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下台的肯定有上位的,不一定是上位者搞掉了下台者,但是绝对有关系。
公孙贺死后,继任丞相的是一个叫刘屈氂的人。他是中山靖王刘胜一百多个儿子中的一个,刘彻的亲侄子。
史书中记载刘屈氂,有这么句话,“不知其始所以进”,就是不知道怎么刘屈氂就做上丞相了。但是史书还有记载,他的亲家,他儿媳妇的亲爹,是大将军李广利。
李广利有个亲外甥,就是李夫人和刘彻生的儿子,昌邑王刘髆。
刘髆根红苗正,除了不是长子。他自己想不想做太子不清楚,李广利和刘屈氂绝对有这个想法。
李广利大部分时间都在外头打仗,虽然打得不怎么样,他一个大老粗还有搞阴谋的想法吗?
其实李广利很痛苦。他妹妹李夫人早死,他的一个不成器的弟弟李季,和皇宫内的侍女乱搞,被刘彻一怒杀掉,同时丧命的还有他的哥哥,音乐家李广利,李家就剩他李广利一个人了。李广利对刘彻有一份不共戴天的恨,却只能强压在心里。
刘彻对功臣宿将怎么样,李广利很清楚,刘彻就是把这些人当纯粹的工具用,用完扔到一边,卫青何其伟大的人物,打完漠北决战,就被生生晾起来了,睬都不睬,好在卫青为人低调;公孙敖公孙贺赵破奴更惨,直接被杀了。一点人情味没有。也许这是刘彻能做大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从人性角度讲,永远抹不去的污点。
李广利知道,暂时他还轮不到下台被整或者被杀之类,因为刘彻没有找到能做大将军的新的外戚,也不大可能找到了,军队暂时只能交给李广利。
但是眼看刘彻人近黄昏,说不定哪天心脏病发作人就挂了,太子刘据即位,一朝天子一朝臣,他李广利那时真是一点靠山都没了,等着被杀吧,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当年刘彻还没即位,景皇帝就替他就把周亚夫杀了。李广利是被逼的,他想保住自己的命,必须把昌邑王刘髆推上去,没有其他任何选择,这是唯一的筹码,就如同刘据是卫子夫唯一的希望。留给李广利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李广利这种身份的人要搞阴谋,不可能自己在前台抛头露面,他只能做制片人或者总导演,指挥一个或者一群人在镜头前边上蹿下跳。李广利需要一个替身。
史书中没有记载李广利找了谁在前边冲锋陷阵。只不过长安城某个角落里,有个刚被撤职赋闲在家的前公务员,竟然直接把矛头指向了太子刘据,不知道谁借给他的胆子。这个人叫江充。
江充本名江齐,赵国都城邯郸某个胡同里籍籍无名的小人物,没有王侯家世,没有亿万家财,但是这个人身上有一点野性,做事情舍得下本钱。他的第一笔投机资本便是自己的妹妹。江齐请人教妹妹歌舞,学成后,主动把妹妹送给了赵王刘彭祖的太子刘丹,用妹妹的青春赌一个未来。
江齐成功了,他做了刘丹的大舅哥,成了赵王刘彭祖的座上客。
按一般考虑,江齐该满足了,一步登天称不上,但也算一步登峰。可是世界上人类中就有那么一种人,只要你搭上他(她),轻则麻烦傍身,财物受损;重则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如果是个女人,这叫红颜祸水,她会说,“我是无辜的”;如果是个男人,叫乱臣贼子,他会说,“我是被逼的。”
江齐就属于后者,天生的乱臣贼子。
江齐总是对赵太子刘丹不放心,妹妹如果失宠了怎么办,刘丹不认我这个大舅哥了怎么办……
江齐没有实力搞阳谋,他也不会,生来就是背后捅刀的人,只懂搞阴谋。他去调查刘丹的绯闻了。一查不得了,刘丹太有料了。刘丹和他的同胞姐姐乱伦,和他老爸的后宫女人乱搞,和商人们不清不楚,威胁地方官…
江齐像发现了宝藏一样,把这些一一记下来,将来刘丹敢有什么动作,这些就是最好的谈判资本。
但是刘丹也不是笨蛋,江齐在背后搞这些小动作,形同玩火,玩多了免不了把自己点着。刘丹还是发现了江齐的阴谋。江齐经常和刘彭祖见面,刘丹害怕江齐把他的丑事捅给老爹,那就不好收场了,他准备把江齐杀掉灭口。
