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清第一廉吏于成龙传
2799800000014

第14章 名声大震(2)

于成龙只好设下酒宴,将这些绿林好汉请到酒桌上好好款待他们,并痛心疾首,表达自己对他们的不忍,对这伙匪寇的同情,待这伙绿林好汉们酒足饭饱以后,于成龙便痛痛快快的送他们上路,身为绿林好汉的匪寇倒也从容就义,自己犯下的错,自己承担,死对他们来说并不惧怕,他们也从心底深深的敬畏于成龙。

一次,于成龙抓回了一名江洋大盗,正关在监狱里,并放出风去,此盗匪允许保释。就在消息传出的前几天,并没有一人前来保释,到了第四天的时候,忽然来了几十人,都要保释这名罪犯。

于成龙向来心细,这几个人长相陌生,神态诡异,于成龙不得不怀疑,便有意套话道:“本府看你们十几个人,都不像是敦厚长者,莫非全是盗匪,以盗保盗?”

这些人一听,于是开始心虚起来,有些手足无措了,惊慌失措的他们,自己便露出了马脚。

于成龙见此,便道:“本府看你们这些人年纪轻轻,怎么就不学好呢?欺骗本府,本来罪加一等,但本府给你们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赶紧找人保释吧。”

这些人本来是来保释别人的,最后反倒被于成龙给抓了,于成龙还说要几十个人再找人来对其保释。这些人基本上都没有什么亲人,哪有人来为他们保释,等待他们的只有律法的惩办,但是,于成龙实在是不想再杀人了,如果只是一味的杀人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便灵光一闪,又有了新的主意,对这伙贼寇道:“看你们确有悔过的意思,本府也不想多伤人命。既然无人来保,那你们就互相作保吧。今后若有一人犯罪,其他十几个人都是要连坐的。”

这些人终于逃脱死罪。于成龙这招恩威并用的办法还是管用,想必这些人以后都不敢再犯。恩威并用也成了于成龙日后为官断案的惯用手法。

还有一次,住在黄安县的邹彬然夫妇在夜间睡觉的时候被人杀害。家中财物也被抢劫、洗刷一空,天亮以后,这邹家的下人才跑到县衙里面告状,黄安知县不知案件该如何查起,便将居住在邹家四周的左邻右舍全部抓起来,对其严刑拷问。这些被抓来的无辜百姓无不是叫苦连天,纷纷鸣冤。最后,知县将这个棘手的案子例为无头公案,上报到府衙于成龙处。

于成龙接到案子后,他还真是不按常规出牌,事事都出乎人的意料之外,于成龙让邹彬然的兄长画了一份邹家住宅草图,并在上面标明左邻右舍的位置。经过于成龙的详细调查和考证,心里大概已经有了底,于是将这些人统统带到了岐亭,关进了牢房。于成龙似乎有了对策,在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狂风大作,犹如冤鬼在哭泣。于成龙便命令黄安县典史,稍作布置,隐藏在牢房附近。

大概在午夜时分,邹家夫妇伴随着一阵阴风来到了牢房之中,他们血淋淋的站在牢门口,披头散发,很是恐怖。并将手伸进牢房,进行索命。

口中还撕心裂肺的喊道:“还我命来!”

叫声无比的凄惨,并带着几分寒意,让人不寒而栗。

凶手是做贼心虚,以为是真的见到鬼了,便丧失了理智,顺势跪在了邹家夫妇面前,苦苦哀求道:“不是我干的!是我二哥和邻居把你们杀了,我只是在门口望风而已。”

话刚一落,于成龙就出现在他们眼前,凶手当时就懵了。案子终于大白于天下。

于成龙以半只咸鸭送儿归,也就此成为一段佳话。于成龙向来生活窘迫,在于他一贯清廉职守。作为黄州府正五品同知的于成龙,身在官场难免会为了迎合官场规矩,弄些排场,不得不置办家具,但是,由于没有钱于是便欠下来不少外债。而背地里的生活却还是很节俭、拮据,虽说正五品官的俸禄也有不少,但是钱都让他捐灾民了。于成龙还是跟在罗城县一样,每晚一壶酒。但是,黄州的酒又卖的特别贵,于是就改为每天半壶酒,最多不超过五厘钱。

