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岁月情深
28374000000002

第2章

大家很快排好队,李树把照相机从书包里拿出来,微笑着说,“注意,请大家微笑一点,自然一点……”

正准备“咔嚓”时,钱昌惊呼道,“没带毛主席语录行吗?”赵仁严肃地附和道,“集体相一定要做到人手一本毛主席语录,忠不忠于毛主席是个大问题哪!”

诸葛海拉长了脸,对钱效和何兴说,“你们看,布置得滴水不漏,还是忘了……”

王伟不耐烦了,说,“算啦!别浪费咱们的表情了。”

钱效他们几个商量了一下,然后拍了板,诸葛说,“同学们,已经排好了队,还是照吧!明天学校组织毕业合影,到时都要带语录本,记住了吗?”

李树忙不迭地喊道,“注意!注意,睁开眼!睁开眼,别照个瞎子啊!看着照相机,笑一点,笑一点!”“咔嚓!”拍下了一个珍贵镜头。

温暖的阳光洒在草地上,冰雪开始融化,发出“吱吱”的响声。仰望蓝天,白云苍狗;遥望远方,群山起舞,俯瞰山下,炊烟袅袅。站在山上,天下美景尽收眼底,真有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之感。

照了集体相后,李树分别给钱效和危定,王伟和孙红、禹求和赵兰等几对照了合影。肖玉单独照了两个,和几个要好的女生照了合影。她转过头,想找个男同学拍个镜头,但她没有这个胆量。这时一个小个子朱华迈着螃蟹腿走到她面前,眉开眼笑地说,“美女,照个合影,怎么样?”肖玉摇摇头说,“对不起,我没有和男同学照相的雅兴。”朱华继续说,“我请你照一个吧,加深了解嘛。”肖玉不喜欢朱华这个在女同学中鬼混的,其貌不扬的小老头子,揶揄地说,“你去找你的银华多拍几个精彩镜头,不然银华会吃醋呢。”朱华依旧眉开眼笑,“银华没你这么美,谁叫你长得这么靓呢?合个影,以后我会经常想到你的。”肖玉啐道,“去你的!我不喜欢你,怎么会和你合影呢?”朱华碰了一鼻子灰,弓着背,悄悄地走了。

肖玉蹦蹦跳跳地跑到易刚、陈平他们身边,咯咯地笑着问道,“照个合影不,你们?”陈平抿着嘴笑了笑,说,“求之不得呢,我们五个加上你,六个,六六大顺!嘿嘿!”陈福大大咧咧地说,“和美女照相,是我们的福气,以后老了,拿出相片看看,多有意思!”

李树走过来,在五棵松树下抢拍了一个镜头,说:“表情都不错,尤以美女为最。”肖玉咯咯笑着说:“你和赵菊今天怎么没合影了,别错过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喽!”说完,蹦蹦跳跳地离开了。

五个人席地而坐。

陈平掏了一包“大红花”香烟,给每人发一支,说,“戴花要戴大红花,骑马要骑千里马……嘿嘿!”

陈福接过一支烟,闻了闻,说,“大红花,好香啊!高级香烟呢,平时偷偷摸摸吸经济牌(0.08元一包),今天真是个好日子喽!”

陈平给他们一一点燃了火,大家巴嗒巴嗒吸起来。

易刚兴致勃勃地说,“我们的古人说得好,‘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今天登上五龙山,我们都是仁者了,呵呵!”

陈平接着说,“孔子‘登泰山而小鲁’,杜甫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登山的胸怀确实很开阔,难怪古人喜欢登山。嘿嘿!”

袁益异想天开地说,“以后我们都到深山老林住着,像陶渊明一样,天天耕耘登山,赏心悦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才是神仙过的日子哪!”

赵仁打趣地说,“神仙日子好过,但我们总该食人间烟火呀!同时神仙日子是人们一种乌托邦理想,不现实。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科学实验这三项伟大革命活动,缺一不可。”

易刚深思半晌,突然抬起头,充满激情地说:“我们都到西桑版纳去居住,怎么样?那真是个好地方,听说上海、西安等大城市十余万知青在那里战天斗地,搞得风生水起。我们去不去?”

“好!”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

陈平站起身,说:“我想飞了,身长翅膀吧脚生云,飞呀!”

赵仁做了个姿式,然后口中念念有词,喝声“疾!”

大家都放怀大笑。

“下山啦!下山啦!”钱效一边吹口哨一边喊,牛排长立马站起,大声回应道:“下山啦!下山啦!集合!各就各位!”