江齐鼻子很尖,搞阴谋的鼻子一定尖,早得到消息,跑出邯郸城。留在邯郸的家人惨了,全部被刘丹逮捕,砍头。
江齐强压悲愤,隐藏形迹,逃出赵国,改名江充,西入函谷关。所以江充是一个纯粹意义上的亡命徒。从这时起,江充再无任何牵挂,死亡也被他抛到脑后,捡得一条命的人还怕什么。他要去长安举报刘丹,为家人报仇。
乱臣贼子入长安。
江充一路极其小心,也该着他命大,路上没有遇到拦截灭口的人。到长安后立即把事情报给有关部门,说赵国太子刘丹怎样怎样。
长安城这些高效率的执法官员又立即报给刘彻,因为这是涉及诸侯的案子,刘彻对诸侯什么态度大家都知道。果然,刘彻一如既往地愤怒了,不怕诸侯出事,就怕不出事,死查到底,从重判刑。刘彻指派廷尉署去赵国调查,由魏郡负责审理此案---这个原则一直沿用到今天,高官犯案,异省审理。而江充做为关键证人,被保护起来了,他的命保住了。
刘丹不经查,案子坐实了,判死刑。
刘彭祖满脸老泪赶写了一份奏疏,紧急派人送到长安未央宫,给刘丹求情,“江充是个小人,他这在公报私仇,应该碎尸万段…刘丹是你亲侄子啊…看在亲兄弟面子上,留他一命吧…我愿意率领赵国勇士去打匈奴,为刘丹赎罪,哪怕搭上我这条老命…留他一命吧,留他一命吧…”
刘彻读到奏疏,默然不语。而后指示,维持原判。
刘丹死了,没多久刘彭祖受不了打击,也死了。
江充在长安城一夜成名,仿佛当年主父偃再世。只是江充和光明磊落的主父偃相去甚远,本来邪恶的长安城,因为江充的到来,又加重了一层黑暗色彩。
刘彻想见见江充,好久没发生这么刺激的事了,指不定这家伙就是新一代的主父偃,见见无妨。江充当然同意,不过提了一个条件---他还敢提条件,江充说他没什么钱,置办不起像样的衣服,能不能穿日常便服见皇帝?
刘彻对衣服这东西没兴趣,爱穿什么穿什么,来吧。
江充来了,穿着他所谓的日常便服。正是因为江充,《汉书》中有罕见的一段对服饰的细节描写,江充穿着“纱縠襌衣,曲裾后垂交输,冠禅纚步摇冠,飞翮之缨”。
纱縠襌衣就是薄纱纺织的衣服,不是和尚穿的袈裟,不要望文生义。禅衣又写作蝉衣,就是单衣,单层衣服。马王堆汉墓出土过一件,头尾一米二八,左右一米九五,重量四十八克,薄如蝉翼,几乎透明。也就是说,江充穿着一件透视装。至于里边穿没穿衬衣,我们不去管了。
曲裾后垂交输,一种剪裁的样式,具体我也不懂,去互联网上搜一下更容易。
禅纚步摇冠,步摇冠就是帽子(冠)上加了金银打造的饰品,两边垂着流苏或者坠子,一步三摇,步摇。据不太确切记载,步摇这两个字后来发展成一个姓,慕容。
飞翮之缨,就是江充的帽子上,还插着两根野鸡毛。
江充手里拿着一摞名片,见人就发,我是搞时装设计的,刚从法国回来,初到长安,各位前辈以后多多提携……
他这一身衣服属于绝对的非主流。江充本人又长得很帅,所以基本上可以理解成江充风衣墨镜出场,慢镜头加鸽子乱飞。
刘彻看着很好笑,对大臣们说,怪不得都说燕赵多奇人异士,果然如此。大臣们赶紧回道,是啊是啊。
妖孽现形,乱世之兆。
刘彻倒不一定是品味低俗,喜欢奇装异服,他是觉得新鲜,觉得好玩。我们前边说过,东方朔死了后,刘彻就孤单了。朝堂上这一堆大臣,上至丞相将军,下至门官小吏,全都唯唯诺诺,刘彻杀人太多,连丞相都随便杀着玩,谁还敢搞花样出来,还是老实听话为妙,未央宫成了一座沉闷无比的宫殿。所以江充搞这么一出狂野的登场秀,刘彻眼前一亮,加一分。江充当然事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研究过刘彻的性格。
刘彻例行公事一般地问了江充几个问题,匈奴形势啊,国内政局啊,经济建设啊之类。江充做了准备,回答得还可以,他也答不出什么春秋大义来,没读过那么多书,根本不懂。听完江充的回答,刘彻觉得这个人还凑合,有胆识,其他看不出什么特别来。
江充忽然开口提了一个要求,他想去出使一趟匈奴。
刘彻很惊讶,因为他这是第一次听到有人主动要求去匈奴,尤其在这种两国交战状态。江充又加一分。虽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但是去匈奴还是九死一生的任务,很可能去了就回不来了---苏武还在贝加尔湖放羊呢。
刘彻问,你凭什么?
