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景泰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
2890000000009

第9章 白银地区黄河古渡考(4)

位于水泉公社陡城大队水头生产队东面……在缠州城西南面。该城东北角距缠州城西南角420米。城略呈正方形,夯土板筑,东西长347米,南北宽333米,高11米,上宽2米,下宽15米……城之南北设门,各有瓮城,瓮城门均朝东开,城四角有园墩台,四面城墙均有马面……

我们在陡城村考察时发现,在陡城村附近的3座古城中,缠州城和柳州城两座古城都在离黄河河岸四五里以外的台地上。这里远离黄河,且地势较高,自古及今黄河河水都没有流经这两座古城附近的地方,当然也就不会对之形成威胁。仅此一点就充分说明,缠州城、柳州城不是唐会州州城会宁城。有关陡城村的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是这样记载的:

在平川区人民政府驻地西北14公里,黄河东岸。属水泉乡。人口4850。明代于此筑堡,因建在高地上,周围坡陡,故名陡城。村以堡名。……村东有古城遗址。有大道接109国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第3册,第5475页陡城条。

陡城位于黄河东岸高高的台地上,高台之上西边临河的一侧是残留的城墙和墩台,东边一侧还有存留的城门的门道,门道两边的墙基上砌有大型的条石。陡城雄踞于黄河边的高台上,高出村子西边黄河河岸约二三十米,是名符其实的陡城。陡城之下即为黄河岸边的低地和河道,现已辟为稻田和鱼塘。这与唐人记载中“河流渐逼州城”的记载是相符的。陡城上下的黄河是自东南向西北流的,这与文献中“拔河水向西北流”的记载也是相符的。另外,陡城村以下的黄河河谷就是红山峡,红山峡南起水泉乡的小黄湾村,北至景泰县五佛寺的车木峡,长90公里,为黄河上最长之峡谷。在红山峡河谷两边是紫红色的岩石,高出黄河河面十几米到几十米。在红山峡段的黄河东岸,即使有城,同样也是不可能出现“河流渐逼州城”的现象的,也就不会修建河堰来护城的。如以靖远县城为会宁城,因该城位于黄河南岸,是可以出现“河流渐逼州城”的现象的,但在靖远城下不论如何修建堤坝,只能使河水东北流,是不会“拔河水向西北流”的。这只能说明唐会宁县城就不在今靖远县城。说到这里,我们可以说“靖远说”与“陡城说”的比分已成了二比四了。

综上所述,会州州城会宁县就在今白银市平川区水泉乡陡城村的陡城。在确定了会宁县的地址后,再来看会宁关、乌兰关及乌兰县等的位置。

《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只有乌兰县和会宁关的位置,而没有乌兰关的位置,该图集将乌兰县、会宁关标在今靖远县西南七八十里、远离黄河的山上。《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中只有乌兰县和乌兰关的条目,而没有唐会宁关的条目,关于乌兰关的位置,该书说:

乌兰关,北周置,在今甘肃靖远县南乌兰山上。北周、唐置乌兰县以此名。《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册,第464页乌兰关条。

关于唐乌兰县,该书是这样解释的:

唐武德九年(626)置,属会州。因乌兰山得名。治所在今甘肃靖远县西南(一说在今会宁县西北)。唐末废。《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册,第464页乌兰县条。

上述两家关于会宁关、乌兰县和乌兰关位置说是错误的。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轻信了明清人的记载,又轻易否定了唐宋人的记载所致。《读史方舆纪要》卷62,第2966页靖远卫下云:“乌兰山,卫南百二十里。上有关,唐置乌兰县,以此山名。”第2967又云:“会宁关,卫西南百三十里。”“乌兰关,在卫西南乌兰山上。”《大清一统志》有关条目的记载同此。《中国历史地图集》和《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的说法就采用这两本书的说法。其实,唐宋时的文献关于会宁关、乌兰关、乌兰县的记载是完全正确的。

《元和郡县志》卷4会州会宁县下记载说:

会宁关,东南去州一百八十里。

《太平寰宇记》卷37会州会宁县下也说:

