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怒放
2823300000012

第12章 汪峰访谈

Q:您好,对九十年代的音乐和现在的音乐,您怎么看?

A:我是九四年从中央音乐学院毕业的,那时候我组乐队已经将近两年了,然后就开始进入社会,开始做一些演出,九七年出了第一张专辑。直到我写出《再见二十世纪》这首歌,宣告整个二十世纪至少在中国这个时代的结束,我一直真实的感受是老崔、唐朝,还有魔岩三杰,他们的音乐在当时那个时代是非常出色的,无论如何都会影响到其他所有做音乐的年轻人。在我看来,可能我的角度和别人不太一样,因为我小时候是受严肃音乐的教育和训练出来的,然后又听到了大量的西方音乐。事实上,他们这些人在音乐上的好是后来的人无法取代的,这也就是九十年代的音乐和现在音乐的区别。如果要让我用特别简单的词语来总结的话,当时九十年代音乐的创作,我更倾向于说他们是摇滚乐,更真诚、更有气场,更有一个人的血性。特别客观地讲,从音乐本身来讲,除了老崔的音乐,其他的比现在我们所拥有和创造出来的音乐还是有差距和不足的。但是为什么说那个时候的音乐有光色呢,因为音乐不是给别人听技术和理论的,所以那个时候的音乐即使现在听依然很感动。我一直抱着的态度是我如果是那个时候的一员,比如九七年我出的第一张专辑,九八年年底出的第二张,我一点都不觉得会以那个时候的音乐引以自豪。因为我知道我们还很落后,当我们听到了随着网络和资讯传过来的其他音乐,我知道我们的差距有多远。这一点只是从一个从事音乐的人的角度,从听众的角度其实不需要分析这么多。他们的感触就是有没有感觉,好与不好。总体来讲,九十年代是令人难忘的,但不是不可取代的。

Q:对一些音乐比赛,您怎么看?

A:第一阶段的选秀,我觉得是垃圾。但是,中国如果没有选秀,换句话说如果中国没有第一波选秀,中国的音乐会更可悲。如果一个国家的文化和娱乐还没有这样的东西,那就更可悲了。因为那就是彻底的落后。所以说第一波的那种“超女”、“快男”的选秀,我觉得垃圾是因为我们只懂得学习别人的外在,忽略了所有内容部分,内容部分极其的虚弱。所以整体被很多人所不齿。但是从整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和音乐来讲,如果这一段是空白是绝对不可能的,如果真的有空白的话,那才是真正可怕的事情。所以现在才会听到一些比之前好一些的选秀,像《中国好声音》。我一贯的态度是,垃圾我们肯定是不要的,但这个事物和现象我们谁也挡不住,直到“好声音”的出现,我们会发现他们开始注重质量,虽然他们离我们更高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但是这一点对于老百姓来讲已经是一个巨大的飞跃。他们知道做后期,他们知道在现场找到金少刚,中国最好的调音师,找的设备和乐手也都是一级的。有这些就已经奠定了他们成功的基础,而实际上这一点更深远地说明进入到二十一世纪,进入到现在,第一个十年过去了,所有中国人已经不是那么得不懂了,因为时代的发展,因为科技的发展,每一个人都发现“自我”要比过去强大多了,放大多了。每一个人从过去的被动式说这个人好、那个人火直到现在你给他说任何人好都没有用,我只喜欢这个,选择更具主体意识。在这种时候,如果选秀依然是之前那种垃圾状态的话,只有死路一条。这是因为时代的整个推进,是时代的产物。我根本上的态度是对选秀本身认同的,但是选秀只能是音乐文化里特别小的一个部分,它不可能给一个国家的音乐带来标签性的或象征性的改变,因为最重要的事物不可能从选秀里面出现。但是没有这个,年轻人还有什么更快的途径让他能够突然间被人知道?虽然时代发展了,但是依然会有很多不公平、不理想的东西,阻碍了很多人的发展。比如说版权问题,它是对音乐、对音乐人最大的伤害。

Q:您自己年轻时对爱情的看法?

