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十载夫妻两世情
28265600000146

第146章 流走的幸福

肚子里的孩子没有了,文慈一直以为自己这回可以生一个女儿。一个穿着公主裙,留着黑色长发像天使一样的女儿。如今没有了,她哭了好几天。

在她还是贺敏的时候。每每看到周围有女孩子去堕胎。她很不理解。一个生命来到这世上是那么的不易。为什么他来了,想要做你的孩子,你却不要他?他也是一个生命。生命都应该受欢迎,被尊重。

要么你就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欲望,从来都不曾让他出现。可是他已经出现了,作为他的制造者,又怎么可以如此不负责任的残忍的不要他?为何你们的快乐要建立在他的痛苦之上?为何明明是你们犯下的错,却要由他来买单?而且他没有任何申诉的机会。就这样的仍由你们夺去了他“生”的权力。是“生”的权力啊!

“生”的权力,也是应当归到人权里面去的吧?现代社会,成天有人在叫嚷着人权。可是我们却连生的权力都不给别人?可以任意的杀死自己的骨血,剥夺他们的作为人的权力?

有一只花猫,眼巴巴的看着自己刚刚生出来的已经死去的猫宝宝,那神情是如此的悲伤!而那些去堕胎的男女,他们出来时,有很多人竟是如此的如释重负!难道我们人类居然还不如动物富有感情?可能是吧?要不怎么会有“禽兽不如”这句俗语?

每每看到那些同居的男女,双双对对时。贺敏就会想,是不是又有人快要被“杀死”了?而且这种“杀死”绝对不会触犯到任何法律?还会被冠以“理智”等美誉。

在这场“谋杀”的过程中帮凶一大把,但他们中间绝对不会有任何一个人会因此而受到惩处。他们会因此而自责吗?(在一个没有道德的社会里,自责也是一种奢侈,没有多少人会享有。)这也许是世间最合法的谋杀。在现代社会司空见惯的谋杀。可以去广而告之的“谋杀”。当然“谋杀者”可能不认为这是“谋杀”。是不必背负任何法律责任和道德谴责的谋杀。见怪不怪,并且还可以说是在为这个物质社会带来经济效益,为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很早的时候。贺敏就发誓,自己今生绝不打胎,绝不做“杀人犯”。毕竟这世上没有什么罪是比“杀人”更恶劣的。尽管他的生命原本就是你给予的,可是别忘了,你已经给了他,那么就是他的。要死要活,只有他自己可以做决定。

这也许也是她当初,不像周围的许多女孩子一样,可以很轻松的找到男友的原因之一。如果你的爱情还不具备让你养育下一代的能力,那么“发乎情,止乎礼。”她相信报应,虽然她不怎么信佛。但她害怕“血债终须血来还。”

虽然这个孩子的离开,不是她有意为之。但终归还是她的不称职造成的。“我不杀伯益,伯益因我而死。”这也算的上是过失杀人吧?

丈夫,他还不知道这个孩子来过。要是他知道了,该有多难过?他那么的喜欢孩子。还有婆婆,虽然有了战东,但她总还是想着可以多些孙子孙女。哪个老人家不想儿孙满堂?

战东也应该是想要有弟弟妹妹的吧?有兄弟姐妹是一件极其幸福的事情。文慈两世为人,都拥有这种幸福。她既然做了母亲,就应当尽可能多的给自己的孩子幸福。这些幸福当然包括手足之情。还有,父母,这回她是从安城回来后才流的产。他们该有多难过,多自责?文慈想着便觉得自己罪大恶极,不住的流下泪来。

“不要想太多了。只要你把身子养好,孩子还可以再要。”婆婆没有责备她的意思,总是这般的安慰她。文慈的心里越发觉得愧疚。

沈母来了,看到自己的女儿弄成这般摸样。比文慈更难过。在医院里,沈父知道后第一个便怨他自己“老了,不中用!要不是我摔这一跤,文慈怎么会流产?”

又怪沈母“我说你,怎么就这么扛不住事?这么一点事情,都要去叫孩子。这下好了,怎么跟亲家母还有汉英交代?文慈也遭罪。”沈母后悔的只说“我先前不是也不晓得。要是晓得,我怎么也不会让她这么大老远的,跑来跑去。”又说“我也糊涂了,怎么一点都没往这上面想?”

沈母“亲家母,都怨我。这回不该让文慈回家去的。”谢母“也怨我,我最近又是风湿又是感冒的。家里就靠她一个人。肯定老早就累着了。我也是病糊涂了。都这么几个月,硬是没看出来。她肯定是看我病着,就不说。”两位母亲在谢母房里都说是自己的不是。

谢兰知道后也来了。见谢母在忙着给文慈炖汤。就说“妈,这些事,还要您自己做?”谢母“那好,我不做,你来。长姊如母!”谢兰“她自己不晓得轻重,弄没了孩子,还有功了?”

谢母瞪着眼训她“你说的什么话?她怎么不晓得轻重?还不是家里的事情一大堆。你就会说,你怎么不回来帮帮忙?她娘家派个人来,你还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我看,这事你也有份。”谢兰“妈,您怎么能这样冤枉我?”谢母“我冤枉你?上回胡婶来,是不是让你给逼走的?”“妈”谢兰觉得自己比窦娥还冤。

谢母“你回来要是不是为了看她,宽她心的,你现在就走。”谢兰“妈,这叫什么话?我不就只是和您说说。”谢母“不许在文慈面前胡说八道。”谢兰虽说有些泼,但在母亲面前还是不敢的。

“妈,好了!这些先不说。汉英知不知道?”谢兰只得哄她母亲。谢母“还没告诉他。文慈说他在打仗,还是先不要告诉他的好。”“什么?我看她是怕汉英怪她。”谢兰不以为然。谢母“你说什么?”谢兰见他母亲真生气了便笑了一下只说“没有,我瞎猜的。”谢母“不许胡说!”

这些话,被胡婶在外面听得清清楚楚。只见张妈,满脸思索的拿着一包东西进来。胡婶见了她便喊她。张妈“我正愁找不到人打听。先问问你,少夫人,在黔江有没有什么朋友?”

胡婶“没有吧,我家小姐很小就去了长沙后来在南京。一直很少回来。在这边除了亲戚没什么熟人。沈家在黔江要说亲戚也就是你们谢家。哪里有什么朋友?没有的。”胡婶说的很肯定。

张妈“这就怪了!上回有人给战东送来几罐奶粉。说是少夫人的朋友让他送的,我还没来的及回明老夫人。他东西一放就走了。这回又是这样,你看看这些枸杞,荔枝干,桂圆干”

胡婶看了看。一只大布袋里放着好些红枣,枸杞、、、、、、都用纸一小包,一小包的包着。品质都属上乘。这些东西在平时不稀奇,可是这一打仗,就都身价倍增。

是谁这么舍得,而且还对谢家的状况这么了解?知道文慈需要这些东西补身体。她们两个实在想不出来。

“我的朋友?我在黔江不认得什么人。只认得他们部队里的几个家眷。”东西拿到文慈面前,文慈也不知道是谁送的。谢母“这就怪了!你回安城候,就有人送奶粉来。也是这样的,送来了就走。我原本不想动。只是战东没得吃。我就先给他吃了。想着等你回来再问你。”文慈越发觉得奇怪。

<a href=http://www.*****.co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