老百姓不知道是从哪里听到这个信息,民间纷纷传言:“于公过夜钱五厘”。

于成龙早上喜欢喝碗豆腐脑,于是老百姓便传言:“于公的豆腐量太狭。”

于成龙身为黄州府同知,不是知府,很多事情他管不着,也不该他管。因此,在黄州府同知任上的这些时间,由于很多事情无权干涉,他还是感到很遗憾。但是,一点也改变不了他清正廉洁的君子做派。于公为官的原则就是:清廉职守、一心为民。不会为了势利、权势所趋。正五品官的于成龙完全可以依靠朝廷的俸禄和福利过好生活,过舒服、悠哉的日子,然而他并没有。他将自己的这份权利给剥夺了,本该属于自己的生活都给了贫苦老百姓。将老百姓当成是自己的父母在赡养。

曾经还有人问过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道:“我过去住在合州时,百姓苦,地方穷,很容易养成廉洁的习惯。现在住在歧亭,地方上很富裕,大家的吃穿条件都很好。这时候,养廉不容易,腐蚀却很容易。我只是努力坚持自己的清廉习惯罢了。”

由于,于成龙在黄州腌制过咸鸭,这里有个他和咸鸭的小故事。

康熙八年(1669)腊月二十五日,临近过春节的时候,于成龙之子于廷翼和弟弟跋山涉水来到黄州看望于成龙,并希望陪于成龙过上一个温暖的新年。就在于廷翼到来的当天早上,于成龙正好乘船从外地回来,还没有上岸,却听到岸边有人喊爹。于成龙自然对永宁乡音是很熟悉的,很亲切的,他听出来是儿子的声音。于成龙很高兴,父子几人抱成一团,于成龙喜极而泣。此时的于廷翼已经是三十出头了,完全是个中年人的形象。其他几个孩子也都相继长大成人了,变化很大,于成龙都快认不得了。这年的春节,于成龙过的很开心,可以说是他出仕以来,最满意的新年。几个孩子倒是没有把自己当客,来到于成龙的官邸以后,便帮助他收拾家务、洗衣、做饭,帮于成龙做了不少事。这年春节,于成龙有感而发,即兴做了几首诗,《除夕》:

四壁音容惨,忽焉思故乡。

老妻知岁事,料得一家忙。

谁念居官者,只身惟雪霜。

幸儿伴我侧,谈笑且开觞。

只恐倚门望,凄然憾夜长。

这些孩子们虽然不远千里来到黄州与他过年,但是,于成龙最想念和担心的还是他的发妻邢氏和母亲。

正如他的一首诗中的句子:“家中莫怨望,拂袖此心坚。”

表达了他的思乡归家的决心。

正月十五很快就过去了,孩子们也要和于成龙说告别的话了,于成龙也没有什么好东西带给他们的。思来想去,便在家中找到了他早已腌制好了的咸鸭,送到了孩子们手里。虽说最后只给他们送了半只咸鸭,但是,从当时的情况看,于成龙不会这样做。应该是整只,但是孩子们考虑到父亲日夜操劳,为官又清廉,自是没有什么多余的开支,也舍不得花太多的钱在生活问题上。孩子们考虑到于成龙也需要补身体,便宰下一半带走,留下一半给父亲。这一消息,也快不胫而走,传到了民间。老百姓便借此机会又给于成龙起了一个“于半鸭”的绰号。因此而成为后世的一段佳话。

康熙十年(1671),黄州出现了数十年罕见的大旱灾情。很多老百姓因为没有收成,各自都没有粮食下锅,百姓处在生死边缘、水深火热之中。

于成龙在岐亭任上,发出号召:“勿使一民饿死!”

