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人间五月玉佛山(庄文达散文选)
2798500000013

第13章 五光十色(13)

云虹朝她们使了一个眼色却神秘地对我笑着:既然如此,那我们也就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反正是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也转,张艄公和大哥您的盛情我们早晚要回报的,但肯定不是今天。那我们姐妹现在就上斗鸡山绘画了。可我们有一个要求,你不准跟我们去。为啥?我怕她们涉世不深心猿意马。你如果不答应,我带她们现在就回市里。

那好,我在山下一边整理材料一边构思八百将士保卫桂林城的小说,决不上山打扰你们。

……

晌午都过了好长时间,云虹水影她们还没有下来吃午饭。

“哎——不羡皇帝不羡仙,只羡桂林山水间。仙境仙女在何处,梦幻漓江为哪般?”张艄公又外出兜揽生意去了,张大嫂只好让我上山去找她们:瞅这天又要下雨了,你快给她们带几把伞去。

斗鸡山远离闹市区,游人稀少。我爬到山顶上的凉亭,连她们一个人影也没看到。

只看到江波浩渺,疏林结霭。两岸叠翠,百里画卷。苍山临水,雾绕云缠……我的眼有些花了,瞅那云遮雾掩处都是七个身体修长的女子,一袭淡粉、一袭浅绿、一袭银白、一袭紫红、一袭土色、一袭天蓝、一袭鹅黄,长发乌丝、彩衣飘逸。风吹过,荡起片片水花,飞溅到她们的肌体上,令人心旷神怡地听到了她们的笑声、还有体香。画中的城市画中的人,烟雨漓江,人去影空,香风却不散……

现代西湖的寻古

西湖是杭州的,也是古代的。外地人看西湖,肯定没有杭州人看得明白看得透。但是,如果外地人用现代西湖的眼光去寻古,也许会有些新意。

——题记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的美丽闻名恐怕是和西湖水分不开的。然而,当你在西湖上泛舟拿着手机随便拍照时,湖光倒影中尽显摩天大楼时,面对昏暗黄浊的湖水时,还会感觉到杭州西湖的美丽吗?你一定会说,这和武汉的东湖、扬州的瘦西湖,甚至和家乡的湖水没什么两样,只不过略大些罢了。

也许天下水都是一样的,都是由H2O水分子所组成。如果说有区别,或污染昏黄或无尘清澈或辽阔浩瀚或尽收眼帘罢了。

也许你说得对,天下的湖水都是一样的。然而,你如果把这湖水和风土人情和文化沉淀联系起来欣赏游览,就会不一样了。西湖的闻名,就在于她悠久的风土人情和古老的文化沉淀。试问,你的家乡湖畔,是六大古都之一吗?是一部厚重的历史吗?是三言两拍尽情渲染的地方吗?是唐诗宋词的荟萃吗?

试问,你的家乡湖畔,有苏小小吗?有梅妻鹤子的典故吗?有许仙与白娘子的传说吗?有岳飞武松吗?有江南古刹灵隐寺吗?有白居易苏轼的足迹吗……?

你正在泛舟的西湖,你正在拍照的西湖,得天独厚,就是……就有……

汉语“湖光山色”一词,就是为西湖而生而造的。有了这一项,西湖就应该是名胜了: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请问,你的家乡是这模样吗?西湖三面环山,葛岭山、丁家山、云居山相映成趣,勾心斗角争夺周长30余里地的一湖碧水。正是这一湖碧水,养育了杭州人,养育了人间天堂。

早在五千年前,就有“良渚文化”一脉的人群在这湖光山色中生存。杭州始称禹航,因大禹在此治水而得名。根据历史纪录得知,秦始皇为了祭奠大禹,海上寻仙不遇,便入了杭州湾,赶着钱塘江大潮,来到了西湖宝石山下……从此,掀开了杭州厚重历史的第一页……

盛唐在向大宋过渡时期,曾有一段容易被人忽略的历史。这段历史虽然只有五、六十年,但却经历了“五代十国”的频繁交替。吴越国就看好了杭州,建都于此,歌舞升平了几十年,终被大宋的历史所取代。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有一个发生、鼎盛、衰落的过程。大宋也不例外。公元1127年,辽国攻下河南开封,赵构带着一帮文武大臣抢先逃到杭州,建都于此,开创了南宋王朝的根基。这就是“六大古都之一”的出处。

