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识(中国篇)
2893400000056

第56章 经济科技(2)

我国邮政储蓄最早始办于1919年,民国末期陷于停顿。新中国成立后,人民银行于1951年委托邮政部门代理储蓄业务,1953年再次停办。1986年,为支持国家经济建设,******批准邮政部门恢复办理储蓄业务,并在原邮电部和各省(区、市)邮电管理局内设置了邮政储汇局,对邮政储蓄、汇兑等项金融业务进行管理。

邮政部门拥有国内领先水平的邮政储蓄计算机实时交易系统、电子汇兑系统、代理保险实时出单系统和代理开放式基金交易系统,有力地支持了各项业务的经营管理。邮政金融的经营范围涉及本外币储蓄业务,由邮政储蓄延伸出的代理保险、代发工资、代理国债等中间业务,新兴发展的协议存款、债券交易等资金运用业务等。

华侨人民币储蓄

华侨人民币定期储蓄是银行为适应侨胞、侨眷的需要而以优惠利率开办的一种储蓄形式。华侨、港澳同胞或者有外籍亲属的中国公民将境外汇入或携入的外汇、外币(包括黄金、白银)卖给中国银行,用所得的人民币而参加这种储蓄。存储时需凭借外汇证明或侨汇证明书,办理开户手续,储蓄到期时只能支取人民币。

我国最早的银行

我国最早的银行成立于1905年,由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大清户部银行”,是清政府的官办银行。1907年,大清户部银行济南分行在济南成立。1908年2月经度支部(即官制改革前的户部)奏准,户部银行称“大清银行”。1912年,大清银行改称为“中国银行”。

百货店的由来

百货店的由来源于乾隆皇帝的一个故事。相传,有一次乾隆皇帝到一个江南小镇微服私访,见一铺面招牌写着“万货全”,心生好奇,就进了铺子。乾隆帝开口说:“我买把粪杈子。”伙计连忙拿了几把往柜台上一放:“请随意挑选。”乾隆帝摇头说:“我要的是金粪杈子。”掌柜感觉是来找麻烦的,便笑着说:“这金粪杈子小店确实没有。”乾隆帝说:“既然没有,为何叫‘万货全’?”掌柜忙取下招牌,请乾隆帝取个名。乾隆帝说:“虽没有万货,但百货还是有的,那就叫‘百货全’吧!”于是“万货全”就改成了“百货全”。而一般的日用品商店就被改名为百货店了。

夜市的由来

夜市在东汉时叫“夜籴”,这是夜市的萌芽。到了唐代中期,随着农业、手工业的不断发展,商业出现了新的繁荣局面,仅靠白天的市场交换商品显然已经不能适应,于是夜市正式出现。长安不论白天或夜晚,集市贸易都相当发达。现在由于夜市其独特的氛围,深受百姓喜爱,成为人们休闲、购物的好去处。

科技博览

科学与技术

科学作为客观存在的事物,在我国很早就有,不过并没有用科学这个名词,较早用的是“格致”一词。“科学”一词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从日本传来的。1896年由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一文里,首次借用日本的“科学”一词。接着康有为在1898年的《戊戌奏稿》里,也使用了。后来陈独秀编《新青年》时,曾风趣地半音译用“赛先生”来代表“科学”一词。不久,“科学”一词在中文书里就代替了“格致”,普遍地使用了起来。

“技术”这个名词,在中国却早就有。《史记·货殖列传》里开始使用了“技术”一词,如“医方诸食技术之人”。现代的技术则包括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还有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

算筹与算盘

算筹与算盘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两种计算工具。算筹是我国最早的计算工具,大约起源于西周,有两千多年的使用历史。当时,将小竹棍按一定的规则摆成各种形状,就能表示一切的自然数,提高了计算速度,于是发明了算筹。算筹不仅轻巧灵便,可以进行多种运算,比如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缺点是不论是简单运算或复杂运算,算筹都必须慢慢摆放,给人一种得心不应手的感觉。后来,算筹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我国在公元前550年发明了算盘,在当时是世界最先进的。它用竹签串联一粒粒算珠代替一根根零散的算筹,用快速的拨珠代替缓慢的“运筹”,因而既便于演算,又便于携带,算起来又快又准。现在算盘在部分行业仍在使用。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一本综合性的历史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但是该书没有作者,大约成书于1世纪下半叶。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九章算术》内容十分丰富,系统的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该书共收有246个数学问题,分为九章。分别是:方田、栗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勾股。《九章算术》不仅最早提到分数问题,也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方程”章还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阐述了负数及其加减运算法则。

