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年鉴:1910
2895000000013

第13章 表演艺术(2)

他导演的主要影片还有:《浪儿乐园》(1946)、《大泽山恩仇记》(1947)、《杀手麦科伊》(1947)、《小宁馨》(1948)、《扫穴擒凶》(1949)、《飞骑大将军》(1950)、《两星期相爱》(1950)、《午后军号》(1952)、《狄博士的五千个指头》(1953)、《流氓警察》(1954)、《水手艳史》(1955)、《诽滂》(1956)、《相逢在拉斯维加斯》(1956)、《姑娘失踪案》(1963,英)、《卡沙高原的枪手》(1964,美、西合拍)等。

摩根·丹尼斯(1910~)

美国电影演员。生于威斯康星州普伦蒂斯。他当过广播员、剧团演员、歌剧演唱员。30年代中期曾以原名斯坦利·莫尼尔和理查德·斯坦莱参加电影演出。1939年进华纳兄弟公司后改名为丹尼斯·摩根,很快升为领衔演员和主角。代表作有:《西线铁军》(1940)、《断肠花》(1942)、《桃李飘零》(1943)、《思君》(1944)、《飞虎队》(1945)、《再相逢》(1946)、《单枪匹马》(1947)、《漂亮的宝贝》(1950)、《内布拉斯加人》(1953)、《南太平洋珍珠》(1955)等。

帕恩·赫姆斯(1910~1990)

美国舞蹈家、导演、电影演员。生于田纳西州纳什维尔。1933~1973年,他为许多好莱坞歌舞片担任舞蹈导演,有时还参加演出。1937年他为《受伤的闺女》排演的“游戏屋”舞蹈场面,获得1937年奥斯卡最佳舞蹈导演金像奖;并以《雨打鸳鸯》(1935)和《风月无边》(1936)两次获奥斯卡最佳舞蹈导演金像奖提名。

他担任舞蹈导演的影片主要还有:《锦绣天》(1933)、《春华露浓》(1935)、《风流舰队》(1936)、《飘飘欲仙》(1938)、《一夜销魂》(1941)、《美月琪花》(1941)、《妙女郎》(1942)、《花花世界》(1944)、《火树银花》(1945)、《碧云天》(1946)、《月殿嫦娥》(1948)、《吻我吧,凯蒂》(1953)、《水手艳史》(1955)、《相遇在拉斯维加斯》(1956)、《陋巷春光》(1959)、《坎坎舞》(1960)、《花鼓戏》(1961)、《埃及艳后》(1963)、《窈窕淑女》(1964)、《消失的地平线》(1973)等。

马马拉泽·列昂尼德·萨尔吉昂诺维奇(1910~)

苏联电影美工师,格鲁吉亚共和围功勋艺术家。1914年加入共产党。1941年开始在电影部门工作,先在格格吉姬电影制片厂,后在莫斯科电影制片厂任美工师。他负责美工设计的影片有:《格奥尔吉·萨阿卡捷》(1943,上下集,与米尔札施维里和果采里泽合作),《大卫·古拉米什维里》(1946,与列班尼杰和乌特金合作)、《宣誓》(1946)、《斯大林格勒大血战》(1949,上下集)、《运动员的荣誉》(1951)、《两个大洋的秘密》(1957)、《刺》(1957)、《奥塔尔的寡妇》(1958)、《山中会见》(1967)等。他曾在不少影片担任特技摄影美工设计。

阿姆贝塞尔·阿克塞尔·封(1910~)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电影演员、导演。生于德国汉堡。原名阿克塞尔·欧根·亚历山大·封·厄斯特赖希。初次舞台演出在汉堡,后曾在汉堡和慕尼黑的室内剧剧院以及柏林、维也纳等地剧院演出,并参加了奥地利萨尔兹堡的戏剧节演出。他还是个喜剧作家。1935年进入电影界,参加演出的影片有《国王的俘虏》(1935)、《无望的失败》(1939)、《女人并非天使》(1942)、《订婚者》(1945)、《醉生梦死》(1951)《必须有幸福》(1953)、《迷人的阿拉贝拉》(1959)、《爱情的旋转木马》(1965)等。他导演的影片有:《必须有幸福》(1953)、《天空也在笑》(1954)、《好兵帅克》(1960)、《温顺的海伦》(1965)等。此外,他还写过一些电影剧本,有些影片由他自编自导自演。

塞缪尔·巴伯(1910~1981)

当现代主义在美国音乐中正处于唯我独尊的地位之时,巴伯却是个伟大的个人主义者,他保守的音乐倾向使他既受到攻击又无法引人注目。但在他身后不久,他的作品就受到了重新认识和评价,被认为是美国最重要的艺术音乐作曲家之一。