“三言两拍”是明朝冯梦龙和凌濛初辑著成的五部话本小说集的总称,每部40篇,总计200篇。“三言两拍”是研究宋元到明朝话本小说的重要资料,被国内外学术界公认为“研究中国古典白话小说和民间风土人情的重要文化宝库”。特别值得一说的是,在这200篇中,其背景、人物和杭州西湖有关的,就达数十篇之多。仅就“三言”而言,就有《众名姬春风吊柳七》、《临安里钱留婆发迹》、《木绵庵郑虎臣报冤》、《张舜美灯宵得丽女》、《金玉奴棒打薄情郎》、《月明和尚度柳翠》、《任孝子烈性为神》、《陈可常端阳仙化》、《崔待诏生死冤家》、《苏知县罗衫再合》、《一魔鬼癞道人除怪》、《乐小舍弃生觅偶》、《假神仙大闹华光庙》、《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乔彦杰一妾破家》、《蒋淑贞真刎颈鸳鸯会》、《乔太守乱点鸳鸯谱》、《陆五汉硬留合色鞋》、《十五贯戏言成巧祸》,共计19篇。关于西湖名胜和北宋南迁建都的情景,其中,《张舜美灯宵得丽女》、《木绵庵郑虎臣报冤》和《陆五汉硬留合色鞋》是这样描绘的:“灯初放夜人初会,梅正开时月正圆。正逢着上元佳节,舜美不免关闭房门,游玩则个。况杭州是个热闹去处,怎见得杭州好景?”“荷花桂子不胜悲,江介年华忆昔时。天目山来孤凤歇,海门潮去六龙移。贾充误世终无策,庾信哀时尚有词。莫向中原夸绝景,西湖遗恨是西施。这一首诗是张志远所作。只为宋朝南渡以后,绍兴、淳熙年间息兵罢战,君相自谓太平,纵情佚乐,士大夫赏玩湖山,无复中原之志。所以末一联诗说道,莫向中原夸绝景,西湖遗恨是西施。那时,西湖有三秋桂子,十里荷香,青山四周,中涵绿水,金碧楼台相间,说不尽许多景致。”“那一日天色晴朗,堤上桃花含笑,柳叶舒眉,往来踏春士女,携酒提篮,纷纷如蚁。有诗为证: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洲。”还有一本清朝康熙年间编撰的16卷本的小说集,尤其特别值得一提,这本集子名称就叫《西湖佳话古今遗迹》,书中描写了265个人物,全与西湖美景名胜有关。其中,《葛岭仙迹》就讲了与西湖孤山相映成趣的葛岭山的来历:说的是晋朝著名道人葛洪慕名西湖景色,终于在晚年来到了西湖,在孤山对面的山岭上隐居下来。后西湖居民得了瘟疫,他便炼丹成药,济人救危……人们为了纪念他,便把他隐居的山岭改称为“葛岭山”……

西湖,是唐诗宋词荟萃的西湖。自古以来,题咏西湖的诗词颇多。仅唐诗宋词荟萃起来,就可以结成一本厚厚地集子。白居易、苏轼、柳永等,都有佳作。“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这是白居易的《春题湖上》诗。写了一首他嫌不过瘾,便又写了《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书,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事过境迁,苏轼不但写词还写诗,那首著名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便是:“水光瀲灔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描写西湖的诗词,举不胜举。诗,当推苏轼为首;词,非柳永莫数:“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琦,竟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这首《望海潮》一出,不但西湖大街小巷传唱,就连西夏金国“凡有井水饮处,既能歌柳词。”罗大经《鹤林玉露》记载说:“此词流播,金主亮闻之,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又有南宋爱国志士说:“至于荷艳桂香,妆点湖山之清丽,使士夫流连于歌舞嬉游之乐,遂忘中原,是则深可恨耳!”看看,有人把南宋政权不思中原,竟然归罪于西湖之美太迷惑人太让人贪恋上了……西湖之美,竟然成了一种罪过。古今中外,除了西湖,有谁还能担此殊荣呢?

