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年鉴之1900
2894900000039

第39章 12月(1)

北京各国驻华公使联合向清廷提出议和条件

12月24日。北京各国驻华公使联合向清廷提出和约大纲12条。

联军攻占北京后,清廷即命奕及李鸿章为全权大臣,与各国协商议和。起初各国因利益不同,未获得一致的结论,直到法国政府先提出议和条款6项,各国才以此为基础互相研商,于本月决议和约大纲12条,其主要内容包括:清廷严厉镇压义和团首领,赔款45000万两白银,派遣专使分赴德、日谢罪,为德国公使克林德立碑,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修改中外商约,以及各国驻兵保护使馆区与北京至海口的交通要隘,禁止中国进口军火2年等。

本日,由各国代表葛洛康面交奕与李鸿章。27日,慈禧太后批准之后,于翌年9月7日签订下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波耳战争仍未结束波耳军重整旗鼓引发新战事

12月30日。英国陆军元帅罗伯兹率领英军对抗波耳人获得一连串胜利后,自南非返国,他认为这场战争已近结束,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今年,英军相继在金伯里、雷第史密斯、布隆泉、麦佛肯、约翰内斯堡及普勒多利亚击败波耳军,英方宣称他们已将波耳人赶出奥伦奇自由邦,并合并了特兰斯瓦尔共和国。但波耳军又重新组织,引发新战事。据报导,英军的最大威胁来自好望角镇。荷兰居民秘密聚藏军火与武器,并加入暴动的波耳人,共同抵抗英军。

伦敦方面担心波耳人鼓动更多的好望角居民,对抗奇特契那将军(罗伯兹将军的继任者)的部队。

亚特兰大屠杀黑人惨案

亚特兰大市是美国南部黑人较为集中的城市之一,1900年已达35万多人。黑人的生活十分悲惨,工资微薄,就业困难,居住条件极其恶劣。1906年9月,佐治亚州议会扬言要修改宪法,剥夺黑人的选举权,引起了广大黑人的不满和愤慨。反动当局利用报纸煽动种族仇恨,公然鼓吹恢复三K党和私刑。9月22日,星期六,几家反动报纸制造谣言,诬蔑黑人强奸白人妇女。在它们的煽动下,白人种族主义分子开始袭击他们所见到的每一个黑人,并趁机到处捣毁黑人的住宅和商店,随意残害和枪杀黑人,甚至把黑人捆在车后拖着乱跑。星期一,种族主义分子到亚特兰大市郊的布朗斯维尔黑人聚居行凶闹事,白人警察不但不加以制止,反而包围黑人,并向他们开枪射击,4名黑人被杀害,一些黑人受伤。暴行一直延续了6天,许多黑人的住房被烧毁,整个城市都陷于瘫痪之中,工厂关门,交通运输停顿,无数黑人家破人亡,被迫逃往他乡。种族主义分子却在反动政府的庇护下,逍遥法外,未受到任何处置。

法国国会通过法案****德雷福斯

12月28日。法国国会通过有关德雷福斯事件的****法案。

法国陆军上尉德雷福斯是犹太人,1894年12月因被人指控出卖军事机密给德国,以叛国罪受到军法审判,被判流放法属圭亚那附近的恶魔岛终身监禁。后因罪证不足及小说家左拉掀起一场要求释放他的群众运动,于1899年由军事法庭复审,虽然仍被认定有罪,但总统为了消弭支持与反对德雷福斯两派的政治争端,实行赦免。但直到1906年7月德雷福斯才由民事上诉法庭推翻以前全部罪名,宣布无罪。

布尔战争仍在疲倦地拖延着

12月30日。英国陆军元帅罗伯茨在同布尔游击队作战中取得一系列鼓舞人心的胜利后从南非回国。很显然他认为这场战争就要结束。其实不然。代理罗伯茨之职的基钦纳勋爵往伦敦发回一封封自信的电报。他们这些电报并不能说明在南非发生的全部情况。这一年,英军已在金伯利、莱迪史密斯、布隆方丹、马弗京、约翰内斯堡、比勒陀利亚击败了布尔人。英国人声称他们已把布尔人从奥兰治自由邦赶走,吞并了德兰士瓦尔。但布尔人又重新组织起来并正在挑起新的争端。

英国新闻检查官对这场战争的新闻检查很严格。但很显然,来自布尔人的最大危险在开普敦。当地的德国居民秘密地储存着武器弹药,与叛乱的布尔人一起同英军作战。伦敦方面担心布尔人将会鼓动越来越多的开普敦人起来反抗基钦纳的部队。

