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十载夫妻两世情
28265600000187

第187章 崇拜的快乐

“王夫人,好好休息。”士谦为白琳检查完身体。文慈送他到门口。士谦“我还要去一下军部医院。那里伤员很多。”文慈“路上小心。”就见他快步的朝军部方向走去。远处不断的有枪声传来。

“孩子很好。你说他叫什么?”白琳正在和王温玉通电话。“什么,双玉!太女气了。”“王雪峰,太土!”、、、、、王温玉一连说了五六个名字全让他太太给否定掉了。文慈去厨房给她端来热汤。终于听到她说“凑合着吧。就叫王学礼。”文慈放下碗“好了,学礼妈,喝汤了。”“好了,你忙吧。”白琳放下电话。

“什么人,连个名字都取不好。”白琳嘴上埋怨着丈夫,脸上却笑着,喝起汤来。文慈笑笑难怪说女人都是口是心非。

“干妈”折樱进来了。白琳“樱樱。”“我来看看小弟弟。”“好,你看他好不好看?”折樱看着襁褓里白胖的婴儿“好看。”白琳搂着她“是吗?”然后喂她喝汤。

文慈“你喝你的。”白琳“这是我儿媳妇。”文慈“什么?”“怎么,不喜欢小女婿?那你再生个小的。反正你特能生。”文慈“这丫头,都做妈了还这样。”白琳“就是做妈了,才要做这打算。”

“你打算的也太早了些。”娃娃拎着一罐奶粉进来。白琳“你那杰克少校没来?”娃娃“在芷江。他还有任务。”“你干嘛,这样看着我?”娃娃见白琳看着她,好奇怪。白琳“都说华洋混血的孩子特好看。要不你快些结婚。生个女儿,到时给我做媳妇。”娃娃讶然“你变得也太快了吧!”文慈和折樱看得只笑。

“夫人”三子在外面喊道。文慈出去一看,三子拉着战东进到院子里。“夫人,鬼子开始进攻了。军座让我把战东接回来。您看着孩子们不要乱跑。”文慈拉过战东问“他怎么样?”“在军部,夫人放心。”三子说完走了。战东“林叔叔,我也去。”文慈拉住他“不要乱跑,没听见?”战东看看母亲。文慈“到奶奶屋里去。”战东这才背着他的小书包,跑进祖母的房间。

“文慈,打的怎么样?”白琳探出头来。“你不要出来。”文慈将她摁回房里。

“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主义须贯彻”嘹亮的军歌响起。文慈,白琳听得很清楚。白琳“是他们的校歌。”文慈“是。”“亲爱精诚,继续永守,发扬吾校精神!”歌声响彻了群山。这歌声她们太熟了。她们黄埔出身的夫君,和他们的校友们一道。八年来,在他们校歌的感召下,用生命和鲜血兑现着他们入校时的誓言。多少年来他们不改初衷,所以他们成为了英雄。成为她们今生的佳偶,来世的信仰。那是铭刻在灵魂里的崇拜,而崇拜是最能让女人快乐的事情。

战争在继续着。这场战役打在自家门口。许多外公曾经对贺敏讲过的故事,一一活生生的展现在文慈和娃娃的面前。在芷江娃娃就看到,一次战斗过后,机场的跑道被炸得名目全非。战斗一结束,身着各族服饰的男女拿着铁锹,铁锤等最为原始的工具,很快机场便恢复使用。一次次的被摧毁,又一次次奇迹般的被恢复。工具总是那样的简单。也许和当年秦始皇修长城时,也没多大区别。人也没多大区别。但是可悲的是,人的基因会发生变异。也许几十年后就变了。

会战期间,连剽悍的湘西土匪都加入到抗击日寇的行列。有人看到,一伙土匪,依仗着地势上的优势不停的朝着山下的日军射击。他们或许并不知道什么国家民族的大道理。但是他们最起码知道,他们是这片土地的主人。

文慈抬头去看城楼上的青天白日旗。虽已残缺不全,但她依旧骄傲的立在城头。那是民族的脊梁。她优秀的儿女,在祖先们留下的城墙上。一次次的打退侵略者的进攻。哪怕身体已经冒起青烟。

官兵们愤怒的握着手里的钢枪,复仇的子弹,暴雨般的射进敌人的身体。他们要宣泄八年以来,不对是十四年以来,还不对应该要上朔至公元1894年甲午海战以来眼前的这个民族强加给我们整个民族的屈辱和痛苦。日本人倒下了,滔滔沅江水冲刷着侵略者的尸体,将他们送进大海。或许他们回家了。他们或许早就想回到他们的故乡。只是不是以这种方式。

守城的将士们也倒下了,倒在了祖国的土地上,这样让他们挚爱的土地。他们化作了丰碑。当然他们大多是无名的。碑也是近于无形的。华夏的土地上没有那著名的墓志铭“你们的名字无人知晓,你们的业绩万世永存。”甚至在此后的很多年里,不再被提及。即便是提及,也不再是真实。但是白的终归还是白的,即使描上黑的。在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后,他依旧还是白的。只是那白,叫人揪心。

“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这歌声每日都可听到。还有他们,黄埔军魂。在此次会战的指挥者中。七成以上的将军都是黄埔学生。雪峰山上一时将星云集,那耀眼的光芒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八年来,据说黄埔出身的军官牺牲极大,到底牺牲了多少,已经无法统计。据说仅少将以上的军官就超过一百人。

“发扬吾校精神!发扬吾校精神!”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华夏男儿,中国军人。只是,他们誓死保卫的故土,这故土上的人们是善忘的。他们只记得得势者,谁管你当日流血流汗?不记得也就罢了,还有更可怕的。作为时代的精英,他们的血流的是否有价值?他们的在天之灵或许也只能是“总在茶余后,供予后人说”“担当生前事,何计身后评?”

