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年鉴:1907
2894600000019

第19章 表演艺术(1)

奥特里·吉恩

(1907~)美国电影演员、牧童歌唱家、作曲家、制片人。生于得克萨斯州蒂奥加附近的牧场。青年时曾在俄克拉河马州一个车站上当铁路报务员。著名喜剧家威尔·罗杰斯听了他的歌唱,鼓励他走上艺人生活的道路。1928年,他开始在当地一家广播电台唱歌。三年后他经营起自己的广播电台。1934年首次登上银幕,在肯·梅纳德主演的西部片《在古老的圣菲》里表演了他的歌唱,接着在长十三大本的科幻片《电国秘密》里扮演主角。1935年他主演的《翻滚的风滚草》很受观众欢迎,同他合演的是绰号“跳蛙”的喜剧演员斯迈利·伯内特,斯迈利的坐骑叫“锦标”,是一匹能够听从人意,有表演技术的马。从此,他们为共和影片公司拍摄了《歌唱的牧童》(1936)、《曼哈顿走马灯》(1977)、《马鞍之歌》(1938)、《边境之南》(1939)、《大牧场》(1940)、《牧童小夜曲》等多部西部歌唱片。

奥特里是一位西部片歌唱明星,二十年中一共拍了九十三部影片。从1938到1942年,一直名列十大卖座明星。在银幕上他塑造了一个温厚可亲的正派人物;从不胡言乱语,既不吸烟,也不喝酒,开枪总是后发制人,特别是他很少有缠绵爱情的场面,在三、四十年代,他的影片最适合美国儿童观看,受到美国普通家庭父母的欢迎,曾一个月内接到四万封影迷来信。他一共写了二百首左右的流行歌曲,《这里来了圣诞老人》、《重骑战马》等歌曲,都备受青年喜爱。1941年他主演的影片《在彩虹上驰骋》中有一支插曲《同我真诚相待》,也由他作曲。弗雷德·罗斯作词,曾获得奥斯卡最佳电影歌曲金像奖提名。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他离开好莱坞在空军运输司令部任飞行教官。战后,他加入哥伦比亚影片公司,后又自己成立制片公司,继续拍片直到1953年。

1978年,他著有回忆录《重骑战马》。

他演出的主要影片还有:《歌唱的流浪汉》(1953)、《噢,苏姗娜!》(1937)、《在古老的蒙特里》(1939)、《茂洛台牧场》(1940)、《得克萨斯州的罗宾汉》(1947)、《得克萨斯人从不叫喊》(1951)等。

巴斯奎特·丽娜

(1907~?)美国电影女演员,舞蹈家。生于加利福尼亚州圣马特奥。原名莉娜·巴斯科特。她是舞蹈家欧内斯特·贝尔切的干女儿,电影女演员、舞蹈家马吉·钱皮恩的姐姐。她自幼学舞蹈,演出芭蕾舞。1915年在旧金山世界博览会上演出成功,旋应环球影片公司之约主演《莉娜·巴斯科特艺术》短片集,她还在故事片中扮演儿童角色。之后,她离开银幕致力于芭蕾舞。十六岁时,在无声片《齐格飞歌舞表演》(1923)中担任芭蕾舞女主角。1927年放弃舞蹈生涯重上银幕,改名丽哪·巴斯奎特。她最重要的一部影片是由西席·地密尔导演的《不信神的姑娘》(1929),她在该片中但任主要角色。之后,她演的多是次要影片,其中有些是西部片。她的银幕生涯曾经一度受到家族纠纷的影响。1925年,她和华纳兄弟家族的“政界元老”萨姆·华纳结婚,1927年萨姆去世后,她本人和华纳兄弟家庭其他成员之间因孩子扶养和巨额财产等问题引起法律纠纷。为此她曾数次企图自杀。三十年代末她还演过一些小角色,不久退出影坛,后住在宾夕法尼亚州。

