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营魄抱一,驻载魂魄保持精神和肉体的统一,
能无离乎?能够没有分离的一天吗?
搏气致柔,用最柔弱的呼吸以养生命,
能如婴儿乎?能够比得上婴儿吗?
涤除玄监,涤除自我的心性,
能无疵乎?能没有一点瘢疵吗?
爱民治国,爱护人民治理国家,
能无以知乎?能够不用知识智慧吗?
天门开阖,五官与外界接触,
能为雌乎?能够做到静心明辨吗?
明白四达,明白事理四方通达,
能无以为乎?能够做到不用有所作为来实现吗?
生之畜之,教化和保持社会的有治状态,
生而弗有,教化社会而不据为私有之功,
为而弗恃,护助社会而不自恃有功,
长而弗宰,促使社会正常运行而不限制约束,
是谓玄德。这就叫做天道的大德。
注解:
(一)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载”:驻载。“营魄”:指精神。“抱一”:指保持统一。
(二)搏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搏气”:指呼吸。“致”:用。
(三)涤除玄监,能无疵乎
“玄监”:指心灵、心性。
(四)爱民治国,能无以知乎
“无以”:这里指不用,“知”:这里指知识智慧,作贬义用。(五)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天门”:指五官。“开阖”:即开闭。“雌”:指静心的意思。(六)明白四达,能无以为乎
“能无以为”:指不用有所作为。
(七)生而畜之,生而弗有
“生”:这里是针对侯王圣人而言,不宜解为生长万物,系教化社会、创新社会的意思。
(八)是谓玄德
此与原《道德经》章序第五十章讲的玄德是一致的。
章析:
此章首先提出多个难题,说明只有具备“玄德”才能解决好这些问题,从而把玄德完全与人,与侯王圣人联系起来,说明玄德正是合于大道之德,正是圣人之德,从而倡导要以玄德治天下。
此章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句:“爱民治国,能无以知乎?明白四达,能无以为乎?”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老子所反对的是邪知、邪见、邪行,而倡导的是正知、正见、正行。
其中的“生而弗有,为而弗恃,长而弗宰”的思想主张,从社会学方面理解,其实就是民主的思想主张;从教育学方面理解,就是充分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想能力和潜能,不压抑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