A:对于爱情,我觉得我是一个特例,我年轻的时候和现在对爱情的看法基本上没有变化,虽然别人说我的生活和我一直坚持的不一样,我觉得这很正常。等我长大了,我才知道这并不是因为我人格分裂,因为你的愿望,你坚持的东西,现实生活当中,它不一定会给你最完美的回答。就是这样,我对爱情的看法其实特别简单,爱就是应该持之以恒的,而且尽量地让它干净和纯粹。因为除此之外,你一生就是寻找一千次爱情,也会有九百九十九次让你感觉不会真的动心。我们的生活永远都不会像你的事业一样,这就是生活。如果生活如梦想一样的话,这世界上就不存在追求梦想了。这不是说给我自己,给很多人的生活现状找理由,生活本来就是如此。年轻时候的爱情更加透彻,更无所谓,不会想那么多,也不必要想。不谈财产,不谈顾虑,什么都不会影响。有时候,对于爱情,一个人真是好的,你也不知道。青春里面最重要的一个课题就是爱情,其中最精彩的部分就是你必须失去你本不该失去的,你总是会永远想得到实际上毫无意义的东西。最精彩的青春和最精彩的爱情应该这样理解,而不是你一开始就拥有你此生最美好的爱情,那才是真的特别扯淡。每个人的轨迹都是这样的。到了现在,一个人的成长带来的就是明白,有些人你是不能接触的,有些看上去是爱情的东西其实是扯淡。但作为人来讲,人人都需要爱,当我六十多岁,当我七十多岁的时候,你来问我是不是需要爱,我肯定会说是。那个时候有可能由于我的身体状况、我的生理状况不允许我像年轻人那样在爱情这件事上那么澎湃,那么激情,但是爱在每一个人心里面的价值和分量是没有区别的,更没有高低之分。

Q:您青春记忆里的关键词有哪些?

A:我的青春只能代表我短暂的快乐和更漫长的失望。这就是我的青春。

Q:青春的旋律,您认为是什么?

A:我青春的旋律一首歌代表不了,得需要两三首。罗大佑的《现象七十二变》是我18岁的时候听到的,我觉得太牛×了。还有老崔的《花房姑娘》,应该可以代表那个时代很多的年轻人无论是对爱还是音乐、声音的向往。每个人肯定都不一样,但是能代表我青春声音的就是这几首歌曲。

Q:您年轻的时候有遗憾吗?

A:就是没有玩儿,没有时间好好玩儿。从童年一直到二十七八岁,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玩儿,纯粹的放松的快乐,这个一直是个遗憾。但也没有办法,这个不是后来能给补过来的。

Q:您对中年危机有什么看法?

A:我个人觉得中年危机是自己找的,比如说我自己,我现在的感觉,整个思维方式和状态,基本上和我二十八九岁的时候是一样的,看上去我不会像是已经四十岁的人的那种状态,包括体态。因为好多人在三十五岁之后需要应酬,喝酒、抽烟,弄得自己看上去就像一个中年人,谢顶、发胖等,其实这都是自己找的。首先这个环境还是这样,也许国外的人都注重健康,非常注意健身,因为身体上的健康会影响到你心理上的健康,或者说身体如何健康,是因为心理向往健康,才会导致身体上的健康。我更接近音乐,音乐本来就会让人年轻,所以我现在还没有意识到中年危机。对于我来讲,我觉得老年太可怕了,什么事都干不了。其实一个人如果感觉到了中年危机的话,其实是完全可以摆脱这种阴影的。因为没有外界可以使你直接好起来,就是自己,你可以放下一些东西,舍掉一些东西,然后抓紧时间只抓住几个最重要的东西,你就不会有这种危机感了。如果说你已经到了中年,很多更年轻、很多更灿烂,很多更新鲜的东西远离你了,那一定不是因为你的年龄,那是因为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所以,一个人想要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状态里面,首先不要找别的原因,先让自己更年轻,这绝对是有可能的。

Q:对陪伴过您走过青葱岁月的人说一句话。

A:要是让我说的话,很简单,就是:很抱歉,过去没有让你们更开心。

Q:对电影和导演的寄语。

A:我希望小卢的这个电影能真正体现不管是青春的荷尔蒙还是青春的那种特有的绚烂、光彩,是真正发自人性的,别人看到这部片子的时候,是让人能够从心底里生出对青春的感动,而不是我们赋予它说,你看青春就是这样,这是两种感受。所以一定要拍出青春的特质和本质来。我相信音乐在这部片子里面特别重要,会相辅相成,一定会很精彩,就是希望这部片子能在更大的范围内让所有的人去观看,都能够让他们真正地看清楚,在那个时代,有这么一些人是特别可贵的,也让他们能够明白,其实在任何一个时代,青春、年轻人真的有他们自己的光彩和价值。这部片子一定要有一个作用,就是要起到让观众跳出这个片子,让别人重新思考他的人生、他的青春应该是怎么样的。这个不是一个特别沉重的话题,而是非常有意义的。如果一部电影能让别人这么想,那才是真正的牛!所以,首先要让电影精彩,其次还要让看完电影的人精彩。

我们常常会有这种感觉:有好多事情,你还没有做却错过了,当你再想做的时候,不知道因为什么,已经做不了或者来不及了。所以,让你的青春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