司南

司南,“司”是“指”的意思,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发明的一种最早的指示南北方向的指南器,还不是指南针。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朝,有人就在山上发现了一种能够吸铁的石头,并发现一种长条的石头能指南北,他们管这种石头叫做磁石。古代的能工巧匠把磁石打造成一个勺形,磁石的南极(S极)磨成勺柄,放在青铜制成的光滑如镜的底盘上,再铸上方向性的刻纹。当磁勺在底盘上停止转动时,勺柄指的方向就是正南,勺口指的方向就是正北,这就是我国祖先发明的世界上最早的指示方向的仪器,叫做司南。

指南针

指南针是用以判别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是由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由司南演化而来。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磁针在地磁场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能够利用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南极的特性,清楚地辨别方向。原理是由于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指南针在地球的磁场中受磁场力的作用,所以会一端指南一端指北。主要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

地动仪

地动仪是我国汉代科学家张衡发明的用于测定地震发生方位的仪器。由于张衡所处的东汉时代,地震频繁,造成了很大的灾害,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他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阳嘉元年(132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比欧洲创造的类似的地震仪早了1700多年。

据《后汉书·张衡传》记载,这种“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圆径八尺”,“形似酒樽”,上有隆起的圆盖,仪器的外表刻有篆文以及山、龟、鸟、兽等图形。仪器的内部中央有一根铜质“都柱”,柱旁有八条通道,称为“八道”。樽体外部周围有八个龙头,按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布列。龙头和内部通道中的发动机关相连,每个龙头嘴里都衔有一个铜球。当某个地方发生地震时,铜球就会落入对应的铜蟾蜍的嘴里,发生很大的声响。于是人们就可以知道地震发生的方向。

浑天仪

浑天仪是浑仪和浑象的总称,浑仪是测量天体球面坐标的一种仪器,而浑象是古代用来演示天象的仪表。它们也是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的。西方的浑天仪最早由埃拉托色尼于公元前255年发明。浑仪模仿肉眼所见的天球形状,把仪器制成多个同心圆环,整体看像一个圆球,然后通过可绕中心旋转的窥管观测天体。浑象的构造是一个大圆球上刻画或镶嵌星宿、赤道、黄道、恒稳圈、恒显圈等,类似现今的天球仪。浑象又有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在天球外围——地平圈,以象征地。天球转动时,球内的地仍然不动。现代著作中把这种地在天内的浑象专称为“浑天象”。通常认为浑象最初是由西汉耿寿昌创制。东汉张衡的浑象是他设计的漏水转浑天仪的演示部分。以后,天文学家还多次制造过浑象,并且和水力机械联系在一起,以取得和天球周日运动同步的效果。

纸的发明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古人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来制取丝绵。漂洗丝绵时,把留积在竹帘子上的薄薄一层丝絮纤维剥下来晒干,就成了一张丝绵纸。东汉元兴元年(105年)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了造纸工艺,扩大了造纸原料,提高了纸张的质量。到4世纪,纸张完全替代了简策,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纸,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有了纸,人类的科学文化知识得到更好的保存,也得以迅速地传播和发展,纸成为人类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纸,是我国劳动人民最早发明的,是我们祖先对人类文化的伟大贡献。

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是最早在中国出现的印刷形式。现存最早的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是唐咸通九年(868年)的《金刚经》(现存英国国家博物馆)。雕版印刷的第一步是制作原稿,就是先把要印的字写在薄纸上,然后将原稿反转过来摊在平整的大木板上,固定好;接着,雕工就根据每个字的笔划,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使每个字的笔划突出在板上;木板刻好后,就可以印书了。印书时,先用刷子蘸墨,在雕刻好的板上刷一下,接着,用纸复在板上,另外拿一把干净的刷子在纸背上轻轻刷一下,把纸拿下来,一页书就印好了。一页一页印好以后,装订成册,一本书也就做好了。

