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史
云南元谋人
云南元谋人化石是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化石,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化石之一,后正式被定名为“直立人元谋新亚种”,又称元谋直立人,简称元谋人。1965年5月,发现于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附近,地处元谋盆地的边缘地带。出土的早期人类化石包括两枚左右上内侧门齿,属于同一位成年人个体。元谋猿人生活的年代距今约有170万年,元谋发现的猿人化石、打制石器、炭屑和烧骨,以及动物化石等遗存,表明元谋猿人已经能够使用和制造工具,并通过狩猎劳动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而且还懂得火的使用。元谋人遗址的发现,证明了云南高原是人类早期活动的重要地区之一。
陕西蓝田人
陕西蓝田人属早期直立人,学名为“直立人蓝田亚种”。陕西蓝田人是中国旧石器时期早期人类化石,简称蓝田人。蓝田猿人化石出土地点有两处,均位于蓝田县境内。陈家窝蓝田猿人生活年代距今约65万至53万年问。公王岭蓝田猿人生活年代距今约98万至67万年间。蓝田人头盖骨极为低平,额骨倾斜明显而尚无额窦,有鲜明的原始性质。眉嵴骨粗壮,头骨骨壁极厚,脑容量估计约为780毫升左右。出土的石制品证明蓝田人已经能够使用多种石质打制工具。与猿人化石一同出土的有40多种哺乳动物化石,内有大熊猫、剑齿象、毛冠鹿、斑鹿、野猪等。由此推知,蓝田人所处的自然环境是秦岭北坡温暖较湿润的森林草原地区,从事采集和狩猎劳动。
山顶洞人
山顶洞人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属晚期智人,因发现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而得名。考古发现,山顶洞人和现代人已经没什么区别。山顶洞人不但能够把石头打制成石斧、石锤,而且还把野兽的骨头磨制成骨针,把兽皮缝成衣服保暖御寒。山顶洞人过着按照血统关系固定下来的群居生活,彼此之间都有血缘关系。这样就形成了最早的社会结构——原始人群,这种原始人群又逐渐演变为氏族公社。在山顶洞人的洞穴里还发现了一些有孔的兽牙、海钳壳、磨光的石珠等装饰品。
氏族社会
氏族公社即以血缘为纽带结成的社会基层单位,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基本贯穿于新石器时代始终。氏族社会初期,以母系血缘为纽带,即母权制,称母系氏族社会。大约在新石器时代末期,逐渐过渡到以父系血缘为纽带,即父权制,称父系氏族社会。氏族内部生产资料公有,实行集体生产,平均分配劳动果实;公共事务由选举产生的氏族首领管理,遇有重大问题,由氏族成员会议决定;氏族社会时期实行族外婚制,内部禁止通婚。随着金属工具的使用,生产力得到较快发展,劳动效率提高,出现了剩余劳动产品,随之产生私有制。于是,氏族内部贫富分化,进而演变为对立,逐渐形成阶级,氏族也随之解体。
部落与部落联盟
部落由两个或多个血缘相近的氏族组成。每个部落有自己的活动范围、语言和习俗,也有管理内部事务的相关机构。到了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氏族之间不断展开战争,于是一些部落就联合起来,结成了部落联盟。
半坡遗址
半坡遗址是中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聚落遗址,位于陕西西安东郊半坡村。半坡聚落距今约为6300—6800年,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期。整个遗址平面呈南北稍长、东西稍窄的不规则圆形,分为居住区、氏族墓地、公共窑场三部分。据分析,半坡聚落是一个由母系血缘为纽带而组成的氏族整体。在聚落内部,氏族成员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共同拥有氏族的财产。半坡人生产的陶器主要用于定居后的日常生活,陶质、造型、装饰和焙烧技术,均达到相当成熟的水平。半坡聚落遗址为了解母系氏族社会生活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也是仰韶文化的一个类型。
仰韶文化
1921年,仰韶文化遗址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首次发现,距今约5000—6000年,属于新石器文化,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下游一带,现已发现上百处遗址。仰韶文化的面貌是:经营农业,饲养家畜,烧制陶器,有定居的村落和集中的墓地。仰韶文化最明显的特征是出土的红陶器上绘有几何形或动物形花纹。
大汶口文化