她演出的其他影有:《鞋》(1916)、《少年舞蹈演员》(1916)、《一天王子》(1917)、《北方巡逻兵》(1927)、《小夜曲》(1927)、《新美人计》(1929)、《金枝玉叶》(1931)、《午夜女人》(1932)、《最后时刻》(1936)、《落潮》(1937)、《美洲海盗》(1938,旧泽《新水浒》)、《四杰传》(1938)、《一夜罪行》(1913)等。

巴雷特·伊迪丝

(1907~1977)美国戏剧、电影女演员。生于马萨诸塞州科克斯伯里。原名伊迪丝·威廉斯。是著名莎士比亚戏剧演员劳伦斯·巴雷特的外孙女。十六岁开始在百老汇舞台上演出,后在许多舞台剧中扮演主角和配角,并参加奥逊·威尔斯办的水星剧团的演出。1939年到好莱坞,四十年代到五十年代初期在大约十五部影片中扮演配角。她演出的影片有:《退休夫人》(1941)、《一夜夫人》(1942)、《鬼船》(1943)、《圣女之歌》(1943)、《简爱》(1944)、《天国之路》(1944)、《莫莉与我》(1945)、《冷酷无情》(1949)、《天鹅》(1956)等。

布思·雪莉

(1907~?)美国戏剧、电影女演员。生于纽约市。十二岁起参加业余表演,1923年在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上演的舞台剧《猫和金丝雀》中正式演出;1925年在百老汇登台与另一新人、后来成名的享佛莱·鲍嘉合作·在《地狱钟声》一剧中担任配角。十年后,在《马上的三人》中扮演了她第一个重要的舞台角色。1940年在《我的姐姐艾琳》中担任主角。1950年在百老汇的《小谢巴!回来吧》一剧中扮演洛拉·德莱尼一角,取得很大成功,获得托尼奖和纽约戏剧评论家奖。1952年,《回来吧!小谢巴》(又译《兰闺春怨》)搬上银幕,仍由她主演,获得第二十五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金像奖、1952年最佳女演员金球奖和1952年全美电影评议会最佳女主角奖以及纽约电影评论最佳女主角奖。1953年,这部影片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授予的剧情片国际奖,她由于优秀的表演才能,获得特别奖状。随后她又演出了《到百老汇的大街》(1953)、《莱斯利太太》(1954)、《霍特·斯佩尔》(1958)等片。她在电视系列片《黑兹尔》中扮演的黑兹尔,也受到广泛的欢迎。

雪莉·布思《小谢巴!回来吧》,1952布朗森·贝蒂

(1907~1971)美国电影女演员。生于新泽西州特伦顿。原名伊丽莎白·艾达·布朗森。从影之前学习舞蹈,十六岁起当电影小演员。1923年,苏格兰剧作家詹姆斯·巴里爵士的名剧《彼得·潘》第一次搬上银幕时,他亲自挑选布朗森担任影片女主角,她以此成名。派拉蒙影片公司利用她小个子、善演淘气、天真、机灵角色的特点,想把她捧成继玛丽·璧克馥之后的第二个“美国大众情人”,但当时观众的爱好已变,使她不得不扮演庄重的角色。尽管声誉有所下降,但仍主演了许多无声片和最早有声片,如《可歌可泣》(1928)、《小宝贝》(1929)等。三十年代初退出电影界。1937年又重返银幕,在吉恩·奥特里主演的一部西部片里演出。六十年代,她又演了几部影片。她演出的其他主要影片有:《安娜高攀》(1922)、《爪哇首领》(1923)、《不久以前》(1925)、《金公主》(1925)、《宾虚传》(1925,旧译《宾汉》或《亡国恨》)、《吻一下灰姑娘》(1926)、《两个人的天堂》(1927)、《非常豪华》(1927)、《开放范围》(1927)、《铁拳争艳记》(1927)、《贝拉米的审判》(1929)、《妻之隐秘》(1929)、《巫医》(1930)、《玉人归来》(1931)、《午夜巡逻兵》(1932)、《从松岭来的歌唱少年》(1937)、《一袋奇物》(1961)、《黑胡子幽灵》(1968)等。

