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十载夫妻两世情
28265600000123

第123章 鱼雁传书

“院子里的白兰花,谢了,冬天到了。你怎么还没有回来?我的夫君,你可知道?我每天都要站在沅江边上,看那滔滔江水不住的涌向你所在的地方。

我叠了一条小船,在日出的时候,我将它放入沅江。我知道的它会带着我对你的思念去到你的身旁。你可曾见到它?老宅前的梨园,我已在泉边呼喊了你千遍万遍,你可曾听见?

我的夫君啊!你可知道,我们孩子,每天一醒来就会遥望东方。他也知道那里是你,他的父亲所在的地方。不过,我知道的我们在想你的时候,你也在想我们。这样就已经足够!

我每天都在祈盼在某一个日落时分,你伟岸的身影能从沅江的落日里走出,我们一道走进这美丽的小城,走进我们的家。这里有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孩子。”民国二十七年冬天的某个深夜,文慈被思念折磨的难以入眠,于是她在日记里如此写到。

报纸上每日都有长沙前线的消息。只要看到有关汨罗的报道,文慈都会把整张报纸留起来,叠好放到书桌上。战况好些时,她会长舒一口气。但整体来说战况不是很好,文慈担心不已,每日都要陪着谢母到庙里烧香。

由于战争,原本很少见到外地人的黔江,涌入了不少自外省逃难而来的人。谢母经常会拿些食物衣服接济他们。文慈同他们打听前线的消息。只想着怎样才可以多知道些丈夫的近况?她每日在牵肠挂肚中度过。

“兄尚好,吾妻勿念。岳父大人生辰将至。兄为战事所迫,不得返乡。望吾至爱,代为恭贺。寒冬已至,老母年高且有旧疾。希吾妻千万留意。战东儿可好?月余未见,心中甚念。吾至爱去岁曾生冻疮,实乃兄之过。不知今岁可有复发?如有复发,黔江城内有一白姓老郎中,其有一药方专治此疾,当可一用。家中诸事皆指望吾至爱一人,吾妻辛苦,万望多多来信,兄甚盼之。”

这样的信文慈隔个十数日便可以收到一封。每次收到丈夫的来信都是文慈最开心的时刻。她给丈夫回信,通常写的都是一些琐事。

譬如“今日回花溪娘家。瑶瑶,安安都问我‘姑父(姨父)怎么没有来?’父亲同人下棋输了。只叫嚷等你回来帮他一雪前耻。”

“今日战东儿突发‘巴巴’声。母亲好生激动,只说是在喊‘爸爸’。”

也有浪漫的“我在梨园的泉水边喊你,你可曾听见?”当然最多的还是“家中一切安好,夫君放心,母亲安康,战东儿亦是乖巧。只等你回来。”

当然文慈的话有假。和所有的家书一样,报喜不报忧。她刚回谢家没几日,谢母就病了。谢兰夫家有事,不便前来照顾。文慈一个人寻医问诊,煎药奉药的,忙了好几日。她按一个旧时媳妇的标准,要求着自己。只想做他合格的妻,尽一切可能,尽量多一些的为他分担。

<a href=http://www.*****.co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