活字印刷

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才发明的。自从汉朝发明纸以后,用纸书写即轻便又经济,但是手抄写已经难以满足社会需要,至东汉熹平年间(172—178),出现了摹印和拓印石碑的方法。后来出现了雕版印刷术。但雕版印刷刻板费工费料、存放不方便、不容易更改错字。北宋年间,平民发明家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改进雕版印刷这些缺点。他总结了历代雕版印刷的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反复试验,在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制成了胶泥活字,实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项重大的革命。活字印刷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火药的发明

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许多史籍表明,火药最早产生于9世纪后半期的唐末宋初时期。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在炼丹过程中他们很注重硫黄,因为硫黄是能够制服金属的奇异物质,它可以和水银化合生成硫化汞,还可以和铜铁等金属化合。硫黄性质活泼,容易着火。为了控制硫黄,炼丹家把硫黄和其他物质一起加热形成化合物,来改变它容易着火的性质,这种方法称为“伏火法”。在进行硫黄“伏火”的种种实验中,发现当硫黄、木炭和硝石一起加热时,极易发生激烈的燃烧。由于硫黄和硝石在我国古医书上被列为治病的药物,所以把它们和木炭的混合物称为“火药”,意思是会着火的药。

水车

水车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古代为了灌溉偏远或地势高的农田。于是中国人善用其智慧,发明了另一种能引水灌溉的农具—水车。民间最早的汲水用具该是“桔槔”。将横木放在支架上,利用杠杆原理汲水,这是水车的先驱。正式记载中的水车大约在东汉时才产生,称“翻车”,已有轮轴槽板等基本装置。到了宋代出现了利用水作动力的“筒车”,配合水池和连筒可以使低水高送。不仅功效更大,同时节约了宝贵的人力。至元代,出现了“水翻车”、“牛转翻车”或“驴转翻车”。这项发展,使翻车的利用更有效益。至此,利用水力和畜力以为驱动,使人力终于从翻车脚踏板上解放出来。后来,又出现了“高转筒车”,地势较陡峻而无法开水塘的地方,也能低水高送。这是中国水车发展的第三阶段。元明之后,水车便再没有多少突出成就了。

水磨

水磨出现于晋代。磨,是把米、卖等粮食加工成粉、浆的一种机器。水磨的动力部分是一个卧式水轮,在轮的主轴上安装磨的上扇,流水冲动水轮带动磨转动。随着机械制造技术的进步,后来人们发明一种构造比较复杂的水磨。一个水轮能带动几个磨转动。这种水磨叫做水转连机磨。水磨是水力发电动力原理的原始形式。从机械角度来看。它是由水轮、轴和齿轮联合传动的机械。从车轮到水轮是技术史,也是人类文明史进步的标志。

温室的起源

温室出现在我国汉代,是劳动人民与大自然长期斗争中产生的智慧结晶。据《汉书·召信臣传》记载,在太官园内曾筑有一个温室,向阳面满是窗棂,糊上涂油的窗纸,瓦顶铺有厚厚的干草,室内昼夜烧着炭火。三国时温室生产已相当普遍。唐代,人们可以利用温泉热能来提早生产瓜菜。明清时期,温室生产进一步发展。现在的温室则采用的是暖气和工业余热等来提高室温,有的还发展到利用太阳能实现自动加温,既节约了燃料,又消除了污染。

氧气的发现

世界上最早发现氧气的是我国唐朝的炼丹家马和。他在仔细观察可燃物的燃烧情况后,得出结论空气,主要由阳气(氮气)和阴气(氧气)组成,其中阳气多于阴气多得多,阴气可以在空气中除去,而阳气则不能除去。马和进一步指出,阴气存在于青石(氧化物)、火硝(硝酸盐)等物质中。如用火来加热它们,阴气就会放出来。马和的发现比欧洲早10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