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小话三国:小人物的腾挪与算计
2869400000040

第40章 “狷狂青年”张温的梦想(下)

暨艳是当时东吴的选曹尚书,也就是人事部门的一把手,他观察到东吴政府机关多是些江东望族的世袭子弟,大部分依靠着祖辈的资历混饭吃。他眼里容不得沙子,于是策划了一场“官员考察竞聘”,连带孙权身边亲信官员——郎官,也被作为重点考察对象。几番折腾,时任的官吏十有八九被批“不合格”,暨艳表示:我是管人事的,对不起,一刀切!由于被“切”的都是官二代,这帮人能答应吗?干脆来了个集体上诉。孙家夺取江山全靠江东大族支持,自然要为他们撑腰。孙权果断站了出来,给暨艳定罪:历数了暨家当年和孙家对着干的“历史问题”,声称“朕不计前嫌重用暨艳,是为国家着想;但是暨艳辜负了朕,借着官员考察的名义打击施行报复,事实证明暨艳是混进江东政权的野心家,是典型的革命事业颠覆者!”

暨艳是张温推荐上来的,他自然也逃脱不了干系。孙权早就想收拾老张,先下令软禁了他,然后下了一道诏令,将昔日对张温的那些赞颂换了一种说法,变成了一条条的罪状:“……(张温)既至显授,有过旧臣,何图凶丑,专挟异心……(暨)艳所进退,皆温所为头角,更相表里,共为腹背,非温之党,即就疵瑕,为之生论……而温先后乞将到蜀,扇扬异国,为之谭论……当亲本职,而令守尚书户曹郎,如此署置,在温而已”(以上见《三国志?张温传》)。以上可以看出:挟私报复、结党营私、私通外国、擅自行事,是张温的几大罪状。孙权最后表示:张温这厮用心险恶,无所不作,我怀着宽大为怀的心态就不杀他了,让他回老家呆着吧。

伴君如伴虎,张温为他的“狷狂”付出了代价。

张温以“暨艳一党”的身份,得罪了不少人,但是东吴朝中还是有正直之士同情他,为他辩护。驻守濡须坞的将军骆统上表说:“张温与我并不算亲近,多年未曾交往,不过我从他周边一些人对他的看法中,意识到他是冤枉的。说张温挟私报复,根本原因在于他年纪尚轻,急于想表现自己,只是做法欠妥当,但是初衷都是为了国家吏治的清明;其次,关于结党营私这一罪状,矛头指向是暨艳,关张温什么事呢?他只是推荐人,并不能保证举荐对象一定靠谱,况且张温也不是第一个推荐暨艳的人,最早吴郡太守朱治也举荐过暨艳,按照如此推论,朱治也算是“朋党”了?这未免太过武断;张温是为国出使,盛赞“他国之美”,这是一种惯用的外交辞令,当初孔子还是外交官时,每逢出使都习惯先搞个私人Party,这是常例,所谓‘欲知其君,观其所使,见其下之明明,知其上之赫赫。’如果不是张温在蜀地的杰出表现,吴蜀复交怕是难成。他之所以回来称赞蜀地多么的好,无非是性情使然,并没有私心。”最后,骆统表示:“以殿下之聪睿,察讲论之曲直,若潜神留思,纤粗研核,情何嫌而不宣,事何昧而不昭哉……”,这话说的已经很明显了,意思是埋怨孙权没有明察,就偏听一面之辞怪罪张温,(以上史实见《三国志?张温传》)。

骆统的文辞很精彩,条条论点都能站住脚,关键是他与张温并无深交,能站出来为张温说话,着实难能可贵。但是孙权铁了心要维护江东大族的利益,坚持要废黜张温。

五年后,闲居在家的张温病故,他的家族也一同遭贬。最可叹的是他的三个姐妹,因为这件事,结了婚的姐姐被逼离婚;妹妹本已嫁给了顾雍的儿子顾承,受到此事连累改嫁丁氏,再婚没多久,服毒药自尽。

张温尚未遭废时,虞俊(虞翻之子)点评说:“张温这个人华而不实,才华横溢不假,唯独缺少头脑,以后必定祸害全族。”远在西蜀的诸葛亮在听到张温遭祸的消息后,想了几天才想明白:“这个人将善恶黑白弄得过于分明,怎能长久?”

裴松之在为《三国志》做注时也感叹:‘名声’这个词本是君主赐予的东西,不要沾染太多,张温出事,主要就是因为贪图了太多名声。古往今来的贤士都知道这个道理,做人行事低调,不使浮名盖过自己的德行;不使华而不实的东西压过自己实际的能力,张温却反其道而行之,能不败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