于成龙一边开仓放粮,一边四处奔波,劝说当地富豪、乡绅慷慨解囊。

于成龙他也将平时积攒下来的奉银捐给那些忍饥挨饿的贫苦人家。岐亭有户姓周的大家族,本来算的上是世家,后来,家道中落,变成了普通人家,生活也异常的艰辛。康熙十年的八月,这家人彻底没有了粮食下锅,家人忍饥挨饿、叫苦连天,眼看着就都要饿死了。周家人为了顾及以往的家族地位,自是不敢轻易上大街去乞讨,这样有损身份。于成龙知道这个消息以后,便很快的买来粮食两石,为周家人送去,及时解决了他们一家人的燃眉之急。当地还有一大户人家,也是家道中落,他们实在是没有米粮下锅了,于是就逼迫下面的家奴、仆人为自己赎身,仆人没有足够多的钱为自己赎身,只拿出一小部分,于是该大户便将仆人告到了公堂,于成龙处。

于成龙是这样对主仆二人说道:“赎身并非仆人的本意,是主人穷急了,逼着仆人赎身的。现在,仆人付不起全部的钱,主人也没有能力退还已付的钱。那就由本府替你们办吧。”

于成龙便将自己的俸禄拿出一部分出来替仆人还上了赎身的钱,这样一来,仆人获得了自由,也让主人有了生活的资本。于成龙虽然是正五品同知,但是,一年的俸禄也并没有多少,他为官又清廉,没有多余的钱,把俸禄都给了贫苦百姓,他自己也要忍饥挨饿。实在没有粮食下锅了,于成龙便差下人将自己多年骑乘的骡子给当卖了,换作钱才勉强度日。由于这一年黄州灾荒,于成龙的生活规律也开始逐渐发生着变化,在食物上,他开始食用粗糠。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制,米面不够,于成龙只能在米里加些粗糠,熬成糠粥充饥。于成龙自出仕以来,没有过上一天舒心的好日子,不是吃青菜,就是吃白饭、粗糠,哪里像是在做官,完完全全成了百姓的奴隶,做了百姓的下人,时时刻刻不忘服务百姓,百姓没有吃的,但还不至于饿死,他自己却吃起了牲畜都挑食的粗糠,实在让人不忍。

在于公的心里,百姓才是当官者的衣食父母,没有百姓勤于耕耘、生产,就没有可以当官的好日子。真正的好官,就是去做百姓的孝子贤孙。于成龙生活上拮据,尤其是在这灾荒之年,不过,也经常有同僚或者亲朋好友来他家做客,他也是用粗糠招待这帮友人,因此,于成龙说粗糠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民间,老百姓很感动,知道于成龙是吃粗糠度日,给他取了一个亲切的绰号叫“于糠粥”。

当然,这东西于成龙是吃得下,但是,来他家的友人、同僚们平日里是奢侈糜烂惯了,粗糠这东西他们实在是难以下咽。便借口推辞,不肯食用。

于成龙笑道:“这糠粥啊,在贫穷人家是日常便餐,在官吏则是稀罕物。我是很喜欢吃的,改天到你家,你要不给我煮糠粥,我一定要罚你出钱赈济灾民。”

于成龙在黄州任上并再次被举为“卓异”。于成龙在黄州府任同知的几年当中,曾经有过两次“入觐”。

按照朝廷制度,地方官员每三年一次,上京述职,接受吏部的工作审查。如果表现突出,便会得到吏部的举荐,从而得到皇帝的重用和提拔;在任期间如果有作奸犯科、玩忽职守等情况,便由肯能被贬职、发配以及判刑。

“入觐”的地方官员,包括各省的布政使、按察使以及各府衙的知府和同知,县令是没有这个资格的,于成龙还算刚够格。由于知府要常驻府衙,这个差事只能是交到了于成龙手里。于成龙的第一次“入觐”是在康熙九年(1670),而且是这一年的开端,还是寒冬一月,于成龙顶着严寒风霜来到北京。第一次上京还是在顺治十八年(1661)的时候,上京来选官。一晃已经近十年了,北京变化还是很大,但是这次不是来旅游是来汇报工作的。好在这次汇报工作的整个过程,还算很顺利,并没有意外发生。第二次“入觐”是在康熙十三年(1674),整个过程,用时很短。于成龙在黄州府做同知的这些年,还是颇有政绩、声望的,很快名声遍及整个湖广地区。

