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年鉴:1908
2894700000011

第11章 文学类(4)

马尔兹·艾伯特

(1908~1985)美国小说家和剧作家。1908年10月28日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区一个工人家庭,1985年4月26日死于洛杉矶。他从小受父母的教育,对劳动人民怀有深厚的同情。他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期间,在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老师帮助下,开始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1930年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又去耶鲁大学学了两年戏剧。曾与同学合写剧本《旋转木马》(1932)和《和平降临大地》(1933),前者讽刺美国政府的腐败,后者反对帝国主义战争,上演后取得巨大成功,使年轻的作者在戏剧界获得了声誉。法国作家巴比塞评论《和平降临大地》说:“这出戏在把作家的意图转化为强有力的戏剧情节上,是异常成功的。这出戏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情节紧凑,没有多余的台词和动作。”

离开耶鲁后,他从事多种社会活动,兼任好几个进步团体的领导工作,亲自参加一批地区的工人运动,他还创作了《黑矿》(1935)等四个剧本和《世上最幸福的人》等短篇小说。《黑矿》描写美国工人的罢工斗争,被美国评论家约翰·劳森称为“美国无产阶级戏剧从来没有过的最重要的作品”。《世上最幸福的人》描写一个失业工人得到一个十分危险的职业,却认为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因立意新颖、讽刺辛辣而获得1938年欧·亨利短篇小说奖。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好莱坞从事反法西斯文学的创作。电影剧本有《向东京前进》(1944)、《海军陆战队的骄傲》(1945)和《我所住的房子》(1945)。后一剧本因促进种族谅解,得了特别奖。长篇小说有《潜流》(1940)和《十字奖章与火箭》(1944)。前者热情歌颂美国共产党员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后者描写德国工人自发的反战活动,罗斯福政府曾为美国士兵印了14万册的特别版。

战后,他写了第三部长篇小说《赛蒙·马其维尔的游记》(1949),淋漓尽致地讽刺、抨击了社会上的各种弊病。

以上作品使他成为美国无产阶级优秀作家之一,并被选为美国作协和剧联的理事、“作协西部分会”主席、“美国进步公民艺术、科学和职业委员会”委员。40年代末,他在“好莱坞十君子案”中受到迫害,1950年入狱;翌年出狱,流亡墨西哥。在逆境中,他创作了揭露美国“忠诚调查”罪恶内幕的剧本《莫里森案件》(1952)和长篇小说《短促生命中漫长的一天》(1956),以广阔的画面、生动的细节、众多的人物向读者展示美国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监狱。

70年代初期,他写了第五部长篇小说《目击者的报告》,描写了苏联**********者的不幸遭遇。1978年,他创作了剧本《雨果先生》,热情颂扬了雨果在流亡生活中无所畏惧的战斗精神。

马尔兹对中国人民怀有深厚的感情。他把《短促生命中漫长的一天》的原稿寄给中国作家萧三,使其得以在中国首先出版。“******”垮台之后,他又寄来一些新作。其中有剧本《雨果先生》、中篇小说《寒冬一月》和短篇小说《警官》等。这几篇小说都收进中文版《马尔兹中短篇小说选》。

帕韦泽·切塞雷

(1908~1950)意大利小说家、评论家、诗人。1908年9月9日生于都灵附近的朗格镇,1950年8月26日卒于都灵。父亲是法院的书记官。由于父亲早逝,家境贫寒,母亲持家严厉,脾气暴躁,他的童年是在封闭而并不安宁的环境中度过的,这使得他日后与人相处,特别是同妇女交往感到困难。他几度恋爱不成功,终生未婚,依傍姐姐生活。1950年夏天,他在都灵的一家旅馆里服毒自杀,原因之一是失恋。

帕韦泽在都灵求学和工作,在那里度过了一生。高中期间结识了一批进步的校友,萌发了民主思想。他对美国文学、希腊悲剧、历史、原始宗教、人类学、弗洛伊德学说都极感兴趣。1930年以一篇研究惠特曼的论文从大学文学系毕业。此后在中学教英文、拉丁文和哲学、并为《文化》杂志撰稿,发表对美国文学的研究论文和英美文学译著。1935年《文化》杂志由于具有反法西斯的进步倾向,遭到墨索里尼政府的取缔,帕韦泽和其他主要撰稿人均被逮捕,他被判处三年流放。在卡拉布里亚的海边农村服刑一年之后,他回到都灵,进入著名的埃依纳乌迪出版社工作,后来成为该社重要的主编之一。

在1936年流放期间,帕韦泽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诗集《疲劳地工作》,这是一组叙事性的散文诗,描写农村少年进入城市之后因受社会排斥而感到孤独和苦闷的情绪。它们预示了他创作中始终一贯的两个主题:对在朗格度过的童年的回忆,和对都灵附近的民众生活中的矛盾冲突的描写。