布尔人装备精良,而英军的供给却日益减少。英国作战部正试图向开普敦地区增援部队,补充马匹。但大雨冲毁了铁路干线,恶劣的天气给坚定的布尔人游击队员以很好的掩护。

法国和意大利瓜分非洲

12月16日。今天的秘密外交或许有助于法国进一步控制摩洛哥。在秘密来往的信件中法国表示:如果意大利在摩洛哥对法国不加干涉,那么法国同意尊重意大利在利比亚的势力范围。罗马对这一协议十分满意。但是欧洲其它一些国家倒不一定会高兴,因为他们了解摩洛哥在战略及贸易方面的重要性。

陈宝箴曾随曾国藩一起镇压太平天国

陈宝箴(1831~1900)字右铭。清江西义宁(今修水)人。举人出身。曾随曾国藩办团练,镇压太平天国。历任知府、道台、按察使等。1894年以直隶布政使督湘军粮台。次年,任湖南巡抚,以“变法开新”为己任,与学政江标(后徐仁铸)、按察使黄遵宪力行新政:兴矿务,设电信、轮船及制造公司,创南学会,主持时务学堂,办《湘报》,推动了湖南维新运动,受到保守派攻击;后保荐杨锐、刘光第入军机处,筹划新政。但对维新派民权平等学说并不同意,对康有为的“托古改制”理论尤不满。认为民权平等之说伤理害道,将使人不知有君臣父子,并请光绪帝令康有为将《孔子改制考》一书的版本自行销毁。戊戌政变后被革职,永不叙用。

萨奠里·杜尔几内亚抗法民族英雄

萨奠里(约1835~1900年)几内亚抗法民族英雄和军事家。参加主要战争:征服康康(1879年)、与法国的冲突(1883~1885年)、与锡卡索人的战争(1887年)和与法国的战争(1889~1898年)。

萨莫里约1835年生于几内亚萨纳卡罗附近(贝拉以北的久拉河或是曼丁科河畔)的一个商人家庭。1868年成为一名军人,自封为宗族领袖或阿尔马尼。他组织了一支装备有现代火炮的军队,自封为比桑杜古首领。15年以后,他在这个处于尼日尔河上游东岸的国家建立了组织高效的政府。19世纪80年代初,他的统治领域东自上沃尔特(几内亚西北)向西绵延至福塔贾隆。1883年法国占领巴马科(今马里)后,他与之有几次目的不太明确的冲突(1884~1885年)。1886年与法国人签署了《比桑杜古条约》(康康东南约55公里处),同意以尼日尔河为西部国界并接受法国的“保护”。1887~1888年,在法国人的支持帮助下,对锡卡索(今马里以北地区)发动了一场战役。1891年与法国再开战端。1893年被法国军队逐出苏丹后,他沿今象牙海岸东北的巴卡拉,建立其新王国。1892~1895年,其部队进入塞拉利昂和加纳,沿路宣传革命。1896年他率部队向东北行军,直逼布基纳法索。进入莱拉巴洛比和黑沃尔特河的洛比和塞努弗地区,其部队驻扎在达尔萨拉米(博博迪乌拉索西约20公里处,1897年5~7月)。包围和攻占了努穆达拉(7~8月初),但迫于法军追击,撤离。经过了象牙海岸西北的孔城(1897年末)和处于象牙海岸加纳边境的邦杜库(1898年中期)。1898年9月29日在象牙晦岸盖楞乌的卡瓦利河上游被亨利上尉指挥的法军俘虏。被流放至加蓬奥果韦河的恩乔莱岛,卒于1900年6月2日。

萨莫里作为一位领导者,具有不容置疑的才能,人们为了纪念他,在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建有他的陵园。

飞机的发明

飞机的发明与美国航空事业的先驱奥维尔·莱特(1871~1948)和威尔伯·莱特(1867~1912)兄弟的名字紧紧相联。受幼年时父亲送给他们的玩具影响,兄弟俩很小就迷恋着试图飞行。他们总是长时间地观察鸟类在高空的飞行和滑翔时翅膀的变化。威尔伯通过对鹰的飞行状况的研究,提出了飞机平稳飞行必须具备三个转轴,使之绕这三个轴能自由地两侧倾斜、升降和左右转弯。这是对空气动力学做出的一个重大贡献。1899年兄弟俩首先发明了扭曲机翼。1900~1902年他们先后制造了3架双翼滑翔机,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其中第三架滑翔机配有升降舵、方向舵和扭曲机翼。除此而外,他们还研制了螺旋浆和轻型发动机。1903年12月17日上午10时35分,人类航空史上第一架装有16马力发动机的飞机——“飞行者1号”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基蒂州的****沙丘上空开始试飞,奥维尔·莱特控制操纵杆,在空中飞行12秒钟。同一天的最后一次试飞,威尔伯·莱特在空中停留了59秒,飞行距离约2800米,最大高度约2600米,飞机时速约为21公里。莱特兄弟的壮举开始了人类向空间进军的时代。1904年飞行家2号试飞成功。1905年第一架实用飞机——飞行家3号试飞成功。美国著名天文学家、物理学家萨米尔·兰利(1834~1906)曾于1896年5月6日在波托马克河的一艘游艇上,将他一架重约4公斤、靠蒸汽机推动的飞机模型送上天空,飞行0.8公里后安全着陆。在莱特兄弟第一次试飞前九天,即1903年12月8日,兰利将2架装有五汽缸汽油马达的飞机抬到同一艘游艇上,他和助手C·M·曼莱一起登上飞机,由曼莱驾驶,起飞时飞机栽入波托马克河中。

