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故事:
王林在一家公司做业务,干得挺不错,业绩比较优秀。原来的业务主管辞职了,他和另外两名业绩优秀的同事刘涛、方明开始竞争这个位置。
老总分别找他们谈话。老总对王林阐述了公司的前景规划,告诉他各个岗位的职责,然后让他谈谈自己对公司现状和未来的看法,以及自己今后的目标等等。有备而来的王林侃侃而谈,自我感觉非常良好,以为业务主管这个位置非自己莫属。
三天后,老总任命方明为新的业务主管。王林和刘涛都很吃惊,因为在他们三个人中间,方明的业绩相对最差。他们违心的和其他同事一起向方明表示祝贺。下班后他们两个人忍不住开始发牢骚,王林说:“我不明白,老总怎么会看上他!如果选的是你,我倒不会这么愤愤不平,毕竟有时候你的业绩比我好。”刘涛也说:“我更不明白,我本来以为八成是你,因为你这两个月都是冠军。我怎么也想不到会是他,无论是业绩还是人缘,他都还不如我呢。”最后他们分析:方明是不是和老总有亲属关系,如果是那样的话,就说明老总任人唯亲,那这个公司就不值得他们为之卖命了。没有发展前途的公司不值得呆。他们决定当面让老总说清楚,如果真是这样,他们就辞职,趁早跳槽到别的公司。
老总见到他们并不意外,微笑着让他们坐下。他们还没有开口,老总就说:“我知道你们的来意,你们是想问我为什么要选方明对吗?”他们点点头。老总说:“我先让你们听一段录音吧。”他打开了录音机。他们三个人的话语陆续播放了出来。
王林刚开始很奇怪,后来他渐渐听明白了。原来老总说一些话之后,他总是说“好、好……”,刘涛说的是“对、对,不错……”而方明则是说“是,是……”。这样一来,虽是一字之差意义却不一样了。他和刘涛的话实际上是等于在对老总的话评头论足,虽然是称赞,但暗含着不尊重;方明的话则是服从命令的意思。老总当然是希望和这样的员工谈话了。王林虽然知道自己说话不够得体,但还是不太服气。这时老总说:“你们注意到没有,方明在阐述自己的看法时总是说‘我们’如何如何,而你们在说话时却总是说‘我’怎样怎样……虽然只是少了一个字,但却说明了很大的问题。说明他把公司的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有很强的团体意识,这样的人自然愿意为了公司而付出自己所有的力量。虽然他现在的业绩还不是最好,但只要假以时日,他一定可以出人头地。再看你们,虽然个人业绩很好,但从你们的口气就可以看出来,你们的团队意识不强。做业务主管不是要单打独斗,还要管理下面的员工,要从公司整体的利益出发。而你们只是强调自己能取得怎样的成绩……你们都是很不错的员工,但还需要锻炼,尤其要注意你们的思维方式和说话习惯。要做大事,就不能眼光太小,等你们进步了,我自然会重用你们,你们说呢?”
王林和刘涛惭愧地低下了头。
细节感言: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一句话能把人说跳,一句话也能把人说笑。”言语是思想的衣裳,谈吐是行动的羽翼。它可以表现一个人的高雅,也可以表现一个人的粗俗。说话不注意就会得罪人。言为心声,明智的人可以从你不经意的话中看出你内心的想法。所以说话前一定要先考虑一下,不要口不择言,谨防“祸从口出”。
在现代社会,交际能力非常重要,每个人都要和很多不同的人打交道。因此作为交流、沟通中最重要的媒介——语言就显得尤为重要。掌握好了语言技巧,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掌握不好,无论工作还是生活必然会磕磕绊绊、一塌糊涂。
细节延伸:
晓冰长得很漂亮,也很温柔,二十二岁了。追她的人很多,可是一旦真正的接触了,就会很快和她分手。无论同性还是异性,她都没有真正的朋友。
本来她也有几个朋友的,可是不知怎么回事,渐渐都与她疏远了。她为此患上了抑郁症。后来她去唯一能谈得来的一个以前的同事家做客的时候忍不住在她面前哭诉自己的烦恼。
朋友一边安慰她一边说:“我知道你错在哪里,你呀,太不会说话了,太不懂得人情世故了。”晓冰就问:“那你就具体说说我哪里错了。”
朋友说:“比如上次晓霞到火车站接你的时候,她问你为什么要她来接你,而不是要你哥哥来接的时候,你怎么可以说‘因为他太忙了’呢?你这样说,她会怎么想,她一定会想你哥忙,难道我就不忙吗?太不把我看到眼里了吧?你让我接你就是为了白白地利用我吗?”晓冰急忙辩解说:“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想早点见到她,和她多说几句话。”朋友说:“可是你没有这样说,所以晓霞就不愿意再和你交往了。我再给你讲个故事吧?”晓冰点点头。朋友说:“其实你应该听过,但我希望你再听一遍。
古代有一个人请四个客人吃饭。时近中午,还有一个人没到。他自言自语地说:‘该来的怎么还不来?’听到这话,有个客人心想:‘该来不来,那么我是不该来了?’于是找个借口离开了。这个人很后悔自己说错了话,连忙说:‘不该走的怎么又走了?’另一个客人心想:‘不该走的走了,看来我是该走的!’也告辞了,剩下的一个老朋友责怪他说:‘你看你,真不会说话,把客人都气走了。’那人辩解说:‘我说的不是他们。’好友一听这话,顿时心头火起:‘不是他们!那只有是我了!’于是一拍桌子也走了。”
晓冰笑了起来,说:“谢谢你的提醒,我以前的确也有这样的毛病。以后我会改的。”
24.批评他人时,是否可以幽默一点?
