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岁月情深
28374000000003

第3章

柳树下,蹲着一对美人儿,谈得正欢。“钱效,你对《登山》这本集子有何感想?”危定娇滴滴地问道。

“这本集子,命为《登山》,可谓别出心裁。它既是我们汗水和心血的结晶,也是我们未来生活之路的象征。前面的路很长,崎岖不平,就像登山喽!同时,也是我们高中阶段同学少年生活的见证。以后,我们如果想见面,如果遇到了困难和挫折,就看看这《登山》吧……”钱效滔滔不绝地回答。

危定那明亮的大眼睛一动不动地凝视着钱效,突然把话题一转,轻柔地问道:“效,你这个白面书生,打算在农村干多久呢?”

钱效不假思索地回答:“作好扎根农村的思想准备,但是有机会离开农村也是好事。”说到这里,钱效停下来,反问道:“你呢?”

危定眉飞色舞地回答:“我不想在农村干,农村太艰苦了。反正我爸说过,只要有招工招生指标,就给我搞一个。”

钱效对她这种直率的回答不大满意,但没有再问,而是仰望天空,若有所思。危定灼热的目光盯着他,娇甜地说:“今晚月光真好。”

李树和赵菊在高一班教室侧面的葡萄架下见面,李树问:“菊,你妈妈的风湿病好些了吗?”

“我妈妈的风湿病是治不好的,她的风湿叫类风湿,目前中国医学界叫不治之症。”赵菊忧郁地回答。

李树呵呵地笑了。“我以后当个医生,专攻类风湿,治好你妈的病,我们就结婚。”

赵菊笑了:“要是治不好呢?”

李树叹了一口气,“相信能攻开这个顽疾的,如果无力回天,婚还是要结的。”

赵菊忧郁的脸上掠过一丝笑容,“你如果攻不开就让我们的后辈去攻开吧!”

“……”

在操坪的篮球架下,王伟拉着孙红的手,说:“我们俩初高中一块度过,整整四年了。我问你,毕业后打算在农村怎么干?”

孙红扬起头,答非所问,“我的家乡很美,前面有河,后面有山……”

“你有个当劳模的爸爸,在农村干不了几天,你就要飞走的。”

“可能吧!我哥哥孙涛也是我爸拉去教书的。”

“你以后读大学了,还记得我吗?”

“我读大学,你也要争取读大学,我当农民,你也当农民,我们就能……”

“如果我没有机会读大学呢!”

“免谈!”

“谁在这里窃窃私语呢?”赵兰的声音很高。

“呵呵,找到你们了。”禹求的声音很低。

王伟、孙红弹簧似的跳起,同声回答:“我们俩在谈理想呢。”

“钱效叫我们来查岗,看有没有做坏事的。”赵兰笑着说。

“啧啧!‘我们’多么自豪!‘我们’,风流妹子,不害臊!”

孙红说着扑哧笑了。

操坪里结上了一层薄薄的白霜,报告明天的天气准好。同学们陆陆续续走回教室,少男少女们,今晚做个好梦吧!

初八的早晨,易刚、陈平、陈福、袁益四个好友踏着白霜沿着小溪散步,无话不谈,陈平嘿嘿地笑着说:“人如果不长大,永远是十五六岁,该多好!”

易刚停住脚,凝视着潺潺小溪,颇有同感:“我总希望时间能够倒流,回到两年前,大家无忧无虑,亲密无间……”

陈福是个粗性子人,不喜欢听回忆方面的话题,打断易刚的话说:“你们真是情种,总喜欢怀旧,青年人要向前看嘛,换一个话题好吗?嘿嘿!”

朱华反剪着手,低着头,弯着腰走过来,眨着一对尖细的眼睛,说:“你们又在高谈阔论什么呢?我能参加你们的讨论吗?”

因为他长相与众不同,弯腰弓背,八字步,螃蟹腿,像老头子,所以大家与他戏谑时,总是以“老头子”代替了朱华。

“老头子,这两天怎么不找银华玩?难道又盯住了谁?”易刚不同意他加入这个行列,于是笑着问。

朱华没回答,尖细的眼睛眨了眨,背着手,弯着背,迈着八字步走了。

袁益笑着说:“这个老头子,给我的印象有两点,在女同学面前他患软骨症;在男同学面前,他是两面派。”

陈平附和着说:“每见他盯着女同学像一只苍蝇盯着大粪一样,我就肉麻。”

陈福补充说:“其实女同学,大部分感到厌恶,他那样子,谁不厌恶呢?嘿嘿!”

易刚总结似的说:“道不同,不相为谋。”

“你们还不去吃饭?八点钟礼堂集合呢。”肖玉蹦蹦跳跳跑过来催促道。

八点,同学们准时走进了自己出过力流过汗修建起来的礼堂,感到十分亲切。礼堂前方舞台墙上挂着“高一班歌咏大会”的横幅标语,两边挂着一幅对联:让歌声告别过去,用豪情迎接未来。易刚对身边的陈平说:“两年高中,我们书没读好,但是歌唱足了。今天这个活动算是一次历史性总结吧!”陈平吃吃地笑着说:“我是个五音不全,天生缺乏音乐细胞的人,但是也学了几首京调呢,嘿嘿!”易刚调侃地说:“你唱歌的水平和我是伯仲之间,彼此彼此,但你在你三水大队***宣传队还当过演员,是不是?我看过一次你出台,使人笑掉了牙齿。呵呵!你扮演的那个小丑,抢包袱的笨拙动作真的太好笑了。”陈平抿嘴笑笑说:“那次登台给观众留下了笑柄。不过,只要胆大,不怕就没什么了。嘿嘿!俗话说:‘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呆子’,对吗?”