童年、朗格、都灵的山区和城市出现于他的全部作品:从对青春年华和故乡大自然的赞美与怀念,逐渐转向对城市生活的失望,揭露它的虚伪,抒写由此而产生的空虚感。第一部长篇小说《你的故土》(1941)正是集中地表现了乡村和城市的对立,个人与社会的对立这样的主题。帕韦泽认为,人在封闭的内心世界中时时忍受着梦想破灭和追求落空的痛苦煎熬,战争使他更觉得人与人之间难以沟通。大战期间他避难于乡下。战后他积极地从事政治活动,并且加入了意大利共产党,力图走出孤独苦闷的个人天地,为建立一个更加公正和文明的社会而奋斗。长篇小说《同志》(1947)描写主人公在爱情和社会生活中寻找归宿、摆脱孤独的人生态度。但是他自己却没有成为他所希望做的新人,被生活中的矛盾、失望、痛苦和空虚所压倒,最终走上了自杀道路。他只是在自己的作品中清醒地描写和分析了他对生活的这种复杂的感受。

帕韦泽的代表作是短篇集《美好的夏天》(1949)和长篇小说《月亮和烟火》(1950)。前者揭露城市工业文明的非人道的残酷性,而乡村的田园生活则成为理想的象征。后者描写一个知识分子从美国回乡寻根,希望在故乡的土地上重温童年的美梦,获得精神上的解脱,结果他看到的故乡却是被战火烧焦的土地,以及农民在烈火中****的惨烈景象,他的希望破灭。冲天的大火象征着对于非理性的制服,内心的净化和争取新的精神平衡的力量。这种从写实中升华出一种象征、一种追求,赋予客观现实一种超验意义的写法,是帕韦泽作品独具的特点。他的作品中充满激情,极富抒情意味。

帕韦泽对于意大利文学生活的重大影响主要不在于他的创作,而是他对当代英语文学的评介。他率先翻译和评介了一些具有现代趣味的英美作家的作品,如美国的麦尔维尔的《白鲸》、爱尔兰的乔伊斯的《青年艺术家的肖像》。前者对于尖锐的社会矛盾的揭露和后者所提倡的作家应客观反映生活的主张,对于从1940年至1950年这十年间的意大利文坛起了冲击作用;促使一些作家站到与当时占据主要地位的追求纯艺术的隐秘派诗歌和粉饰现实的法西斯文学的对立面上,恢复19世纪末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由此而产生出新现实主义文学潮流。他作为新文学的传播者,被认为是新现实主义文学运动的领导人物,尽管他的小说《同志》是否是新现实主义代表作这一问题在评论界尚存争议。帕韦泽的评论文章收集在《美国文学以及其他论文》(1951)之中,此外他还有日记《生活的本领》(1952)和《书信集》(1967),这些为研究他的思想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萨罗扬·威廉

(1908~1981)美国小说家、戏剧家。1908年8月31日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弗雷斯诺城,1981年5月18日在出生地逝世。父亲是亚美尼亚移民,当过小萄萄园主。幼时因父亲早逝而被送进阿拉梅达的孤儿院。7岁随母亲回到弗雷斯诺城上学。15岁念到中学便迫于家境贫寒而辍学谋生。在随后五年中当过店员、葡萄园工人、邮局职员、电报员以及旧金山邮电局的部门经理等。这些经历在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人间喜剧》(1943)中有生动的描写。他虽然境遇不佳,却深信自己有文学天才,渴望成为名作家,因此坚持利用工作之余自学和习作。1934年第一部短篇小说集《秋千架上的大胆青年》问世,使他在文学界崭露头角。此后创作不辍,终于如愿以偿。1942年,他在纽约创办萨罗扬剧团并自任导演。1961年任印第安纳州的普尔杜大学住校作家。

萨罗扬写过6部长篇小说,但除了《人间喜剧》外,其他几部都不算成功。他的文学成就主要在短篇小说和戏剧创作,而且极为多产,仅1934至1940年就发表了约500篇短篇小说。

第一部短篇小说集《秋千架上的大胆青年》是他得到公认的最佳作品之一,奠定了他的创作风格的基调。他打破小说创作中的一些规范,坚持独创一格,这也许恰恰得益于他的缺乏正规教育。他的小说看上去是信手写得,似乎没有严谨的结构,没有重要的情节,甚至没有明确的主题,但总是通过平凡的人物和事件烘托出清新奔放、轻快活泼、感情洋溢的气氛,以令人振奋的乐观主义态度鼓舞人们在逆境中去追求生活的乐趣,深深打动了大萧条时期美国大众的心弦。他的作品中没有所谓的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之分;他相信所有的人基本上都是好人,尽管世界上存在着邪恶与不幸,但人生本身是美好的。他着重描写一切人,尤其是天真的小人物和身居异乡而无所寄托的外国移民的善良天性及其生活追求,揭示出人生的价值。他强调人活着要诚实、纯洁、有志向,不必过于看重物质利益。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的创作主题是要表现“富得死气沉沉不如穷得生气勃勃”,他的创作方法是“跳进河里立刻开始游泳”,爱怎么游就怎么游。他对方言运用自如,人物刻画栩栩如生,整个艺术风格具有流行音乐、电影以及古老的民间传说的影响。作品大都取材于他的童年经历,最有名的是《我的名字叫阿拉姆》等。