“守我们这里的将军,是我们这里的人。他手下的兵有很多也是我们这里的人。要是他们都靠不住,我们还能去哪里?”“有什么不放心的。跑什么?”黔江小城没有往外逃的人。安城也一样。他们相信自己的子弟。“夫人带着孩子都在,我们怕什么?”妇女们见文慈这位将军夫人没有去重庆,都很放心。“你们放心,我们都放心。日本人打不进来。他们就要完蛋了。”文慈,白琳总是这般的和前来看她们妇女们说。

“飞机”战东指着天上喊。白琳“那上面坐着的,你看看清楚。是不是你的洋姐夫?”战东还真就昂着头看。谢母“那么高怎么看得见?”白琳笑。谢母“这洋人是不错,不过心儿”谢母看向娃娃“依婆婆看,还是找个中国人好。让你姑父帮你挑。还有你白琳姨父,我们中国的小伙子多好。干嘛要找一洋人?”娃娃只拉着谢母“好啊。”谢母“那就说好了。”她们笑着又去看飞机。

在黔江人们已经不需要害怕飞机,因为此时的日本人已经丧失了制空权。天上的飞机都是中国或者我们的盟国美国的。(古老文明的中华民族靠着坚韧与自尊。这是我们祖先留在我们血液里的高贵。终于赢得了世界的认可。可是这高贵,在几十年后,又有谁还拥有?)她们仰望天空,仿佛这蓝色的天空第一次属于她们。那阳光下的青天白日旗,是那么的扬眉吐气。

很多年以后,娃娃和文慈说“那时多好。到处是男人味。可是如今”“或许就是抗战的时候,死的太多了吧。”

战况很好,六月,日军基本上已经退出湘西。始终没有进入安城和黔江。人们敲锣打鼓庆祝胜利。

王温玉来接他的妻儿。王温玉头一回看到白白胖胖的儿子,高兴的要死说“抗战八年,我总算当上爸爸了。”白琳又是哭又是笑的依在文慈肩上。白琳跟着丈夫去了他的驻地。王温玉在师部有公事要忙,妻儿他又想得不行。白琳便说“我又只好随军了。”走时,文慈千叮咛,万嘱咐。白琳笑她“你现在像我妈。”惹得娃娃只笑。

谢华搬回家来住。几个月来,家近在咫尺,他却难得回家一次。不是要装什么先贤遗风,只是真的太忙了。现在他要好好的享受一下天伦之乐。他带着妻儿出去玩。在一处开满山菊花的山谷。他带着儿子们骑马。那匹枣红马跟着他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文慈看着她家的三个男子汉骑在马背上,他们的笑声响彻山谷。文慈带着折樱去捉蝴蝶。看着妻女在花间追逐,他微笑。

“哎哟!”文慈跌了一跤。“妈妈”折樱忙去扶母亲。但她还那么小。“怎么了?”他带着儿子们跑来。“我脚崴了。”文慈痛的眉毛拧到一起。他看看她“怎么这么不小心?”孩子们焦急的“妈妈”“妈妈”。他笑笑一把将她扛到肩上。文慈“你干什么?”“回家。”文慈挣扎着“不行。”“怎么不行?”文慈看看笑嘻嘻的儿女。谢华看看孩子们“怕什么,他们是我们的孩子。”背着她就走。还打趣说“你怎么回事,这几年,一点都没长?没吃饭啊?”孩子们“嘻嘻”只笑。

谢华“走了,宝贝们。”他放下妻子,将儿女们抱到马上和马儿商量“好兄弟,帮帮忙,不要摔到我这几个宝贝。”孩子们又笑。三张小脸是三朵世界上最美的小花。他复又背起妻子,一只手牵着马,踏着斜晖回家去。孩子们的笑声仿佛延伸到天边的晚霞。

这是文慈心中最美的画面。尽责的丈夫,可爱的孩子都是她的。她附在丈夫背上亦如新婚时的甜蜜。

好景不长,一个月后,谢华去了重庆。走时,文慈又怀孕了。他犹如第一次要做父亲般的兴奋“现在都在叫嚷会师东京。若果是儿子就叫会东。”文慈“要是女儿了?”“女儿,那就叫宿樱。”

他走后不久,最好的好消息。迅速的传遍了中华大地。“日本投降了。”到处是欢庆的人们。中国人,仿佛从来没有这般的真挚的高兴过。文慈是多么的希望,他再也不用去战场上厮杀。可是、、、、、、

<a href=http://www.*****.co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