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小话三国:小人物的腾挪与算计
2869400000008

第8章 一个“劳模”的悲催经历

或许是知道自己的一番巧取豪夺,让西川人心不服,刘备很下了一番心思安抚这帮人,无论是吴壹、费观等国戚(前者是刘璋族兄刘瑁的大舅哥,后者的姑姑是刘璋之母),还是黄权、李严这样的旧臣;无论是彭羕那样的前朝贬斥之人,还是刘巴那样的曾竭力阻止自己入川的人,都有升赏(具体内容见《三国志·先主传》)。黄权,也从地方(广汉)被重新录用回到中枢,这个待遇应该说还不错,可见刘备知人善任,用人不疑。

黄权本人也爱岗敬业,兢兢业业,从不叫苦叫累,不遗余力地替刘备出谋划策。

不久,黄权就立了一大功。

刘备收取西川后整一年,也就是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底,汉中张鲁被曹操打得如惶惶如丧家之犬,奔到巴中一带避难。张鲁无故入境,是通过外交途径交涉还是直接武力回应?刘备问计于手下,黄权建议:一旦失去汉中这个门户,则巴中、巴东、巴西(泛指西川)就很危险。言下之意,咱们甭管张鲁怎么样,汉中这个地方不能丢,既然被曹操夺去了,我们就应该去抢回来。这条建议可谓具有远见卓识,以后刘备夺占汉中,斩杀夏侯渊,这一系列的辉煌战果,与之前黄权的谋划是分不开的。我们还可以知道的是,这个时期,黄权被刘备提升为护军,这个官衔不大,实权可不小,每逢战事,护军就负责掌管选拔武官,几乎可以说掌握着国家进行战争的人才库。

刘备自封汉中王后,黄权又被提升为治中从事——属于统治集团核心的力量之一。刘备用黄权一方面是确实是为了奖励黄权在汉中之战中为他献策,另一方面更是为了笼络蜀地士人之心。

刘备的行情在到达最顶点的时候开始走了下坡路,从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底到曹魏黄初三年(公元222年)夏月6月,西蜀政权接连遭受了几次大的挫败:荆州丢失、关羽被杀、张飞遇害、伐吴失利。在这之中,以公元221年4月刘备称帝为一个临界点,西蜀本可以挽回局面,却因为刘备的一意孤行而损失惨重。

刘备称帝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准备兴兵讨伐孙权,为结义兄弟关羽复仇,夺回失去的荆州。这个决定的对与否,历史已有公论,这里不再分析。当时的西蜀集团中,还是有不少眼光敏锐的人没有为仇恨冲昏头脑,除了诸葛亮、赵云,黄权算一个,不过黄权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正面劝阻刘备,他知道直言进谏,已经发狂的刘备是绝不会听的,于是就从军事上提出一个设想:“吴人悍战,又水军顺流,进易退难,臣请为先驱以当寇,陛下宜为后镇。”(《三国志·黄权传》)看起来是尽到一个臣子的责任:敢于冲锋在前,其实蕴含了另一层意思:有什么危险就让我黄权去承受好了,您在后面见势不好,撒腿就跑!如果放在平时,刘备听了黄权的话,会为其一片忠心所感动,可当时的刘备就死认一个道理:一切不以报仇为目的的出兵都是扯淡。最终,刘备安排黄权到长江以北去提防曹丕的袭击——显然,黄权被“踢出”了讨伐东吴的一线梯队,只能“敲边鼓”,搞搞接应工作。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不少人也很替黄权惋惜:辛辛苦苦打拼几年,好容易混到一个可以亲近老板的职务,却因为马屁没有拍对地方,被打入“冷宫”。黄权的仕途真够凄凉的。

但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假象。

首先,黄权远离一线,其实是远离了危险。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刘备对黄权“忠心耿耿”的一个奖励。毕竟刘备此次出兵,讨伐孙权才是主旋律,说曹丕会乘虚而入,可信度不高,但也不能不防,与东吴一战,胜负未知,万一前方出了问题,黄权可以起到策应的作用。

其次,通过汉中一役的观察,黄权展示出的良好的战略大局观让刘备深为赏识,不然也不可能将江北一线的防务委托黄权。

因此,我们可以说,夷陵之战才是黄权职业生涯的最顶峰——他终于独挡一面了。

然而历史的诡异也正在于此,当你发觉事情正在往好的方面发展时,它其实已经开始走上了一条背运的道路。刘备不幸遇到了陆逊,夷陵之战一把火,刘备大败亏输,一路溃败。长江北岸的黄权情报工作不及时,直接延缓了他的撤兵速度,最终“道绝,不得还,八月,率其众来降(曹魏)。”

最终,黄权尽到了一个人臣的责任和义务,谦虚谨慎、殚尽竭虑、勇挑重担,差点连命都搭上,可最终的结果却让他很失望。如果他战死沙场或者殉节,还可以受到社会各界最隆重的纪念,但是他又一次选择了投降,这是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