会宁关,东南去州一百八十里。

两书记载一致,由此可知会宁关在会宁县西北180里的地方。关于乌兰县的位置,《元和郡县志》卷4会州下记载说:

乌兰县,上。东南至州一百四十里。……周武帝西巡于此,置乌兰关,又置县,在会宁关东南四里。旧城内沙石不堪久居,天授二年,移于东北七里平川置。

而《太平寰宇记》卷37会州下记载说:

乌兰县,州西北驿路一百八十里,直路一百四十里,三乡。……周武帝西巡于此置乌兰关,又置县,在会宁关西南四里,后移东北七里平川置。

合《元和郡县志》和《太平寰宇记》二书关于乌兰县位置的记载来看,乌兰县也位于会宁县西北,距离会州的里数有二:一种是驿路,也是180里;一种是直路,是140里。两书所记的乌兰关、乌兰县与会宁关的方位上略有差异:《元和郡县志》说是“在会宁关东南四里”,《太平寰宇记》说是“在会宁关西南四里”。根据这些记载,严耕望先生对乌兰关、乌兰关、和会宁关的位置以及相互间的方位,作出了如下的论断。他说:

乌兰关、乌兰县即在一地,或相去极近。……即自会州西北至乌兰县、乌兰关直路一百四十里,驿路一百八十里,而此关县与会宁关相去仅四里之遥,……然则会宁关东南至州一百八十里亦就驿道言,故志书记载乌兰县与会宁关皆在一百八十里也。……是则会宁、乌兰两关相距四里,夹河并置,中为津渡也。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2册,第415页。

严先生还说:

乌兰关与会宁关地望已辨明如上。度其今地当在景泰县地区,黄河大湾曲处。乌兰县盖在景泰县治东不远,会宁关则在河之东岸也。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2册,第412页。

从《读史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开始,直到今天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都认为会宁关、乌兰县和乌兰关在靖远县西南的山上,而严先生提出了在今景泰县治东不远、黄河大湾曲处的说法。这一南一北,其间就相差300多里。关于会宁关、乌兰县和乌兰关的方位,一直是学术界没有理清的问题,是严先生将这一问题理清了,把自明清以来的错误说法纠正过来了。我们认为,严先生关于会宁关、乌兰县和乌兰关的观点是非常正确的。

正如严先生所说,会宁关、乌兰县、乌兰关三地都在黄河边,会宁关在河东,乌兰县和乌兰关在河西,会宁关与乌兰关是“夹河并置,中为津渡”。由此可见,那种将会宁关和乌兰关这两个黄河上的津关置于远离黄河的高山上的观点,是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的。另外,也正如严先生所说,会宁关等三地距会州的里数都是驿路180里,直路140里。那么会宁关、乌兰关和乌兰县究竟在黄河大湾曲的什么地方呢?

我们认为,会宁关城就在今靖远县双龙乡仁和村的北城滩古城遗址上。证据之一就是陡城古城到北城滩古城址的距离。今靖远县城关镇有一条公路通往景泰县城的公路,这条公路从靖远县城关镇往东北,经东湾乡,再往西北经水泉乡、石门乡、双龙乡,在双龙乡境的北城滩北过黄河到景泰县城。我们认为,今天这条公路的前身,可能就是唐代会州州治会宁县到会宁关的驿道。水泉乡的陡城村到水泉乡驻地旱坪川约20里,旱坪川到石门乡驻地石门川88里,《甘肃靖远县地名资料汇编》第76页《水泉公社概况》说,靖远县城到旱坪川36公里;第102页《石门公社概况》说,靖远县城到石门川80公里。故旱坪川到石门川为44公里。石门川到双龙乡驻地永安堡约35里,永安堡到北城滩约55里,以上共计198里,那就是说从陡城古城到北城滩古城址的距离约为198里。唐会宁县到会宁关城的距离是驿路180里,而陡城古城到北城滩古城址的距离是198里,两者可以说是接近的,这是会宁关在北城滩古城址的证据之一。

