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年鉴:1905
2894400000005

第5章 世界历程(5)

史蒂文斯

(1905~1988)西亚卡·史蒂文斯,塞拉利昂首任总统,1971年4月19日~1983年11月在任;塞拉利昂政府总理,塞拉利昂全国人民大会党主席。1905年8月24日生于南方省莫廷巴区。林姆族人。信基督教。早年在弗里敦的艾伯特学院学习。1923~1930年当警察。1930~1943年先后当工人、火车站站长和铁矿职工。1943任马兰帕矿工工会书记,并参与创建一矿工工会,担任总书记达15年之久。1945年作为工人代表参加保护地议会。1947年获奖学金赴英国牛津鲁斯学院学习。回国后,1948~1950年任塞拉利昂职工大会书记,成为当时有影响的工会领袖。1951年创建塞拉利昂人民党,为主要领导人之一,开于当年选为立法议会议员。1953年退出人民党,翌年参加当时从人民党分裂出来的人民民族党,1958~1960年任人民民族党副主席。1960年4月,作为塞拉利昂各党派联合阵线代表团成员,参加独立前的制宪会议,就塞拉利昂独立宪法同英国谈判。回国后另组全国人民大会党,任主席。1962~1967年任议会****领袖。1964~1965年任弗里敦市市长。1967年3月因发生军事政变,被迫流亡几内亚。1968年回国,同年4月~1971年4月任总理。1969年获塞拉利昂大学名誉民法博士学位。1970年4月兼任国防和内政部长。1971年4月19日塞拉利昂宣布成立共和国,他任共和国总统兼国防部长和武装部队总司令。1973年起任塞拉利昂大学名誉校长。1979年获美国林肯大学名誉民法博士学位,同年6月起重任全国人民大会党主席和全国总书记。1981年2月兼任能源和动力部长。1985年11月辞去总统职务。执政期间强调“团结、和平与稳定”,反对部族主义,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实行“门户开放”,吸收外国投资。1988年5月29日逝世。1963年5月以来多次访问中国。

埃斯更斯

(1905~1989)加斯东·埃斯更斯,比利时首相,1949~1950、1950~1961、1968~1972年在任。1905年4月1日生于比利时安特卫普省利那尔,曾在卢汶天主教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经济和贸易,获得理学硕士和政治学博士学位。1934年任卢汶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后当选为比利时皇家科学院院士。1934~1935年任劳工大臣办公室主任。1936年任财政部高级顾问委员会成员。1939年任经济事务大臣的经济顾问。1939~1965年当选为比利时众议员,1965~1970年当选为参议员。1945年任财政大臣。1947~1949年任财政大臣兼国际复兴银行行长。1949~1950年出任首相,在此期间领导了就利奥波德三世国王王位问题进行的全民公决活动。1950年任经济事务和中产阶级大臣。1951年任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副主席。1958~1961年第二次出任首相,在这期间,经历了比属殖民地刚果民族解放运动和1960年底大罢工事件。1963年由比利时国王授予国务大臣名誉称号。1965~1966年任财政大臣,试图解决比当时的财政危机。1968~1972年第三次出任首相,成功地进行了修改宪法这项困难工作,第一次在宪法中明确将比利时划分为三个地区:弗兰德地区、瓦隆地区、布鲁塞尔地区。另外,还将增值税(TVA)机制引入比利时。1971年领导比利时政府决定与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1974年辞去政府职务后担任比利时信贷银行总裁。主要著作有《比利时国家财政》等。

摩勒

(1905~1875)居伊·摩勒,法国政府总理,1956~1957年在任。1905年12月31日生于奥恩省弗莱尔镇的一个工人家庭。中学毕业后进入里尔文学院就读,获得英语学士学位。1921年参加社会党。大学毕业到阿拉斯市的一所中学任英语教师。1939年出任法国总工会教育联合会总书记。同年应征入伍。二战爆发后参加反对法西斯的斗争。1940年被德军俘虏。1942年获释。后参加法国本土的抵抗运动,并担任社会党在法国北部地区抵抗运动的负责人。1942~1944年出任法国国内武装部队指挥官。1944年担任加莱海省解放委员会书记。同年6月任抵抗运动与盟军之间的联络官。1945~1946年为两届制宪会议议员。1945年起担任阿拉斯市市长。1946年当选为国民议会议员。1946~1947年出任勃鲁姆政府国务部长。1946~1969年一直担任社会党总书记。1949年出任欧洲委员会咨询议会议员。1950年任欧洲委员会总务委员会主席和欧洲委员会部长委员会成员。1950~1951年担任普利文政府国务部长。1951年出任克耶内阁副总理。同年再次当选为国民议会议员。1954~1956年出任欧洲委员会咨询议会议长。1955年底发起组建共和阵线,并在1956年的议会选举中获胜,当选为众议员。1956~1957年任总理。在其任内,推行了一些经济与社会改革:实行职工每年3周带薪休假制度,成为人民阵线政府创立2周带薪休假后的一次重大改革;建立全国老年人互助基金会,解决老年人的社会保险问题,进一步完善法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职工工资,规定领薪者的所得税征收范围,使低工资者受益,提高人民的购买力。1956年同联邦德国签订《法国卢森堡协定》,承认萨尔并入德国,加速法德和解进程。推动建立欧洲共同体,于1957年与其他西欧国家签订《罗马条约》。上台不久专门设立驻节部长负责阿尔及利亚事务,并提出“停火、自由选举、谈判”的三步政策,但后来又改变初衷,继续推行殖民战争。在埃及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后,于1956年10月同英国一起入侵埃及,占领苏伊土等地,此举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后被迫从埃撤军。1958年出任弗林姆兰政府副总理,并再次选为国民议会议员。同年为戴高乐复出而四处奔走。1958~1959年担任戴高乐政府国务部长。1959年拒绝参加德勃雷组织的新政府,从此站在反对戴高乐内外政策的反对派立场。1966年加入密特朗领导的民主与社会主义左翼联盟,并出任该联盟外交与国防事务负责人。1967年再度当选为国民议会议员。自1969年起从事学术研究,出任大学社会主义研究所所长。1975年10月3日去世。摩是一位坚定的“欧洲主义者”,积极主张欧洲联合,大力倡导欧洲一体化向前深入,为促进欧洲共同体的建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曾获得战争大十字勋章、抵抗勋章等。主要著作有:《英语语法》、《总结与社会主义前景》、《社会主义的可能性》、《铁托的社会主义》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