陈福仍然举起红旗,走在最前面,50个同学成单线下山。

青年人,总是热血沸腾,虽然腰酸腿疼,但还是一路欢歌一路笑地走回学校去。

掌灯时分,同学们陆续走进教室,见黑板上何兴老师写了一个通知:第一节课各自写登山见闻,体裁自定,文章第二节课上课时交,第二节课评审、刻印。同学们自由讨论。

某某刻印,某某评审,何兴都分别通知到人了,同学们都知道自己今晚做什么了。

钱效站在讲台上清点人数后,说:“同学们,今天的登山活动,实际上是一次军训活动,收获颇多:它既锻炼了我们的意志,磨炼了我们的筋骨,又使我们饱览了大好河山,一举数得呐!学校革委准备编一本《登山》集子,选登一些优秀作品……”

陈福打断钱效的话说:“钱革委,别说了,我们早就知道今晚做什么了。”

“登山”,是道开卷考试命题作文,可以讨论,可以抄袭,很灵活很随便,但又是一道闭卷考试题目,因为限制时间是一节课,45分钟,很短。再则体载可以各写各的,你做散文写,他做诗歌写,不苟一格,第三,见闻有异,一题可多做。

根据高一班学生思想活跃的特点,大家都把“登山”当作一次闭卷考试。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教室里静悄悄,静得只听见钢笔的“刷刷”声。

这50名学生,对于数理化,大部分是狗屁不通,但就写作而言,也有几个才思敏捷,文笔流畅的。

四十分钟时,何兴走上了讲台,同学们陆续交卷。

第一个交卷的是易刚,他写的是一首词,冠上题目是《浪淘沙·登五龙山》:

草月五龙山,

冰冻严寒,

红装素裹耀云间。

万壑千山收眼底,

天下奇观。

登上五龙山,

敢为人先,

旌旗猎猎凯歌还。

立志回家干革命,

改造家园。

第二个交卷的是陈平,写了四句诗,称之为七绝:

五十英雄过五关,

山高路陡不辞难。

他年若得凌云志,

敢叫荒山变乐园。

第三个交卷的是钱效,他写的是一首五言诗:

冰雪刚溶化,

阳光万里天。

登山磨意志,

重任挑在肩。

第四个交卷的是肖玉,她写的是几句散文诗:

我们沐浴着冬日暖阳,徒步登上五龙山峦。彩云对我们微笑,山风向我们鼓掌,我们饱览了大好风光,我们浑身充满着力量。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就是要在困难中搏击,就是要在登山中成长。

这么几个及时交卷的,都是班上的佼佼者;还有李树、王伟、袁益等同学,平时的作文经常作范文讲评,可今晚思维受阻,没有及时交上来。

何兴老师数了一下,共收42张,还有八个没交。由于时间的关系,何兴不打算等了,就说:“同学们,今天登山非常辛苦,大作没交上来,自己保存吧,下节课请李树、王伟、钱效、易刚、陈平等五人,加上我和诸葛老师七人,先评审15篇优秀作品,然后刻印,明早把《登山》发给大家。”

这时钱昌红着脸走上讲台说:“何老师,我……我的交上来。”何兴点点头,收下了,顺便看了一眼,很短,只有几十个字,很潦草。

“毛主席的最新指示,敲响了无产阶级特殊时期的丧钟。我们高一班是草月区高中班的先祖。今天遵照毛主席的指示,登上了当地最高最徒(陡)的五龙山。”

何兴微笑着收起,李树、钱效等几个跟着何兴走了。

几个评委各自认真地看了一遍,然后才发表意见。

诸葛拉长着脸说:“老诗词不好,僵死的东西。听说毛主席也反对在青年中写那些没有生命的东西,易刚、陈平,我当着你们的面说,我不欣赏你们写的老诗词。至于钱昌的这几句,是严重的****,建议写到个人档案里去,‘丧钟’是什么,‘先祖’是什么,他还以为是宝贝呢?”

何兴的观点与诸葛相反,他说,文学允许百花齐放,老诗词没有什么不好。毛主席并不是反对青年写老的东西,而是不提倡。对青年人学写,我们不能泼冷水;初学者可能音韵平仄不严谨,或者错了,我们姑且不管,我觉得意思可以就行。

钱昌的那几句话确实乱不成文,毛病百出。我以为不是****,是水平问题,甭管,不选就是了。

何兴,湖南师大毕业生。毕业那一期,讲了“怪话”,被打成右派,分配到了草月中学。因为他文学功底硬扎,别人叫他“学究”,是很有发言权的,师生信服他。

钱效、王伟、李树等同意何兴老师的观点,诸葛不好反对,评来评去,最后拍板,定易刚、陈平、钱效、肖玉等15篇文情并茂的作品,以学校革委的名义编印成题为《登山》的集子,叫李树、王伟等迅速刻印装订。

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同学们尽管白天登山,已相当疲劳,但想到是在校的最后一个晚上,都处于亢进兴奋之中。

熄灯后,操坪里、小溪边、石拱桥上、柳树下,这些地方曾印满了他们青春的脚印,留下了他们美丽的故事。如今离别在即,多少往事值得回忆,多少问题需要讨论,多少心事需要倾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