其次,北城滩的南、西、北三面环河,可以说是黄河上的一个半岛。北城滩古城遗址就在村南的石崖上,城南面石崖下就是西流的黄河。据《定西文物概况》记载:

北城滩城堡遗址——唐代:位于双龙公社仁和大队西约四里北城滩。古城矗立于黄河北岸石崖之上,……西北与景泰五佛寺对峙,南临黄河。为黄河上交通、古城略呈方形,面积195米乘175米。系夯土板筑。城墙下宽5.8米,残高3.3米,夯土层厚10公分。城门设于南面,并有凸形瓮城遗迹残存。……城之五角均有墩台。北墙、东墙各有马面三个,西墙有马面两个。……古城北面黄河第一台地上有汉代墓葬,第二台地上有唐代墓群。《定西文物概况》甘肃省定西文化局1975年编印,第12页。

北城滩三面都是黄河,现在两岸之间没有桥梁,往来靠扯船摆渡,交通很不方便。今天看来,北城滩都可以说是一个十分闭塞的地方,那么古人为什么要在这里建一座城?从城墙的面积、厚度来看,这座城的规模并不大。而且这座城城的南面有凸形瓮城,北面、东面和西面都有马面,城角上均有墩台,说明这是一座关城。另外,这座城“城门设于南面”,而南门下面就是黄河。凡此种种都说明它是与黄河水上交通直接有关,是用来戍守黄河渡口的。这与文献中所记会宁关的情况非常相像,而且两者与唐会州州治会宁县的里数又相接近,这说明北城滩古城当为会宁关关城。此为二证。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古城遗址北面黄河南岸的第二台地上有唐代墓葬。《定西文物概况》记载说:

北城滩墓群——汉、唐代:位于双龙公社仁和大队西约四华里。多数墓早期被盗。……唐墓群位于黄河南岸第二台地上,与汉墓群毗邻,南面是北城滩唐代古城遗址。……其中一墓出土石刻方形墓志铭一块,……铭文为“大唐故左骁骑卫翊府、翊兵部常选氾府(君)墓志铭并序”等字,序中有“以天宝七载仲春旬□□□于乌兰县之私第,春秋六十有七”等句。……《定西文物概况》甘肃省定西文化局1975年编印,第12页。

从墓志铭中反映的情况看,墓主于唐天宝七载(748)死在乌兰县城的家中的,而墓志铭的出土的地方,即死者墓地在今北城滩,而北城滩地属会宁县,那么墓主的家乌兰县城就在墓地所在的黄河对岸。反过来说,乌兰县在北城滩黄河对岸,那么乌兰县城附近就是乌兰关,而乌兰县、乌兰关的黄河对岸也就是会宁关了。我们认为,北城滩古城就是会宁关城,如此说不误,乌兰关和乌兰县城当在北城滩古城址的南面或西面的黄河对岸。

靖远县城东北自南向北的一段黄河,流经黄河上最长的红山峡。红山峡长59.9里,落差十几米到三十几米,峡谷两岸高出水面60~80米,河谷宽280~300米。地层由紫红色厚层砂岩和砾质砂岩等组成,均呈红色,故名。峡谷中水深流急,而且水中多险滩,因此这一带黄河上是不宜设置大的渡口的。而北城滩一带的黄河,位于红山峡和黑山峡两个大峡谷之间,北城滩西面和北面是景泰县的五佛乡。这里四周群山环绕,中间开阔,是五佛河谷盆地。这一带的黄河水流平缓,没有急流险滩适宜设置渡口,尤其适宜设置大的渡口。2002年5月,笔者由兰州经靖远县城到北城滩,实地踏访了当地的古城遗址。返回兰州时,就是由北城滩西北的渡口过河到景泰县的。这个渡口有铁船两只,可以摆渡汽车。总之,上述论证说明,靖远县双龙乡北城滩古城就是唐会宁关。