现今西湖断桥处,又一用水泥新整修的苏小小墓,颇受杭州人的争议。苏小小生于钱塘西泠桥畔,长在西湖,由于才华出众,貌美绝伦,成了西湖上的一代名妓。她酷爱西湖景色,常常乘轿出来游山玩水,吟诗作画,惹来文人名士和纨绔子弟一路蜂拥蝶逐,成为当时西湖的一道风景。宋代有篇小说,记载了这样一件事。说,一日西湖春深似海,苏小小与王安石、苏轼、秦观(《苏小妹三难新郎》里说他是苏轼的妹夫)、朱希真等人一起游赏西湖美景时,苏小小风情地一笑,问众人道:“谁使春归去?”王安石看见花瓣片片被风吹落,便首先抢答,是东风断送的。提笔为诗:“春日春风有时好,春日春风有时恶。不得春风花不开,花开又被风吹落。”苏轼轻捻胡须说,不是东风断送春归去,是春雨断送春归去,有诗道:“雨前初见花间芯,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秦观瞅瞅姐夫说,也不干风事,也不干雨事,是柳絮飘将春色去。也写了一首诗:“三月柳花轻复散,飘扬浩荡送春归。此花本是无情物,一向东飞一向西。”朱希真道,既然不干风雨事,又何干柳絮事?我说是杜鹃啼得春归去。说罢挥毫为诗:“杜鹃叫得春归去,吻边啼血尚犹存。庭院日长空悄悄,教人生怕到黄昏。”苏小小挥毫泼墨,都不干这几件事,你们写诗我写词:“妾本钱塘江上住,花开花落,不管流年渡。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斜插犀梳云半吐,檀板轻敲,唱彻《黄金缕》。歌罢彩云无览处,梦回明月生南埔。”苏小小《蝶恋花》一出,众人皆惊呼:好词!……苏小小心清气傲,并不随意接客。她很清醒:“既生于娼妓之家,则非金屋之命可知矣。”于是,她突发奇想:“若能在妓馆中,做一个出类拔萃的佳人,岂不胜似在侯门内?”接着,她便自行其是,先爱上了官臣之子阮郁,结果,阮郁不敢违抗父亲之命令,只好离她而去。后来,她资助穷秀才鲍仁去京城考取功名,没想到,结果更惨,竹篮子打水一场空,魂丧黄泉……赞成为苏小小树碑立传的观点是,苏小小才貌双全,敢于在封建恶势力重压下追求自己的爱情生活,是个与众不同的妓女。为她整修墓地,有利于西湖旅游事业的发展;反对派的观点是,不管怎么说,她毕竟是一个妓女。现代化的杭州政府同意为她整修坟墓,实在是有伤风化,于西湖以不雅。两种观点虽然对立,但都有一定道理。可不管怎么说,苏小小毕竟是西湖的一段历史,是一道西湖曾经有过的风景,让人缅怀的不仅仅是其一代风尘佳丽,更令人难忘的是一段触痛心酸。

梅妻鹤子的典故就出自于西湖的孤山上。“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首著名的《山园小梅》诗,就出自于“梅妻鹤子”的宋代高深隐士林和靖之手。他觉得天下山山水水都不及西湖明媚秀丽,于是在西湖孤山编竹为篱,结茅为室。又房前屋后遍植梅树,养鹤两只,与其朝夕诗酒结伴,称梅为妻,称鹤为子。宰相王随知杭,慕名而来,出资为他建巢居阁、小罗浮、放鹤亭……皇帝下诏赏赐衣食之物。有人劝他趁此机会出仕。他正言道:“荣显,虚名也。供职,危事也。怎知两峰尊严而耸列,一湖澄碧而当中,令与之饮食而坐,借在空翠中之为实受用乎?况繁华如梦短,幽冷情长,决不肯以彼而易此!”隐居之志向亦愈来愈坚。

关于许仙与白娘子的传说,电影《白蛇传》的出品,可以说家喻户晓。没有看过电影的人也不要紧,《警世通言》里有篇《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把这段发生在西湖的神话浪漫的爱情故事演绎得惟妙惟肖。这里,就不需要我再多言了。

刘兰芳说了一部评书《岳飞传》,让她功成名就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湖的旅游热。现今的岳飞墓,就坐落在栖霞岭的南麓,与孤山隔着西湖相望,辉映成趣。近年来,西湖人怕英灵寂寞,又把杭州六和塔下的武松墓迁徙于西湖的岸边,让我们在游览西湖的品位中,又油然而生了一份怀古仰慕英雄的幽情。

江南古刹灵隐寺,是和济公和尚的故事分不开的。济公和尚在西湖与灵隐寺数里之间,曾经演绎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从岳庙处出来,你就会在赏心悦目湖光山色中不知不觉走上灵隐路,走进灵隐寺……