章和病态,创造出某种梦魇般迷狂的感觉。X光照片,运动物体摄影,还有电影剧照等都是他灵感的来源。培根也钦佩委拉斯贵支、伦勃朗等大师的作品,不过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改画他们的作品。他改画的委拉斯贵支的《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一画最为出色,画中的人物绝望而狂暴,成为传达画家痛苦、烦恼和幻觉的一种工具。此外爱泼斯坦电影《战舰波将金号》中的疯护士定格形象也是他作品中重要的意象。培根的作品为他在当代国际艺术舞台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称他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画家。

走廊里的****

画家采取鸟瞰的视角往下观看。在高大建筑物的走廊里,有众多的富豪、绅士、夫人、小姐正参加晚会,忽然发生了什么事情,大家骚动起来,想要夺门而逃,形成一个漩涡形的****场面,走廊内灯光辉煌、色彩绚丽,橘红色的暖色调,恰到好处地衬托出如此****不安的气氛。

翁贝托·波菊尼(1882年~1916年)是意大利未来主义代表人物。他是画家,又是雕塑家。1912年他对雕塑从事了激动人心的改革。在绘画中利用各种绘画技法,表现观者能够接受的速度、节奏和律动的运动主题。他用新印象主义和立体主义技法来表现激烈的运动场面。

跪着的男裸体(自画像)

画面上,不和谐而显得随意的色彩,锯齿状的轮廓线,裸体形象消瘦不堪,病态凸现,似有颓废意味。事实上,画家本人的精神状态欠佳,他是在一次流行性感冒中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