费伦·弗兰克

(1907~1985)美国电影演员。出生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一个杂耍剧演员的家庭中,父母以拉夫和卡西克的艺名在舞台上演出。他一岁半就登台演出,以后一直跟随父母出场,演哑剧,当丑角,同时还演杂技、歌舞等。30年代中期他进入电影界,曾先后在400余部影片中扮演各种类型的角色,如卡车司机、酒吧间招待员、强盗,警官等。给人较深印象的是在影片《失去的周末》(1945)中扮演的一个横施暴行的护理员。他还在电视连续剧《多比,吉利斯的爱情故事》中扮演多比的父亲,在《那个姑娘》中扮演主要角色。

费伦参加演出的主要影片还有:《边境飞行》(1935)、《直捣黄龙》(1936)、《千古疑狱》(1937)、《孤岛怪人》(1938)、《怒火之花》(1940)、《四风齐鸣》(1944)、《百美图》(1945)、《宝莲历险记》(1947)、《冒险家的乐园》(1947)、《十四小时》(1951)、《狙击手》(1952)、《第11牢房的暴动》(1954)、《红色吊袜带》(1954)、《龙虎双侠》(1957)、《妙女郎》(1968)等。卡罗尔·休

(1907~1982)美国电影女演员。生于芝加哥。原名伊夫琳·莱德尔。她在好莱坞社交界很有名气,以此在二、三十年代主演了好几部好莱坞影片。后成为电影人材发掘人,著名明星艾伦·莱德就是她发现和培养的,1942年成为夫妻。她曾在棕榈泉经营“阿兰·赖德五金和礼品店”。她的儿子大卫和女儿阿拉娜都是电影演员。卡罗尔演出的影片主要有:《奴隶美人》(1927)、《软垫》(1927)、《两亲家游巴黎》(1928)、《空中马戏团》(1928)、《赢得那位姑娘》(1928)、《1929年福斯·慕维通歌舞班》(1929)、《撒野的姑娘》(1929)、《为何离家出走》(1929)、《欧洲大追捕》(1929)、《盛大宴会》(1930)、《舞争宠记》(1930)、《秘密罪人》(1933)、《直截了当》(1933)、《一个医生的日记》(1937)等。

休·卡罗尔《1929年福斯·慕维通歌舞班》,1929

黄柳霜

(1907~1961)美籍华裔电影女演员。生于洛杉矶。父亲原籍广东省台山,在美生有3男3女,她是第2个女儿。童年时白天在美国学校学英文,晚上在唐人街中华学院补习;少女时代勤学中国乐器和唐诗。12岁在电影中当临时演员,参加过影片《红灯照》的演出。1924年在范朋克主演的影片《月宫宝盒》(旧译《巴格达窃贼》)中扮演一个东方女奴角色,吸引了观众。1929年被邀去英国和欧洲拍片,在英国拍摄了《毕加迪里》等片,并在伦敦舞台上与劳伦斯·奥立佛合演话剧《****圈》。1931年返美后,派拉蒙公司同她签约;1933年又去英国拍片。30年代后期,她在好莱坞主演的多数是较低成本的情节剧;1942年拍完《轰炸缅甸》和《重庆一妇人》后引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推动美国人捐助物资支持中国抗日战争。战后只是在1949年的影片《冲击》中露过面,但到1960年,她应邀在《琼楼春梦》中出任要角;同年又在由意大利、法国和英国合拍的影片《冰国英雄传》中演出。1961年2月3日因心脏病突发,在睡梦中去世。她一生从未结婚。

黄柳霜主演和参加演出的主要影片还有:《羞愧》(1921)、《海运费》(1922)、《漂流》(1923)、《阿拉斯加人》(1924)、《潘彼得》(1924)、《四十次眨眼》(1926)、《第五号街》(1927)、《兵先生》(1927)、《魔鬼舞蹈家》(1927)、《上海街头》(1927)、《歌》(1928,英、德合拍)、《爱情的火焰》(1930)、《龙的女儿》(1931)、《上海快车》(1932)、《老虎弯》(1933,英)、《邱锦娟》(1934,英)、《上海女儿》(1937)、《尸谏》(1938)、《中华女儿》(1939)、《亡人岛》(1939)等。