1959年,大汶口文化遗址最早发现于山东泰安市大汶口村,年代约为公元前4040至前2240年,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典型。大汶口文化的遗存十分丰富。经考古发现有墓葬、房址、窖坑等,有普遍随葬獐牙的风习,有的还随葬猪头、猪骨以象征财富。出土生活用具主要有鼎、豆、壶、罐、钵、盘、杯等器皿,分为彩陶、红陶、白陶、灰陶、黑陶几种。生产工具有磨制精致的石斧、石锛、石凿和磨制骨器,骨针磨制十分精细,体现了极高的制作技术。大汶口文化的发现是中国史前考古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为山东地区的龙山文化找到了渊源,也为研究黄淮流域及山东、江浙沿海地区原始文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文化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镇,是长江下游以南的一种较早的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文化,年代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河姆渡文化的社会经济是以稻作农业为主,兼营畜牧、采集和渔猎。在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稻谷、谷壳等遗存,还有其他大量动植物的遗存,证明当时社会经济已经比较活跃。生活用器以陶器为主,陶盆上印有稻穗的图案,此外还有少量的木器。人们的居住地已经形成大小各异的村落,在村落遗址中有许多房屋建筑基址,建筑形式和结构与中原地区和长江中游地区发现的史前房屋明显不同。
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是指中国夏朝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现在看来,这些帝王都是当时各部落的领导者。但是不同史家对“三皇五帝”都有不同的定义,说法不一。大部分人认同的是: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称为“三皇”;黄帝、颛顼、帝喾、尧帝、舜帝称为“五帝”,这种说法起源于春秋战国。
尧、舜、禹
尧、舜、禹都是上古时代的帝王。相传,尧为父系氏族公社后期部落联盟首领,帝喾之子,原封于唐,又称唐尧。登帝位后以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为都,设官分职,制定历法,曾命鲧治理洪水。晚年禅位于舜,创禅让制。相传,舜为父系氏族公社后期虞部落联盟首领,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又称虞舜。他以孝闻名,于尧的晚年代尧摄政,于尧死后登位,以蒲坂(今山西永济西)为都。他在年老荐举治理洪水有功的禹为继承人。后来他南巡,死于苍梧之野(今湖南宁远南),葬于九疑(宁远东南)。禹,夏朝的奠基者,姓姒,名禹,又称崇禹、戎禹、伯禹、大禹。父亲是崇伯鲧。禹56岁代行天子之事,91岁时正式即位称王,建立夏王朝,在位10年,东巡狩病死于江南,死后葬在会稽山禹陵(今浙江绍兴禹陵),王号禹,尊号夏禹、夏后禹,谥号帝禹。
尧舜禅让
尧帝16岁称帝,86岁时,希望能找个继承人。于是征求群臣意见,众臣向他推荐舜,因为舜是大孝子。尧帝听到举荐,知道舜德才兼备、淳朴宽厚、谦虚谨慎,就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并让九个儿子辅佐他。舜历经种种考验后,尧帝让他处理政事20年,又代理摄政8年,把各种事情办理的井井有条,天下众望所归,此时帝尧正式把王位传给舜,历史上称为“尧舜禅让”。虞舜在位39年,在他的治理下,各氏族部落进入了繁荣期。虞舜生前就推荐大禹接替他的职位,禅让制度也得以延续。
大禹治水
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水灾,居民生命财产受到极大威胁。尧命令部落首领鲧去治理洪水。鲧受命后,筑造堤坝想挡住洪水。结果洪水一来,堤坝都被冲垮,就这样将近9年反复筑堤,不仅没有取得成效,水灾反而越闹越凶。舜即位后,命鲧的儿子禹去治理洪水。禹汲取了他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采取了疏导的办法,开渠排水,疏通江河,兴修水利,灌溉农田。大禹受命治水尽职尽责,心怀百姓疾苦,在治水的13年里,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多年努力,大禹终于治服了水患,把洪水引到了大海里。
夏启即位
启是禹的儿子。相传,禹晚年时,效仿尧舜,找一个贤能的人接替自己。先选定掌管刑法的皋陶,但还没有接任,他就病死了;后来,又选定伯益为继承人。等到禹死后,启凭借权势夺得了天下。夏启即位后,远古的“禅让制”被破坏了,取而代之的是“父传子”、“家天下”的世袭制。这一制度在中国实行了将近4000年,直到公元1911年清王朝被推翻为止。
商汤灭夏
夏朝末年,夏王桀荒淫残暴,不理国事,搜刮民脂民膏,尽情享乐,天下百姓苦不堪言,怨声载道。当时,商族已经十分强大。商汤在部落中扶困救穷,勤政廉明,周边诸侯都归顺他,老百姓也亲附他,他统治时期,社会稳固。此后,商汤进入中原,先后击败一些小的邦国,最后在鸣条(今河南封丘东)与夏军决战。夏桀大败而逃,逃至南巢(今安徽巢湖附近)而死,夏朝灭亡。
炮烙之刑
商纣王是商朝最后一个统治者,他的残暴统治引起了臣民的反抗。为了镇压反抗,纣王与宠妃妲己谋划作炮烙之刑。在铜柱上涂上油脂,在下面放炭火烧红,迫使犯人在铜柱上面行走,犯人的脚被烧焦后立即跌到火里被活活烧死。而纣王则以观看行刑为乐。
商朝都城朝歌在哪里
对于商朝时的都城朝歌,主要指今天河南北部的淇县。商朝的武丁、武乙、帝乙、帝辛4代殷王都在此建都,改称朝歌。周灭商后,康叔在朝歌建立卫国,设都于此。此后,汉代称其为朝歌县,元代为淇州,明代改为淇县。
商朝前期为何频繁迁都
商朝近600年,共传17代31位君主。商朝前期有一个很显著的现象,就是都城屡迁。其原因,说法不一。比较普遍的说法是以下几种:
1.水患说。上古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水灾,殷人为躲避水灾,不得不多次迁都。
2.去奢行俭说。文字记载,殷人曾把避免奢侈腐化作为迁都的原因。
3.游牧说。部落时代,人们生活仍为游牧为主,游牧者因水草而转徙,定都也辗转不定。
4.游农说。商代停滞在原始的游农阶段,当一个地方的地力耗尽后,便需要改换耕地,因此要经常迁徙。
5.战争说。殷人考虑到作战的方便,从军事的角度上考虑迁都。
6.王位纷争说。商朝统治阶级的内部诸弟子间争权夺位。商王朝为了摆脱困境,便以不断迁都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
7.阶级斗争说。贵族与平民的斗争是导致殷都屡迁。
8.青铜说。青铜器在夏商周三代的政治斗争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寻找青铜矿是殷都屡迁的主要原因。
关于殷都屡迁的原因,虽然古今学者提出了许多论点,但都没有作出圆满论证。要弄清殷都屡迁的原因,有待史学者深入研究。
武王伐纣
公元前11世纪中期,活动在渭河流域的姬姓周部落逐渐强大起来。因商纣王暴虐,其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呈现白炽化,所以周部落的首领周武王姬发决定联合诸部落伐纣。双方在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大战,因商王军队不堪一击,周军攻入商朝的都城朝歌。纣王兵败,****而亡,商王朝的统治正式结束。武王建立了统治稳定的周朝,百姓开始安居乐业。
牧野之战
商朝末期,在商纣王的统治下,政治腐败,刑罚酷虐,民众痛苦不堪。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吕尚等人辅佐下,率领5万精兵讨伐商纣王。他们很快到达距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仅有70里的牧野。商纣王虽准备了70万兵力,但士兵都无心打仗,盼着周武王赶快到来。于是,在牧野的战争中,商纣王的军队全都倒戈起义,参与讨伐商王。周武王大军所向披靡,纣王逃跑并****。商朝终止了的600年的统治,确立了周王朝。
井田制
井田制是我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西周时盛行。那时,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为“井田”。井田属于周王所有,分配给庶民使用,封建地主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还要交一定的贡赋。领主强迫庶民集体耕种井田,周边为私田,中间为公田。井田制随春秋后期土地私有制的出现而逐渐瓦解。
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竹书纪年》记载,公元前841年,周厉王****引起国人暴动,厉王逃到彘,太子姬静(后为周宣王)藏在召穆公家里,史称“彘之乱”。共伯和受诸侯推举,“行天子事,号曰‘共和元年’”,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共伯和代行王政之前,中国历史处于传说时代,其时间脉络、重大事件、帝王更替都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准确性非常差。从共和元年开始,史官开始做编年体记录,使中国从此之后的历史脉络清晰,记载详实,直到今天,没再间断。
烽火戏诸侯
西周的周幽王是一个荒淫昏庸的皇帝,特别宠信妃子褒姒。并因此废了王后申后,立褒姒为后。但褒姒从来没笑过。为了逗褒姒一笑,周幽王下令点燃骊山上的烽火。此烽火原本是报警信号,当有外敌入侵时,临近诸侯国看到烽火,就会出兵援助。但此次点燃烽火之后,各诸侯王带兵赶来,却发现没有敌人。而褒姒看见这么多兵马忙来忙去,于是笑了。后来,西域敌人真的打来,诸侯们看到烽火不再相信。结果,周幽王被杀于骊山之下,褒姒被掳走。西周从此灭亡。
春秋战国
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2年,历史上称为春秋战国时代。其中,又以公元前475年为界线,前段为春秋时期,因孔子曾编订《春秋》一书而得名;后段为战国时期,因当时7个较为强大的诸侯国相互混战而得名。
春秋五霸
春秋时期,周天子势力减弱,140多个诸侯列国群雄纷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霸权,互相征战,争夺霸权,争做霸主。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还有一些史学家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弭兵运动
春秋中期,中原地区形成晋、楚争霸的局面。由于两国长期对抗,兵连祸结,一些小国及人民饱经战乱。公元前578年,宋国大夫华元,首先倡导和平,发起了以“弭兵”为口号的和平运动。运动谋求晋、楚和好,订盟互不侵犯。可惜为时3年,因楚国背约而结束。
到公元前546年,宋大夫再次倡导弭兵之盟,邀集了晋、楚、秦、齐、宋、鲁等10多个国家,在宋国召开了规模盛大的休兵会议。此后40年间,晋楚没有发生战争,各国得以维持暂时的和平。
弭兵运动对春秋时期的变局产生了很大影响,是推动春秋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
百家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