巴伯生于宾夕法尼亚州西切斯特的一个著名的音乐世家。他的姑母是美国著名女低音,她给早慧的侄儿上了最早的歌唱课。12岁时巴伯成为当地的常任管风琴师,在进费城的柯蒂斯音乐学院之前就已开始尝试创作短小的音乐作品。进入学院后,他学习了作曲、钢琴和声乐(老师是埃米利奥·迪·戈尔贡扎),指挥课是由传奇人物弗里茨·赖纳教的。18岁时,他决心要成为作曲家,23岁从音乐学院毕业后他就开始着手来实现他的理想。起先他写了许多高质量的歌曲(晚年他又重返歌曲创作),最早的两部管弦乐作品是《造谣学校序曲》(Op.5)和《为雪莱的一个场景而作的音乐》(Op.7),分别写于1933年和1935年。这两部作品不但在首演时大获成功,而且显示出他已然成熟的作曲风格:对和声和器乐的浓厚兴趣。不过他风格中最有价值的一点则是一种令人狂喜的激情主义以及与其同源相关的天生的戏剧感——不管作品是完全的音乐厅音乐或是戏剧音乐。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随着《第1交响曲》(Op.9)在罗马的首演(阿特·罗津斯基指挥),巴伯年仅26岁就已成为美国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1935~1937年间,他赢得了普利策奖和美国的罗马大奖。1937年又携他的《第1交响曲》在当年的萨尔茨堡音乐节上演,这是美国作曲家的作品第一次获此殊荣。

塞缪尔·巴伯

1937年返回美国后,巴伯执教于他的母校柯蒂斯音乐学院。在此后的12个月内,他将《第1弦乐四重奏》中的慢乐章,为阿尔图罗·托斯卡尼尼的NBC管弦乐团改编成弦乐队演奏的乐曲。这一改编版被冠以《柔板》(Op.11》之名,并于1938年11月在电台广播,后来成为巴伯知名度最高的作品。然而巴伯绝不是只靠一部作品打天下的作曲家,他的管弦乐《随笔》(第1和第2集,1937~1942)和1940年优美抒情的《小提琴与乐队协奏曲》已充分说明了他多方面的才华。

美国卷入二战之后,巴伯在空军部队服役。期间受委托创作了他的《第2交响曲》(1944),此外还完成了《大提琴与乐队协奏曲》(1945》。战后,巴伯退隐到基斯科山附近一处僻静的住宅。在那儿,他与他一生的音乐合作伙伴,作曲家吉安·卡洛·梅诺蒂一起共度了余生的大部分时间;也就在那儿,他创作了此后的绝大多数作品。1946年,他受传奇性的现代舞先驱玛莎·格雷厄姆之约创作了一部芭蕾,以《蛇蝎心肠》为名首演,后来改名为《美狄亚——心的黑洞》。选自其中的《美狄亚的沉思》与《复仇之舞》经常由第一流的演奏家作为音乐会曲目上演。到1947年时,刚步入中年的巴伯已功成名就,成为美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此后又产生了他为詹姆斯·阿吉的诗《诺克斯维尔:1915年之夏》所创作的豪华而又怀旧的配曲,这是马勒的大作之后又一部将女高音融入管弦乐不规则动荡起伏的音响中的作品。

《诺克斯维尔:1915年之夏》与《美狄亚》先后在40年代出现,标志着巴伯作曲风格和主题的转移,这或许是梅诺蒂促成的。梅诺蒂本人就是一位有才华的作曲家,代表作为《阿马尔与夜来客》(1951)。这样,对于那些对巴伯的情形有所了解的人来说,1958年他写出第一部完全成熟的歌剧《伐奈莎》(梅诺蒂创作脚本)也就不会感到太惊异了。当时,因战后的一代作曲家热衷于整体序列和偶然音乐,巴伯逐渐被认为是一位不合时宜、已经过时的作曲家。后来的创作如合唱序曲《圣诞》(1960)和1962年的《钢琴协奏曲》,也都未能改变人们的这一印象。巴伯作为美国古典音乐指路明灯的地位在他第二部、也是最后一部歌剧《安东尼与克娄巴特拉》的首演之夜达到顶峰。这部歌剧是应大都会歌剧院总经理鲁道夫·宾的约稿而创作的,是第一部在歌剧院的新址林肯中心上演的歌剧。弗朗科·泽弗雷利应邀进行整体的舞台设计,同时负责改编脚本(原作为莎士比亚的名剧)。首演之夜是当时纽约最辉煌耀眼的盛事之一,政界、文化界的名流从全美甚至从国外赶来参加这一盛事。不过不幸的是,巴伯头一次未能取悦他的观众:他为莎剧提供的是一种很不寻常的、超前于时代的音乐文本,并把重点放在心理的探究而非持续不断的喜剧故事上。

可以理解,因为评论界对这部作品的反应比较冷淡,而观众对它的接受也很勉强,巴伯将此视为他本人声名黯然失色的开端。不幸他是对的:在以后的10多年间,他深受变化无常的音乐时尚以及新人纷纷崛起之苦,《安东尼与克娄巴特拉》之后他就很少再有新作问世了。极少的作品中有吸引人的《小坎佐纳》(Op.48,为双簧管和弦乐而作,1978)和1981年的管弦乐《随笔》第3集。他于同年逝世,当时几乎已完全被他曾经拥有的无数观众所遗忘,遗忘他的同时还有音乐评论界。不过,在他身后,随着下一代作曲家重新向调性的回归,以及观众因厌倦了现代主义音乐中无情的一味理性的进行而重新开始重视音乐的精神和情感价值,巴伯的声誉极为迅速地得到了恢复。如今对他的评价重又达到了他生前的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