坦迪·杰西卡

(1907~1994)美国电影女演员。生于伦敦,晚年曾在西安大略大学攻读法律。21岁在纽约登台。1948年因演《欲望号街车》获托尼戏剧奖。以后30多年中,她又以《陷阱游戏》(1978)和《狐火》(1982)获托尼戏剧奖。在电影生涯里,1932~1992年的60年中,主演或参加演出了近30部影片,1989年以《为戴茜小姐开车》一片获第6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金像奖;1991年又以《油炸绿番茄》获奥斯卡最佳女配角金像奖提名。

她参加演出的主要影片还有:《蜡美人》(1932,英)、《还我自由》(1944)、《空谷芳草》(1945)、《黛绿年华》(1946)、《无后为大》(1946)、《永恒的琥珀》(1947)、《情天劫》(1948)、《沙漠狐狸》(1951)、《林中灯光》(1958)、《青年海明威历险记》(1962)、《鸟群》(1963)、《飞象渡河》(1981)、《加坡的世界》(1982)、《神秘夜》(1982)、《最佳伴侣》(1982)、《名都之恋》(1984)、《天茧》(1988)、《卡洛街上的房子》(1988)等。

斯坦维克·芭芭拉

(1907~1990)美国电影女演员。原名鲁比·斯蒂文斯。生于纽约州布鲁克林。3岁时,母亲因车祸去世,父亲是个酒鬼,离家出走,留下她和5岁的哥哥。失去父母的小鲁比成了寄人篱下的孤女。从小崇拜演员的鲁比一心想跳舞。13岁辍学,在布鲁克林一家百货公司当包装工。15岁终于加入艺人生涯,在齐格菲歌舞团里当一名跳舞女郎。由于勤奋,1926年得以在百老汇舞台剧《绞索》中扮演主要角色。

1927年在无声片《百老汇夜晚》中首次登上银幕;次年与歌舞杂耍演员弗兰克·弗伊结婚,同去好莱坞。1930年她在弗兰克·卡普拉执导的影片《闲花泪》中担任重要角色,接着又在卡普拉导演的《神女》(1931)、《苦缠绵》(1932)、《阎将军的苦茶》(1933)三片中扮演主角。1937年,她以《慈母心》一片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金像奖提名。1936年她与罗伯特·泰勒合演《嫂夫人》,她虽已与弗伊离婚,但与泰勒恋爱3年,至1939年才举行婚礼。

40年代是她银幕生涯中最有成绩的时期,她曾以《郎才女貌》(1942)、《火车谋杀案》(1944)和《电话打错了》(1948)三次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金像奖的提名。1952年与罗伯特·泰勒离婚后,再未结婚。50年代主演的影片都比较一般。60年代后期起,她参加电视片的拍摄,1965~1968年电视连续剧使她获得艾米电视奖;1983年的《棘鸟》和连续剧《朝代》都获得好评。在1987年第15届美国电影学院颁奖仪式上,授予她终身成就奖。1990年1月因心力衰竭去世,终年82岁。

她主演和参加演出的主要影片还有:《失踪的女人》(1934)、《绝色佳人》(1935)、《自由魂》(1937)、《孔雀东南飞》(1938)、《铁马》(1939)、《千金之子》(1939)、《欢乐今宵》(1940)、《热恋》(1941)、《女伟人》(1942)、《灵与肉》(1943)、《二度梅》(1946)、《加利福尼亚》(1947)、《金粉美人》(1948)、《万劫红泪》(1950)、《红杏出墙》(1952)、《冰海沉船记》(1953)、《谋杀证人》(1954)、《逃往缅甸》(1955)、《四十支枪》(1957)、《欲火如焚》(1962)、《夜行人》(1965)等。

韦恩·约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