幽默不仅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愉快的笑声,带来欢乐,也可以让我们比较轻松地处理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批评他人不是一件好差事,被批评的人往往不容易接受。但如果我们用比较幽默的方式来批评,也许对方就会更容易接受。
细节故事:
正是下班时间,等公交的上班族非常多。等车的人群中有一位孕妇,她是来医院检查身体的,现在也要返回的。她住的地方离医院比较远,家里也不是很富裕,所以她也舍不得花钱打的,打算坐公交车。
似乎等了很久,一辆公交车终于开过来了。这名孕妇等别人都上车之后才上了车,她怕别人挤住她。孕妇上车之后,售票员赶紧按了按扭,希望有座的乘客给这位孕妇让个座,但是在这拥挤的公共汽车上,没有人愿意让座。孕妇紧紧地抓着旁边的坐椅,生怕自己摔倒。售票员没有立刻发动车辆,她知道硬让别人让座是不合适的,必须采取委婉、幽默一点的方法,让大家容易接受。她走到孕妇跟前安慰她说:“这些乘客都是上了一天班的人,累得坐下就不愿意动了,你看这名学生,他也是上了一天课,坐了一天没有靠背的凳子了,所以很累了,你还是先到我的座位上休息一会儿吧,我想很快就会有人让座了。”
售票员的话音刚落,马上就有几个人包括那名学生同时起身给孕妇让座。
细节感言:
幽默是一种情怀,一种风度,也是一种“批评”方式,它犹如潺潺溪流或如映在碧绿如茵的草地上的阳光。它可填平心灵的沟壑,架设平等沟通的隧道,能化尴尬为轻松,导失误向正确。
幽默式批评就是在批评过程中,使用含有哲理的故事、双关语、形象的比喻或者夸张等方法,缓解批评的紧张情绪,启发被批评者思考,增进相互间的感情交流,使批评能有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以幽默的方式点到批评对象的要害之处,含而不露,令人回味无穷。
细节延伸:
美国总统林肯是一个非常幽默的人,他的幽默使他度过了很多危机,取得了很多的胜利。如果没有幽默,这个几乎一无所有的人是不会竞选上美国总统的。
林肯在做律师时。有一次他作为一位被告人的辩护人出庭辩护。原告律师将一个简单的论据翻来覆去地陈述了两个多小时,使听众很不耐烦。轮到林肯辩护时,他先把外衣脱下放在桌上,然后拿起玻璃杯喝了口水,接着重新穿上外衣,然后又喝水,这样反复了五六遍。林肯一言未发,却让听众心领神会,哈哈大笑。在笑声中过后,林肯才开始了他的辩护演说,自然非常轻松地赢得了胜利。
林肯和道格拉斯辩论,竞选总统的时候,道格拉斯讥讽他是两面派。林肯答道:“要是我有另一副面孔的话,我还会戴这副难看的面孔吗?”听众们顿时哈哈大笑,不再相信道格拉斯的鬼话了。
当时的美国还不富裕,有些国家的官员也瞧不起美国以及做鞋匠出身的林肯。一次,林肯在擦自己皮鞋的时候,正好一个外国外交官向他走来说:“总统先生,您竟然擦自己的皮鞋?”“是的,”林肯故作诧异地反问,“难道你擦别人的皮鞋?”
南北战争的初期,由于南方军队准备的比较充分,北方军队屡屡打败仗。为了鼓舞士气,重振军威,林肯亲临部队,视察士兵们作战的情况。他了解到军官们每次失利后都会盲目地认为敌人的兵力是自己的三倍。因此在军官会上,当有人问到南方在战场上有多少兵力时,林肯毫不犹豫地答道:“至少有120万,或者只有40万。”大家都充满惊愕和疑虑。因为他们知道实际上远没有120万这么多,而最让他们奇怪的是林肯居然说了两个答案。见大家疑惑不解,林肯接着说:“你们应该知道,我们的将领每次作战失利后,都会说敌人的兵力至少是我军三倍,而我又不能不相信他们。目前我军在战场上有40万,所以我据此推算出敌军应该有120万。”大家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林肯又说:“但如果我们胜利了,我们的将领们又会说我们兵力相当,所以,我更希望敌人的兵力是40万。”林肯委婉含蓄地批评了那些军官们盲目害怕的情绪,帮助大家认清了形势,激发了大家战胜敌人的决心,并且最终在他的带领下联邦政府取得了决定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