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恒无为,大道完全没有欲念和作为,
而无不为。但却无所不能为。
侯王若能守之,侯王们如果能遵从它,
万物将自化。万物就会向吉祥的方面自然转化。
化而欲作,有了好的转化后如果王侯们又发生了私欲膨胀,
吾将我就
镇之以无名之朴。用不可名状的最原始、最本质的道来克制它。
镇之以无名之朴,用不可名状的最原始、最本质的道来克制它,
夫将不欲。他们的妄念奢欲就平息了。
不欲以静,平息了妄念奢欲则人心安静,
天下将自正。天下就会自然达到有治和公正。
注解:
(一)化而欲作
“欲”:不可直解为私欲,不是指一切欲念,而是指妄念、奢欲。
(二)镇之以无名之朴
“镇”:镇压,这里指克制之法。“无名之朴”:道及其本质属性。
(三)天下将自正
由于守道及欲被镇之,万物自化,天下自正。“正”:有正常、有治、公正之义。
章析:
此章是寄希望于王侯、树理想于社会的思想主张的继续。所不同者,是考虑到了王侯们“守道”的反复性这个设定,而提出了针对和处理这个反复性的对策。明确说出了实现“万物自化”和“天下自正”靠王侯们“守道”,其具体内容就是:无为、不欲。
宇宙本体无极统一场衍生两仪、四象、八卦、万物在于它的本质性,不是它故意的和有目的的,更不是欲望的结果,而是自然的,无为而为的。因此,侯王们要治理好国家,就应当肖法大道,无为而为、无欲而为。
有一句名言:“权力使人腐化,绝对的权力使人绝对腐化”。侯王们拥有和行使权力而没有监督和制约,则腐化是必然的结果。老子不是没有看到这点,但在缺乏监督和制约的情况下,如果再没有说教,那么其人就会连精神上的一点约束都没有了。
《道德经》问世以后两千多年的人类历史告诉我们,“天下将自正”的实现,除了需要道德说教,还需要民主与法制。而人类民主与法制的创建和不断完善,正是“天下”趋于“自正”的客观保障和标志。这也是老子社会学思想的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