这些特点也反映在他的戏剧创作中。他最早创作的两部剧本《我的心在高原》(1939)和《你生活中的好时光》(1939)最有代表性。前者的主题是功成名就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追求与向往;后者表现对当时美国危机四伏、人性沦丧、战争即将来临的担忧和对早期美国自由自在的生活的留恋,这部剧作使他获得1940年普利策奖,但他拒绝接受,以表示对艺术受商业庇护的不满。

国木田独步

(1871~1908)日本诗人、小说家。1871年8月30日生于铫子,1908年6月23日卒于东京。他出身一个下级法官家庭,少年时代过着随父宦游的生活。父亲先被降级,后被罢官,家道从此中落。在读东京专门学校(现早稻田大学)时,因参加反对校长的****活动,中途退学,以后长期作新闻记者。本世纪初创办出版社,因经营不善,债台高筑,境况日下,37岁时便病死。

国木田独步的文学生涯,以《牛肉和土豆》(1901)为界,划分为前后两期。他最初以浪漫主义抒情诗人崭露头角,在风格和表现手法上,受英国诗人渥滋渥斯的影响,歌咏尚未被资本主义机器文明污染的自然风光,以浓郁的诗意和优美的文字,冲击着人们的心扉。他在《非骗记》一文中写道,明月、茅屋、细流、水门、渔夫、农民、山谷、古迹、陋巷皆可入诗,无不弥漫着人性的幽音”,并主张“人生与自然浑为一体,只有在有限与无限中,将平凡、刹那的现实,置于永恒、普遍中审视,才能聆听到人生的悲歌”。他的处女作诗集《武藏野》(1901),以清淡隽永的抒情诗笔墨。给人留下无穷的回味余地和无尽的神往遐思。其中,尤以《武藏野》、《不能忘记的人们》和《狩鹿》等篇,使人读后沉浸在精神的慰藉和情绪的净化之中,《武藏野》的风光描写,宛似一幅用明丽流畅的文采为原料而勾勒出的景物素描。武藏野被赋予永存的诗的生命,它浸染着诗人的主观色彩,弥漫着沉郁的浪漫主义色彩。这是日本现代文学中有较高艺术性的脍炙人口的名篇。

国木田生活的时代,正值日本经过甲午,日俄两次对外侵略战争,明治政府正在变本加利秣马厉兵,以致各种社会矛盾激化,日本列岛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国木田本人也经历了个人生活的坎坷磨难,寻觅大自然诗意的情感产生困惑和失落,创作上开始从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过渡,以使自己的创作与急剧变化的生活同步前进,传达社会生活的脉搏和时代风云的变化。他在短篇小说《富冈先生》(1902)中,抨击明治政府的官僚政客;《酒中日记》(1902)嘲讽穷兵黩武的军人。在他经济破产后创作的《穷死》(1907),《栅门》(1908)等短篇小说中,反映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的悲惨命运,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甲午,日俄战争带给日本人民的深重灾难,赞扬劳动人民相互间的友爱;《少年的悲哀》(1902)在感伤的哀音中,表现对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妇女命运的深挚同情。

李·约纳斯·劳里兹·伊代米尔

(1833~1908)挪威作家。1833年11月6日生于挪威北部的德拉门。1908年7月5日在奥斯陆去世。父亲曾任特拉姆塞法官。5岁时,他随家迁往北极地区小镇。童年所见的北极航海生活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他后来的许多作品提供了大量素材。1846年,他进入海军学校,但因高度近视,中途退学,改入卑尔根拉丁学校。1851年,他考入克里斯蒂尼亚(今奥斯陆)大学法律系,与易卜生和比昂松同学。毕业后,他跟表妹结婚,在孔斯温厄当了几年律师,后来由于经营木材生意破产,便放弃律师生涯,专事写作。他的头一部成名作是与妻子合著的、描写挪威北方生活的小说《梦幻》(1870)。这部作品和他的一系列后期作品一样,主要运用童年时代得来的印象,把幻想与现实交织在一起,富有浪漫主义情调。

约纳斯·李在北欧文学史上曾与易卜生,比昂松和基兰德一起,被称为19世纪挪威文坛“四杰”。他创作的时期,正值挪威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发展,作品大都富于风情画色彩,给19世纪挪威的生活,特别是挪威北部的生活,描绘出不少生动的画画。他曾经描写过当时挪威的某些社会冲突,特别是在《判处无期徒刑的人》(1883)这部作品中,鲜明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贫富的对立。小说主人公尼可莱是克里斯蒂尼亚的一个私生子,在霍尔曼太太家里长大,这是一个严厉而又残忍的女人,她把尼可莱视为自己的家奴。尼可莱与霍尔曼太太的女儿雪莉暗中相恋,霍尔曼太太就把尼可莱逐出家门,并千方百计阻挠他们的婚姻。后来雪莉感到前途渺茫,答应同厂主的儿子约会,这事被尼可莱获悉,他便跑去把那个富裕的对手杀死,尼可莱被判处无期徒刑,而雪莉则自杀殒命。作品表现了作家对穷人的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