“随机应变,以敌为师,事成与否很难预料,也不用预料。”
好。这个答案我喜欢。去吧。
江充又是在赌,妹妹没有了,用自己做赌注。不做点非常之事出来,怎么能入刘彻的法眼。亡命徒只有进路,没有退路。这是一个危险与机遇并存的任务,只要能回来,高官厚禄指日可待。回不来,大不了一死,大不了投降。
江充以谒者的身份去了匈奴,几个月后,全身而归。具体他在匈奴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史书没有记载,也不好枉测。不过根据他说的话,随机应变,以敌为师,大概江充不像此前的使者们如任敞,苏武等那么强硬,该说软话就说软话。
无论如何江充回来了,身价大涨,又加一分。刘彻送给他一个头衔,绣衣使者,职责和前任们一样,督促地方官剿匪。但是职责范围非常敏感,三辅,就是京城及周边地区,所以江充又多了一项工作:纠察奉行不法的王公贵戚。
刘彻就是想找个不怕死的家伙管一管长安城。
江充像疯狗一样,逮谁咬谁,他不怕。他给刘彻打报告,说这些违法的王公贵戚应该重罚,让他们参军打匈奴。刘彻批示同意,并晋升江充为光禄勋,绣衣使者头衔依旧挂着。
在整治了几个不太听话的大人物后,长安城的大小侯爷,皇上二大爷等等之流,主动去找刘彻坦白,我哪儿哪儿犯错了。并且联合起来,向刘彻上书请求,能不能不去参军,交钱赎罪?
刘彻说好啊,把钱直接交给军队行了。
甚至江充连太子刘据也敢碰。刘据的家人在皇帝专用的御道上飙车,这属于僭越,违法的。人和车都被江充扣下了。
刘据挺老实一个人,不喜欢以势压人,所以派人去向江充求情:江先生辛苦了,你要喜欢我那辆车,我可以送给你,只要不让皇帝知道就好。家人们不像话,是我教导无方,江先生看在我的面子上,网开一面吧。
江充不听,报给刘彻了。这个事情很快传得长安都知道了,大家都等着看皇帝怎么处理。
刘彻在朝堂之上,当着所有大臣说,“你们看到了吧,做臣子的,就该江充这个样。”(人臣当如是矣)
江充一夜之间威震长安。
大臣为国,小臣为君,微臣为己。江充只能算微臣,即便他政治皇亲国戚是为了刘彻,转一圈回来还是为自己。这里多少应该为江充叫一声好,无论出发点是什么,至少他有胆,当年苍鹰郅都也不过如此。
但是江充搞了太子一把,有点后怕,当时他确实有点冲动。哪天刘彻归天,刘据即位,第一个被摁上案板的恐怕就是他了。不过他想什么也没用,他现在这点道行,一百个也扳不倒一个太子,以后再说,走一步算一步,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江充被刘彻公开表扬后,又升职了,水衡都尉,刘彻新设的,掌管上林苑和铸钱事宜,全中国第一肥缺。上林苑本是少府的职责范围,铸钱是财政部的事,刘彻把这两块弄一起,也是为了便于直接控制。
这个职位太耀眼,找江充办事的天天有,江充在赵国的故旧们都跑到长安来走他的后门,江充也想扶植一批自己人,帮了不少忙。时间长了免不了有人看不入眼,以权谋私嘛,告到刘彻那里去,刘彻没有刻意维护江充的意思,于是江充被撤职了。
江充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了。
其实他不用愁下一步,长安城一直有人注意他,只要机会来临。
公孙贺一案后,巫蛊风波本来有偃旗息鼓的味道了,没想到这不过是刚开场。
刘彻做了一个梦,助推了一把剧情。
刘彻身体很弱,连白天也要睡觉。他做梦梦到数千个木头人,手持长棍,向他打将过来。刘彻猛一下惊醒,觉得身体不舒服,哪里不舒服又说不出来。
巫蛊,肯定是巫蛊!哪个角落里肯定有人在诅咒他。
给我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