张含英著有《水利学》等书

张含英(1900~)山东菏泽人。早年留学美国,获康乃尔大学土木工程硕士学位,回国后曾任黄河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委员长,北洋大学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副部长,中国水利学会名誉理事长。长期担任治黄工程的领导职务,并从事治黄的研究工作,主持和参与了许多水利工程的规划和施工,撰写了许多有关水利和黄河治理方面的论文和专著,主要有《治黄论丛》、《黄河志——水文与工程》、《水利学》、《历代治河方略述要》、《治理黄河纲要》、《征服黄河》等。

赞格蒙美国数学家

赞格蒙(1900~1992)美国数学家。1900年12月26日生于波兰华沙;1992年5月30日在美国去世。在华沙和乌克兰鲍尔脱伐(Poltava)接受中学教育,1919年入华沙大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1920年战争时期曾到军队服役;1922~1929年在华沙工业学校任教,其中1926~1929年还任华沙大学不支薪讲师;1929~1930年在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做研究工作;1930~1939年任威尔诺大学教授;1939年又到军队服役;1940年到美国霍利奥克山学院任教授;1945~1947年任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1947年以后任芝加哥大学教授;1980年退休任荣誉教授。1961年被选为美国全国科学院院士,同时还是波兰科学院、阿根廷科学院、西班牙皇家科学院、意大利巴勒莫国家科学院等科学院的院士。1954~1955年曾任美国数学会副主席。

赞格蒙属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波兰数学学派的人物,该学派在两次大战之间曾对数学作出过重大贡献。因此他早期的兴趣是在古典分析方面,特别是调和分析、实变和复变以及概率计算在分析中的应用。在英国期间又接触了哈代和李特尔伍德,特别是遇到了李特尔伍德的学生R·E·A·C·佩利,深受他们的影响,并与后者进行了富有成果的合作。通过傅里叶级数刻画函数类是傅里叶分析中的重要课题,著名的帕舍伐尔公式以及里斯-费希尔定理反映了函数类L2(0,2π)的特征。但对Lp(0,2π)当P≠2时,虽有豪斯多夫-杨定理,实际上该定理只是用傅里叶系数的大小来反映函数所属的空间,并没有给出空间Lp(0,2π)的傅里叶级数特征,不能像帕舍伐尔公式那样,用傅里叶系数的大小来描述Lp(0,2π)中函数的特征。后来赞格蒙及其学生马钦凯维奇等发展了李特尔伍德和佩利提出的理论,给出了Lp(0,2π)空间中函数的傅里叶级数的特征性质。

赞格蒙最有名的工作可能要数其在50年代开始和考尔德伦合作的奇异积分理论。这一理论的出现,标志着调和分析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他们所得结果对Rn中的傅里叶分析问题、实变理论等都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偏微分方程理论方面的应用。概括地讲,他早期的贡献主要在一维傅里叶分析,其成果比较集中地反映在他的《三角级数》(Trigonometric Series,1935;1959年出第2版时扩增为两卷本)一书中;后期则对n维分析作出了基础性贡献。有多个数学领域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了赞格蒙工作的影响,如实变、调和分析、李群、离散算子理论以及偏微分方程等。他还建立了强有力的芝加哥分析学派。

1954年,赞格蒙曾应邀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演讲。他曾于1979年获美国数学会斯蒂尔奖,1986年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1939年还曾获波兰科学院奖。他还著有《解析函数》(Analytic Functions,与S·萨克斯合作,1966年,第2版)和《侧度与积分》(Measure andIntegral,与R·L·惠登合作,1977)。

奥夫欣尼科夫,德米特里·尼古拉耶维奇苏联录音师

德来特里(1900~)苏联录音师。1948年加入共产党。1920年毕业于梁赞戏剧学校,1929年毕业于莫斯科市工会理事会举办的无线电进修班,1931年在莫斯科电影制片厂任无线电技术员。1933~1965年任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录音师(其中1941~1944年任古比雪夫纪录片厂录音师)。他参加过多部杂志片和专题片的创作,成功的作品有:《新世界的一天》(1940)、《曼纳林防线》(1940)、《乌拉尔在争取胜利》(1943)、《劳动光荣》(1950)、《科学宫》(1954)、《来之不易的幸福》(1955)、《我们生活中的一天》(1960)、《岁月与人》(1961)、《世界人民的呼声》(1965)等。

本森,萨利美国女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