钱效风度翩翩走上主席台,说:“同学们,高中阶段,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值得永远留恋,‘让歌声……未来’,很值得我们深思。今天这个歌咏大会表演全凭自觉,既不点名,也不评奖。时间不长,请同学们抓紧时间表演。”

今天的牛排长不象过去那样大大方方,而是有点拘束。他双手交叉在胸前不停地摆动,声如宏钟,“***教导我们,我们的文学艺术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唱革命歌曲,不要怕唱破喉咙。同学们,在即将离校之际,让我们放开喉咙歌唱吧,唱出世界一遍红。”

首先是大合唱。

音乐委员肖玉打拍子。她的标准身材,她的优美姿式,她的脸部表情,都恰到好处,尽善尽美,凝聚了几十个学生的意志和愿望。

一连几首都是唱红歌,如《东方红》、《没有**就没有新中国》、《大海航行靠舵手》,等等,何兴老师和高二班的学生代表吴报国拉二胡伴奏。他们的二胡技巧不算上乘,但是感情的投入,姿式的力度,能把听众的心紧紧攫住,把听众带到了庄严的境界。

大合唱后,是独唱,独唱的歌曲分两类:京剧和革命歌曲。

肖玉曾在十八中***思想宣传队扮演过《红灯记》中的李铁梅,现在她一身女兵打扮,酷拟电影中的李铁梅。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她表演了一首《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她的声音很高,音域很宽,音质很纯,表演得体,博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

掌声过后,钱效上台,他穿着军装,戴着军帽,系着皮带,堂堂仪表,雄姿英发。他曾在三水大队***思想文艺宣传队扮演过***,影响很大。现在他唱的是《我们是工农的子弟兵》。易刚拍拍陈平的肩膀说:“伊然是***一上台,举手投足,把***演活了。”陈平抿嘴笑着说:“能说会道,能歌善舞,人才难得哪!”

掌声雷动后,何兴放下二胡,站起来,大声喊道:“同学们,唱得好不好?”同学们大声应道:“好!”“再唱一首要不要?”“要!”

钱效百战沙场,并不怯场,端端正正敬了个礼,说:“唱不唱是态度的问题,唱得好不好是水平问题,下面我再唱一首《**员时刻听从党召唤》”。

时间一霎一霎地过去了个把小时,可是还只有十来个学生登台表演,有些同学急不可耐,生怕轮不到自己而错过了千载难逢的机会。现在气氛这样热烈,没有任何约束,没有谁说,你五音不会,你不能登台。大家一个共同心愿,如果这一次失之交臂,那将是人生一大憾事。

钱昌和袁益同时走上舞台,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

钱昌的脸刷地红了,不好意思地退了几步。“你唱吧,嘿嘿!”袁益下去了。钱昌的脸越发红了,象喝醉了酒。因为他不会唱,从来没上过讲台唱过;即使是期末音乐考试,每个同学必须上台唱支歌,他也是在自己的座位上站着唱。今天他壮着胆子上台了,但心里却象小兔在蹦跳,本来他为了那几句语意通顺且有气势的话考虑了大半天,但由于紧张,喉咙被什么东西卡住了似的,张口:“我……我……”他终于憋足劲唱了一句:“临行喝妈一碗酒……”感觉不对劲,嘎然而止,转身走下主席台,碰上钱效拦住他,轻轻地说:“不要打退堂鼓,勇敢一点,上去吧,同学们都看着你。”钱效的鼓励使钱昌掉转头走上主席台,清清嗓子,唱起来:“临行喝妈一碗酒……”唱了一句,感觉走了调,不象,下面有学生看着他直笑,干脆背吧,他想。他像背诗一首,把唱词背了一遍,“临行喝妈一碗酒……要与奶奶分忧愁。”

几个男同学忍俊不禁,笑了,但还是报之以掌声。

牛排长唱歌也象背书,曾在课堂上表演时,每次都引得大家捧腹大笑。易刚曾当面笑过他,“我们班男同学中有两个‘家’,你是‘作曲家’,而钱效是‘歌唱家’”。他不以为然,他有胆量有勇气,绝不退下阵来。今天他坐在最前面,掌握了主动权。见时间不多了,便走上主席台,大大咧咧地说:“我献上一首《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希望大家喜欢。”

诸葛、何兴、钱效在主席台上简单地商量了一下,表演一首男女二重唱作歌咏大会的总结。

二重唱的最佳人选无疑是钱效和肖玉,才子佳人,天生一对。钱效肖玉上台敬个礼,唱道:“敬爱的***,您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

易刚对陈平赞叹道:“他们的表演有如‘阳春白雪,和者盖寡’啊”。陈平附和道:“孔夫子听韶乐,三个月不知肉味,说的就是音乐的作用。嘿嘿!”

王伟大步登上主席台,大声拉起歌来:“同学们,钱效、肖玉唱得好不好?”下面大声回应道:“好!”“再来一支要不要?”“要!”下面噼里叭啦鼓起了掌。钱效对肖玉说:“唱一首《战士歌唱东方红》,好吗?”肖玉点点头。

歌咏会就要结束了,钱效走到何兴老师身边,恭敬地说:“何老师,你代表教师表演一首,好吗?”何兴没有推辞,放下二胡,走到舞台正中央,深深地鞠了一躬,满面笑容地说:“***说过,要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不听指挥的老师不是合格老师……”他把“不是”两个字提得很高,接着提高嗓门说:“同学们忠于***,我也要忠于***,下面我唱一首《边疆到北京有多远》请同学们不要见笑,鼓掌提高我的勇气吧!”

他的语言以幽默取胜,有轻有重,抑扬顿挫。大家鼓掌后,他用雄浑的男中音,辅之以恰到好处的表情,表演了最后一首歌。

歌咏大会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