康熙十二年(1673),湖广总督蔡毓荣召见了于成龙,对他这些年在黄州的表现是赞赏有加。蔡毓荣见于成龙官服褴褛,还特意赐了件新的官服给他。也正是在这一年的一次“大计”中,于成龙被新上任的湖广巡抚张朝珍器重,并举为“卓异”。这已经是于成龙第二次被举为卓异了,而且“卓异”的名额有限,于成龙在两次夺得“卓异”名额实属不易,也十分的难得。张朝珍身为湖广巡抚,也算的上是封疆大吏了,于成龙在这十来年里,得到过两位封疆大吏的青睐和器重。一位是两广总督金光祖,这也是他第一位贵人;一位是湖广巡抚张朝珍,张公算是于成龙这辈子的第二个贵人。要没有这两个人的帮助和支持,就算于成龙再有本事、有政绩也没有办法升上去。出仕以来,还多亏了这两名上司的鼎力相助,不然也走不到今天,或许就只有在罗城那个穷乡僻壤的地方干到退休了。这一次“卓异”,于成龙顺利的坐上了正四品的交椅。

二、“三藩”之乱

于成龙这几年在黄州府同知任上表现突出,再一次被举为“卓异”,这也是他第二次被举为“卓异”,朝廷新的任命下来,于成龙被擢升为福建省建宁府知府,知府在清朝已经是正四品官员了,于成龙又在原有正五品同知的基础上又官升两级,坐上了正四品知府的位置,知府在古代也就相当于现在的********一职了。

清朝时期的建宁府如今已经演变成了建瓯市,位于福建省的北部,闽江上游,武夷山脉东南面、鹫峰山脉西北侧。建宁府山川秀美,古迹繁多,旅游资源较为丰富,辖区内特异独秀的山峰众多。于成龙也刚刚接获朝廷的任命旨意,却在这个时候,爆发了康熙朝著名的“三藩之乱”。

于成龙虽然已经升官,但是以后的日子也更苦了。

他新上任的建宁府,正是在福建境内,福建省又是我国的沿海省份,位于我国的东南部与宝岛台湾隔海相望。福建省虽然新属清朝管辖,但是,那里依然有南明******的余孽存在,处心积虑的想要反清。南明王朝虽然被清朝所灭,无法避免的是还有一小股余孽,未能斩草除根,常常会有骚动。再加上当时与福建省隔海相望的台湾还在郑经的统治下,尚未被清朝收复。所以,于成龙面临的环境很复杂,可以说时时刻刻都会有被郑经反攻的可能,他的做好准备工作,警惕心要强。

身在乱世,小官和大官反倒不会遭殃,像于成龙这样的官员,既不算大,也不算小,刚好正四品,被夹在中间很多事情都需要他去处理,事事亲为。

所谓“三藩”正是清朝康熙年间三个诸侯王,分别为: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这三个藩王,势力最大的当属平西王吴三桂。三个藩王都是明末位高权重的将军、大臣,清军入关自然是少不了他们的帮助,三个藩王为了贪图荣华富贵,与清军来个里应外合将明朝给卖了,尤其是吴三桂,他发挥的作用更大一些。

清朝廷入关执政,迫于形势,由于政治上的需要,清朝政府不得不对他们三位前朝有功之臣封侯晋爵。以此来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但是,三个藩王自从被封王以来,还时时刻刻想着自立门户、起兵反清,自己当皇帝,康熙皇帝即位以后,渐渐地发现了他们的狼子野心,为了巩固皇权,削减藩王的势力,康熙皇帝于康熙十二年(1673)春,作出了撤藩的决定。三个藩王本来早就想反清了,但是苦于清朝对他们的恩德,如果冒然起兵,毕竟会受到天下人的谴责,落了个以怨报德的骂名,至少名不正言不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