下面我们再讨论一下会宁关和乌兰关、乌兰县的位置。《元和郡县志》说乌兰县和乌兰关“在会宁关东南四里”,《太平寰宇记》说“在会宁关西南四里”,《旧唐书·地理志》会州下也说“在会宁关东南四里”。已如上述,会宁关与乌兰关是“夹河并置,中为津渡”。会宁关在黄河东岸,因当地河岸曲折,或者说南岸、右岸;乌兰关在黄河西岸,或者说是北岸、左岸;两关相去只有四里。已知会宁关在北城滩古城址上,而北城滩古城只有南门,下临黄河,由此渡河,就可以在景泰县五佛乡境的下车木峡村西北、沿寺南的黄河转弯处到达黄河西岸。我们认为,原来设置的乌兰县和乌兰关就应在会宁关西南四里处,即今北城滩古城址西南四里处的黄河西岸上。天授二年(公元691年),因为乌兰县、乌兰关“旧城内沙石不堪久居”,“移于东北七里平川”的乌兰县和乌兰关,当在今五佛乡沿寺南的黄河河湾附近。总之,《元和郡县志》和《旧唐书·地理志》乌兰县、乌兰关“在会宁关西南四里”的记载可能有误,应依《太平寰宇记》所记作“在会宁关西南四里”。因为位于北城滩古城址东南四里的地方在黄河东岸,而在唐代这里是属于会宁县境的;只有在北城滩古城西南四里的地方在黄河西岸,而且是地属乌兰县的。

早在公元535年,可朱浑道元,“渡乌兰津抵灵州”。北周武帝时已在乌兰津上设置了乌兰关,并在附近设乌兰县。会宁关设置年代失载,据《大唐六典记载》记载,唐开元时已成为当时全国13个中关之一。《大唐六典》卷6,三秦出版社,1991年6月,第152页载,“中关一十三:……会州会宁”。在乌兰津附近,有乌兰关和乌兰县,河对岸有会宁关,两关夹津而置,有兵戍守,可见其地位之重要。据敦煌地理文书《水部式》记载,当时“会宁关有船伍拾”,郑炳林《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年12月,第103页。有船工约两三百人,作为渡口来讲,是当时全国最大的。

《新唐书·吐蕃传》记载:

(贞元)十六年,灵州破吐蕃于乌兰桥。

又《旧唐书·王佖传》载:

先是,吐蕃欲成乌兰桥于河壖,先贮材木,朔方节度使每遣人潜载之,委于河流,终莫能成。至是,蕃人知佖贪而无谋,先厚遗之,然后并役成桥,仍筑月城守围之。自是朔方御寇不暇,边上至今为恨。

上述记载说明,乌兰津上还有乌兰桥。安史之乱后,吐蕃占领兰州、会州和原州等地,灵州已成为面对吐蕃的前沿。因双方争战的原因,乌兰桥被毁。后来吐蕃重新建桥时间在元和年间(公元806-819年)。唐开元、天宝时,是乌兰津最繁忙的时期。它是会州、灵州和凉州三地间的交通枢纽,是丝路北线上的重要渡口。

据《元和郡县志》卷四十凉州下记载:

新泉军,会州西北二百里。大足初郭元振置。管兵七千人。西去里所四百里也。

这说明新泉军在会州州治西北200里、凉州东400里的地方。已知乌兰关、乌兰县在今五佛乡沿寺西南的黄河转弯处,该地在会宁县西北180里,那么新泉就在乌兰关、乌兰县西20里的地方。已如上述,汉媪围县在芦阳镇东约5华里的吊(窎)沟古城,吊沟古城到古乌兰关、乌兰县所在的今五佛乡沿寺西南的黄河转弯处约20多里,因此我们认为芦阳镇东的吊沟古城在汉当为媪围县,在唐当为新泉军。据上述汉简所记由此往西到姑臧为397里,这与新泉军到唐凉州治400里的记载也是相符的。

总之,上述论证说明,会宁关在今靖远县双龙乡仁和村的北城滩古城遗址上;乌兰县和乌兰关在北城滩古城遗址西南的黄河对岸,即今景泰县五佛乡沿寺东南的黄河转弯处;今景泰县芦阳镇东的吊沟古城,在汉为媪围县治所,在唐为新泉军驻地。

(刘满兰州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